苍南蛮话论文-叶崇凉

苍南蛮话论文-叶崇凉

导读:本文包含了苍南蛮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方言,苍南蛮话,传承保护

苍南蛮话论文文献综述

叶崇凉[1](2018)在《苍南蛮话方言传承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言承载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具有独特性、地方性、群体性等文化特征。蛮话是温州苍南地区的方言之一,通过对其传承现状的田野调查,发现因方言区人口外迁与融合、蛮话语言环境缺失、普通话的普及等因素致使蛮话方言传承不容乐观。蛮话方言使用者、研究方言的高校等学术界、地方政府应给予蛮话更多的重视与关注。作为地方文化遗产的蛮话,应该更好地传承下去。(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吴联琼[2](2018)在《苍南蛮话重迭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按照词类,分析了苍南蛮话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和量词重迭式,从重迭式的结构类型、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叁方面进行讨论,以全面、系统地描写苍南蛮话重迭式。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以及目前汉语重迭式、蛮话方言相关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苍南蛮话概况和蛮话音系,并对本文体例作一些说明。第二部分讨论蛮话的动词重迭式,蛮话动词有“AA、AAA、AXA”等十种重迭式,单音节动词多迭式是蛮话较独特的重迭式;在语法功能上,蛮话动词重迭式除了作谓语,还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但一般不能直接带宾语,并且和大部分吴语一样,蛮话动词重迭后一般加补语;蛮话动词“AA、A一A”式重迭式的语法意义主要是减少动词量,而其他动词重迭式的语法意义主要是增加动词的程度量。第叁部分讨论蛮话的形容词重迭式,蛮话嵌缀式形容词“A猛A”式中的“猛”是特殊的蛮话词缀,相当于一个只能加在两个形容词中间的程度副词;不同蛮话形容词重迭式在不同情况下,与词缀“各”、程度副词的搭配具有选择性;“摹状”和“增加程度量”是蛮话形容词重迭式的基本语法意义。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讨论蛮话副词和量词的重迭式,它们的基本语法意义都是“增量”。蛮话副词、量词重迭式和普通话并无太大差异,故这一部分较为简略。第六部分将蛮话、普通话和其他方言重迭式进行对比,分析异同点。蛮话、吴语和闽语的重迭形式都非常丰富,但在动词和形容词重迭式内部的倾向性上,我们认为蛮话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吴语。第七部分是总结章,总结了蛮话重迭式的特点,也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28)

徐丽丽[3](2016)在《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的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考察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现象,指出"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是一种存古现象"和"是一种由方言接触所导致的‘清音反浊’演变"这两种说法的不足。本文认为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实际上是由于声调借贷而引起的一种后起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方言学报》期刊2016年00期)

徐丽丽[4](2013)在《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的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考察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现象,指出"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是一种存古现象"和"是一种由方言接触所导致的'清音反浊'演变"这两种说法的不足。本文认为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实际上是由于声调借贷而引起的一种后起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方言学报(第六期)》期刊2013-12-13)

方思菲[5](2013)在《苍南蛮话后置程度副词“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总结苍南蛮话相关研究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有可能突破的方面,同时对苍南蛮话后置程度副词“猛”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第二章,在查阅前人研究和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对“猛”的本字进行考察。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在吴语和古越语中考察“猛”的本字;第二部分主要考察“猛”在汉语和苍南蛮话中的语法化途径,并解释其语法化动因。第叁章,本章主要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从组合功能、韵律形式和句法分布叁个部分对“猛”字结构进行句法分析,从而总结出后置程度副词“猛”字极强的搭配能力和极具特色的“猛”字结构。第四章,本章运用石毓智的量性原则和沈家煊的界性理论,分别从“A+猛”、“V+猛”、“N+猛”、“XP+猛”和“多+猛”五个方面对“猛”字结构的语义特征做出合理地解释,进而区别了“猛”表程度和表强调的两种功能。第五章,本章主要从语法化途径、句法特征等方面,将后置程度副词“猛”与现代汉语的“很”、瓯语的“显”以及苍南蛮话中其他程度副词“死人”、“棺材”等进行比较,总结出其在句法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六章,全文的结语部分,将主要综合全文各个章节中的观点,总结本文关于苍南蛮话后置程度副词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与苍南蛮话相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李含茹[6](2009)在《苍南蛮话语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苍南蛮话地处浙江与福建的交界,语言面貌兼具吴、闽语特色。因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具体归属就曾引起学界讨论。本文以苍南蛮话语音系统为研究对象,旨在从语言接触演变的角度来研究方言形成发展的历史。通过对苍南蛮话的个案研究,找到历史上方言接触的各种可能的类型方式和结果,对于揭示汉语东南部方言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将有一定的意义。论文共七章,除第一章“序论”和第七章“结语”外,第二章至第四章是对苍南蛮话语音现象的详细描述,包括共时音系特征和历史音韵特点,旨在提供一个比较完整可靠的方言田野调查报告;第五章和第六章在前叁章的基础上,探讨蛮话与当地权威方言瓯语发生接触演变所经过的方式。本文认为,蛮话原属一种闽东方言,通过控制与换用这两种不同的接触演变方式,最终造成语音面貌向瓯语不断靠拢。论文附录6以光盘形式出现,包括了苍南蛮话“南北”两腔叁千余字的单字音、“北乡腔”两字组连读变调及《蛮话俗语解读》约1500例俗语的录音资料。(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4-19)

潘悟云[7](1992)在《苍南蛮话》一文中研究指出蛮话分布于浙江省苍南县的东部沿海地区,关于这个方言的性质先后有叁篇文章做过讨论。其中两篇是傅佐之和郑张尚芳同志的《蛮话的性质》,发表于《方言》1984年第2期,另一篇是温端正同志的《苍南方言志》中有关蛮话的部分。傅文认为蛮话属于吴语,郑张文则认为是闽东话。温文不作结论,不过认为底层是闽东话。从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肯定,蛮话在古代属于一种跟现代闽东话很接近的方言,后来在吴语的长期包围、影响下逐渐向吴语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2年04期)

苍南蛮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按照词类,分析了苍南蛮话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和量词重迭式,从重迭式的结构类型、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叁方面进行讨论,以全面、系统地描写苍南蛮话重迭式。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以及目前汉语重迭式、蛮话方言相关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苍南蛮话概况和蛮话音系,并对本文体例作一些说明。第二部分讨论蛮话的动词重迭式,蛮话动词有“AA、AAA、AXA”等十种重迭式,单音节动词多迭式是蛮话较独特的重迭式;在语法功能上,蛮话动词重迭式除了作谓语,还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但一般不能直接带宾语,并且和大部分吴语一样,蛮话动词重迭后一般加补语;蛮话动词“AA、A一A”式重迭式的语法意义主要是减少动词量,而其他动词重迭式的语法意义主要是增加动词的程度量。第叁部分讨论蛮话的形容词重迭式,蛮话嵌缀式形容词“A猛A”式中的“猛”是特殊的蛮话词缀,相当于一个只能加在两个形容词中间的程度副词;不同蛮话形容词重迭式在不同情况下,与词缀“各”、程度副词的搭配具有选择性;“摹状”和“增加程度量”是蛮话形容词重迭式的基本语法意义。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讨论蛮话副词和量词的重迭式,它们的基本语法意义都是“增量”。蛮话副词、量词重迭式和普通话并无太大差异,故这一部分较为简略。第六部分将蛮话、普通话和其他方言重迭式进行对比,分析异同点。蛮话、吴语和闽语的重迭形式都非常丰富,但在动词和形容词重迭式内部的倾向性上,我们认为蛮话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吴语。第七部分是总结章,总结了蛮话重迭式的特点,也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苍南蛮话论文参考文献

[1].叶崇凉.苍南蛮话方言传承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

[2].吴联琼.苍南蛮话重迭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8

[3].徐丽丽.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的性质[J].中国方言学报.2016

[4].徐丽丽.苍南蛮话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的性质[C].中国方言学报(第六期).2013

[5].方思菲.苍南蛮话后置程度副词“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6].李含茹.苍南蛮话语音研究[D].复旦大学.2009

[7].潘悟云.苍南蛮话[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标签:;  ;  ;  

苍南蛮话论文-叶崇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