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数据论文-李迎喜,王晓媛,江波

湿地数据论文-李迎喜,王晓媛,江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地数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监测,湖泊湿地,大数据思维,大数据耦合

湿地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李迎喜,王晓媛,江波[1](2019)在《利用大数据思维的湖泊湿地生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利工程运行对湖泊湿地影响动态关联研究、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理论研究、湖泊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建立存在的数据匮缺问题,探讨了利用湖泊湿地生态监测积累生态大数据,强化湖泊湿地生态研究的基本思路。通过宏观监测和定位连续监测相结合的跨学科监测手段,将表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大数据进行多区域、多尺度耦合,定量化揭示湖泊水位-候鸟生境-候鸟种群数量的动态关联特征,为水利工程水位优化调度提供重要依据;利用大数据制定耦合生态系统各要素和主要生态过程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并建立链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者和受益者的生态补偿制度,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修复、生态补偿措施实施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10期)

赵冉,苏潇康,佘文庆,许可芃,魏明月[2](2019)在《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的洞庭湿地信息遥感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用自主裁定的洞庭湿地作为研究对象,从2009年起至2019年止其中5年的LandSat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非监督分类(classification workflow)方法将洞庭湖区域分成水域、草地、水田、旱地、建筑物、泥沙滩地、其他7类,使用地面真值ROI生成混淆矩阵,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进行制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6年研究区域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4.39%和0.84,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说明基于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数据的方法可以满足湿地动态监测的需要。(2)其中泥沙滩地呈现持续减少趋势,水域在不断增加,建筑物在增加,草地面积在减少,水田和旱地基本不变。其中建筑物增加显着将对洞庭湖生态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10期)

冯丽妃[3](2019)在《滨海湿地监测数据拉响升温警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去年5月到现在,我们的4个站累计获得约7600万组数据,总数据量超过30G,大部分数据可以实时在线观测,初步掌握了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产力的影响情况。”9月23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中国地调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主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9-27)

李世波,林辉,葛淼[4](2019)在《东洞庭湖湿地植被高光谱数据降维与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植被的精细识别与分类是林业遥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本研究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以苔草、芦蒿、辣蓼、杨柳和芦苇为研究对象开展高光谱数据观测。采用数据平滑、导数变换、对数变换和归一化变换等方式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再运用PCA算法分别对其进行降维运算,随后采用马氏距离、朴素贝叶斯、Knn、径向基内核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分类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不同预处理方式经过PCA降维后能保持自身特有的特征;2)降维后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与分类精度不存在必然联系,主成分个数能对分类精度产生影响;3)不同的分类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灵敏度不同,随机森林和径向基内核支持向量机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娉[5](2019)在《鳌山论坛多国专家聚焦湿地保护修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9月22日讯 今天,鳌山论坛“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研讨会暨世界海洋科技大会海洋生态地质分会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举行,为即将正式召开的世界海洋科技大会进行预热。会上介绍了我国首批4个滨海湿地增温研究全球观测网野外监测站建设运行成果和数据,(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9-09-23)

吴瑞娟,何秀凤,王静[6](2019)在《基于高分辨率SAR与光学影像数据融合的滨海湿地变化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湿地是动态且脆弱的生态系统,遥感变化检测技术为滨海湿地动态变化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针对滨海湿地场景特点,按照"先变化提取后变化类型识别"的思路,针对像元级变化检测对配准误差敏感、椒盐现象严重,而对象级变化检测过程繁琐等问题,提出了显着图引导的结合像元级与对象级变化检测方法。针对湿地变化识别中高维特征"维数灾难"问题,引入跳跃度对特征进行分层,提出了特征分层选择和样本迁移学习的变化识别方法。选用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资源叁号影像、高分叁号影像和TerraSAR-X影像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像元级与对象级融合方法提高了湿地变化检测精度,特征分层选择为特征集优化提供了定量依据,跨时相的样本迁移学习方法提高了湿地变化识别的自动化水平。(本文来源于《第六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期刊2019-09-20)

井发明,陈海珍,包颖,李璐[7](2019)在《基于卫星测高数据的萨德湿地水位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萨德湿地为例,使用ENVISAT和Jason2卫星测高数据利用改进的阈值法进行回波重定,反演萨德湿地水位。结果显示:萨德湿地的恒定水域水位变化规律。通过对比萨德湿地和维多利亚湖的水位变化可以发现,维多利亚湖对萨德湿地南部水域水位有巨大的影响,且影响与人类活动(尤其是欧文瀑布大坝的水能发电)有很大的关系,而位于大坝下游的阿尔伯特湖水位变化和萨德湿地南部水域水位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测绘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李鹏,黎达辉,李振洪,王厚杰[8](2019)在《黄河叁角洲地区GF-3雷达数据与Sentinel-2多光谱数据湿地协同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叁角洲湿地的动态变化监测对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C波段全极化高分叁号(GF-3)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与欧洲空间局哨兵二号(Sentinel-2B)多光谱数据,分析了黄河叁角洲湿地7类地物的光谱、指数、极化散射以及纹理等特征信息,分别基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决策树(decision tree, D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方法实现了有监督分类,评估了两者协同与单独应用于湿地地物分类与识别的能力,结果表明,两者协同分类时,其总体精度分别可达90.4%、95.4%、95.7%,均明显高于两者单独分类的结果,证明了GF-3雷达数据与多光谱数据在湿地协同分类方面的可靠性和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马兰,刘吉平[9](2019)在《基于Landsat-OLI影像数据的向海湿地水体叶绿素a反演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向海国家级保护区湿地水体为研究对象,以"3S"技术为支撑,基于实测水质数据与Landsat-OLI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波段的遥感反射率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并筛选出了最优反演模型。结果表明:Landsat-OLI数据的第4波段与向海湿地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最好,其构建的线性模型为反演叶绿素a浓度的最优模型。(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刘妍,程峰,王金亮[10](2019)在《基于OLI数据的滇中地区湿地信息提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研究滇中湿地分布情况为目的,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和决策树法提取研究区湿地信息,并从空间格局与地理学角度分析湿地分布情况及其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采用决策树法可以有效提取湿地,其总体精度为81.10%,与最大似然法相比分类精度提高了9.19%;(2)滇中湿地呈现以库塘为主,河流和湖泊次之,水田和沼泽最少的格局,湿地分布与其形成的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3)湿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总体上4市(州)(包括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湿地面积与人口、工业和地区生产总值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湿地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选择用自主裁定的洞庭湿地作为研究对象,从2009年起至2019年止其中5年的LandSat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非监督分类(classification workflow)方法将洞庭湖区域分成水域、草地、水田、旱地、建筑物、泥沙滩地、其他7类,使用地面真值ROI生成混淆矩阵,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进行制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6年研究区域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4.39%和0.84,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说明基于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数据的方法可以满足湿地动态监测的需要。(2)其中泥沙滩地呈现持续减少趋势,水域在不断增加,建筑物在增加,草地面积在减少,水田和旱地基本不变。其中建筑物增加显着将对洞庭湖生态功能产生较大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地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1].李迎喜,王晓媛,江波.利用大数据思维的湖泊湿地生态研究[J].人民长江.2019

[2].赵冉,苏潇康,佘文庆,许可芃,魏明月.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的洞庭湿地信息遥感监测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

[3].冯丽妃.滨海湿地监测数据拉响升温警报[N].中国科学报.2019

[4].李世波,林辉,葛淼.东洞庭湖湿地植被高光谱数据降维与分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5].王娉.鳌山论坛多国专家聚焦湿地保护修复[N].青岛日报.2019

[6].吴瑞娟,何秀凤,王静.基于高分辨率SAR与光学影像数据融合的滨海湿地变化监测[C].第六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19

[7].井发明,陈海珍,包颖,李璐.基于卫星测高数据的萨德湿地水位变化研究[J].测绘工程.2019

[8].李鹏,黎达辉,李振洪,王厚杰.黄河叁角洲地区GF-3雷达数据与Sentinel-2多光谱数据湿地协同分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9].马兰,刘吉平.基于Landsat-OLI影像数据的向海湿地水体叶绿素a反演模型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9

[10].刘妍,程峰,王金亮.基于OLI数据的滇中地区湿地信息提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9

标签:;  ;  ;  ;  

湿地数据论文-李迎喜,王晓媛,江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