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容活性论文-黄建晔,李昙云,王余龙,姚友礼,蔡建中

受容活性论文-黄建晔,李昙云,王余龙,姚友礼,蔡建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受容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粒重,结实率

受容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黄建晔,李昙云,王余龙,姚友礼,蔡建中[1](1997)在《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稻穗不同部位、粒位籽粒的粒重与饱粒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盆栽条件下,以盐粳2号为供试品种,设施氮量、施氮时期、水分、遮光、剪叶、剪穗等78个处理,研究其对稻穗不同部位相同粒位籽粒、同枝梗不同粒位籽粒粒重和饱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穗不同部位1、2次枝梗的相同粒位所有籽粒(含饱、瘪、空粒)的粒重、饱粒重、饱粒率均有上部>中部>下部、上部>下部>中部、中部>上部>下部、中部>下部>上部、下部>中部>上部、下部>上部>中部等6种类型。(2)2次枝梗各粒位籽粒的粒重(所有籽粒重、饱粒重)、饱粒率在同枝梗内的顺序虽受栽培条件的影响,但主要决定于开花早迟,而1次枝梗各粒位籽粒的粒重、饱粒率在同枝梗内的顺序主要取决于栽培条件(本文来源于《江苏农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王余龙,姚友礼,蔡建中[2](1994)在《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Ⅴ.粳稻不同部位籽粒的结实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1989-1991年,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采用武育粳2号、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分年度设计遮光、氮肥、水分、施用淀粉等18个处理,研究其对稻穗不同部位籽粒结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穗不同部位籽粒的结实率在全穗6个部位中的顺序与开花顺序并不一致,先开颖花的结实率既有高于迟开颖花的,也有低于迟开颖花的;(2)开花早迟与粒重大小有一定关系,但这种关系只有在灌浆物质受到限制时才能存在,若灌浆物质充足,迟开颖花的粒重可大于早开颖花,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籽粒表现基本一致;(3)平均灌浆速度与灌浆时间呈极显着负相关(r=-0.9494),由回归方程可导出最适灌浆速度。认为调节平均灌浆速度是提高不同部位籽粒结实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江苏农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1期)

王余龙,姚友礼,徐加宽,宗绪庆,蔡建中[3](1993)在《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 Ⅳ.汕优63不同部位籽粒的结实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1988~1991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采用大穗型中籼杂交稻汕优63,设计不同生育期氮、磷处理21个,改变结实期灌浆物质的供应水平,研究稻穗上、中、下部一、二次枝梗籽粒的结实能力。结果表明:在灌浆物质供应水平较低时,不同部位籽粒的结实率、千粒重大小与开花早迟顺序一致,随着灌浆物质供应水平的提高,迟开颖花的结实率、千粒重可超过先开颖花,一、二次枝梗籽粒表现有类似趋势,证明迟开颖花的生理劣势可以转变;提高颖花根活量能明显提高稻穗不同部位籽粒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挺高幅度一、二次枝梗籽粒均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当颖花根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迟开颖花的千粒重将高于先开颖花。(本文来源于《江苏农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王余龙,蔡建中[4](1991)在《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途径 Ⅲ.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与受容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1986~1989年,对籼稻、粳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等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籽粒水分含量、灌浆速率、呼吸强度、光合产物的运转、淀粉合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与灌浆速率呈指数关系,相关指数达0.01显着水平,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不同年度表现基本一致;(2)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与籽粒呼吸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0.01显着水平;(3)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与籽粒受容~(14)C光合产物的能力、淀粉合成速率关系密切。认为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可作为水稻籽粒受容活性的诊断指标。(本文来源于《江苏农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2期)

王余龙,蔡建中[5](1990)在《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途径——Ⅱ.籽粒含水率与~(14)C光合产物分配及转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供试品种为盐粳2号。盆钵土培。整株标志~(14)CO_2同化后24h取样,测定叶片、叶鞘、节间、穗轴、穗上、中、下部1.2次枝梗及其各粒位籽粒的含水率、标志物质放射性强度等。结果表明:全穗籽粒平均含水率为44.32%和19.65%时,分别有68.48%和1.07%的标志光合产物运转到籽粒:单位绿叶重固定~(14)CO_2的能力,籽粒含水率19.65%时不到44.32%时的1/3;籽粒含水率下降到20%及以下时,枝梗内含有大量标志光合产物,其中7365%-91.04%是可溶性糖,而籽粒中几乎没有标志光合产物,说明此时籽粒已丧失了受容灌浆物质的能力;籽粒含水率与淀粉合成速率呈单峰偏态曲线,籽粒含水率在45%左右时,淀粉合成速率最大,以后随籽粒含水率的降低迅速下降。(本文来源于《江苏农学院学报》期刊1990年04期)

王余龙,蔡建中,徐永林,华鹤良[6](1990)在《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途径——Ⅰ.籽粒含水率与受容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1986-1988年,在大田、盆裁、水培条件下,对16个籼粳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籽粒含水率、灌浆速率、相对生长率、呼吸强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抽穗后水稻籽粒含水率的动态过程可分为缓慢下降,迅速下降、平稳下降叁个时期;(2)籽粒含水率与灌浆速率呈单峰偏态曲线,在籽粒含水率50-55%时段灌浆速率出现最大值,籽粒停止灌浆的临界含水率为20%左右;(3)籽粒含水率与籽粒相对生长率、呼吸强度均呈指数关系,相关指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学院学报》期刊1990年03期)

受容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89-1991年,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采用武育粳2号、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分年度设计遮光、氮肥、水分、施用淀粉等18个处理,研究其对稻穗不同部位籽粒结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穗不同部位籽粒的结实率在全穗6个部位中的顺序与开花顺序并不一致,先开颖花的结实率既有高于迟开颖花的,也有低于迟开颖花的;(2)开花早迟与粒重大小有一定关系,但这种关系只有在灌浆物质受到限制时才能存在,若灌浆物质充足,迟开颖花的粒重可大于早开颖花,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籽粒表现基本一致;(3)平均灌浆速度与灌浆时间呈极显着负相关(r=-0.9494),由回归方程可导出最适灌浆速度。认为调节平均灌浆速度是提高不同部位籽粒结实能力的重要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容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黄建晔,李昙云,王余龙,姚友礼,蔡建中.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稻穗不同部位、粒位籽粒的粒重与饱粒率[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7

[2].王余龙,姚友礼,蔡建中.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Ⅴ.粳稻不同部位籽粒的结实能力[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

[3].王余龙,姚友礼,徐加宽,宗绪庆,蔡建中.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Ⅳ.汕优63不同部位籽粒的结实能力[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

[4].王余龙,蔡建中.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途径Ⅲ.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与受容活性的关系[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1

[5].王余龙,蔡建中.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途径——Ⅱ.籽粒含水率与~(14)C光合产物分配及转化的关系[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0

[6].王余龙,蔡建中,徐永林,华鹤良.水稻籽粒受容活性及其控制途径——Ⅰ.籽粒含水率与受容活性的关系[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0

标签:;  ;  ;  

受容活性论文-黄建晔,李昙云,王余龙,姚友礼,蔡建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