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舞蹈彩陶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运动痕迹,视觉后像,原始绘画
舞蹈彩陶盆论文文献综述
李万瑜[1](2017)在《《舞蹈纹彩陶盆》人物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对《舞蹈纹彩陶盆》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是从古书记载或文字学角度、社会发展史等去讨论纹饰,本文更多关注彩陶盆纹饰本身,对纹饰的解释和说明作为本文讨论的中心。本文运用阿恩海姆关于运动的观点,探讨原始人是如何利用运动痕迹、表现视觉后像,给观众造成心理暗示,让人在视觉概念里产生运动感。(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7年01期)
牟孝梅,杨萍,张丽娜[2](2016)在《贵州贞丰红岩尾饰人物岩画与青海“舞蹈纹彩陶盆”的人物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贞丰红岩岩画中有13个造型趋同的尾饰人物图像,人物图像呈牵手舞蹈状,此类型人物在中国西南涂绘岩画系统中,迄今只在贞丰红岩一个岩画点发现。牵手尾饰舞蹈人物图像样式,在中国西北青海和甘肃省的中国新时期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中的彩陶盆中有相同的人物表现样式。中国西南和西北的古代造型艺术中有同样的人物图式绘制在不同的载体上,这个现象为当今研究古代民族美术、民族文化、民族迁徙的重要资料。为研究两地民族艺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就两地在不同载体上绘制的尾饰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地相同艺术图像的渊源和变迁。(本文来源于《重庆与世界(学术版)》期刊2016年07期)
蔡明杰[3](2015)在《从舞蹈纹彩陶盆看马家窑彩陶装饰的艺术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1973年马家窑类型陶器——舞蹈纹彩陶盆在青海省大通县的出土,从而引发了对该类陶器新一轮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舞蹈纹彩陶盆和马家窑文化的分析,结合实际器物,以进一步来阐述马家窑时期彩陶装饰的艺术特点。(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周亚辉[4](2013)在《由“踩歌堂”看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的纹饰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由侗族踩歌堂仪式舞蹈为切入点,讨论祭祀仪式与原始舞蹈的关系,以及宗教信仰在原始舞蹈中的具体体现。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的纹饰,是以祭祀为主要目的的舞蹈类型,表现了原始先民祭祀仪式的场景,踩歌堂与大通舞蹈纹饰,两者都是祭祀文化的具体表现。(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3年11期)
袁志翔[5](2013)在《舞蹈纹彩陶盆与土族安昭舞形象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家窑彩陶文化和土族安昭舞蹈文化是民族精神凝聚的象征,其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及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民族历史文化价值。本文主要从地域关系——族源关系——"圆圈要素"——人文理念这一脉络,对中国舞蹈彩陶纹样与土族安昭舞之间的关联给予分析阐释。(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曾永丰,郭广智[6](2012)在《也谈舞蹈纹彩陶盆的文化寓意》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的研究表明,出土文物上的舞蹈纹表现了氏族社会的生活(祭祀活动),"舞蹈"者们作为祭祀活动不可或缺的角色—"巫",充当着天人沟通的使者,他们通过"舞蹈"来实现人与神的沟通,其内容包含氏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氏族社会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的突出反映和集中表现。(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张红华,付慧芬[7](2010)在《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的巫术意义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和探讨原始艺术时,我们一定不能忽略艺术的表象之后隐含的象征性意义。这普遍的象征性意义充实着原始人类的生活并对其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反映到原始艺术之中。本文旨在通过对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的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巫术意义。(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0年22期)
陈启荣[8](2010)在《瑰丽的舞蹈纹彩陶盆》一文中研究指出1973年,为配合青海省储物仓库的修建,青海省文物处考古队在大通县上孙家寨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有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和汉、晋等不同时期的墓葬,约有一千多座,其中有一座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距今5100年~4700年)马家窑型墓葬出土的彩陶残片纹饰颇为奇特。(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族》期刊2010年S1期)
邵明杰[9](2010)在《上孙家寨彩陶盆舞蹈图案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上孙家寨彩陶盆舞蹈图案研究状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其与同一考古学文化相似器物的横向比较,考证舞者臀部斜伸出之物为以写实手法描绘的男性生殖器;通过与岩画材料的对比分析,论证舞队外侧舞者的"双臂"为含有省略意义的抽象符号;由男性或女性为主体的"丰产丰育"巫术,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微妙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四川文物》期刊2010年02期)
马明明[10](2009)在《对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的再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远古先民的智慧孕育了璀璨的彩陶文化,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作为一件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遗存,对人们认识和研究史前艺术史具有重要意义。众多学者针对该盆的舞蹈纹图像所做的大量研究论题,涉及到巫术舞蹈、原始服饰、祭祀礼仪、生殖崇拜、求偶舞蹈等。由此可见,青海大通舞蹈彩陶盆涉及人类社会史前生活形态的多个方面。本文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青海大通舞蹈彩陶盆上的图像进行推进式、多视角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这些图像的构成形式、组合内容及涵义,试图通过对青海大通舞蹈盆图像的分析,将史前先民利用图像表达思想的做法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同时,证实了史前艺术不是纯粹审美的产物,它与史前先民的意识形态及生活密切相关。解剖青海大通舞蹈盆的图像涵义,同时展现了远古社会意识形态的风貌。本文主旨在于论证:史前艺术之所以能表现远古社会形态,是由于艺术在起源之初,除了具有本元文化的特征之外,更多地承载了远古社会人类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它具有表达实际意义的功能,这才使人们能够从中探寻远古社会的种种秘密。(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期刊2009-04-20)
舞蹈彩陶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贵州贞丰红岩岩画中有13个造型趋同的尾饰人物图像,人物图像呈牵手舞蹈状,此类型人物在中国西南涂绘岩画系统中,迄今只在贞丰红岩一个岩画点发现。牵手尾饰舞蹈人物图像样式,在中国西北青海和甘肃省的中国新时期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中的彩陶盆中有相同的人物表现样式。中国西南和西北的古代造型艺术中有同样的人物图式绘制在不同的载体上,这个现象为当今研究古代民族美术、民族文化、民族迁徙的重要资料。为研究两地民族艺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就两地在不同载体上绘制的尾饰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地相同艺术图像的渊源和变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舞蹈彩陶盆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万瑜.《舞蹈纹彩陶盆》人物动态分析[J].艺术品鉴.2017
[2].牟孝梅,杨萍,张丽娜.贵州贞丰红岩尾饰人物岩画与青海“舞蹈纹彩陶盆”的人物比较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6
[3].蔡明杰.从舞蹈纹彩陶盆看马家窑彩陶装饰的艺术特点[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4].周亚辉.由“踩歌堂”看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的纹饰内涵[J].装饰.2013
[5].袁志翔.舞蹈纹彩陶盆与土族安昭舞形象关联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6].曾永丰,郭广智.也谈舞蹈纹彩陶盆的文化寓意[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张红华,付慧芬.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的巫术意义初探[J].大众文艺.2010
[8].陈启荣.瑰丽的舞蹈纹彩陶盆[J].中国土族.2010
[9].邵明杰.上孙家寨彩陶盆舞蹈图案新论[J].四川文物.2010
[10].马明明.对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的再阐释[D].南京艺术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