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周围骨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肝癌
周围骨切除术论文文献综述
冯璐,夏青红,石伊潇[1](2019)在《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消融组46例,接受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切除组34例,接受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联合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收集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消融组病人的手术时间(251.7±45.1)分钟、术中出血量(223.0±108.0)ml,住院时间(11.5±3.1)天,肝切除组分别为(287.5±61.5)分钟、(276.6±126.0)ml和(13.8±3.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少于肝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配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临床疗效良好,病人预后较好。(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邓骏[2](2019)在《全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对脾功能亢进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全腹腔镜脾切除术(LSC)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PD)对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CPHWH)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7例CPHWH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6例)和开腹组(41例),分别行全腹腔镜和开腹LSC+LP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及不同时刻点(术前、术后3 d、 9 d、 15 d)免疫功能差异。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免疫功能及炎症细胞因子相关指标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术后食欲不振例数、肠鸣音不良例数、胃液潜血例数、大便隐血例数、肠源性感染例数比较,腹腔镜组显着低于开腹组(P<0.05);手术后各时刻(3 d、 9 d、 15 d)与术前比较,两组的Ig G、 Ig A、 Ig M、 CD3~+、 CD4~+、 CD4~+/CD8~+均升高,而CD8~+、IL-1、 IL-6、 TNF-α均降低(P<0.05),但在手术后3 d、 9 d腹腔镜组各项指标的降幅(升幅)均低于开腹组(P<0.05),而术后15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术式比较,全腹腔镜LSC+LPD利于CPHWH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早期恢复,从而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陶新路,丁伯应,栗家平[3](2019)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VATS肺叶切除术的65例肺癌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单孔VATS组28例;叁孔VATS组37例),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引流液总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肺漏气、肺不张等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第1、3、5天VA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孔组术后第1、3、5天VAS评分低于叁孔组术后VAS评分,其余对比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孔VATS术后疼痛感轻,更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43期)
王罗艺,罗乾坤,刘新江,董玉玺,王世行[4](2019)在《射频消融术与切除术对血管周围型小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射频消融术(RFA)与手术切除(SR)治疗血管周围型小肝癌患者的疗效及无进展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首次就诊的103例血管周围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巴塞罗那分期0或A期单发病灶,分别接受RFA(n=54)和SR(n=49)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及1年、3年生存率(OS)。结果 SR组1年、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9.8%及71.4%,RFA组分别为75.9%及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1年、3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9%及83.7%,RFA组分别为83.3%及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管周围型小肝癌,SR较RFA能更好地控制肿瘤生长,1年、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Sushant,Rai[5](2019)在《腹腔镜与开放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腹腔镜Whipple手术和开腹Whipple手术治疗壶腹周围癌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此外,该研究所得结论还试图与世界其他机构所得结论进行比较。背景壶腹周围癌是距离十二指肠大乳头2.0cm以内,生长在乏特壶腹、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下端、胰头部、十二指肠内侧壁癌的总称。壶腹周围癌是发生于胰头、胆管远端、壶腹或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的恶性肿瘤。胰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只有7%。对于其他壶腹周围癌,总生存率比较高。例如,壶腹癌的5年总生存率约32%,胆管癌的5年生存率约27%,十二指肠癌的5年生存率约59%。因此,胰腺癌仍然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在中国,胰腺癌的年死亡率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的胰腺癌病例约占全世界新诊断胰腺癌的19.45%。据估计,全世界19.27%的胰腺癌死亡就发生在中国。在一项随机试验中,42例局部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接受了5年的随访。结果表明,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能显着提高1年和3年的生存率。因此,外科治疗仍是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Whipple等在1935年报道了首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初的手术包括十二指肠和胰头两个阶段的根治性切除。因此,Whipple已经证明了切除胰腺术的安全性。Whipple最终强调了一期手术,包括叁个主要部分:第一,十二指肠和胰头完全切除;第二,将胰管与空肠环吻合,恢复胰肠连续性;第叁,进行胆总管肠造口术。随着现代重症监护室和血库的发展,手术逐渐变得更安全。Whipple手术已经发展到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技术。Gagner和Pomp于1994年描述了第一次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但是该手术最近才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之前的报告表明,与OPD相比,LPD不仅令人失望和徒劳,而且报告了壶腹周围癌的肿瘤结果是不可行的,显示较差的肿瘤切除。这技术要求高而且需要掌握的时间长,也需要多学科的大力支持,从放射科到重症监护室,多科的共同支持,以确保尽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尽管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但与OPD相比,LPD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具有更好或相似的肿瘤结果。方法我们收集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并接受手术的患者。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共有23名患者接受了LPD治疗,34名患者接受了壶腹周围癌的OPD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了人口统计学,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水平等常规实验室检查、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可疑诊断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有选择性的对病变进行LPD,没有侵入和靠近主血管的病变。在我们的机构,LPD适应症包括肝胆管和胰腺系统的良性和恶性疾病,包括胰腺腺癌、导管内胰腺粘液瘤(IPMN)、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粘液囊性肿瘤、壶腹腺癌、胃肠道间质瘤(GIST)、胆管癌。IO癌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除了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外,如敌对腹部、多次复杂手术史或严重胰腺炎,LPD的主要禁忌症包括需要血管重建或解剖性肝切除的主要静脉的介入,这与死亡率和并发症高有关。收集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电子病历资料。报告了手术变量和并发症,如估计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住院时间、POPF、DGE、腹内出血、手术部位感染、肺炎、再次手术和住院死亡率。诊断为胰腺腺癌、壶腹腺癌、胆管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中对其肿瘤数据进行了分析,包括肿瘤大小(最大尺寸)、切除的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目、淋巴结比率(仅N1期)、T-N期和边缘分析。结果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为了胰腺或壶周癌治疗共有34例接受了OPD术和23例LPD术,。术前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评分和合并症。两组术前变量无显着性差异。此外,还记录了总医院费用,数据分析表明,与OPD术相比,LPD术的住院部费用明显更高。两组术中估计失血量无显着差异。此外,住院期间手术内填充红细胞的输注量也没有显着差异。然而,根据结果,OPD组手术时间有显着差异,平均手术时间仅为306.47±65.66分钟,而LPD组手术时间为551±75.54分钟。两组术后结果包括死亡率、术后胰瘘(POPF)、胃排空延迟(DGE)、伤口感染、住院总时间和再手术时间。结果也总结在表3.2中。没有住院死亡记录。有趣的是,两组术后并发症(如POPF、DGE和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显着差异。胃排空延迟是PDs最常见的并发症。它对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满意度下降、住院时间延长和再入院率增加负有重大责任。术后胰瘘(POPF)定义为胰管上皮与另一个含有胰酶的上皮表面之间的异常通道,主要是由于胰空肠吻合术重建失败所致。它被认为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脓肿形成、出血、DGE和在ICU的长期停留,因此增加了治疗费用。胰腺切除术后出血是胰腺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小组(ISGPS)根据文献综述和全球经验,建立了一个公正、普遍有效的PPH定义。术后病理诊断:两组均为R0切除。胰腺腺癌大多接受开腹手术,而十二指肠和壶腹癌大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更为显着的是,腹腔镜手术与淋巴结比率切除显着增加相关。讨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两组之间患者在年龄、性别、潜在疾病、体重指数和ASA评分方面是合理匹配的。在我们的机构里,目前的所有的PD术患者首选LPD术,唯一的禁忌症是肿瘤与大血管系统的关系。其他禁忌症包括任何腹腔镜手术,如敌对的腹部,多次复杂手术史或严重胰腺炎。与许多之前的报告相似,我们可以从我们的研究中得出结论,与OPD相比,LPD与更长的手术时间有相关。PD在技术上要求很高,需要使用腹腔镜器械对胆道、胰腺和肠系统进行精细的解剖和吻合,因此需要较长的完成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无临床意义差异。两组的胰腺渗漏率、胆道渗漏率和胰腺后出血率相似。这可以部分归因于ERA指南提供的更有效的胰腺协议和更积极的术后监测,正如过去几年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机构所看到的那样。接受OPD术的患者中,大多数被诊断为胰腺腺癌(53%),与LPD(21%)相比明显减少。然而,接受LPD的最大患者数被诊断为十二指肠壶腹/壶腹周围癌。与胰腺癌相比,壶腹周围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出现阻塞性黄疸、腹部不适、疼痛或UGI出血的早期症状和体征。许多作者认为,早期发现的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可能是长期存活率较高的LPD的确切候选。而且,与OPD相比,LPD与淋巴结阳性切除率显着较高相关,尽管切除的淋巴结总数没有显着差异。许多作者假设,腹腔镜所提供的放大视图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更积极地恢复淋巴结。在一些比较RAPD和OPD的研究中,作者报道了机器人组R0切除率较高。我们的发现可能意味着,由于腹腔镜提供的增强视图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识别异常的淋巴结,因此获得的淋巴结更加阳性。最后,LPD被证明比OPD更贵。这可以归因于更高的手术成本,例如使用更多的内窥镜订书机,这会显着增加费用。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手术时间延长。也许,随着外科医生经验的增加,正如许多其他学习曲线研究所显示的那样,手术时间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因此从长远来看,可能会降低手术成本。做一个更好的手术来减少并发症应该是真正的目标微创的方法。问题仍然在于,以科学的方式,证明绩效是一个更好的操作。一项大规模的、长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这两种方法可能是答案,但不可行。结论胰腺癌是壶腹周围最致命的癌症类型之一,复杂的whipple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各种术内和术后因素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获得最佳结果。这项研究表明,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OPD术是LPD术相似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案。虽然LPD比OPD贵,但是手术时间更短;N1患者中微创手术与更好的淋巴结率有关。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的OPD术和LPD术都是相对安全的。更好的术后和系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更重要。LPD术是比较复杂和要求更高手术,需要全世界和多机构的标准化。实际上,需要一项长期、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来更好地阐明对胰腺癌微创手术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凯华[6](2019)在《完全腹腔镜与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效果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是否安全和有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CNKI、Wan Fang Dat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Weipu.com、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搜索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的文献,使用RevMan5.3这一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9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共901例患者,其中腔镜(laparoscopic surgery,LS)组473例,开腹(open surgery,OS)组428例。Meta分析得到的结果提示: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WMD=-168.81ml,P<0.00001)、术后住院时间(WMD=-2.33d,P=0.008)和术后并发症(RR=0.47,P<0.00001)小于开腹手术组,而在手术时间(WMD=30.45min,P=0.17)及住院花费(WMD=-0.22K,P=0.67)(k:千元)这两个指标上,两者的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着。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具有更少的术中出血量、更短的术后住院时间、且手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大型肝脏外科中心进行推广。(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4-20)
李广斌,马海涛,何靖康[7](2019)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5月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切口选在腋前线第4或5肋间,长约4 cm。结果全组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增加辅助操作孔及中转开胸,无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出院。手术时间(176.8±34.1)min,术中失血量(142.8±95.0)ml,淋巴结清扫数(17.6±3.4)个,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6±0.9)分,术后拔除胸管时间(5.2±3.4)d,术后住院时间(6.5±3.8)d。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尹同利,唐广星,周宪方[8](2019)在《分析应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应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3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等差异无意义,但实验组术后拔管时间跟术后住院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意义。结论应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创伤小,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22期)
张博[9](2019)在《两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远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壶腹周围癌主要包括十二指肠癌、壶腹癌、胰头癌及胆总管下段癌,该疾病的发生可能与慢性炎症、胆石症、吸烟、饮酒及环境因素等有关[1,2]。当患病时,患者将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黄疸、进行性消瘦、波动性无痛性黄疸等临床表现,可对其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故需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更好的抑制病情发展。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治疗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术式,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闫颖伟[10](2019)在《周围型肺癌在两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术后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叁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7.3±21.5) min、对照组为(127.4±27.6) min;观察组患者术后24h疼痛评分为(4.73±1.58)分、对照组为(6.02±1.74)分;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评分为(1.52±1.13)分、对照组为(2.24±1.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管总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7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单孔与叁孔腹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尽管前者术中耗时略久于后者,但术后不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疼痛,术后恢复较好,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周围骨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全腹腔镜脾切除术(LSC)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PD)对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CPHWH)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7例CPHWH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6例)和开腹组(41例),分别行全腹腔镜和开腹LSC+LP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及不同时刻点(术前、术后3 d、 9 d、 15 d)免疫功能差异。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免疫功能及炎症细胞因子相关指标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术后食欲不振例数、肠鸣音不良例数、胃液潜血例数、大便隐血例数、肠源性感染例数比较,腹腔镜组显着低于开腹组(P<0.05);手术后各时刻(3 d、 9 d、 15 d)与术前比较,两组的Ig G、 Ig A、 Ig M、 CD3~+、 CD4~+、 CD4~+/CD8~+均升高,而CD8~+、IL-1、 IL-6、 TNF-α均降低(P<0.05),但在手术后3 d、 9 d腹腔镜组各项指标的降幅(升幅)均低于开腹组(P<0.05),而术后15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术式比较,全腹腔镜LSC+LPD利于CPHWH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早期恢复,从而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周围骨切除术论文参考文献
[1].冯璐,夏青红,石伊潇.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9
[2].邓骏.全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对脾功能亢进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9
[3].陶新路,丁伯应,栗家平.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王罗艺,罗乾坤,刘新江,董玉玺,王世行.射频消融术与切除术对血管周围型小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
[5].Sushant,Rai.腹腔镜与开放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9
[6].李凯华.完全腹腔镜与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效果的Meta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
[7].李广斌,马海涛,何靖康.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9
[8].尹同利,唐广星,周宪方.分析应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张博.两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远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
[10].闫颖伟.周围型肺癌在两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术后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