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代谢关键酶论文-程金云

蔗糖代谢关键酶论文-程金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蔗糖代谢关键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兰州百合,蔗糖合成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基因

蔗糖代谢关键酶论文文献综述

程金云[1](2017)在《兰州百合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含量是决定百合种球质量的最关键因素。蔗糖作为百合鳞茎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形态,可在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Sy)和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oluble Acid Invertase,SAI)调控下参与淀粉合成。为探究百合SuSy和SAI的基因功能及其在蔗糖-淀粉代谢途径中的调节机理,本研究首先克隆得到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var.unicolor)两个SuSy基因SuSy1和SuSy2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其过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兰州百合。而后构建了兰州百合SuSy及SAI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适宜条件诱导融合蛋白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百合SuSy和SAI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uSy1和SuSy2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兰州百合扦插鳞片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及RACE法成功克隆获得SuSy基因SuSy1和SuSy2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分别为2,877 bp和2,865 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基因SuSy1和SuSy2的同源性为85.73%,与同科植物同源性为65%-88%,分别编码807和810个氨基酸,其蛋白等电点均为6.10.结构域分析表明,SuSy1和SuSy2均编码含有188个氨基酸的保守结构域,其中包含一个糖基转移酶结构域,与糖基转化酶家族GT1有很高的相似性。2.SuSy基因转化兰州百合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带有兰州百合SuSy1和SuSy2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导入兰州百合。为优化遗传转化过程,进行了兰州百合小鳞片对潮霉素(Hyg)和头孢霉素(Cef)浓度敏感试验,并对影响转化的各因素进行筛选。获得最适条件为:20 mg L-1 Hyg为抗性芽筛选的适宜浓度;300 mg L-1 Cef为最适抑菌浓度;预培养2 d,农杆菌菌液培养至OD600为0.6,侵染鳞片20 min,重悬液和共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00 μM的乙酿丁香酮(AS),共培养3 d.最终获得了 3株带有基因SuSy2片段的RNAi载体的转基因抗性苗,目前正处于筛选阶段。3.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及基因原核表达利用双酶切法,将兰州百合SuSy基因SuSy1、SuSy2和SAI基因SAI的ORF序列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酶切并连接,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uSy1、pET-28a-SuSy2和pET-28a-SAI.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原核表达菌株BL21(DE3),加入IPTG诱导,且从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方面获得适宜诱导条件,经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得到的融合蛋白与试验预期的大小相一致,可以初步认定SuSy和SAI基因在原核中获得表达。(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王迪[2](2016)在《BTH处理对杏果蔗糖、有机酸代谢关键酶及相关品质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杏果实因其极佳的风味、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杏果采后极易腐烂变质,货架期比较短,这使得杏果的商业价值受到影响。本文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研究BTH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挥发性物质、蔗糖代谢及有机酸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杏果贮藏品质、延长杏果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收后的杏果实经0.05 g/LBTH处理,随后将处理组与未做处理的对照组(CK)杏果实置于4℃,RH90%-95%的环境中,研究BTH处理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贮藏期间,BTH处理抑制了杏果实的呼吸强度,推迟了呼吸及乙烯释放量高峰的出现,延缓了杏果实硬度、总酸含量的下降,使杏果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胡萝卜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减缓了糖酸比的变化。因此,BTH处理可以使杏果保持较高的贮藏品质。(2).杏果经0.05 g/LBTH处理以后,贮藏于低温(4℃,RH90%-95%)环境中,研究BTH对杏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在贮藏期间,BTH处理可以抑制杏果实醛类物质、醇类物质、酯类物质的释放。(3).杏果经0.05 g/LBTH处理以后,贮藏于低温(4℃,RH90%-95%)环境中,研究BTH对杏果实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BTH处理提高了贮藏过程中杏果AI、NI、SS以及SPS的活性,从而使杏果保持较高的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含量。(4).杏果经0.05 g/LBTH处理以后,贮藏于低温(4℃,RH90%-95%)环境中,研究BTH对杏果实有机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BTH处理可以使NAD-MDH、PEPC、CS保持较高的活性,抑制NADP-IDH、NADP-ME、Cyt-ACO、Mit-ACO的活性,延缓苹果酸、柠檬酸的降解速度,进而使杏果实中的苹果酸、柠檬酸含量得到较好的保持。(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李光彦,王庆燕,许艳丽,卢霖,焦浏[3](2016)在《双重化控对春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和籽粒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单909和吉单35为材料,设置乙矮合剂和聚糠萘合剂双重化控处理,研究玉米穗位叶和籽粒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双重化控调控玉米碳代谢的生理机制,为建立玉米高产稳产的化学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双重化控提高了灌浆期穗位叶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尤其显着提高灌浆后期(花后50 d)蔗糖合成能力,提高灌浆前期(花后10~20 d)穗位叶蔗糖含量,降低后期(花后30~50 d)蔗糖含量。双重化控处理对玉米籽粒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较小,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活性呈升高趋势;中单909籽粒蔗糖含量灌浆前期(花后10 d)升高,灌浆后期(花后50 d)降低,花后20~40 d影响不显着,吉单35籽粒蔗糖含量花后10~20 d降低,30~40 d升高,50 d没有显着差异。双重化控处理提高了中单909和吉单35灌浆中期和灌浆中后期灌浆速率,使两品种粒重和产量均显着提高,分别比对照增产4.61%和7.78%。本研究说明,乙矮合剂和聚糠萘合剂双重化控处理可通过调控源库蔗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促进蔗糖在源端的合成和在库端的降解,从而促进碳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达到高产。(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朱晋恒[4](2016)在《橡胶树叶片蔗糖代谢关键酶的酶学和基因表达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来自橡胶树。橡胶树以蔗糖为原料,在特化的乳管(细胞)中合成天然橡胶,乳管蔗糖的代谢调控是影响胶乳再生和橡胶产量的关键因素。乳管中的蔗糖来自橡胶树叶片,在橡胶生产中已发现叶片物候和发育状态直接影响胶乳产量,有关橡胶树叶片中蔗糖代谢调控的研究很少。本课题利用本实验已克隆的橡胶树中和中碱性转化酶(NIN)、液泡转化酶(VIN)、细胞壁转化酶(CWI)、蔗糖合成酶(Su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等基因家族,系统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片样品中的表达模式,同时分析了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及NIN、VIN、CWI、SPS和Sus(合成及分解方向)酶活性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用橡胶树叶片粗酶液测定NIN、VIN、CWI、SPS和Sus等蔗糖代谢关键酶酶活性的方法;(2)探索了 NIN、VIN、CWI、SPS、Sus(合成和分解方向)活性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底物Km值、Vmax和酶稳定性,发现CWI可能在橡胶树叶片的蔗糖代谢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3)研究了利用HPLC-ELSD测定橡胶树叶片中主要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条件,确定了最佳测定体系:柱温30℃,漂移管温度82℃,氮气流速2L/min,乙腈流动相比例75%。利用该体系,可很好的将不同组分分开,提高了分析精确度和效率;(4)利用优化的HPLC-ELSD体系,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发现橡胶树叶片属于典型的糖型叶,以蔗糖为主要储藏物质,蔗糖含量是淀粉含量的10倍以上;(5)筛选出适于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基因表达qPCR分析的内参基因RH8,UBC2a和YLS8;(6)利用qPCR分析了HbNIN、HbVIN、HbCWI、HbSPS和HbSus在叶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除HbSPS外的其它四个家族中都有基因成员与相应类型酶的酶活变化趋势正相关。本文首次从生化和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在橡胶树叶片不同发育时期中的动态变化,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橡胶树叶片蔗糖代谢途径与发育调控,为进一步解析影响胶乳再生的“源(叶片)—库(乳管)”分子互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6-05-01)

彭廷,万建伟,王琳琳,杜彦修,张静[5](2015)在《复配化学调节剂对水稻子粒灌浆充实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田试验,以大穗型水稻品种新丰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喷施复配化学调节剂对水稻子粒灌浆充实、稻米品质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复配化学调节剂IV和V可增加水稻强势粒和弱势粒的起始灌浆势、相对起始势,提高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缩短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需时间,显着改善强势子粒的外观品质和碾磨品质,提高水稻弱势子粒的千粒重,且强势粒和弱势粒中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均得到显着提高。因此,外源喷施复配化学调节剂IV和V可通过增加强势粒和弱势粒中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进而提高水稻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灌浆充实、增加产量、改善稻米品质。(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刘娜,宋柏权,闫志山,范有君,杨骥[6](2015)在《氮肥施用量对甜菜蔗糖代谢关键酶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合适的氮素施用量,研究氮素营养和甜菜蔗糖代谢的关系。以尿素为氮源,采用HI003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的施氮水平对甜菜叶片和块根可溶性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期初期,叶片和块根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降低,后期糖分积累期,施氮量(40~160 kg/hm2)可以提高块根的可溶性糖含量,超过160 kg/hm2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中,整个生育期施氮肥处理增加了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蔗糖合成酶在生育期前期随着施氮量增加活性降低;甜菜块根中,氮素处理在生育期初期,降低了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适宜的施氮量(120~160 kg/hm2)可以提高甜菜生育期后期块根中的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试验发现较高的施氮量不利于糖的积累,适合的施氮量为120~160 kg/hm2。(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27期)

李雪艳[7](2015)在《基于RNA-Seq的兰州百合鳞茎淀粉-蔗糖代谢关键酶SuSy和INV基因的挖掘》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是百合鳞茎中碳水化合物的重要贮藏形式,而蔗糖是百合鳞茎中糖分运转的主要形式,淀粉-蔗糖代谢在百合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蔗糖在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 SuSy)和转化酶(Invertase, INV)调控下参与淀粉的合成,而SuSy和INV基因家族都有多个成员组成,而在不同植物中不同成员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明确百合SuSy和INV的生理作用、基因功能成为进一步弄清淀粉合成途径及小鳞茎形成与发育机制的首要任务。为阐明百合SuSy和INV基因调控蔗糖进入淀粉合成途径的机制,本研究在转录组水平筛选在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SuSy和INV基因,并构建其过表达与RNAi载体。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改良CTAB、SDS法与TRIzol法,提取百合鳞茎中的总RNA。结果表明,SDS法和CTAB法经改良后,均可从外、中、内层鳞片中提取出电泳条带清晰、28S条带亮度约为18S条带亮度2倍、A260/A280在1.8-2.2之间的总RNA; TRIzol法虽然快捷易操作,但不能有效去除多糖污染。经RT-PCR检验,叁种方法提取的RNA反转录后的cDNA,TRIzol法扩增后无条带出现,SDS法扩增得到的条带亮度较弱,而改良CTAB法能够扩增得到亮度很高的目的条带,并且CTAB法经验证可用于鳞茎不同部位(外层鳞片、中层鳞片、内层鳞片、顶芽和鳞茎盘)RNA的提取。2.对百合小鳞茎形成与发育过程进行转录组测序,选取鳞片扦插0 d、15d(小鳞茎出现)和35 d(小鳞茎基本形成)叁个阶段,最终得到52901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630 nt,N50为926 nt。对获得的unigene进行BLAST比对,共有37 385条unigene成功注释,占转录组数据的70.67%。通过COG比对,有11 150条unigene成功比对,根据功能分为24类,涉及了大多数的生命活动,其中一般功能预测(general function prediction only) unigene数目最多。利用BLAST2GO,最终有26 333条unigene得到注释,在所有功能分类中,有多个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SSR分析得到1 596个SSR序列,主要为单碱基重复。3.选用百合小鳞茎形成与发育叁个阶段转录组中表达比较稳定的11个内参基因,其中包括9个传统内参基因(α-TUB、β-TUB、ACT、elF、GAPDH、UBQ、UBC和60S)和3个新型候选基因(AP4、FP和RH2),另外选择在百合qRT-PCR中应用较多的18S基因,使用geNorm软件、Normfinder软件、Bestkeeper软件和ACt法评价其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稳定性,最终通过RefFinder软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器官中,ACT、GAPDH和UBQ叁个内参基因的稳定性最高;在不同发育过程中,叶片中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是ACT、AP4和RH2,而鳞片中表达最稳定基因的是GAPDH、ACT和FP;低温、高温及盐胁迫等逆境处理后,FP、UBC和UBQ在叶片中的表达最稳定,ACT, FP和AP4在鳞片中表达最稳定,而AP4、UBC和RH2在根中的表达要比其他基因稳定;在所有样品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是FP、AP4和GAPDH。4.利用数字化表达谱测序,在小鳞茎形成与发育转录组测序基础上,通过生物学分析筛选不同样品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代谢富集分析,并对差异表达的淀粉-蔗糖代谢关键酶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淀粉-蔗糖代谢在小鳞茎形成与发育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小鳞茎出现阶段(15 d)代谢比较活跃,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最多。对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表明,细胞组分功能中以细胞(cell)为主,分子功能中大多数基因富集到催化活性(binding activity),在生物学过程中代谢过程(metabolic processes)参与的基因最多。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淀粉-蔗糖代谢占主要位置。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母鳞片中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小鳞茎中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母鳞片中蔗糖含量在小鳞茎出现与形成阶段及42 d后急剧下降,而小鳞茎中蔗糖含量在小鳞茎出现与形成阶段增加,此后变化幅度较小。小鳞茎出现与形态建成阶段蔗糖降解方向相关酶(SuSy和INV)在母鳞片中的基因表达量要高于小鳞茎,而小鳞茎膨大阶段则主要在小鳞茎中表达;蔗糖合成方向相关酶(SPS)在母鳞片中的基因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而在小鳞茎中的表达量在形态建成阶段较高。淀粉合成相关酶在小鳞茎中的表达丰度要高于母鳞片中的表达丰度,且以支链淀粉合成相关酶为主;而淀粉分解相关酶的基因表达量在母鳞片中较高。5.构建在百合小鳞茎形成与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SuSy家族基因SuSy1、SuSy2、 SuSy3和INV家族基因SAI的过表达载体与RNAi载体。最终利用Gateway技术,成功构建得到SuSy3的过表达载体pMDC-SuSy3和RNAi载体pB7WIWG-SuSy3;利用Gibson Assembly技术成功构建得到SuSy1、SuSy2和SAI的过表达载体pCAMBIA-S1、 pCAMBIA-S2和pCAMBIA-SAI;利用双酶切法成功构建得到SuSy1、SuSy2和SAI的RNAi载体pTCK-S1、pTCK-S2和pTCK-SAI,为通过转基因技术探讨SuSy1、SuSy2、 SuSy3和SAI的功能奠定基础。总之,本研究在RNA-seq基础上挖掘百合小鳞茎形成与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淀粉-蔗糖关键酶SuSy和IN,探讨其在小鳞茎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并构建其过表达与RNAi载体,为明确SuSy和INV的生理作用及基因功能奠定基础,从而为弄清百合鳞茎淀粉合成途径、生产优质种球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5-06-12)

马俊红,李军营,马二登,卢秀萍[8](2015)在《烤烟不同生育期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烤烟不同生育期蔗糖代谢的分子特点,采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云烟87在不同生育期的3种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转化酶(invertase,Inv)、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 Sy)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烟叶发育前期(团棵期、旺长期)Inv酶基因的表达量较高;Su Sy酶基因的在烤烟不同生育期的表达量变化呈单峰曲线,在打顶后表达量最高,之后又降低。SPS酶基因的表达量在烤烟生长发育后期较高,说明烤烟蔗糖的累积主要在发育后期进行。(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任竹,赵会纳,曾陨涛,元野,韦成才[9](2014)在《不同生态区烤烟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不同生态区与烤烟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的差异,采集关键生产时期K326的烟样,对不同生态区烟叶的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淀粉酶(AMS)、蔗糖合成酶(SS)与不同生态区之间和不同生长时期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生态区与生长时期的交互作用对淀粉酶(AM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影响均达极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9期)

任晓东[10](2014)在《玉米蔗糖代谢关键基因灌浆期动态表达及其调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也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长距离运输与分配的主要形式。蔗糖在成熟叶片中合成以后,主要被运送到异养组织(库)中代谢利用或转化为贮藏物质。蔗糖还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许多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蔗糖还能调节细胞渗透压以及参与植物的抗逆性作用。蔗糖的合成、转运和分解主要由3种酶和一种蛋白参与,它们是分别是转化酶(Inv),蔗糖合成酶(SuSy),蔗糖磷酸合成酶(SPS)以及蔗糖转运蛋白(SUT)。其中Inv和SuSy主要负责蔗糖的水解,SPS是合成蔗糖的关键酶,而蔗糖从“源”到“库”的运输是由SUT来完成。蔗糖与淀粉的生物合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分解产物是淀粉合成所需前体物质的来源。蔗糖合成酶是催化蔗糖到淀粉转化的关键酶,其催化蔗糖产生的UDPG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淀粉合成的直接前体物ADPG。除此之外,其它蔗糖代谢相关的基因也影响淀粉的生物合成。因此,蔗糖的合成、分解以及转运与淀粉合成紧密相关。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一些糖类和激素调控玉米胚乳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而对于玉米中蔗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较少。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蔗糖代谢与淀粉合成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糖和激素对蔗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对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之间的关系。本实验以两个高淀粉自交系和两个低淀粉自交系为材料,测定授粉后不同天数穗位叶和籽粒中蔗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以B73为材料,取授粉后10天的玉米籽粒胚乳,以不同的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和激素(GA、IAA和ABA)处理胚乳,然后测定胚乳中蔗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在高低淀粉自交系籽粒中,蔗糖含量呈单峰趋势,都在15DAP达到峰值。在整个灌浆过程中,高淀粉自交系籽粒中蔗糖含量低于低淀粉自交系籽粒中蔗糖含量,高低淀粉自交系籽粒中蔗糖的合成速率分别在15DAP和10-15DAP达到最大;2.Incw2和Incw3在穗位叶中不表达,只在籽粒中表达,高淀粉自交系籽粒中Incw2的表达量在10-15DAP达到最高,而低淀粉自交系中Incw2的表达量在10DAP达到最大。在高低淀粉自交系中,Incw3主要在5-15DAP表达,并且表达量都呈下降趋势,并且在5DAP,高淀粉自交系中Incw3的表达量低于在低淀粉自交系中的表达量,而其它时期没有明显的差异;3.Ivrl和Incw1主要在籽粒灌浆后期表达,并且在25-35DAP,高淀粉自交系中1vrl和1ncwl的表达量高于低淀粉自交系中的表达量,而其它时期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区别;4.在高低淀粉自交系穗位叶和籽粒中,Incw4在高淀粉自交系中的表达量分别在10-35DAP和整个灌浆时期高于淀粉自交系,而在高低淀粉自交系的籽粒中,高淀粉自交系中ZmSPSl表达量分别在5-25DAP高于在低淀粉自交系中的表达量。5.糖和激素处理玉米胚乳的研究发现,蔗糖代谢关键基因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的糖或者激素的调控,ABA对多个基因具有调控作用(13/14)。并且发现蔗糖和AB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具有累加效应。通过和淀粉合成关键基因表达调控的比较,发现蔗糖和ABA对于淀粉合成关键基因和蔗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有明显的异同。(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蔗糖代谢关键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杏果实因其极佳的风味、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杏果采后极易腐烂变质,货架期比较短,这使得杏果的商业价值受到影响。本文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研究BTH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挥发性物质、蔗糖代谢及有机酸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杏果贮藏品质、延长杏果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收后的杏果实经0.05 g/LBTH处理,随后将处理组与未做处理的对照组(CK)杏果实置于4℃,RH90%-95%的环境中,研究BTH处理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贮藏期间,BTH处理抑制了杏果实的呼吸强度,推迟了呼吸及乙烯释放量高峰的出现,延缓了杏果实硬度、总酸含量的下降,使杏果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胡萝卜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减缓了糖酸比的变化。因此,BTH处理可以使杏果保持较高的贮藏品质。(2).杏果经0.05 g/LBTH处理以后,贮藏于低温(4℃,RH90%-95%)环境中,研究BTH对杏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在贮藏期间,BTH处理可以抑制杏果实醛类物质、醇类物质、酯类物质的释放。(3).杏果经0.05 g/LBTH处理以后,贮藏于低温(4℃,RH90%-95%)环境中,研究BTH对杏果实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BTH处理提高了贮藏过程中杏果AI、NI、SS以及SPS的活性,从而使杏果保持较高的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含量。(4).杏果经0.05 g/LBTH处理以后,贮藏于低温(4℃,RH90%-95%)环境中,研究BTH对杏果实有机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BTH处理可以使NAD-MDH、PEPC、CS保持较高的活性,抑制NADP-IDH、NADP-ME、Cyt-ACO、Mit-ACO的活性,延缓苹果酸、柠檬酸的降解速度,进而使杏果实中的苹果酸、柠檬酸含量得到较好的保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蔗糖代谢关键酶论文参考文献

[1].程金云.兰州百合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D].沈阳农业大学.2017

[2].王迪.BTH处理对杏果蔗糖、有机酸代谢关键酶及相关品质影响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

[3].李光彦,王庆燕,许艳丽,卢霖,焦浏.双重化控对春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和籽粒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6

[4].朱晋恒.橡胶树叶片蔗糖代谢关键酶的酶学和基因表达特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6

[5].彭廷,万建伟,王琳琳,杜彦修,张静.复配化学调节剂对水稻子粒灌浆充实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

[6].刘娜,宋柏权,闫志山,范有君,杨骥.氮肥施用量对甜菜蔗糖代谢关键酶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

[7].李雪艳.基于RNA-Seq的兰州百合鳞茎淀粉-蔗糖代谢关键酶SuSy和INV基因的挖掘[D].沈阳农业大学.2015

[8].马俊红,李军营,马二登,卢秀萍.烤烟不同生育期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J].江苏农业科学.2015

[9].任竹,赵会纳,曾陨涛,元野,韦成才.不同生态区烤烟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4

[10].任晓东.玉米蔗糖代谢关键基因灌浆期动态表达及其调控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

标签:;  ;  ;  ;  

蔗糖代谢关键酶论文-程金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