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性发光涂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发光粉,铝酸锶,聚氨酯乳液,发光涂料
水性发光涂料论文文献综述
樊永伟,孙启龙,刘国军,王丹丹,马野[1](2015)在《可涂覆于鹅卵石表面的水性发光涂料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自制的聚氨酯(PU)乳液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了一种水性发光涂料并将其涂覆在鹅卵石表面。考察了铝酸锶发光粉的用量以及涂层厚度对涂料的发光强度、余晖时间、附着力、耐水性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铝酸锶用量和涂层厚度增加,涂料的发光强度不断提高。当涂层中铝酸锶质量>20%、涂层厚度>200 um时,发光强度可达90 cd,余晖时间可达20 h。将制备的涂料涂覆于鹅卵石表面时,鹅卵石在黑暗中放置5h后仍能发出较强的荧光,且涂层的硬度、耐水洗和附着力等性能指标完全能符合应用要求,相关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5年04期)
马洪霞,葛纪龙[2](2014)在《环境友好水性蓄能型发光涂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丙乳液为主要成膜物,碱土硅酸盐发光粉为主要颜料,水为溶剂,加入其它助剂,制成一种环境友好型水性长余辉蓄能型发光涂料,讨论了乳液的选择、发光粉的粒径和加入量以及助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4年09期)
万蜜,佘铜,吴丹,周燕强,易英[3](2014)在《水性苯丙乳液长余辉蓄能发光涂料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新型碱土铝酸盐掺杂稀土元素发光材料的耐水性能,并保持其良好发光性能,以硅酸钠为硅源,采用液相沉积法在SrAl2O4:Eu2+,Dy3+长余辉荧光粉表面包覆SiO2膜。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酸度计考察了包覆效果,优选了包覆反应条件。以包膜发光粉为颜料,水性苯丙乳液为成膜物质,添加适量的助剂,配制了一种水性蓄能发光涂料。用激发和发射光谱、发光亮度及余辉衰减研究了涂料及其涂膜的发光特性,优选了发光粉用量,并对发光涂料及其涂膜的其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SiO2包覆量为9%(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80℃时,SiO2能均匀地包覆在SrAl2O4:Eu2+,Dy3+长余辉荧光粉表面,使其耐水性提高,而又不影响其发光性能;日光和一般的荧光灯都可以有效激发该发光涂料,当发光粉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水性蓄能发光涂料及其涂膜的综合性能优良,余辉时间可达12 h以上。(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4年04期)
张晓伟[4](2009)在《水性发光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当前水性发光涂料和稀土离子激活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铝酸锶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表面包覆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水性光涂料的制备、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温度为80℃、PH值约为1-2的酸性条件下用改性的聚丙烯酰胺对SrAl_2O_4:Eu~(2+),Dy~(3+)发光材料进行包覆。采用红外吸收光谱、热失重和荧光光谱等对包覆后的发光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并通过PH值测定结果和沉降实验对改性的发光材料的耐水性和分散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实现了对发光材料的包覆,包覆后发光材料的强度降低了约2%左右,但对其长余辉性能无太大影响,经聚丙烯酰胺包覆后,发光材料的耐水性和分散性得到明显地改善。本文在合成了苯丙乳液的基础上,以改性后的SrAl_2O_4:Eu~(2+),Dy~(3+)发光材料为颜料,苯丙乳液为成膜物质,配制成水性发光涂料。结果表明,苯丙乳液用量、发光粉用量、粒度、填料和反应PH值等因素分别对涂膜机械性能、涂膜长余辉发光性能、涂料储存稳定性等产生重要的影响。确定出该涂料的最佳配方,测定了涂料的各种性能,并对影响涂料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09-05-10)
刘成楼[5](2008)在《水性长余辉蓄能发光涂料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纯丙烯酸乳液为基料,以长余辉发光粉为颜料制备成长余辉蓄能发光涂料。讨论了乳液的选择、发光颜料的用量、粒径及涂膜厚度对余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涂料与涂装》期刊2008年07期)
张晓伟,张定军,顾玉芬,席发臣,吴有智[6](2008)在《水性内墙发光涂料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制的苯丙乳液为基料,加入包覆处理过的发光颜料和其它助剂制备成水性内墙发光涂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本文来源于《现代涂料与涂装》期刊2008年02期)
柴颂刚[7](2007)在《稀土激活长余辉水性发光涂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稀土离子激活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对铝酸锶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超细粉体合成、表面包覆改性及其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应用燃烧法在较低的温度下成功合成了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TEM观察表明晶体为长100nm以上,直径小于30nm的针形结构。进一步研究了炉温、硼酸和稀土加入量等对发光材料性能的影响,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不同条件下生成的发光材料的组成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用F-2500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余辉性能等特性,结果表明,硼酸和Dy~(3+)的加入可以提高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和余辉时间。采用无机包覆改性和有机包覆改性,对SrAl_2O_4:Eu~(2+),Dy~(3+)发光粉表面进行包覆改性。TEM和IR测试结果表明,发光粉表面包覆一层致密的SiO_2膜;耐水性和发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包覆后的发光粉有优良的耐水性,同时保存较好的长余辉发光性能;水性环境的储存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有机包覆改性的发光粉,更适合在水性环境中使用和储存。本文以改性后的发光粉为颜料,丙烯酸酯树脂为成膜物质,配制成水性发光涂料,并对水性发光涂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光粉用量、发光粉混合方式、发光粉及其表面改性状况等因素分别对涂膜机械性能、涂膜长余辉发光性能、涂料储存稳定性、涂膜耐水性能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以丙烯酸酯乳液为成膜物,添加适量的发光粉及适当的助剂研制出一种超长余辉发光涂料。确定出了该涂料的最佳配方,测定了涂料的各种性能,并对影响涂料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盖广清,李锡凯,李永庆[8](2005)在《建筑外墙水性蓄能发光涂料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建筑外墙水性蓄能发光涂料的原材料选用、技术性能和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涂料不但满足外墙涂料的各种性能要求,而且无毒、无放射性,白天吸收光能后,夜晚可持续发光12h以上,属节能环保型装饰涂料。(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05年03期)
盖广清,王成春,杨晓明[9](2004)在《建筑外墙水性蓄能发光涂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建筑外墙水性蓄能发光涂料的特点 ,并与其它发光涂料进行了技术 ,经济对比 ,证实了该涂料具有广阔地推广前景(本文来源于《国外建材科技》期刊2004年04期)
张玉军,谭砂砾,郎军昌,苏世民[10](2002)在《一种新型的水性丙烯酸长余辉发光涂料(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Eu2+和Dy3+共掺杂的铝酸锶发光材料为发光体,以水性丙烯酸乳液为成膜介质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发光涂料。该发光涂料环境友好,而且比相应的发光材料具有更长的余辉发光时间和更高的发光强度。(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水性发光涂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苯丙乳液为主要成膜物,碱土硅酸盐发光粉为主要颜料,水为溶剂,加入其它助剂,制成一种环境友好型水性长余辉蓄能型发光涂料,讨论了乳液的选择、发光粉的粒径和加入量以及助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性发光涂料论文参考文献
[1].樊永伟,孙启龙,刘国军,王丹丹,马野.可涂覆于鹅卵石表面的水性发光涂料的性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
[2].马洪霞,葛纪龙.环境友好水性蓄能型发光涂料的制备[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4
[3].万蜜,佘铜,吴丹,周燕强,易英.水性苯丙乳液长余辉蓄能发光涂料的制备与性能[J].材料保护.2014
[4].张晓伟.水性发光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
[5].刘成楼.水性长余辉蓄能发光涂料的研制[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8
[6].张晓伟,张定军,顾玉芬,席发臣,吴有智.水性内墙发光涂料的制备与研究[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8
[7].柴颂刚.稀土激活长余辉水性发光涂料[D].华南师范大学.2007
[8].盖广清,李锡凯,李永庆.建筑外墙水性蓄能发光涂料的研制[J].新型建筑材料.2005
[9].盖广清,王成春,杨晓明.建筑外墙水性蓄能发光涂料[J].国外建材科技.2004
[10].张玉军,谭砂砾,郎军昌,苏世民.一种新型的水性丙烯酸长余辉发光涂料(英文)[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