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理性论文-朱建伟

绝对理性论文-朱建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绝对理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年马克思,黑格尔,人民理性,绝对理性

绝对理性论文文献综述

朱建伟[1](2019)在《从“绝对理性”到“人民理性”——青年马克思《莱茵报》时期人民性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理性"不仅是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明确的哲学立场,也是理解马克思早期哲学变革的一条重要线索。以往的研究中"人民理性"要么被《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所掩盖,要么就是被德法年鉴之后"现实的人"所遮蔽。本文在梳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历程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人民理性"与黑格尔"绝对理性"做了比较性研究,并分析了这种哲学立场差异背后的原因,这对于把握马克思早期思想嬗变的内在逻辑,理解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9年08期)

魏寅[2](2016)在《人能做到绝对理性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时候听某人说被骗了,就因为太感性太相信骗子。也就是说,没用理性去分析,而骗子恰好利用了人的感情。那么,如果人们个个都变得绝对理性,世界一定会美好吗?其实,人类不可能做到绝对理性。理性表示人们通过严谨的逻辑、掌握充分信息、推导出事情最优解,(本文来源于《大科技(百科新说)》期刊2016年12期)

林涯,高续增[3](2014)在《关于一般均衡和绝对理性的一组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涯,文忠公直系后裔,我的大学同班。人极聪颖,品行垂范。大学四年期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苦读宵旰,而公布成绩时,名次从未跌落前叁。毕业后叁十多年仍读书思考不辍,未再攀求学位学街。林君思维深邃,涉猎广泛,多领域有不同凡响的真知灼见。今年春节以后,微信这个思想交流平台架设在我俩之间,借此,有了我俩以下的无边际漫谈。一一高续增2月25日12时50分林;老高,最近不知怎么,又对经济学忽然产生了兴趣。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人对正统经济学的立论基础——一般均衡论提出质疑。过去了几年时间,不知最近在这个方面有何进(本文来源于《银行家》期刊2014年04期)

王现伟[4](2013)在《从绝对理性到有限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危机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主要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对环境危机进行深入系统的哲学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性论出发,本文对环境危机的根源及出路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理性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为环境危机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人性论前提;在近代理性观的指引下,人类建立了现代科学技术,造成了理性自身无法消除的环境后果,是造成当代环境危机的直接原因。根据理性的基本含义,它应该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特别的能力,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自古希腊以来,人类就把自身看做是理性的存在者,并以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生活。但是,理性并不仅仅是人的能力,它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古希腊人把人的理性看成是自然的能动力量的体现,因此形成了崇拜自然的观念;中世纪的西方人认为,只有在上帝的指引下人的理性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把人类和自然都看成是上帝的作品。文艺复兴以后,人们认为人的理性是自足的,而自然界则不过是人类可以随意使用的物而已。可以看出,人们对理性的不同理解也意味着人们的生活也不一样。环境危机的出现表明,以“理性”为目标的生活开始以后,出现的却是“非理性”的结果。这个事实表明,人类在规定理性含义的时候一定出现了不恰当的地方。人类有理性,可以制造工具以满足“欲望”提出的要求。但是,人的理性并不只是制定计划以保证目标的实现,它还必须充当“看管者”的角色,以审视欲望提出的要求是否能够实现,以及是否应该实现。欲望作为精神世界的冲动性力量,按照它的本性,只要能够想象到的可以称得上是“好”的东西,它都会不顾一切提出“占有”的要求。但是,理性的有限性决定了,人没有能力实现欲望所要求的一切,因此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冲突是人类生存不可避免的纠缠。历史上,在人的现实理性能力比较低的情况下,理性也不得不约束欲望提出的要求,以保证人能过一种正常的生活。否则,在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张力过大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会造成人性自身的崩溃。在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的条件下,人类的理性能力比较低,人类的欲望也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下,因此那样的时代也就不可能出现当代的环境危机。但是,近代以后,人类生活的改善加强了人们的一些信念。人们开始相信,人的理性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存在”,它具有不受制约的、无所不能的无限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地位被建立起来,其他的一切存在物都被看成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这种看待理性的观点造成了两个特殊的后果:一是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二是以理性的名义促进了欲望的解放。因为人被看成了唯一的理性者,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差异性就突出出来了,形成了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为科学家用数学方式描述自然提供了方法论前提。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很快统一了步伐,这就产生了现代人所乐于看见的现代技术。另一方面,人的理性被无限“夸大”以后,人就被很合理的看成了自然的“统治者”,而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则天然地变成了人类的“奴隶”。在这两种观念的相互作用下,人们最初的感觉是兴奋的。因为,科学充分展现了理性的力量,而自然物对欲望的“满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命意义的实现。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伟大的理性并不能够从容应对自己造成的结果——环境污染;而自然也不是无限的,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的开发,已经破坏了自己生存的最后基地。在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近代的理性观带给人类的并不是一条阳光大道,而是一条危险的荆棘之途。环境危机出现了,但是人类却不能指望以“非理性”的力量来走出危机,因为人类的非理性因素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它们自身却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显然,对于环境危机,人类理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观点认为,既然理性主义是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那么便只有建立“非理性主义”与之对抗才是合理的。实际上,非理性主义的成就之一,就是以否定性的形式证明了人的“有限性”,它本质上并没有构成对理性精神的否定。在远古时期,以及中世纪,人类原本对这种“有限性”的观念并不陌生。但是,在人类历史情境的演变中,人们误以为人类理性是“绝对的”,那种珍贵的“有限性”观念却被丢弃了。在环境危机如此严重的今天,人类已经不能再如此判断了,而是必须开拓一种新的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可以在历史上找到那些古老的智慧,比如不可知论、怀疑主义等哲学思想,实际上都是理性“有限性”的最初表达。充分认识理性的“有限性”,人类就可以在自然界面前免除自己的狂妄,从而让自己的活动一直处于安全的地带。论文首先反思了理性观念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指出,理性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早已奠定了环境危机发生的人性基础。近代出现的“绝对理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进一步加剧了人性的分裂,是造成当代环境危机的直接根源。论文认真分析了近代理性造成环境危机的内在机制。第一,在近代理性观的指导下,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同时,现代技术的结果充分表明了人性的有限性,人类并没有能力完全消解现代技术的环境后果;其二,近代理性观以理性的名义解放了人的欲望,使得人类的欲望失去了必要的“监管者”。论文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忘记了理性的“有限性”的结果。人类要想最终摆脱对危机的恐惧,就必须充分认识人的“有限性”,以“有限性”的观念为指导过一种简单而有意义的生活。论文通过对现代哲学的批判分析,论证了“有限理性”观念的合理性,并概括了“有限理性”观念的基本内容。论文认为,人的身体、自然、他人、情感的存在先天地构成了理性的“四重边界”,也构成了理性活动的不可逾越的范围,人类理性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活动才是安全的。所谓“有限理性”主要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到理性的边界,并自觉地以这样的理性意识去规范自己的活动。“有限理性”的观念也鼓励人们追求普遍性的知识,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的超越性活动,只是它要告诫人们,任何普遍性的知识总是有条件的知识,因此以理性指导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也是有限度的。论文对环境伦理学的几个重要观念进行了分析。论文认为,生态世界观并不是自在的就是成立的,必须以承认人的“有限性”为前提;人类主体对环境事件的责任,也不是先天成立的,它必须依赖于对事件本身的澄清,以及对人类自身“有限性”的充分的了解。同时指出,只有人们普遍建立了“有限性”的观念,人们才能充分认识到“生态约束”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对人类自身的人性成长的意义。总之,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有限性”,人类才能够在这样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和自己的身体和平共处,也和人类的自然环境和平共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6-01)

霍云立[5](2010)在《绝对理性的信仰与行为的非制度性——古代儒家思想中潜在的自律与他律的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思想历来崇尚理性,儒家文化更是指导道德实践,以达到绝对理性的理想状态作为其己任。但长久以来,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之中过度自由而非制度化的行为却屡见不鲜。在本论中笔者试从古代儒家思想中潜在的自律与他律的矛盾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0年07期)

杨青丽[6](2009)在《股票趋势与绝对理性的失败》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美元还是股票,其复杂是因为看万物的角度都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说都是多因素的模型,再加上不同利益各方为自身利益而发出的各种声音,最终导致事情看起来都不太简单。美元囊括了经济的方方面面,当然也有政治因素,股票不也是如此吗?若此,一切趋势似乎不可知。确实,(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09-07-23)

张建军[7](2008)在《论犯罪的相对性——从绝对理性到相对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犯罪具有两面性:从本质上讲,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犯罪也有其生成与存在的合理性,而且犯罪作为整体也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在认识犯罪时要避免绝对主义的犯罪观,克服重刑主义和泛刑论思想,树立辨证的、理性的犯罪观和刑法谦抑性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培育与现代刑事法治精神相一致的刑法文化。(本文来源于《法商研究》期刊2008年01期)

杜雨来,云起[8](2007)在《绝对理性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首次讨论了理性与思维关系,尤其是发现和证明了"思维"不能代表"理性"以及"人与机器都仅仅是简单的机械式反应的物质存在和运动形式"这一重要结论。同时本文论述了"宇宙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是可知的",并由此得出了重要结论:正是因为世界有一部分是可知的,我们的一切探索和实验才有了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西部(下半月)》期刊2007年10期)

冯乐坤[9](2003)在《从绝对理性到相对理性——民法法典化的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制定我国民法典 ?学者们意见分歧较大 ,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叁种思路即英美式、法国式和德国式。叁种思路中的法国式、德国式的主张均强调民法典内部结构的逻辑性和体系性 ,注重法典的形式理性。然而 ,纵观 2 0世纪以来 ,各国民法典为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发生的种种变化表明 ,传统的民法典试图将所有的民事法律规范纳入其中的设计只不过是一个梦想而已 ,其所倡导的形式理性正在从绝对理性向相对理性转变 ,社会需要的是一部更多体现实质理性的民法典。基于此 ,笔者认为 ,我国在制定民法典的思路中应选择制定颁布单行法 ,即形成一部体系开放的实质上的民法典 ,而非传统民法所倡导的形成一部逻辑性极强 ,容纳内容有限的形式上的民法典 ,以符合当代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来源于《现代法学》期刊2003年06期)

俸军[10](2003)在《从绝对理性到经验主义——叔本华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的理性主义哲学批判了宗教哲学 ,但是他的实践理性最终又变成了另一个被复活的上帝。然而 ,康德对于理性的限制 ,实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非理性主义的一种默认 ,理性所不能到达的地方 ,也就只有非理性来加以解决了。叔本华建立起经验主义伦理学就在于 ,继承康德的宗教批判思想 ,进一步对理性宗教进行更为彻底的批判 ,最终树立起关注个体的人的存在和境遇的非理性主义伦理哲学。(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4期)

绝对理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时候听某人说被骗了,就因为太感性太相信骗子。也就是说,没用理性去分析,而骗子恰好利用了人的感情。那么,如果人们个个都变得绝对理性,世界一定会美好吗?其实,人类不可能做到绝对理性。理性表示人们通过严谨的逻辑、掌握充分信息、推导出事情最优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绝对理性论文参考文献

[1].朱建伟.从“绝对理性”到“人民理性”——青年马克思《莱茵报》时期人民性思想探析[J].理论界.2019

[2].魏寅.人能做到绝对理性吗?[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6

[3].林涯,高续增.关于一般均衡和绝对理性的一组对话[J].银行家.2014

[4].王现伟.从绝对理性到有限理性[D].吉林大学.2013

[5].霍云立.绝对理性的信仰与行为的非制度性——古代儒家思想中潜在的自律与他律的矛盾[J].文学界(理论版).2010

[6].杨青丽.股票趋势与绝对理性的失败[N].中国证券报.2009

[7].张建军.论犯罪的相对性——从绝对理性到相对理性[J].法商研究.2008

[8].杜雨来,云起.绝对理性批判[J].新西部(下半月).2007

[9].冯乐坤.从绝对理性到相对理性——民法法典化的思路[J].现代法学.2003

[10].俸军.从绝对理性到经验主义——叔本华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标签:;  ;  ;  ;  

绝对理性论文-朱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