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型鼠肝炎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状病毒,小鼠肝炎病毒,刺突蛋白,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
型鼠肝炎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1](2019)在《小鼠肝炎病毒S蛋白稳定性与病毒适应性的关系及其表达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冠状病毒(Coronavirus)是一类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它是目前已知基因组最大的RNA病毒,它可感染的宿主范围较广,包括人、鸟类及多种哺乳类动物,可引起上呼吸道、胃肠道、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由于2003年在我国局部地区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CoV)和2012年在中东地区爆发的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CoV)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冠状病毒的S蛋白(spike protein)是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蛋白,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S蛋白对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A59生活周期的影响:第一、S蛋白的稳定性对病毒适应性的影响;第二、MHV是如何逃逸宿主细胞无义介导的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实现S蛋白表达的。包膜病毒通过病毒和细胞膜的融合进入细胞,这个过程是由病毒包膜蛋白和宿主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介导的。一般认为,小鼠肝炎病毒MHVA59的S包膜蛋白在跟受体结合前是处于亚稳态(metastable),并且S蛋白融合构象的激活受到严格的调控,因为过早的激活会导致病毒感染性的丧失。病毒包膜蛋白的稳定性对病毒的适应性有重要影响。在本论文中,我们发现,小鼠冠状病毒MHV-A59的S蛋白209位置的氨基酸对S蛋白的热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H209A突变体会显着提高S蛋白的热稳定性,但会显着降低病毒的适应性。该研究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MHV-A59在进化过程中在S蛋白的209位保留了为组氨酸,以维持合适的S蛋白稳定性从而提高病毒的适应性。在真核细胞中,有严格的mRNA质量控制系统,NMD通路是其中之一,它主要识别和降解具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TC(premature translation termination codon)的异常mRNA,但最近的研究发现,上游多个开放阅读框以及有较长的3'非编码区(UTR)的mRNA也可以被NMD识别和降解。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和表达S、M以及E蛋白的亚基因组也拥有超长的3'UTR,与NMD所识别的底物十分相似。那么在MHV感染的细胞中,小鼠肝炎病毒S蛋白是如何逃避NMD识别监督机制实现表达的?在本论文中,我们发现MHV的N蛋白具有一定的抑制NMD功能,N蛋白跟宿主细胞的PTBP1蛋白有直接相互作用,而过表达PTBP1也能抑制NMD,敲低宿主PTBP1会显着降低病毒的滴度,最后我们还发现病毒的5'和3' UTR对NMD通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9-04-01)
桂飞,杨伟伟,俞利平,戴方伟,杜江涛[2](2019)在《六种核酸提取试剂盒对粪样中小鼠肝炎病毒核酸提取效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六种商品化试剂盒在小鼠粪便中提取小鼠肝炎病毒(MHV)RNA的效率,筛选出效率高、耗时短的核酸提取方法。方法采集感染MHV小鼠的新鲜粪便样本,分别用液氮研磨法、磁珠匀浆法以及PBS溶解离心法进行处理,通过同一核酸提取试剂盒比较病毒核酸提取效率,明确最佳样本前处理方法;之后,用6种试剂盒进行RNA提取,经反转录后进行TaqMan实时定量PCR检测,以Ct值评价6种试剂盒的提取效率,结合产物测序和血清抗体ELISA结果,筛选MHV的最佳核酸提取方法。结果对于粪便样本的前处理,液氮研磨法的RNA提取效率显着高于磁珠匀浆法。对于6种试剂盒的提取效果,TIANGEN DP422[总RNA浓度:(549.70±52.38) ng/μL,Ct值:(24.51±0.10)]核酸提取效率最高;TIANGEN SD101[总RNA浓度:(274.13±6.87) ng/μL,Ct值:(2.39±0.017)]和QIAGEN 52904[总RNA浓度:(288.13±15.11) ng/μL,Ct值:(2.40±0.012)]用时最短;XS VRL[总RNA浓度:(348.80±15.85) ng/μL,Ct值:(24.70±0.13)]操作最为方便。结论粪便样本前处理建议采用液氮研磨法。针对粪便中MHV RNA的提取,TIANGEN DP422提取效率最高,推荐用于小鼠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艾灵,朱彬,王俊忠,陆蒙吉,杨东亮[3](2018)在《土拨鼠肝炎病毒感染模型在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是嗜肝DNA病毒的原型,HBV感染所致的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现有的抗乙肝药物包括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均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研究新的抗乙肝药物、评价新的联合治疗策略均离不开合适的动物模型。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 WHV)于1978年美国费城动物园患肝癌的土拨鼠中首次被发现,因其基因组结构、复制周期与HBV高度近似,被归类为嗜肝DNA病毒。WHV感染土拨鼠后的自然史与HBV感染人高度近似,因此土拨鼠模型很早就被用于乙肝DNA疫苗、抗HBV药物的评价。近年来土拨鼠多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免疫细胞表面标志先后被克隆和鉴定,T细胞应答的检测方法包括淋巴细胞增殖实验、CD107a脱颗粒实验逐步被建立,大大促进了土拨鼠模型在HBV发病机制及免疫调节治疗中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WHV感染土拨鼠模型的免疫学特征,以及该模型在抗乙肝病毒药物评价和免疫调节治疗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雪婷,刘佳[4](2018)在《小鼠肝炎病毒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鼠肝炎病毒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感染实验小鼠的病原体。小鼠肝炎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未成年小鼠感染小鼠肝炎病毒常引起较高比例的动物死亡,成年小鼠感染小鼠肝炎病毒后多呈隐性感染,但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还可引发肝炎、脑炎和肠炎等病变,从而严重影响实验结果。人们建立了多种方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或组织中病毒核酸诊断小鼠肝炎感染。小鼠种群感染小鼠肝炎病毒后可以通过重新引种或胚胎移植的方法清除病毒。(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刘森权[5](2018)在《小鼠肝炎病毒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鼠肝炎是由小鼠肝炎病毒导致的一种传染病,小鼠肝炎病毒自然感染是经口和呼吸道途径。目前国内外的诊断技术主要有很多,例如病理学诊断、RT-PCR、IFA、MFI等。本文旨在对MHV的诊断技术做出综述,分析现有检测技术优缺点,为今后研究MHV的诊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张志妮,郭中敏,严楚[6](2018)在《小鼠肝炎病毒抗体ELISA和IFA检测试剂盒真实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小鼠肝炎病毒(MHV)抗体ELISA和IFA检测试剂盒的真实性,选择两种进口MHV抗体ELISA和IFA试剂盒检测26份小鼠血清,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检测结果显示,26份血清中,13份两种试剂盒检测的结果全为阳性,11份全为阴性,剩余2份分别为ELISA阳性、IFA阴性。评价结果显示,参比IFA,ELISA试剂盒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4.61%,误诊率为15.38%,漏诊率为0,准确度为92.30%,正确指数为0.846,阳性似然比为650%,阴性似然比为0。结果初步证实,ELISA试剂盒配合IFA试剂盒适用于MHV抗体的日常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8年03期)
艾东旭,孙菲,李钰,法云智,孙兆增[7](2018)在《嗜肠型小鼠肝炎病毒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小鼠肝炎病毒(MHV)RT-PCR检测方法,为小鼠的日常生产提供一种快速的监测手段。方法提取小鼠结肠组织的总RNA,通过反转录反应合成第一链c DNA,以其为模板,利用MHV的4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PCR反应条件(包括引物、引物浓度、退火温度、模版浓度等)进行优化。对PCR扩增出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测序,进一步确定扩增结果的特异性。结果其中2对MHV引物具有良好的扩增性和特异性,利用这两对引物进行的PCR检测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MHV的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并且操作相对简单,可以作为小鼠生产过程中肝炎病毒发生的一种快速的监控(测)方法。(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期刊2018年01期)
李光超[8](2017)在《STAT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在EV71感染研究中的应用及土拨鼠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STAT1基因敲除小鼠对EV71的敏感性,对EV71动物模型的优化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LPS刺激STAT1基因敲除C57BL/6小鼠对模型免疫反应稳定性进行检测,并利用微珠免疫分析(CBA)方法对血清免疫相关因子定量分析;利用EV71感染10日龄STAT1基因敲除小鼠后,观察感染症状及病理表现,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对肌肉病毒RNA定量分析。利用相同剂量、相同毒株的EV71感染10日龄ICR小鼠,与STAT1基因敲除小鼠感染结果进行对比。结果LPS刺激后,STAT1基因敲除小鼠血清IL-1α、L-1β、IL-6、IL-10、IL-12、TNF-α、MIP-1α分泌水平下降,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感染后,STAT1基因敲除小鼠病理损伤加重,骨骼肌中EV71抗原水平升高;STAT1基因敲除小鼠骨骼肌中病毒载量升高(P<0.05);与野生型C57BL/6小鼠及ICR小鼠相比,STAT1基因敲除小鼠表现出更严重的症状与更高的死亡率。结论STAT1在抗EV71感染的免疫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STAT1基因敲除可以提高小鼠对EV71病毒的敏感性。目的建立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B virus,WHV)感染3日龄土拨鼠的持续性感染动物模型,利用模型对灵芝孢子粉药物治疗肝炎及免疫功能调节作用进行评价,为慢性肝炎的机制性研究以及抗肝炎病毒药物评价建立动物模型基础。方法核酸检测:根据土拨鼠肝炎病毒表面抗原(WHsAg)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以WHVDNA全基因组质粒梯度稀释作为模板检测引物扩增灵敏度,以混合健康土拨鼠血清的WHV病毒为模板检测引物的特异性,并从中筛选灵敏度高、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及引物二聚体的引物;利用Real-time PCR方法,WHVDNA全基因组质粒梯度稀释作为标准曲线,对土拨鼠血清WHV进行核酸定量检测。表面抗原与核心抗体检测:利用本实验室免疫兔和蛋鸡制备并纯化的多克隆抗体,进行土拨鼠血清中表面抗原WHsAg与核心抗体WHcAb检测。细胞因子mRNA检测:Trizol法提取土拨鼠肝脏mRNA,反转录为cDNA后使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核酸检测:引物WHV N3 F与WHV N3 R,PCR检测灵敏度可达1 ×104copies/mL,且电泳未见明显非特异性条带及引物二聚体;WHVDNA全基因组质粒的熔点曲线峰值一致,Tm均值为82.18℃,病毒拷贝数与Real-time PCR Ct值的标准曲线R2值为0.992。土拨鼠血清病毒载量水平在感染后3个月开始高于检测下限,感染后4-5个月达到血清病毒载量高峰后有所降低,维持在104copies/mL左右,并持续至感染8个月。雌性土拨鼠血清WHV病毒载量高值水平及高载量持续时间高于雄性土拨鼠。给予灵芝孢子粉药物后土拨鼠血清AST检测数值降低。与给药组相比,对照组IL-4、IL-8、PD-L1、NKp46的mRNA含量有所增高。给药组CD8的mRNA含量高于对照组。对给药组与对照组土拨鼠病理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土拨鼠肝脏炎症减轻。结论本实验利用3日龄土拨鼠感染土拨鼠肝炎病毒,建立了土拨鼠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动物模型。对土拨鼠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动物模型的病毒载量、血清学指标、肝功能酶指标及病理进行了分析,为土拨鼠模型建立及肝炎防治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利用土拨鼠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动物模型对灵芝孢子粉药物抗肝炎及免疫调节功能进行评价,发现其对病毒导致的土拨鼠肝炎有减轻作用。通过检测分析灵芝孢子粉药物对土拨鼠肝脏细胞因子mRNA含量的影响,发现灵芝孢子粉药物在土拨鼠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动物模型中可以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5-01)
孟忠吉,张永红,柯昌征,李东,汤守兵[9](2016)在《CpG联合恩替卡韦在体内诱导早期病毒学应答抑制土拨鼠肝炎病毒的复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pG寡脱氧核苷酸对嗜肝病毒复制和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索抗病毒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土拨鼠肝炎模型研究P类CpG的免疫刺激和抗病毒活性。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慢性感染的土拨鼠12只分为4组,分别接受CpG皮下注射(4 mg/kg,每周1次,共16周)、恩替卡韦(entecavir,ETV)饲养(0.5 mg·kg-1·d-1,共12周)、CpG联合ETV治疗,或不处理作为对照。在处理后的第1、2、3天,1、2、3、4、8、12、16、20、24和28周,采用定量PCR检测血清WHV载量和PBMC内ISGs mRNA的水平,ELISA检测WHs Ag(WHV surface antigen)水平,生物活性分析血清IFN水平。结果:相比对照组和CpG或ETV单独治疗组,CpG联合ETV治疗显着抑制WHV的复制和表达,出现早期病毒学应答并强烈抑制血清WHs Ag抗原水平。CpG联合ETV治疗组的4只动物中有3只在治疗的13~17周后血清WHs Ag低于检测下限。另外,接受CpG治疗的大部分动物血清中检测到IFN、PBMC中Mx A mRNA显着上调(10~100倍)。结论:P类CpG在慢性WHV感染的土拨鼠体内诱导天然免疫,从而产生强烈的病毒抑制作用。通过优化方法达到长期持续的病毒抑制效果,将促进在HBV感染的个体开展类似的研究,从而开发成为乙型肝炎治疗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北医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郑旺良[10](2016)在《pH对小鼠肝炎病毒S蛋白构象变化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冠状病毒是是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包膜病毒,在人类、其它哺乳动物类以及鸟类中广泛传播;近十几年来,冠状病毒已经引起两次世界范围内的流行:SARS-CoV和MERS-CoV,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冠状病毒的感染是由刺突蛋白S与受体相互作用介导的,而S蛋白是宿主中和性抗体的主要靶分子,由S1亚基和S2亚基构成,S1负责受体的结合,S2亚基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之间的融合;一般认为,天然的S蛋白处于一个亚稳定状态,当S1与受体结合之后会发生一系列构象变化,然后S1解离,S2亚基上的膜融合肽暴露插入到细胞膜,随后S2亚基上的两个7肽重复序列形成六螺旋束结构,最终导致膜融合。S2发生的一系列构象变化的机制相对清楚,但S1跟受体结合后是怎样发生构象变化以及构象变化的信号是怎样传递下去并最终介导膜融合的机制是不清楚的。前期的研究表明小鼠肝炎病毒中在pH8.0、没有受体诱导的条件下,S蛋白发生构象变化并高效介导非受体依赖的细胞膜融合(receptor independent syncytia, RIS),并且pH8.0诱导的S蛋白构象变化跟受体诱导的S蛋白构象变化非常类似。因此,这正好为我们研究受体介导的S蛋白发生构象变化提供一个相对简单的研究模型,为进一步阐明冠状病毒感染机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本课题旨在研究没有受体的条件下,pH8.0诱导S蛋白发生的RIS的具体的分子机制。文献报道,组氨酸的pKa值接近中性,是唯一一个pKa值接近中性的氨基酸,在流感病毒中已经证明组氨酸的质子化可以引发HA蛋白的构象变化。因此我们对MHV A59中的所有组氨酸进行了突变,然后研究突变体在pH8.0时是否还能够介导RIS,以此来判断该组氨酸在pH诱导的构象变化中的作用。我们发现S蛋白中179、209、441、643、759位置的组氨酸对pH诱导S蛋白RIS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后我们进一步研究组氨酸的芳香环结构在pH诱导的S蛋白介导的RIS中的作用,我们将179、209、441、643、759位置的组氨酸突变成苯丙氨酸,发现759位置的芳香环在S蛋白介导的RIS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苯丙氨酸不受pH影响的特性,我们排除759位置的组氨酸作为pH sensor的可能。综上所述,我们发现MHV A59 S蛋白179、209、441、643位置的组氨酸在pH8.0诱导的RIS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主要pH sensor,同时组氨酸芳香环在pH诱导的S蛋白介导的RIS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6-04-01)
型鼠肝炎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六种商品化试剂盒在小鼠粪便中提取小鼠肝炎病毒(MHV)RNA的效率,筛选出效率高、耗时短的核酸提取方法。方法采集感染MHV小鼠的新鲜粪便样本,分别用液氮研磨法、磁珠匀浆法以及PBS溶解离心法进行处理,通过同一核酸提取试剂盒比较病毒核酸提取效率,明确最佳样本前处理方法;之后,用6种试剂盒进行RNA提取,经反转录后进行TaqMan实时定量PCR检测,以Ct值评价6种试剂盒的提取效率,结合产物测序和血清抗体ELISA结果,筛选MHV的最佳核酸提取方法。结果对于粪便样本的前处理,液氮研磨法的RNA提取效率显着高于磁珠匀浆法。对于6种试剂盒的提取效果,TIANGEN DP422[总RNA浓度:(549.70±52.38) ng/μL,Ct值:(24.51±0.10)]核酸提取效率最高;TIANGEN SD101[总RNA浓度:(274.13±6.87) ng/μL,Ct值:(2.39±0.017)]和QIAGEN 52904[总RNA浓度:(288.13±15.11) ng/μL,Ct值:(2.40±0.012)]用时最短;XS VRL[总RNA浓度:(348.80±15.85) ng/μL,Ct值:(24.70±0.13)]操作最为方便。结论粪便样本前处理建议采用液氮研磨法。针对粪便中MHV RNA的提取,TIANGEN DP422提取效率最高,推荐用于小鼠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鼠肝炎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佩.小鼠肝炎病毒S蛋白稳定性与病毒适应性的关系及其表达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
[2].桂飞,杨伟伟,俞利平,戴方伟,杜江涛.六种核酸提取试剂盒对粪样中小鼠肝炎病毒核酸提取效率的比较[J].实验动物科学.2019
[3].艾灵,朱彬,王俊忠,陆蒙吉,杨东亮.土拨鼠肝炎病毒感染模型在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8
[4].陈雪婷,刘佳.小鼠肝炎病毒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18
[5].刘森权.小鼠肝炎病毒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研究.2018
[6].张志妮,郭中敏,严楚.小鼠肝炎病毒抗体ELISA和IFA检测试剂盒真实性评价[J].中国动物检疫.2018
[7].艾东旭,孙菲,李钰,法云智,孙兆增.嗜肠型小鼠肝炎病毒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8
[8].李光超.STAT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在EV71感染研究中的应用及土拨鼠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9].孟忠吉,张永红,柯昌征,李东,汤守兵.CpG联合恩替卡韦在体内诱导早期病毒学应答抑制土拨鼠肝炎病毒的复制[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6
[10].郑旺良.pH对小鼠肝炎病毒S蛋白构象变化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标签:冠状病毒; 小鼠肝炎病毒; 刺突蛋白;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