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封面论文-赵阳

唱片封面论文-赵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唱片封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唱片封面设计,新民谣,符号学,亚文化

唱片封面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1](2018)在《新民谣唱片封面设计的符号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谣音乐作为近年逐渐步入公众视野的一种小众音乐流派,其唱片封面设计独具特点,自身也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本文选取了具代表性共56张新民谣唱片封面,以平面设计叁大符号——图像、文字、色彩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叁个特点与规律:一,新民谣在图像方面多采用观念摄影,手绘与构成次之;二,多采用较小的字号,文字数量较少并占版面比重较小以突出图像符号;叁,唱片多采用单一色调,其中中性色调使用最多,暖色与冷色的使用基本持平。对此类唱片封面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之后进行的亚文化类设计实践活动,也可根据其规律突破局限,推陈出新,更有助于此类亚文化现象的推广。(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8年11期)

耿健斌[2](2018)在《用图像翻译音乐--Storm Thorgerson唱片封面设计作品及思想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Storm Thorgerson是活跃于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的英国着名平面设计师、摄影师和导演,以其为众多着名摇滚艺术家设计的经典唱片封面而闻名于世。他善于从现代主义艺术中汲取灵感,为观者营造充满超现实主义意味,荒诞、先锋又不失趣味的画面内容。通过对Thorgerson的设计经历和主要作品进行回顾与分析,以期为专辑封面设计领域提供些许参考。(本文来源于《烟台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唐宽欣[3](2017)在《披头士唱片封面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唱片封面设计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沟通听觉与视觉的桥梁,唱片封面不仅是文字与图像的载体,也是促成视觉符号广泛传播的媒介。20世纪六十年代传统单一的偶像形象设计日渐不能满足多元化唱片封面设计的需求,披头士通过对于自我意识的塑造,以先锋的姿态拓展了唱片封面设计的边界。披头士既是形式的给予者,又是内容的提供者。对于唱片封面设计第一次黄金时代的到来,披头士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采用实物考证结合图像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以艺术观念和设计语言两方面进行探讨,考察披头士唱片封面中自我意识从萌芽到塑造的历程,同时,从设计角度阐述其影响。其唱片封面中文字图像编排设计的变化,不仅描述了娱乐消费中艺术观念的演变轨迹,亦表明了音乐人对于自我意识塑造的过程。通过对披头士唱片封面设计中图像结构和视觉语言的分析,揭示唱片封面设计路径的转换和形式表现的飞跃,尝试描述以披头士引领的20世纪六十年代后唱片封面复合多元设计观念的发展历程,阐发其设计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为当下音乐产品的视觉设计提供理念与方法上的借鉴与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17-05-01)

陈志莹,何娇[4](2016)在《“视界有声”——简析中国摇滚唱片封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字音乐"时代,唱片产业逐渐没落,如何将唱片封面设计和新媒介下音乐播放界面设计相结合,是值得设计师深思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摇滚乐的代表性唱片为线索,从平面设计师的角度分析摇滚自传入中国至今近35年来设计表现的发展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当代社会形态和艺术观念对摇滚唱片封面艺术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6年16期)

唐宽欣[5](2016)在《再识唱片封面视觉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音乐得以以一种固体的形式开始传播,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载体从唱筒发展到黑胶唱片、磁带、CD、MP3,今天更成为集成数字媒介的一部分,音乐载体的更迭无疑代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同时体现了音乐民主化道路的进程。而现代意义上的唱片封面设计概念却直至20世纪40年代才出现。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却因其与所承载音乐的紧密性连接一直是所处时代艺术观念与设(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6年14期)

赵静威,张凌浩[6](2016)在《探究视觉文化对唱片封面设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快餐式"文化和"快餐式"设计,变化日新月异,在整个社会的流水线上,快速出现,快速消失。人们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快到我们只剩下拥有看图识信息的时间,于是"读图时代"便到来了,而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成为主因的时代,即视觉文化时代,被日益丰富的视觉形象包围。视觉性文化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球化推动的浪潮下它将是全球文化裂变的核心纽带,从视觉性文化的角度来看,以传播文娱信息,丰富人类生活为主要任务的唱片封面设计,它的形式性,功能性和意义性,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产物,更是艺术与商业的双重诉求;也是人文气息和大众需求的艺术化身;构建和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和精神世界。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文化的变迁是如何影响唱片封面设计的呢?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和价值关联?这将是本文重点分析的主要内容。(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6年01期)

彭朔[7](2015)在《唱片封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5年12期)

周雅雯[8](2015)在《当代唱片封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唱片封面是视觉艺术,二者本身并无关系。而唱片封面这一艺术形式将这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唱片封面是大众文化的视觉媒介,以一种特殊的视觉形式,将其音乐及文化内涵透过封面展现出来。当我们在第一眼看到唱片的封面时,经过大脑认知的反应,对其音乐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消费者直接感知唱片的视觉形象,从中获取唱片信息,指引购买意向,这就证明封面的地位特殊而重要,这也就要求在制作唱片时要多多考虑唱片封面的观赏性和设计意味。一张小小的唱片,里面包含封面设计、产品包装和销售渠道等一系列环节,仅仅封面设计就包括着美学和哲学思想和艺术,所以关于音乐唱片我们所感觉到不仅仅是音乐,还能感受到音乐、唱片、设计叁者之间的关系,感受到购买者对音乐的情节和一个系统的心态。研究探讨音乐唱片封面在现代社会商业经济氛围下的形式、设计、理念等艺术特性,总结其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视觉特点,表现音乐艺术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六大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是简述独立音乐并总结回顾独立音乐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历程;第叁章是研究分析唱片封面的功能特点,总结阐述唱片封面的呈现主题、感官娱乐、审美向导、启示理解和音乐美术互动等五大功能;第四章是研究分析唱片封面设计的社会意涵,主要是结合当代社会实际,研究探讨独立音乐唱片封面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和美学价值;第五章是对独立音乐唱片封面的设计语言进行研究分析,重点阐述独立音乐唱片封面设计的时尚拼贴与结构、观念摄影、图形运用、涂鸦符号回归和探索性实验设计等五大创作手法;同时分析总结现代独立音乐唱片封面设计的童真童趣、寓玄于隐、荒诞奇异、趣味创意和赋义于形节奏线条等五大创作设计特点;第六章是总结,主要是我国当代独立音乐唱片封面设计理念和表现方式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5-05-30)

Simon,Lemmerer,Stefan,Leitne,陈学霞[9](2014)在《装置唱片封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当BAM和Dero先生找到我们来创作充满创意与视觉冲击力的唱片封面时,我们最开始构思用唱片名字不同的字母与颜色来创造一系列变形的装置。但是我们后来意识到这会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后来我们将一些破旧的乐器和其他音乐设备来创造了一系列艺术装置。"奥地利设计师Simon Lemmerer说道。他和另外一名设计师Stefan Leitne将这一系列装置摆在房间各个角落,而(本文来源于《缤纷》期刊2014年11期)

陈蔚[10](2014)在《浅谈CD唱片封面设计中男女歌者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CD唱片封面设计中男女歌者的差异为研究目的,以平面设计和摄影的相关原理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了CD唱片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以及男女歌者的唱片封面占CD唱片封面设计表现形式的比例。文章指出,针对男女性别差异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使唱片封面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最适合的视觉效果,进而提高设计效率并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4年14期)

唱片封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Storm Thorgerson是活跃于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的英国着名平面设计师、摄影师和导演,以其为众多着名摇滚艺术家设计的经典唱片封面而闻名于世。他善于从现代主义艺术中汲取灵感,为观者营造充满超现实主义意味,荒诞、先锋又不失趣味的画面内容。通过对Thorgerson的设计经历和主要作品进行回顾与分析,以期为专辑封面设计领域提供些许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唱片封面论文参考文献

[1].赵阳.新民谣唱片封面设计的符号学研究[J].工业设计.2018

[2].耿健斌.用图像翻译音乐--StormThorgerson唱片封面设计作品及思想解读[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8

[3].唐宽欣.披头士唱片封面设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4].陈志莹,何娇.“视界有声”——简析中国摇滚唱片封面设计[J].设计.2016

[5].唐宽欣.再识唱片封面视觉化[J].明日风尚.2016

[6].赵静威,张凌浩.探究视觉文化对唱片封面设计的影响[J].设计.2016

[7].彭朔.唱片封面设计[J].艺术品鉴.2015

[8].周雅雯.当代唱片封面设计[D].中南民族大学.2015

[9].Simon,Lemmerer,Stefan,Leitne,陈学霞.装置唱片封面[J].缤纷.2014

[10].陈蔚.浅谈CD唱片封面设计中男女歌者的差异[J].美术教育研究.2014

标签:;  ;  ;  ;  

唱片封面论文-赵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