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任俊杰,徐锡伟,孙鑫喆,谭锡斌,李康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任俊杰,徐锡伟,孙鑫喆,谭锡斌,李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文献综述

任俊杰,徐锡伟,孙鑫喆,谭锡斌,李康[1](2014)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山前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为青藏高原东边界构造带,详细了解其几何特征和第四纪活动特征对青藏高原东缘动力学和隆升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建立的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模型把龙门山的叁条主干断裂作为吸收青藏高原缩短和隆升变形的主体,而对作为山盆分界的山前断裂研究程度较低。龙门山南段和北段的山前已证明是断层接触。而已发表的成果认为龙门山中段的山前地带被认为主要表现为断展褶皱或断弯褶皱,出版的地质图上作为一个岩性的不整合界面。龙门山中段自都江堰至绵竹遵道镇,(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5: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深部结构与地震论文集》期刊2014-10-20)

邱占林[2](2011)在《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广泛收集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为研究对象,从其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室内试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其基本构造及活动性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查明了汶川地震因前山断裂引起的地表破裂特征;揭示了活动断裂对地震和次生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效应以及地质灾害链的形成机理;开展了以北川县城新址作为典型场地的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总体呈NE—SW向展布,走向N35°-45E°,倾向NW,倾角50°-70°,由北东段江油—广元断裂、中段灌县—江油断裂和南西段大川—双石断裂等斜列而成。在平面上不同分支断裂大致平行排列;在剖面上构成迭瓦状构造;在走向上呈现分段性的特征。(2)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活动性具有明显不均匀性和分段性的特征。总体表现为:南西段最强,中段次之,北东段最弱。通过对各段活动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前山断裂自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尤其在5.12汶川地震时,其活动性表现得更为显着,由南向北依次表现为:泸定—双石段较明显;双石—灌县段不明显;灌县—江油段明显;江油—广元段较不明显。(3)汶川Ms8.0级地震致其产生长约72km的单侧多点型地表破裂带。野外地质调查表明,此次地震地表破裂的表现样式以地表破裂和褶皱挠曲两大类型为主。典型地段地表破裂分析表明,前山断裂北西盘相对上冲,具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特征,且具有右行走滑运动的脆性破裂特征。(4)前山断裂带地震地表破裂位移量统计分析表明,平均垂直位移为1.25m,最大可达3.6m;平均水平位移为1.05m,最大可达1.7m。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在20:17~17:4之间,其平均比值约为2.7:1,由此说明了该地表破裂带存在逆冲运动分量和右旋走滑运动分量,且逆冲运动分量大于右旋走滑运动分量,故其以逆冲作用为主,右旋走滑作用为辅,显示了以逆冲和缩短作用为主的地震地表破裂性质。(5)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在区域空间分布上,具有沿龙门山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或线状分布的特征,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上/下盘效应及灾害链效应。典型地质灾害研究表明,活动断裂是地质灾害形成的主控因素,地震是其形成的触发因素,地质环境条件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6)北川县城新址场地区域稳定性较好,属于Ⅱ类建筑场地。其中,危岩区及采空区属于稳定性差区,面积0.3 km2,占4.93%;隐伏岩溶区属于稳定性较差区,面积0.16 km2,占2.60%;其他区域属稳定区,面积5.69 km2,占92.47%。因此,该场地总体表现为稳定。图[56]表[10]参考文献[106](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1-05-01)

王绪本,蔡学林,张伟,覃庆炎[3](2010)在《LMT在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探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长周期大地电磁(LMT)应用于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的探测研究,选用LEMI417超长周期大地电磁仪和V8多功能电法仪,沿着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完成了15个测点,数据的观测周期为320Hz~20000s,数据质量可靠,取得了较好的初步成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0-10-17)

朱咸智[4](2010)在《龙门山前山断裂带综合物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断层是诱发地震的主要原因,也是破坏城市建筑设施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断层的探测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为预测地震活动、房屋建筑有效地避开断层提供重要的资料。本文利用重力法、磁法、地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大地电磁测深法等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在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中段——都江堰、白鹿、汉旺、安县等地区的部分断层布置一系列测线进行探测,采用先进的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对测区野外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前人的地质研究成果等,充分发挥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优势,寻找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中段部分断层或隐伏断层在地表的位置及推测断层深部构造形态,并对断层活动性进行分析,为城市危险性分析奠定工作基础。文章首先对断层的基本概念及分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在断层探测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重磁剖面测量可以寻找断层或隐伏断层在地表的位置;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浅层地震方法可以研究断层的形态特征和近地表活动规律;大地电磁测深法可以研究断层深部构造形态和活动规律。着重阐述了用于本研究的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针对断层模型分别进行重力异常、高密度电阻率异常、大地电磁异常和浅层反射地震异常正演模拟。系统分析了重力剖面异常和平面异常特征,高密度电阻率断层异常剖面特征,大地电磁视电阻率和相位断面特征,断裂及其两侧视电阻率曲线和相位曲线特征,以及浅层反射地震异常的剖面形态特征。对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中段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是本文的重点,此部份分别对每个测区的区域地质概况、每个测区用到的勘探方法、所用到的探测仪器进行了介绍,最终将每个测区的野外资料进行处理,结合地质资料对各种勘探方法的最终结果进行了解释,完成了对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中段部分断层地表位置的探测及深部构造形态的推断,其最终结果与地表出露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同时也证明了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断层的探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体现了使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调查地下地质结构特征是非常有效的。(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0-06-01)

徐权辉[5](2009)在《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新型的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LEMT417与V8多功能电法仪相结合,在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进行宽频带超长周期大地电磁观测,并且采用先进的大地电磁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对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剖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到较为可信的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发挥大地电磁测深的优势,针对龙门山断裂带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龙门山前山冲断带剖面的工作情况,该剖面南起雅安天全,北至广元,全长500km;回顾了龙门山地区的研究历史和大地电磁测深的发展历程,结合超长周期仪器工作的特点,在断裂带沿线位置布置工作点,总共完成测深点12个,每个测深点均同步完成了常规大地电磁测深仪(即V8多功能电法仪)与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即LEMT417)的采集工作,并且简单介绍了超长周期资料处理流程,对两套仪器的数据进行了科学的拼接与处理,得到了宽频带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对于剖面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和解释是本文的重点之一。通过张量阻抗的旋转得到剖面最佳电性主轴方向,在北段和中段最佳主轴方向为北西向,而在南段则偏转为北东向;利用Mohr圆分析和极化图分析方法,对所有12个测点进行分析,得到了二维偏离角和各向异性角,结论是剖面整体表现二维性,而在断裂分段区域各向异性程度和叁维性较强;阻抗二维偏离度也得到类似的结论;通过对实测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类型和断面图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解了主要构造的电性特点,为剖面的电性解释提供了基础。在研究两套仪器特点的基础上,对比两套仪器在同一测点所得实测视电阻率曲线,对数据进行衔接和调整,得到可信的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在反演模式的选择上,总结了前人的宝贵经验,介绍了反演方法的发展现状和一维反演的基本原理,简单介绍MTsoft2D V2.1软件的使用流程,最后选择BOSTICK2D反演方法和TE+TM联合的模式反演进行反演,得到了剖面宽频带的反演结果。最后,以龙门山地区研究历史为背景,介绍了研究区主要的地层分布、断裂构造等地质情况,详细说明了研究区的具体研究背景,并结合定性分析结果,分析了剖面电性结构,揭示了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的存在。(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9-06-01)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广泛收集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为研究对象,从其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室内试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其基本构造及活动性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查明了汶川地震因前山断裂引起的地表破裂特征;揭示了活动断裂对地震和次生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效应以及地质灾害链的形成机理;开展了以北川县城新址作为典型场地的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总体呈NE—SW向展布,走向N35°-45E°,倾向NW,倾角50°-70°,由北东段江油—广元断裂、中段灌县—江油断裂和南西段大川—双石断裂等斜列而成。在平面上不同分支断裂大致平行排列;在剖面上构成迭瓦状构造;在走向上呈现分段性的特征。(2)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活动性具有明显不均匀性和分段性的特征。总体表现为:南西段最强,中段次之,北东段最弱。通过对各段活动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前山断裂自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尤其在5.12汶川地震时,其活动性表现得更为显着,由南向北依次表现为:泸定—双石段较明显;双石—灌县段不明显;灌县—江油段明显;江油—广元段较不明显。(3)汶川Ms8.0级地震致其产生长约72km的单侧多点型地表破裂带。野外地质调查表明,此次地震地表破裂的表现样式以地表破裂和褶皱挠曲两大类型为主。典型地段地表破裂分析表明,前山断裂北西盘相对上冲,具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特征,且具有右行走滑运动的脆性破裂特征。(4)前山断裂带地震地表破裂位移量统计分析表明,平均垂直位移为1.25m,最大可达3.6m;平均水平位移为1.05m,最大可达1.7m。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在20:17~17:4之间,其平均比值约为2.7:1,由此说明了该地表破裂带存在逆冲运动分量和右旋走滑运动分量,且逆冲运动分量大于右旋走滑运动分量,故其以逆冲作用为主,右旋走滑作用为辅,显示了以逆冲和缩短作用为主的地震地表破裂性质。(5)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在区域空间分布上,具有沿龙门山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或线状分布的特征,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上/下盘效应及灾害链效应。典型地质灾害研究表明,活动断裂是地质灾害形成的主控因素,地震是其形成的触发因素,地质环境条件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6)北川县城新址场地区域稳定性较好,属于Ⅱ类建筑场地。其中,危岩区及采空区属于稳定性差区,面积0.3 km2,占4.93%;隐伏岩溶区属于稳定性较差区,面积0.16 km2,占2.60%;其他区域属稳定区,面积5.69 km2,占92.47%。因此,该场地总体表现为稳定。图[56]表[10]参考文献[10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参考文献

[1].任俊杰,徐锡伟,孙鑫喆,谭锡斌,李康.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山前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及其构造意义[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5: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深部结构与地震论文集.2014

[2].邱占林.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

[3].王绪本,蔡学林,张伟,覃庆炎.LMT在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探测中的应用[C].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

[4].朱咸智.龙门山前山断裂带综合物探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

[5].徐权辉.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观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

标签:;  ;  ;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任俊杰,徐锡伟,孙鑫喆,谭锡斌,李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