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吴林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一浮,褚斌杰,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心雕龙
吴林伯论文文献综述
方铭[1](2016)在《我的老师吴林伯先生与褚斌杰先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故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林伯先生和已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褚斌杰先生是20世纪经学、诸子、辞赋研究领域重要的学者,我曾有幸先后追随吴林伯先生和褚斌杰先生问学,今年正值吴林伯先生诞辰100周年和褚斌杰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以此小文表达对两先生的敬意与怀念。(本文来源于《华中学术》期刊2016年03期)
赵欣然[2](2009)在《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创作论辨要》一文中研究指出吴林伯先生遍考先秦汉魏六朝典籍,无所不读,对《文心雕龙》进行深入研究。《文心雕龙义疏》作为先生一生心血之最为重要的结晶,其独创的义疏体例,体现了其对《文心雕龙》一书别具一格的研究方法。本文拟从创作论角度出发,运用采用振叶寻根、弥纶群言的研究方法,对《文心雕龙》中争议较大的《养气》篇、《风骨》篇、《总术》篇的主要观点进行溯源、群说辨疑和论说辨要,力图接近刘勰原意,体现吴林伯先生的龙学见解。全文分叁部分:引论、本论、结论。引论介绍吴林伯先生其人及《〈文心雕龙〉义疏》的特点、价值。本论从养气、风骨、总术叁个方面,揭示《文心雕龙义疏》中提出的有关创作的理论主张和吴林伯先生的独到见解。养气篇之观点辨要。本篇首先对先秦诸子论着中与“养气”说关联较多作品进行梳理,并综合曹丕的“文气”论振叶寻根为“养气”说从源头上找到理论依据,然后综合诸家之说将“养气”说归结为养生理之气的“爱精自保”说,讲求神志和精气的统一的“涵养志气”说和追求一种直抒胸臆的自然状态的“养气”论叁大主流说法。进而通过对吴林伯先生的“神气”说的辨要和两岸学者观点的对比,说明“神气”说更能体现养气“玄神宜宝,素气资养”的要旨,是关于“养气”的又一新说。风骨篇之观点辨要。本篇从探究“风骨”的源流入手,结合《世说新语》追溯了“风骨”产生的过程,然后综合诸家之说将“风骨”归结为:“风格”说、“刚柔之气”说、“风意骨辞”说、“情思事义”说、“化感”说等五大主流说法。进而通过对“风”、“骨”涵义形成过程的疏释,给予“风骨”以一个更为中肯的定义,从而进一步揭示出树立“风骨”的关键——“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总术篇之观点辨要。本篇从探寻“总术”的源流入手将孟子的“规矩”说和陆机的“文律”论视为“总术”说的直接源头,然后综合诸家之说将“总术”归结为:“总括诸术”说和“为文之术”说两大主流说法。进而通过对“总”、“术”涵义的辨析并进一步说明“总术”说就是解答如何“执术驭篇”问题。余论对吴林伯先生的“龙学”研究和《〈文心雕龙〉义疏》学术贡献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9-05-17)
方铭[3](2004)在《吴林伯先生与《文心雕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吴林伯先生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心雕龙》研究专家 ,他的研究成果把《文心雕龙》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他的研究方法 ,给我们有益的指导。另外 ,他在经子之学方面的成就 ,也值得尊敬。学习他朴学学术研究方法 ,以及独立的学术精神 ,是我们今天走向学术繁荣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研究》期刊2004年02期)
马宏山[4](1981)在《有关《文心雕龙》的一些问题——答吴林伯同志的辩难》一文中研究指出读了《江汉论坛》1980年6期吴林伯同志评论拙作《论<文心雕龙>的纲》等叁文的大作后,获益良多,无任感佩!然而笔者尚有与吴同志商榷者,特草此文,以答雅谊。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有一句话说:“岂好辩哉,不得已也。”笔者此刻的心情,也是这样的。通读吴同志的大作后,感到我们双方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文心雕龙》之“道”的理解。吴同志认为《原道篇》所说的“道”是儒家之道,而笔者则认为是佛家之道,从而也就对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因此笔者决定对《原道篇》之所(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1981年03期)
吴林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吴林伯先生遍考先秦汉魏六朝典籍,无所不读,对《文心雕龙》进行深入研究。《文心雕龙义疏》作为先生一生心血之最为重要的结晶,其独创的义疏体例,体现了其对《文心雕龙》一书别具一格的研究方法。本文拟从创作论角度出发,运用采用振叶寻根、弥纶群言的研究方法,对《文心雕龙》中争议较大的《养气》篇、《风骨》篇、《总术》篇的主要观点进行溯源、群说辨疑和论说辨要,力图接近刘勰原意,体现吴林伯先生的龙学见解。全文分叁部分:引论、本论、结论。引论介绍吴林伯先生其人及《〈文心雕龙〉义疏》的特点、价值。本论从养气、风骨、总术叁个方面,揭示《文心雕龙义疏》中提出的有关创作的理论主张和吴林伯先生的独到见解。养气篇之观点辨要。本篇首先对先秦诸子论着中与“养气”说关联较多作品进行梳理,并综合曹丕的“文气”论振叶寻根为“养气”说从源头上找到理论依据,然后综合诸家之说将“养气”说归结为养生理之气的“爱精自保”说,讲求神志和精气的统一的“涵养志气”说和追求一种直抒胸臆的自然状态的“养气”论叁大主流说法。进而通过对吴林伯先生的“神气”说的辨要和两岸学者观点的对比,说明“神气”说更能体现养气“玄神宜宝,素气资养”的要旨,是关于“养气”的又一新说。风骨篇之观点辨要。本篇从探究“风骨”的源流入手,结合《世说新语》追溯了“风骨”产生的过程,然后综合诸家之说将“风骨”归结为:“风格”说、“刚柔之气”说、“风意骨辞”说、“情思事义”说、“化感”说等五大主流说法。进而通过对“风”、“骨”涵义形成过程的疏释,给予“风骨”以一个更为中肯的定义,从而进一步揭示出树立“风骨”的关键——“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总术篇之观点辨要。本篇从探寻“总术”的源流入手将孟子的“规矩”说和陆机的“文律”论视为“总术”说的直接源头,然后综合诸家之说将“总术”归结为:“总括诸术”说和“为文之术”说两大主流说法。进而通过对“总”、“术”涵义的辨析并进一步说明“总术”说就是解答如何“执术驭篇”问题。余论对吴林伯先生的“龙学”研究和《〈文心雕龙〉义疏》学术贡献进行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吴林伯论文参考文献
[1].方铭.我的老师吴林伯先生与褚斌杰先生[J].华中学术.2016
[2].赵欣然.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创作论辨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方铭.吴林伯先生与《文心雕龙》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04
[4].马宏山.有关《文心雕龙》的一些问题——答吴林伯同志的辩难[J].江汉论坛.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