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吴宓日记,故事片,微观叙述,电影院
个体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玮[1](2019)在《《吴宓日记续编》与“十七年”时期的个体观影史》一文中研究指出私人日记是重要的中国现代史研究资料,它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书写个体的生活经历,在社会与心理两方面勾勒出个体眼中的现实状况和历史变迁。在电影史研究方面,私人日记的文体特征及个性化叙事为审视特定时期个体观影和接受状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十七年"时期的吴宓日记记录了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数十次的个体观影经历,并围绕观影内容、条件、过程、评价及相关的社会活动进行叙述,形成了对这一时期电影主题、审美价值、文化功能的个性化感受与思考。吴宓日记还可进一步对比同时期其他私人日记中的观影记录,以及相关的地方电影志资料,为电影史提供更为丰富的微观叙述。(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张焕芹,王晓晶[2](2018)在《从林黛玉和简·爱的话语分析解读中西方文化的个体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和《简·爱》是中西方文学史上以爱情为主题的不朽巨着,对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和简·爱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出截然不同的中西方文化特征。本文从两个主人公话语分析的角度解读了中西方文化个体观的差异:中国文化是受儒家哲学影响的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群体文化,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佛教的影响;西方文化是受基督教影响的个体文化,追求以个人价值为核心的自我抗争,并最终达到自我救赎。(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07期)
赵立庆[3](2018)在《儒家的个体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思想有其历史性,套用现代意义上独立自由的个体概念,从而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个体思想有失公允。事实上,《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个体思想,不仅国内学者意识到这一点,海外汉学家更是比较注重《论语》的现代性研究。例如,赫伯特·芬格莱特在《孔子:即凡而圣》一书中(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6-26)
刘秀[4](2018)在《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阳光下的法庭》之个体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阳光下的法庭》,曾有同事说:"我司出品,必属精品。"没有世俗气息插科打诨或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清贫厄运催人泪下的套路,颜值在线、自带BGM(背景音乐)的女主白雪梅一出场,简直让人有偶像剧的错觉。还记得十几年前是怎样怀着对精英化职业法官生涯的向往进入法学院学习,七年后考入法院。从书记员做起,对下庭办案的深切热望,举拳宣誓时的怦然心动,接过审判员任命书的由衷感喟,深夜写成疑难案件判决书的心满意足。(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天平)》期刊2018年18期)
张文琴[5](2016)在《论大卫·刘易斯的个体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形而上学理论中,大卫·刘易斯的对应体理论和模态实在论因违反直观常识而备受争议。刘易斯将个体在时间中的持存理解为分存而非整存,将时间中持存的个体理解为相的聚合,而相就是个体在每个存在时刻的瞬时部分,这和他将个体理解为每个世界中的限界个体如出一辙。通过把背景置于刘易斯的整个系统哲学,对刘易斯"休谟式的随附论"、分存论的个体理论和永恒论的时间观等形而上学立场进行详细分析,将时态和模态进行类比,可以发现其在可能世界与时间参数的理解上、在对跨时间持存问题与跨界同一问题的处理方案上、在模态实在论和对应体理论与时态实在论的论证理路上存在一致性,这彰显了其理论的相互支持和系统性,有助于"同情地理解"刘易斯的形而上学理论。(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6年02期)
赵载光[6](2013)在《性命之道与伦理之道——从王船山看儒家的个体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孔、孟儒学的个体观是立己与立人的统一。明末清初儒学对宋明理学"存天理,遏人欲"的道德伦理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纠偏。王船山提出"理欲合性",主张"人欲之正即是天理"。展示了将个体发展与群体和谐相统一的人格理想。(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3年01期)
李新[7](2012)在《孤独个体与信仰——克尔凯郭尔个体观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孤独个体是克尔凯郭尔整个哲学思想得以展开的切入点。他从孤独个体的存在入手,从孤独个体存在的张力系统中析出信仰的个体性。信仰开始于对荒谬瞬间的激情一跃,而道成肉身的神人基督则是个体与上帝之间交往的中介和桥梁。他的"孤独个体"是理解人的生存方式的一次重要的视角转换,代表了他对整个西方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理性传统的反抗。(本文来源于《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吴炫[8](2012)在《构建当代中国个体观的原创性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原创性要求,使得理论界只有对儒学的个体观和西方个体观进行双重改造,才能使中国式当代个体既具有现代性所要求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又能避免西方个体唯我独尊的负面功效,从而具有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式当代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只有落实在"个体化理解世界"上,才能改变儒家"宗经"思维对个体理解世界的宗经性要求,其理性品格才能突破传统抒情性、个性化的个体性质,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而独立。中国式的当代"个体化理解世界",只有体现"既尊重群体理解又能穿越改造群体理解"的通透张力,才能区别西方对抗、超越群体的个体,以东方文化的亲和、尊重既定世界的丰富形象呈现于世界。当代中国内在多元的政治文化结构,中国文化观念的现代原创性、独创性文化产品,均需立足于中国式当代个体的自觉实践上,才能一一展开。(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2年10期)
雷霖[9](2012)在《《民报》时期鲁迅对章太炎个体观的接受和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早期建立的个体观有着章太炎个体观的痕迹,他依据章太炎"依自不依他"的原则,使用后者的词汇如"自性""我性"等建构起自己的个体观念。但是由于十九世纪西方新神思宗对鲁迅的影响,使得鲁迅最终形成本体的绝对的唯意志论的个体观,褪去了章太炎个体观中的虚无色彩,呈现出积极奋进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实现了对章太炎个体观的超越,并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资源之一。(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2年08期)
蔡能鑫[10](2009)在《马克斯·韦伯的个体观与社会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是抽象化、体系化的“描述”。按“构成理论的逻辑先后顺序”来划分,可将理论分解为:术语、预设、命题阐述。理论预设是构成理论的最初平台之一,通常属于每个学科的哲学反思层面。在理论上,理论预设的变换直接影响术语构成和命题阐述;在实践上则改变方法论。社会学理论史中,“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争执即可论证该观点的解释力。因此,研究理论从研究理论假设开始无可厚非。社会学理论史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它如同“行动与结构”、“自由与规训”等基本问题一样,是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个体与社会”问题贯穿于社会学创立初期、美国社会学鼎盛时期、欧洲社会学的复兴时期。乃至今天,现代社会的规训与惩罚仍不时提醒个体:人是生存于社会当中的,无法脱离其存在。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德国着名社会学家,社会学创始人之一。他着述多。日前德国出版的《韦伯全集》已不下20卷,而整套全集仍在整理出版当中。韦伯着作涉及多个方面:宗教(《宗教社会学论文集》)、政治学(各时期的政论文章及《经济与社会》中支配社会学部分)、经济学(《经济通史》、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经济与社会》等)。其中主要代表作为:《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包括至为着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古印度教》、《古犹太教》)和以遗着形式出版的《经济与社会》。韦伯并没有写作关于“个体观”与“社会观”的专论文章或书籍。他的相关论述散见于各本着作当中。在通读中文版本的韦伯着作、文章、演讲的基础上,笔者对其进行归纳。个体观是以个体为原点,各种关于个体的论述总结。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个体观究竟是什么,二为它与其他相关范畴的联系。对于人的思考没有终结。学者亦难以全面将其分类概括。然无概括则无简练。本着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的精神,此处去除“枝叶”,留下主干。“个体观”所展示的是人本质(如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卢梭、拉美特利、霍尔巴赫、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卡西尔、海德格尔)、人的自我意识(萨特)、人的生活态度(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康德、密尔)、人与社会的关系(柏拉图、康德、边沁、霍尔巴赫)。社会观是一套围绕着“社会”这个中心而进行阐述的观点。“社会秩序如何形成”仅仅为其中之一。这也就是采取列举法而最终才定义范畴的原因。社会观内容庞大。几乎跟“社会”沾边的都涉及于内,它们包括:什么是社会、“社会的性质、特点”、社会的起源、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社会秩序的产生、维持、社会的变迁等。本文研究“马克斯·韦伯的个体观与社会观”的灵感来源于以上思想史中所展示的相关问题。这些阐述给予归纳一个有效的模版。韦伯的个体观包括两方面内容:“存在主义”式的个体描述与“精英主义”倾向。前者的论述基于韦伯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以“学术为业”研究为例,它包含叁个层次:学术工作者、学问本身、人存在意义的追问。这种追问是典型存在主义式的思考模式。它的产生受到存在主义者克尔凯郭尔、托尔斯泰及雅斯贝尔斯的影响。“精英主义”倾向部分则阐述韦伯提倡精英政治的内容、原因与精英培养方式。韦伯的社会观包括两大方面内容:“个体与社会的联结”与“悲观主义的社会预期”。前者将展示韦伯的研究起点“社会行动”是如何与社会结构发生联系的。而后者将阐述韦伯对于理性化的牢笼、社会发展的悲观预期。本文的创新部分主要在于韦伯的“个体观”部分。“‘存在主义’倾向”详细描述韦伯与存在主义之间的联系以及存在主义思考模式在其着作中的展示。“精英主义倾向”则梳理韦伯对于德国现实政治、精英统治、循环、训练的一系列看法。切身感受韦伯企图救德国于水火之中的赤诚之心。“社会观”部分的创新性突出了“个体与社会”的连接。通过文献综述得知目前中国韦伯研究中还未曾见到相关系统研究。(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个体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楼梦》和《简·爱》是中西方文学史上以爱情为主题的不朽巨着,对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和简·爱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出截然不同的中西方文化特征。本文从两个主人公话语分析的角度解读了中西方文化个体观的差异:中国文化是受儒家哲学影响的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群体文化,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佛教的影响;西方文化是受基督教影响的个体文化,追求以个人价值为核心的自我抗争,并最终达到自我救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观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一玮.《吴宓日记续编》与“十七年”时期的个体观影史[J].文艺研究.2019
[2].张焕芹,王晓晶.从林黛玉和简·爱的话语分析解读中西方文化的个体观[J].文化学刊.2018
[3].赵立庆.儒家的个体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4].刘秀.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阳光下的法庭》之个体观照[J].人民司法(天平).2018
[5].张文琴.论大卫·刘易斯的个体观[J].思想与文化.2016
[6].赵载光.性命之道与伦理之道——从王船山看儒家的个体观[J].船山学刊.2013
[7].李新.孤独个体与信仰——克尔凯郭尔个体观解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8].吴炫.构建当代中国个体观的原创性路径[J].学术月刊.2012
[9].雷霖.《民报》时期鲁迅对章太炎个体观的接受和超越[J].求索.2012
[10].蔡能鑫.马克斯·韦伯的个体观与社会观[D].广西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