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气候论文-付俊娥,王明月,庞治国,李芳花,曲伟

农田气候论文-付俊娥,王明月,庞治国,李芳花,曲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田气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氧化亚氮排放,直接排放,氮肥利用率,全球气候变化

农田气候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全球气候变化,关注农田减“氮”》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提起温室气体,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二氧化碳和甲烷,对氧化亚氮却多有忽略。科学依据表明:(1)氧化亚氮是全球排名第叁的温室气体,其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其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2)农田是氧化亚氮的全球第一大排放源,占全球氧化亚氮排放总量近60%。(3)我国农田氧化亚氮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本文来源于《腐植酸》期刊2019年05期)

陈一民,徐欣,侯萌,张锦源,周珂[2](2019)在《两种气候条件下梯度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空间移位的方法将5种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置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MAT4. 5)和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MAT1. 5)条件下,探究了气候-有机质-施肥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和β-葡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T4. 5条件下农田黑土中纤维素酶活性要高于MAT1. 5;随有机质含量升高,纤维素酶活性在MAT4. 5条件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施肥能明显提高纤维素酶活性,且在MAT4. 5条件下增加幅度较大,而在MAT1. 5条件下却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MAT4. 5条件下β-葡糖苷酶活性略高于MAT1. 5条件下的活性,其活性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而增强;施肥能提高各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中β-葡糖苷酶活性,在MAT1. 5条件下提升幅度较大。方差分析表明气候-有机质-施肥的主效应对土壤纤维素酶与β-葡糖苷酶活性均有显着影响,但是交互作用只对纤维素酶整体活性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9年03期)

付俊娥,王明月,庞治国,李芳花,曲伟[3](2019)在《黑龙江西部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气候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水分利用效率是衡量植物生长状况尤其是农作物灌溉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分析水分利用生产效率(WUE)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探讨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6年的气象数据和MODIS总初级生产力和蒸散发产品,采用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黑龙江西部17年内农田WUE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WUE与降水、平均温度、≥10℃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等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揭示影响黑龙江西部农田WUE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该地区的农田灌溉效率以及合理配置水资源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侯祥,韩宁,封托,张博,陈晓宁[4](2019)在《气候因素对农田害鼠种群动态影响的非线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害鼠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以害鼠作为疫源动物的多种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受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害鼠问题更加突出,气候因素与害鼠种群变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害鼠防治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以西安市长安区周边分布的农田害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活捕法进行害鼠种群动态监测,掌握害鼠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结合非线性的统计方法广义可加模型,对该地区2015-2018年害鼠种群密度和气候因素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害鼠种群变化与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害鼠种群数量总体显现为逐年下降趋势,鼠种分布比较稳定,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群。害鼠种群密度存在显着的正向自我调节效应(F_(1.00,5.79)=28.534,P <0.01),与上一月种群密度存在线性的正相关。当月平均温度与害鼠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显着的非线性效应(F_(1.90,5.79)=4.636,P <0.05),两者之间显现为钟型关系,当温度<21℃时,两者之间显现为正相关,害鼠种群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反之显现为负相关,害鼠种群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月累计降雨量与害鼠种群密度之间也存在显着的非线性效应(F_(1.88,5.79)=4.414,P <0.05),同样,两者之间也显现为钟型关系,当降雨量>90 mm时,两者之间显现为负相关,害鼠种群密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反之显现为正相关,害鼠种群密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温度和降雨对害鼠种群变化具有调节作用,低温干旱和高温多雨均不适合鼠类繁殖与生长。(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张慧娴,陈铁喜,江晓东,施婷婷,王国杰[5](2019)在《中国东部两熟制农田NDVI不对称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潜在气候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年两熟制是我国东部农业区主要的耕作形式和增产方式。利用长序列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研究我国东部两熟制农田1982—2015年间植被变化趋势。研究区域为31°~39°N范围内的东部5省区,包括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以及安徽省。NDVI的多年季节平均显示,1年中有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与8月,对应两季作物各自生长的峰期。在1982—2015年,研究区NDVI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增速为1.703×10~(-3)/年。根据两熟制种植期,定义6—10月的夏秋作物期和11月至次年5月的冬春种植期。结果发现,NDVI的年际增长主要由冬春作物期贡献,其增长率为2.436×10~(-3)/年,并且远大于夏秋作物期0.676×10~(-3)/年的变率。结合该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数据发现,在2个作物期,降水并未出现显着变化,而温度都呈现出显着增加趋势。其中冬春作物期温度增速大于夏秋作物期,分别为0.042℃/年和0.029℃/年。由于冬春作物期平均温度相对较低,同时增温速率更高,因此,增温对植被生长的促进作用在该时期更强,从而造成了NDVI的不对称变化。(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于海磊,吴息,吴云龙,孙晓杰,杜伟娜[6](2019)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松播种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与呼吸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2018年夏玉米季,设夏玉米深松播种(ST)和常规免耕播种(NT)2个处理,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农田土壤水热动态、呼吸速率、硝态氮含量、产量及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全生育期,ST处理地积温显着高于NT处理,2个种植季平均提高160.4℃·d,提高幅度为5.3%。全生育期ST处理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平均比NT处理高11.7%。采用深松播种,0~100 cm根系利用水分较为活跃土层含水量比免耕播种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21~100 cm提高2个百分点。0~20 cm深松播种土壤种硝态氮含量含低于免耕播种;41~60 cm相反。0~60 cm土层,不同处理苗期至穗期,深松播种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稍高,但与免耕播种处理差异不显着。深松播种显着降低玉米农田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肥料偏生产力也有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吐热尼古丽·阿木提,罗格平,殷刚[7](2018)在《基于Agro-IBIS模型的新疆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系统地了解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笔者利用基于过程的新型全球动态植被模型(Agro-IBIS)模拟了1979—2009年间新疆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农田NPP对不同气候因子和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79—2009年新疆农田NPP平均值为723.78 g C/(m~2·a),总碳储量约为237.15 Tg C,净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年平均值为-63.36 g C/(m~2·a),并总体上呈碳汇特征。对新疆农田NPP的空间变化而言,除了在天山地区绿洲农田NPP出现较小幅度的减少外,总体变化呈逐步增加趋势。31年来,新疆农田年度NPP总量与年均气温的相关性比,与降水量的相关性较高。说明灌溉对新疆干旱区绿洲田生产力的影响远大于自然降水。经验证,Agro-IBIS模型对于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模拟结果合理,可以为中国西北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模拟预测和科学制定区域碳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34期)

李倩,李晓秀,吴会军,宋霄君,王碧胜[8](2018)在《不同气候和施肥条件下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土壤有机碳氮是影响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的重要物质,而耕作是影响土壤碳氮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对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农田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为优化农田耕作管理、实现固碳减排、保护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山西寿阳(SSY)、山西临汾(SLF)、河北廊坊(HLF)和吉林公主岭(GZL)四个长期定位试验,选择传统耕作(CT)、免耕(NTN)和浅旋耕(NTD)叁个耕作处理,分析了0—80 cm土壤剖面有机碳、氮的储量分布。【结果】1)与传统耕作相比,浅旋耕显着降低褐土(寿阳)容重,免耕增加黑土(公主岭)容重,保护性耕作对沙性土(临汾)和潮土(廊坊)的影响很小。2)耕作影响0—6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与传统耕作处理相比,黑土(公主岭)采用免耕和浅旋耕可显着提高0—60 cm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免耕可提高褐土(寿阳)0—50 cm的有机碳含量;沙性土(临汾)、潮土(廊坊)免耕由于表层秸秆覆盖可提高0—15cm土壤有机碳含量,但降低15—50 cm层土壤碳储量;潮土(廊坊)15—60 cm土层,浅旋耕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而免耕则相反。3)免耕处理的潮土(廊坊)土壤氮储量比传统耕作高出260 kg/hm2,差异不显着;黑土(公主岭)免耕和浅旋耕土壤氮储量则分别高出112 kg/hm2和207 kg/hm2,差异显着,保护性耕作降低临汾和寿阳1 m深土壤的氮储量。4)保护性耕作加剧了0—20 cm沙性土和潮土壤氮储量的分层,对黑土(公主岭)和褐土(寿阳)土壤碳储量的层间分布影响很小。【结论】耕作影响0—6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免耕可以增加褐土的碳储量和潮土的氮储量,免耕和浅旋耕配合秸秆覆盖可显着增加黑土的碳、氮储量。因此,免耕适用于褐土和潮土,免耕和浅旋耕适用于黑土,沙性土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赵舒曼,左洪超,卫翔谦,杨宾,武利阳[9](2018)在《干旱区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对东亚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铺设地膜是目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较广泛的耕作方式。为了研究大面积地膜覆盖对东亚区域的气候效应,基于地膜试验观测与理论研究,建立了地膜覆盖的地—气—水热传输过程模型,并将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模块引入区域气候模式Reg CM 4和WRF模式中,对17 a夏季气候进行模拟试验。通过Reg CM 4模式输出的降水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等参量,与试验观测值、理论值进行对比,并通过WRF模式输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入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模块的区域气候模式能够较为真实的描述其下垫面特征。进一步分析模拟结果发现,通过地膜覆盖影响近地面水热传输并作用于区域位势高度场、风场,进而影响大范围水汽输送,最终造成我国西北、华南地区降水减弱,西南地区和淮河流域降水增加。(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张慧娴[10](2018)在《中国农田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影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是地球系统研究中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关键环节,其监测与动态机制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农田作为重要的陆地植被类型之一,约占全球非冰冻陆地面积的12%左右。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呈现了增加趋势。因此,研究农田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变得日益重要。农田植被相比自然植被具有独特的物候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的熟制。本文将中国农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植被指数(GIMMS NDVI3g)、气象数据、中国农业区划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以农田熟制为研究切入点。基于HANTS方法和农田植被的物候特征,提取出1982年至2013年的农田熟制信息,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田熟制多年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农田复种的生长季特征,进而分析了我国农田植被时空特征与多年变化,并从温度和降水的角度分析了潜在气候影响因子。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果有:(1)基于1km 土地利用数据分析表明,1980-2015年间,农田增加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北方,而南方区域呈现了下降趋势。然而这种变化并未引起我国农田在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变化,即农田始终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和西北灌溉区。植被指数NDVI分辨率为1/12度,时间为1982-2013年。因此采用2010年的1km分辨率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作为参考,对农田在1/12度上进行提取。依据农田比重将1/12度农田分为叁类:低农田比重区(LC:0-50%)、中农田比重区(MC:50%-75%)、高农田比重区(LC:75%-100%),其中MC与LC可视为农田区,而LC区域信号更侧重自然植被的影响。利用中国农业区划数据将我国分为9个农业区。在各农业区,对叁类农田比重区的NDVI多年平均季节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区(MC和HC)与LC(即自然植被为主导)有着明显物候差异,特别是复种农田为主的区域。而MC与HC的物候差异较小,仅存在于个别农业区。(2)我国农田种植制度从北往南逐渐从单一走向多样化,复种指数逐渐增加。多熟制农业区的种植制度则复杂多样,但仍以二熟制为主。1982-2013年间,我国农田复种指数呈上升趋势(0.156%yr-1),全国仅华南区的复种指数呈下降趋势(-0.248%yr-1)。全国大部分农田的复种指数无显着变化。(3)本文使用二熟制的农作物的物候特征和自然物候划分生长季,包括一般生长季(GS:4月-10月)、夏播作物的夏秋生长季(SCS:6月-10月)、秋播作物的冬春生长季(WSC:11月-5月)。1982-2013年间,MC和HC农田区域的年平均NDVI年际变化呈显着的上升趋势,趋势值分别为0.485×10-3yr-1、0.508×10-3yr-1。年均增长主要是由夏秋生长季的生长贡献的。在国家和区域尺度上,不同生长季(SCS vs WCS)农田植被年际变化出现了很强的不对称变化趋势。特别是农田分布最为广泛的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农田NDVI在SCS和WCS期间分别呈现了上升与下降趋势。与之相对的,在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农田NDVI的增加主要出现在WCS期间,其变率远大于SCS期间。(4)温度与降水1982-2013年间的多年变化趋势表明,温度多年变化在全国大范围呈显着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多熟制区域,温度在冬春生长季的上升趋势大于其他生长季。降雨在全国尺度无显着变化,在一熟制区域冬春生长季有显着的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气温与多熟制农田NDVI在WCS期间相关性较高。因此,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农田NDVI不对称变化趋势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是温度,这是因为冬春生长季变暖相对夏秋生长季的变暖更能刺激植被的生长。而降水与东北地区农田在WCS季节呈现较强负相关性。因此,东北地区(一熟制)不对称变化趋势则主要是降水导致的。但具体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农田气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空间移位的方法将5种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置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MAT4. 5)和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MAT1. 5)条件下,探究了气候-有机质-施肥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和β-葡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T4. 5条件下农田黑土中纤维素酶活性要高于MAT1. 5;随有机质含量升高,纤维素酶活性在MAT4. 5条件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施肥能明显提高纤维素酶活性,且在MAT4. 5条件下增加幅度较大,而在MAT1. 5条件下却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MAT4. 5条件下β-葡糖苷酶活性略高于MAT1. 5条件下的活性,其活性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而增强;施肥能提高各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中β-葡糖苷酶活性,在MAT1. 5条件下提升幅度较大。方差分析表明气候-有机质-施肥的主效应对土壤纤维素酶与β-葡糖苷酶活性均有显着影响,但是交互作用只对纤维素酶整体活性有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田气候论文参考文献

[1]..全球气候变化,关注农田减“氮”[J].腐植酸.2019

[2].陈一民,徐欣,侯萌,张锦源,周珂.两种气候条件下梯度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研究[J].土壤与作物.2019

[3].付俊娥,王明月,庞治国,李芳花,曲伟.黑龙江西部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气候影响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9

[4].侯祥,韩宁,封托,张博,陈晓宁.气候因素对农田害鼠种群动态影响的非线性效应[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5].张慧娴,陈铁喜,江晓东,施婷婷,王国杰.中国东部两熟制农田NDVI不对称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潜在气候成因[J].江苏农业科学.2019

[6].于海磊,吴息,吴云龙,孙晓杰,杜伟娜.气候变化背景下深松播种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与呼吸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9

[7].吐热尼古丽·阿木提,罗格平,殷刚.基于Agro-IBIS模型的新疆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拟[J].中国农学通报.2018

[8].李倩,李晓秀,吴会军,宋霄君,王碧胜.不同气候和施肥条件下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9].赵舒曼,左洪超,卫翔谦,杨宾,武利阳.干旱区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对东亚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J].干旱区研究.2018

[10].张慧娴.中国农田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影响因子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标签:;  ;  ;  ;  

农田气候论文-付俊娥,王明月,庞治国,李芳花,曲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