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烷酸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钪,萃取,直链叁烷基氧化膦,乙基己基磷酸单-乙基己基酯
环烷酸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川楹,陈继,邓岳锋[1](2018)在《Cyanex 923从硫酸体系中萃取钪及其与P507和环烷酸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元素钪(Sc)在相关原料中含量低,伴生杂质元素多,回收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对比了直链叁烷基氧化膦(Cyanex 923)、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环烷酸在硫酸体系中对Sc的萃取、分离和反萃。Cyanex 923在高酸度下能完全萃取Sc,而环烷酸和P507则在低酸度下有较高萃取率。Cyanex 923分离Sc与锆(Zr)、钛(Ti)的最佳水相酸度为1 mol/L,分离系数分别为5. 6和10. 6。P507在水相H~+浓度为2 mol/L时对Sc/Zr、Sc/Ti有最大分离系数,分别是21和59. 7。虽然P507有更好的分离效果,但难以反萃。3种萃取剂中仅有Cyanex 923能被有效反萃,在反酸H+浓度为0. 4 mol/L时有最大反萃率。因此,Cyanex 923更适合从含Sc二次资源浸出液中分离回收Sc。(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8年12期)
陈冬梅,孙静,邵华锋,姚薇,黄宝琛[2](2013)在《环烷酸钴-叁异丁基铝-二硫化碳体系催化合成3,4-聚异戊二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配位聚合引发体系环烷酸钴(简称Co)-叁异丁基铝(简称Al)-二硫化碳(CS2)引发异戊二烯聚合制得3,4-聚异戊二烯(PIp),考察了聚合条件对单体聚合活性的影响,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3,4-PIp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微观结构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 g)。结果表明,在Co/Ip(摩尔比)为4.0×10-4、Al/Co(摩尔比)为55~65、CS2/Co(摩尔比)为15、聚合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合成了3,4-结构(含1,2-结构)摩尔分数约为80%的非结晶材料PIp,其数均分子量为3.4×104,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8,T g为-6.5℃。(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3年06期)
曾青云,曾清全,常卿卿[3](2012)在《环烷酸体系萃取分离稀土和铝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改变料液酸度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皂化值、相比和萃取级数对稀土和铝在环烷酸体系中的分配比和分离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的较优工艺参数为:皂化值0.25 mol/L、相比O/A=1.5,在此条件下,分配比DAl=4.035,DRE=0.111,分离系数βAl/RE=36.35,此外,随着萃取级数的增加,除铝率也会增加,当萃取级数大于2时,除铝率可达95%以上.(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期刊2012年02期)
金雯静,陈梁,周松[4](2011)在《环烷酸锌对环氧酸酐体系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以双酚A缩水甘油醚(EP)为基体,甲基六氢苯酐(MHHPA)为固化剂,环烷酸锌为促进剂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反应特性。通过动态DSC曲线放热峰的位置和形状发现环烷酸锌能有效地促进酸酐固化环氧的反应并且降低起始反应温度。同时用DSC不同升温速率扫描该体系固化反应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动力学参数。并且通过体系转化率的测定验证该树脂体系作为发电机浸渍使用时的工艺准确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第十五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学会华中地区分会第十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1-11-04)
李剑虹,张兴[5](2011)在《改性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的优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皂化值的环烷酸和氯代环烷酸为铝和稀土混合料液的萃取体系,研究了不同酸度和铝浓度的稀土料液在萃取体系中铝和稀土的分配比及分离系数,发现2萃取体系中铝和稀土的优化分离条件均是料液铝浓度12.5 mmol/L、pH=0.10、萃取剂皂化值0.35,其中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铝和稀土的分离系数是环烷酸萃取体系的4.5倍以上,且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可以避免乳化现象的发生,因此,具有显着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1年07期)
李剑虹,张兴[6](2011)在《环烷酸改性合成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的红外光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环烷酸和氯代环烷酸体系两萃取体系负载稀土和铝有机相的微观结构和聚集状态、萃取剂配位能力以及极性基团的吸收频率和强度的变化,阐明萃取过程中由于氯代环烷酸铵盐转变为螯合型的稀土盐,氯代环烷酸铵盐的减少使大量水从有机相析出返回水相,从而实现破乳,避免环烷酸体系萃取过程中发生的乳化现象,显示出氯代环烷酸体系在中高浓度铝混合溶液中分离稀土和铝优于环烷酸体系。(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期刊2011年02期)
张兴[7](2011)在《稀土和铝在皂化氯代环烷酸体系中分配比及分离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对萃取剂皂化值为0.35mol/L、0.40mol/L,不同料液酸度、铝浓度条件下氯化稀土溶液在皂化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中的稀土和铝分配比及分离系数进行研究,表明当料液中含有中、高浓度铝时,皂化值为0.35mol/L氯化环烷酸体系可以在较高酸度的条件下获得铝和稀土相对更高的分离系数及更好的分离效果。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提高料液酸度实现铝和稀土的有效分离,同时抑制其它非稀土杂质的萃取,更有利于降低产品中杂质的含量。(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1年02期)
任正时,朱建华[8](2011)在《环烷酸模型化合物酯化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选取的环烷酸模型化合物为基础,利用热力学方法分析其酯化反应的可能性。由于环烷酸物质结构的特殊性,它们的热力学数据通常无法直接获取,采用了基团贡献法估算酯化反应体系中环烷酸及环烷酸酯在298.15K标准态下的生成焓和标准熵,同时确定了这两种物质等压热容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而得到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酯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及平衡常数。计算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107),从而确定了该反应体系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化工》期刊2011年02期)
李剑虹,张兴,常宏涛,吴文远[9](2010)在《环烷酸改性合成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萃取剂皂化值、料液酸度和铝浓度条件下,稀土和铝在环烷酸体系、氯代环烷酸体系中的分配比及分离系数的研究,发现两个体系中铝和稀土的优化分离条件均为萃取剂皂化值0.35M,料液铝浓度12.5mmol/L、pH值0.10。而且对于中、高浓度铝的料液,氯代环烷酸体系因可以避免乳化现象发生而能够在高酸度条件下获得更好的铝和稀土分离效果,较环烷酸体系更具有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矿产综合利用》期刊2010年05期)
李剑虹,张兴,徐莹,吴文远[10](2010)在《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中稀土和铝分配比及分离因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萃取剂皂化值、料液酸度和铝浓度对稀土和铝在氯代环烷酸体系中的分配比和分离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的铝浓度较高时,该萃取体系在较高料液酸度下仍可较好地分离稀土和铝,且未有乳化现象发生;采用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的优化条件为:萃取剂皂化值0.35 mol/L、铝浓度12.5 mmol/L、pH=0.10,此条件下分配比DAl=0.53,DRE=0.05,分离因数βAl/RE=10.6。(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期刊2010年03期)
环烷酸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配位聚合引发体系环烷酸钴(简称Co)-叁异丁基铝(简称Al)-二硫化碳(CS2)引发异戊二烯聚合制得3,4-聚异戊二烯(PIp),考察了聚合条件对单体聚合活性的影响,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3,4-PIp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微观结构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 g)。结果表明,在Co/Ip(摩尔比)为4.0×10-4、Al/Co(摩尔比)为55~65、CS2/Co(摩尔比)为15、聚合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合成了3,4-结构(含1,2-结构)摩尔分数约为80%的非结晶材料PIp,其数均分子量为3.4×104,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8,T g为-6.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烷酸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刘川楹,陈继,邓岳锋.Cyanex923从硫酸体系中萃取钪及其与P507和环烷酸的比较[J].应用化学.2018
[2].陈冬梅,孙静,邵华锋,姚薇,黄宝琛.环烷酸钴-叁异丁基铝-二硫化碳体系催化合成3,4-聚异戊二烯[J].合成橡胶工业.2013
[3].曾青云,曾清全,常卿卿.环烷酸体系萃取分离稀土和铝的实验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
[4].金雯静,陈梁,周松.环烷酸锌对环氧酸酐体系反应特性研究[C].第十五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学会华中地区分会第十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
[5].李剑虹,张兴.改性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的优越性[J].金属矿山.2011
[6].李剑虹,张兴.环烷酸改性合成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的红外光谱分析[J].有色金属.2011
[7].张兴.稀土和铝在皂化氯代环烷酸体系中分配比及分离系数的研究[J].稀土.2011
[8].任正时,朱建华.环烷酸模型化合物酯化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J].天津化工.2011
[9].李剑虹,张兴,常宏涛,吴文远.环烷酸改性合成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J].矿产综合利用.2010
[10].李剑虹,张兴,徐莹,吴文远.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中稀土和铝分配比及分离因数的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0
标签:钪; 萃取; 直链叁烷基氧化膦; 乙基己基磷酸单-乙基己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