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迭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觉组织,不应效应,接近性,相似性
交迭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秦军刚,韩世辉[1](2005)在《不应效应和波形相异交迭——知觉组织神经基础的可能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视野中离散的物体知觉成有规律的知觉单元是人类知觉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但是知觉组织的神经生理基础仍然没有被很好的了解。本研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s)考察知觉组织相关的神经活动是否由不应效应(呈现时间相近刺激时,人类绩效的间歇性延迟)和波形相异交迭引起,从而进一步辨清知觉组织潜在的神经基础。实验中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呈矩阵排列,其局部组成成分要么均匀地分布,要么可以通过接近性或者相似性原则组织成行或者列。由于采用了与以前研究不同的实验程序(长潜伏期和平衡的刺激比例),我们证明知觉组织相关的神经活动不是由于不应效应和波形相异交迭:同时我们发现相似性组织在内侧枕叶皮层有一个峰潜伏期为大约刺激呈现后100ms的正活动(Pd100) 和一个较长潜伏期的负活动(Nd240),然而形状相似性组织仅有与前述负成分类似的较长潜伏期负活动(Nd250),这些结果与以前研究(Han等,2001;2002)基本一致。总的来说,结果支持接近性组织和相似性组织具有不同时程的相异大脑活动过程。(本文来源于《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5-06-01)
罗锡璋,丘茹曼,郑兴世[2](1999)在《光束的非交迭效应对极化干涉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高斯光束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双光束的非交迭效应对MachZehnder极化干涉仪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极化干涉仪性能的途径,并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用自制的有衬底的线栅极化器组装成的MachZehnder极化干涉仪,在波长为337μm(890GHz)的条件下,测得调制比优于19dB,插入损耗小于1dB.(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2期)
衣学喜,王锡绂,孙兆娥[3](1994)在《二能带交迭高温超导理论的Van-Hove奇异性与超导转变温度和反常同位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二交迭能带理论,计算费米面附近电子态密度的Van-Hove奇异性对超导转变温度和同位素指数因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费米面附近电子态密度的Van-Hove奇异性能同时提高超导转变温度和降低同位素指数因子,这是普通的BCS理论不能解释的[3].(本文来源于《低温物理学报》期刊1994年06期)
交迭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高斯光束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双光束的非交迭效应对MachZehnder极化干涉仪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极化干涉仪性能的途径,并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用自制的有衬底的线栅极化器组装成的MachZehnder极化干涉仪,在波长为337μm(890GHz)的条件下,测得调制比优于19dB,插入损耗小于1dB.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迭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秦军刚,韩世辉.不应效应和波形相异交迭——知觉组织神经基础的可能解释?[C].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2].罗锡璋,丘茹曼,郑兴世.光束的非交迭效应对极化干涉仪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3].衣学喜,王锡绂,孙兆娥.二能带交迭高温超导理论的Van-Hove奇异性与超导转变温度和反常同位素效应[J].低温物理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