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吸附解析论文-代银分,李永梅,范茂攀,王自林,杨广容

磷吸附解析论文-代银分,李永梅,范茂攀,王自林,杨广容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吸附解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炭,土壤,磷,吸附

磷吸附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代银分,李永梅,范茂攀,王自林,杨广容[1](2016)在《不同原料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解吸能力及其对土壤磷吸附解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作为磷的临时养分库,其对磷的吸附解吸能力既制约磷肥的有效性又影响土壤磷的流失,为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增强农田土壤对磷的固储力,减轻农田土壤磷素流失的环境风险,我们对水葫芦、竹子、秸秆、核桃壳、松针(农业废弃物)炭化后对KH2PO4吸附-解吸模拟性研究,从中选取综合固磷能力较强的生物炭(秸秆)与土壤按0%(对照)、0.1%、0.2%、0.5%不同比例(质量比)添加,了解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磷吸附-解吸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生物炭对磷的等温吸附(Langmuir方程拟合)的最大吸附量高低顺次为:水葫芦(2 906.98 mg·kg-1)>秸秆(2 702.70mg·kg-1)>竹子(2 469.14mg·kg-1)>松针(2 217.29mg·kg-1)>核桃壳(2 336.45mg·kg-1),5种生物炭对吸附磷的解吸力,随着解吸次数增加吸附磷的解吸力增加,尤其前4次,磷的解吸很迅速,达0.52~1.90mg·L-1;秸秆生物炭添加能增强土壤对磷的吸附,不同比例的增强效果为:0.5%>0.2%>0.1%>0,但是,秸秆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磷的解吸能力没有显着影响。5种生物炭中水葫芦生物炭对磷吸附能力最强,其次是秸秆生物炭,但是由于水葫芦生物炭生产率很低(仅约为0.79%),秸秆生物炭不仅生产率高(约为2.79%)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按0.5%添加到土壤中能较好地提高土壤对磷的吸附性能。(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周丽丽,姜克文,郭成久[2](2014)在《冻融循环对水土混合样磷吸附-解析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冻融环境下水土混合样磷的吸附-解析特性,人工模拟冻融环境,以棕壤土样与溶液混合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探讨冻融循环次数和外源磷含量对磷吸附解析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冻融循环的土样有更强的缓冲能力;外源磷含量越高其吸附量越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多吸附量减少、吸附速率降低;不同外源磷含量土样均在未冻融时吸附量最大,1次冻融后吸附量减少最多;第3次冻融时吸附量再次增加;6次冻融循环后,不同外源磷含量土样的P吸附量均趋于动态平衡。外源磷含量对棕壤磷吸附的影响相对较大。解析量随着解析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最终趋于稳定,且经过冻融的水土混合样比单一土样的P吸附量、解析量大。(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陈世军,潘文杰,孟玉山,宗学凤,王叁根[3](2012)在《石灰和聚丙烯酰胺对植烟酸性土壤钾、磷吸附解析和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吸附-解析试验和淋溶试验,研究了石灰和聚丙烯酰胺(PAM)对植烟酸性土壤钾、磷的吸附、解析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和石灰+PAM处理能增加植烟酸性土壤对磷、钾的吸附量,其中以0.45%石灰+0.1%PAM处理的土壤吸附量最高,但当PAM用量增加时,吸附量下降;加入适量石灰和PAM后土壤对磷吸附强度降低,解析率升高;对钾而言,单纯加入石灰后吸附强度降低,解析率升高,而加入石灰+PAM后吸附强度又加大,但随PAM用量增高,吸附强度下降,解析率也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植烟酸性土壤中施加0.45%石灰+0.1%PAM能有效缓解磷、钾向土层下迁移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杨雪芹,王旭东[4](2008)在《聚丙烯酰胺处理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磷吸附和解析特性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Objective]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polyacrylamide(PAM).[Method]After PAM treatment,the soil aggregates were classified through dry sieve analysis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desorption capacity of all soil aggregates to phosphorus at differen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 The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soil sample treated by PAM declined. The amount of phosphorus adsorp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this increase was fast in low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rea but slow in high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rea.At differen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adsorption showed a へ shape changing trend.The phosphorus adsorption was related to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the 2-3 mm aggregate had the highest desorption rate while 0.1-0.25 mm aggregate and 0.45-1 mm aggregate had lowest desorption rate.[Conclusion]The PAM treatment generate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analytic features of aggregate in all size fractions.(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08年03期)

磷吸附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冻融环境下水土混合样磷的吸附-解析特性,人工模拟冻融环境,以棕壤土样与溶液混合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探讨冻融循环次数和外源磷含量对磷吸附解析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冻融循环的土样有更强的缓冲能力;外源磷含量越高其吸附量越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多吸附量减少、吸附速率降低;不同外源磷含量土样均在未冻融时吸附量最大,1次冻融后吸附量减少最多;第3次冻融时吸附量再次增加;6次冻融循环后,不同外源磷含量土样的P吸附量均趋于动态平衡。外源磷含量对棕壤磷吸附的影响相对较大。解析量随着解析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最终趋于稳定,且经过冻融的水土混合样比单一土样的P吸附量、解析量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吸附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1].代银分,李永梅,范茂攀,王自林,杨广容.不同原料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解吸能力及其对土壤磷吸附解析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周丽丽,姜克文,郭成久.冻融循环对水土混合样磷吸附-解析特性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4

[3].陈世军,潘文杰,孟玉山,宗学凤,王叁根.石灰和聚丙烯酰胺对植烟酸性土壤钾、磷吸附解析和迁移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杨雪芹,王旭东.聚丙烯酰胺处理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磷吸附和解析特性的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08

标签:;  ;  ;  ;  

磷吸附解析论文-代银分,李永梅,范茂攀,王自林,杨广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