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性评价论文-渠清,李丽娜,刘俊,王绍新,曹志艳

玉米抗性评价论文-渠清,李丽娜,刘俊,王绍新,曹志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玉米抗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穗腐病,茎腐病,鞘腐病

玉米抗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渠清,李丽娜,刘俊,王绍新,曹志艳[1](2019)在《我国部分常用玉米种质资源对镰孢菌病害的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玉米穗腐病、茎腐病和鞘腐病是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叁大镰孢菌(Fusarium spp.)病害,近年来有严重混和发生的趋势,叁大病害主要致病菌分别为拟轮枝镰孢(F. verticillioides)、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和层出镰孢(F. proliferatum)。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单抗或兼抗穗腐病、茎腐病和鞘腐病的玉米种质,为玉米品种的科学选育和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国玉米种质B73、B37、郑58、昌7-2、齐319等16个常用育种自交系,将玉米穗腐病主要病原菌拟轮枝镰孢、茎腐病主要病原菌禾谷镰孢及鞘腐病主要病原菌层出镰孢分别接种于玉米果穗、茎秆及叶鞘,具体方法为待整株长到吐丝期用连动注射器将拟轮枝镰孢孢子悬浮液沿花丝通道注射到健康玉米果穗;将健康玉米地上第一节的茎部用针扎孔后向其中注射禾谷镰孢孢子悬浮液;将层出镰孢孢子悬浮液沿健康玉米植株叶基部接种到地上2—5节间的叶鞘内。以上各种接种方式均使用无菌水作为对照。在2016年和2018年度进行人工田间接种试验,通过评价穗腐病、鞘腐病的病情指数以及茎腐病发病面积,评估所选自交系对以上镰孢菌引起的穗腐病、茎腐病和鞘腐病的抗性级别。【结果】供试自交系中吉853、OH43和X178对穗腐病表现为中抗,B73、B37、PH6WC、掖478、郑58、9058、昌7-2、浚928、Mo17、A619、PH4CV、齐319和13-1077共13份材料为感病或高感;齐319、PH4CV、Mo17、9058、B37、B73、昌7-2和13-1077共8份材料对茎腐病表现为中抗或高抗,郑58、掖478、PH6WC、浚928、吉853、A619和OH43共7份材料表现为感病或高感;B73、B37、郑58、掖478、PH6WC、9058、昌7-2、吉853、浚928、Mo17、A619、PH4CV、OH43、齐319和13-1077共15份材料对鞘腐病表现为中抗或抗病。从16个自交系所在种群来看,瑞德群对穗腐病表现为感病,兰卡斯特群和唐四平头群对鞘腐病表现为抗病,其他群对3种镰孢菌病害抗性水平的离散程度较大,无明显规律。【结论】供试自交系吉853和OH43对鞘腐病和穗腐病表现为中抗或抗性,齐319、PH4CV、Mo17、9058、B37、B73、昌7-2和13-1077共8份材料对鞘腐病和茎腐病表现为中抗、抗性或高抗,但尚未筛选到对3种病害均有较好抗性的材料,有待于进一步筛选其他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王春明,郭成,周天旺,段灿星[2](2019)在《629份国内外玉米种质及杂交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629份国内外玉米(Zea mays)种质及杂交种抗丝黑穗病差异,本研究于2016-2018年间采用人工接种法对其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L311,18236(2),黄糯包谷(221103)等共25份材料表现高抗,占总鉴定材料的3.97%;HVN-1,B07060-1,YJ001496等34份抗病材料表现抗,占总鉴定材料的5.41%;C7172,zce-4,CI103等55份材料表现中抗,分别占总鉴定材料的8.74%;其余322份和193份表现感和高感,分别占总鉴定材料的51.20%和30.68%。分析发现,在266份自交系中,表现中抗及以上自交系共32份,占供试自交系的12.03%;在142份杂交种中,表现中抗及以上杂交种有23份,占供试杂交种的16.20%;在216份农家种中,表现中抗及以上农家种有59份,占供试农家种的27.31%。进一步分析发现,来自于中国贵州的种质,其整体抗丝黑穗病的水平明显高于中国云南、内蒙古和四川,也高于俄罗斯和墨西哥种质。同时比较142份国外杂交种的抗性情况,发现来自乌拉圭的杂交种抗丝黑穗病的比例高于巴西。(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施艳,燕照玲,王珂,赵清爽,席靖豪[3](2019)在《河南省夏玉米品种对6种主要病害的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害是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筛选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河南省作为玉米主产区,筛选多抗性品种可以为该区玉米品种的推广及抗病育种奠定基础。2015—2017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针对河南省6种玉米主要病害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玉米小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抗性表现相对稳定,中抗品种占主要地位,比率分别为49.22%、52.00%、46.45%,抗性品种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抗性品种极少;在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间品种抗病表现变化较大,2015年高抗性品种比率最高,为35.16%;在玉米南方锈病抗病品种鉴定中,抗病和高抗的品种总体较少,抗性类型品种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玉米镰孢茎腐病抗性种质资源相对较多,抗病品种比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玉米瘤黑粉病抗病品种鉴定结果在不同年份中差异较大,2015年和2016年以感病品种为主,2017年以中抗品种为主;玉米镰孢穗腐病高抗性品种较少,抗性品种比率逐年上升,中抗品种比率相对稳定,在40%左右。结合3 a的筛选和鉴定结果,共获得中抗以上的多抗性品种23个。综上所述,近年河南省选育的玉米品种中,对镰孢茎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和瘤黑粉病具有中等以上抗性的品种比例较高,而小斑病、南方锈病和镰孢穗腐病的高抗性品种相对较为缺乏,应进一步加强这3种病害的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工作。(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红,刘金文,赵振伟,晋齐鸣,颜秀娟[4](2019)在《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不同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差异表现,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100份吉林省拟引种玉米品种进行丝黑穗病抗性评价与监测。结果表明:表现高抗23份,表现抗病21份,表现中抗37份,表现感病19份。筛选出抗性较好品种81份,占总数的81.0%。(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国平,刘冰,黄建荣,邱峰,封洪强[5](2019)在《转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的田间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转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的抗虫性和对除草剂的耐受性,本文通过田间人工接虫,以食叶级别、存活幼虫数、蛀孔数、隧道长度和雌穗被害级别等分别作为评价玉米心叶期和穗期的抗虫性标准,评价了转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具有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的玉米品种‘ND6708YGRR’和‘ND6515YGRR’及同型非转基因‘ND6708’、‘ND6515’和当地‘郑单958’品种对亚洲玉米螟、黏虫和棉铃虫的抗虫效果;通过喷施除草剂后调查玉米植株的存活率,评价上述品种对除草剂的耐受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D6708YGRR’和‘ND6515YGRR’两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黏虫及棉铃虫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且在4叶期和8叶期喷施草甘膦后其受害率均为0,而同型对照品种和当地对照品种喷施同剂量草甘膦后受害率为100%。综上,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具有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的玉米品种‘ND6708YGRR’和‘ND6515YGRR’对亚洲玉米螟、黏虫和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抗虫效果,对草甘膦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此研究可为将来建立以转Bt基因玉米为主要手段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1期)

王丽娟,董怀玉,陶烨,刘培斌,赵杨[6](2018)在《辽宁玉米产区引种玉米品种对多种病害的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辽宁玉米产区部分引种玉米品种进行了玉米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以及镰孢菌茎腐病和穗腐病的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80份玉米品种对辽宁玉米产区发生的几种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表现总体较好,试验鉴定的5种病害均未发现高感品种,且均表现出良好的多抗性,尤其是对辽宁省目前发生为害呈日趋上升态势的土传病害玉米镰孢菌茎腐病和穗腐病的抗性表现较好。该结果将对指导辽宁玉米安全生产和品种布局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李石初,唐照磊,杜青,磨康[7](2018)在《糯玉米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糯玉米种质资源对玉米纹枯病的抗病性,2014—2015年连续2年对广西83个糯玉米农家品种进行田间接种纹枯病菌鉴定。田间接种鉴定方法:以纹枯病麦粒培养菌物在玉米拔节期进行田间人工接种,按照国内通用的病害分级评定方法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广西糯玉米农家品种间的抗感性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在同一年度内病害的表现春植和秋植没有差异。在83个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和高抗的品种,其中抗病品种占所鉴定品种总数的42.2%,中抗水平占40.9%,感病占13.3%,高感占3.6%。(本文来源于《广西植保》期刊2018年02期)

李晓光,董本春,王晓蔷,李岩,郑永照[8](2018)在《玉米种质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对大斑病抗病能力强的玉米种质材料。[方法]利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技术方法,对434份国内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玉米种质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水平较高。高感病种质(HS)占0.5%,感病(S)种质占18.9%,中抗(MR)种质占43.1%,抗病(R)种质占35.7%,高抗(HR)种质占1.8%。鉴定筛选出抗病(高抗-中抗)种质320份,占总数73.7%。[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玉米大斑病抗病育种提供了抗性种质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6期)

张思奇[9](2018)在《黑龙江省玉米主栽品种对穗腐病菌抗性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镰孢穗腐病是一种全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因此,了解引起玉米镰孢穗腐病的镰孢菌的种类,不同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表现及遗传背景,对制定高效的病害防治管理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种植的69个商业玉米杂交品种的穗腐病穗中共分离出454株真菌菌株,分别是34.8%的胶孢镰孢(Fusarium.subglutinan),31.3%的层出镰孢(Fusarium.proliferatum),20%的轮枝镰孢(Fusarium.verticillioide),9.7%的禾谷镰孢(Fusarium.graminearum),还有4.2%的木贼镰孢(Fusarium.equiseti)。其中,胶孢镰孢、层出镰孢和轮枝镰孢混合侵染为哈尔滨地区的优势菌株。在自然侵染条件下,在2015~2016连续两年对59个玉米杂交品种抗镰孢穗腐菌进行评估,发现其中有11个玉米杂交品种(占品种总数的18.6%)表现为高抗,包括龙单25、红玉415、福尔1、先锋38905、绥玉23等;34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包括早50和中农225等;9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包括哲单37和绥玉19等。同时,还有5个品种表现为高感,包括绥玉10和龙育828等。本论文筛选了6对SSR多态性引物对59个玉米杂交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共得到24个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2~6个,平均为4个。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性系统为0.69时,59个玉米杂交品种被划分为8个组群,群体I含有4个品种,均为抗病;群体II含8个品种,1个为高抗、3个抗病、3个感病和1个高感品种;群体III含8个品种,1个高抗品种,7个抗病品种;群体IV含26个品种,8个高抗、11个抗病、4个感病和3个高感品种;群体V含有7个品种,1个高抗、5个抗病和1个感病品种;群体VI含有2个品种,均为抗病;群体VII含有2个品种,1个抗病和1个高感;群体VIII含有2个品种,1个抗病和1个感病品种。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SSR聚类结果与抗病性无相关性,Fsp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为99.71%,不同抗病性群体间的抗性遗传分化较小。(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浩立军,耿智广,张文伟,李峰[10](2018)在《35个玉米品种的生产特性及黑粉病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抗玉米黑粉病、优质、丰产的玉米品种,对35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生产特性及黑粉病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玉米品种中,登海3622、龙生1号、正大12、敦玉10号产量较好,分别为12 301.3、11 178.6、10 869.8、10 763.8 kg/hm2,且属中早熟品种,株高、穗位高适宜,高抗黑粉病,是种植首选品种。在鲜食玉米品种中,兴科糯2008、京科糯2000、富尔银糯商品率居前3位,生育期适中,空秆率、倒伏率低,其中京科糯2000双穗率达43%,均高抗黑粉病。对35个玉米品种灌浆期田间自然发病率及抗性评价可知,豫玉22号、庆玉101、种旺花香糯、超甜黑玉米、富尔金糯、绿色超人、甜玉4号为抗病(R),东方甜1号为中抗(MR),其余玉米品种均为高抗。总体来说,常规玉米品种较抗病,甜玉米、糯玉米较感病。(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玉米抗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629份国内外玉米(Zea mays)种质及杂交种抗丝黑穗病差异,本研究于2016-2018年间采用人工接种法对其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L311,18236(2),黄糯包谷(221103)等共25份材料表现高抗,占总鉴定材料的3.97%;HVN-1,B07060-1,YJ001496等34份抗病材料表现抗,占总鉴定材料的5.41%;C7172,zce-4,CI103等55份材料表现中抗,分别占总鉴定材料的8.74%;其余322份和193份表现感和高感,分别占总鉴定材料的51.20%和30.68%。分析发现,在266份自交系中,表现中抗及以上自交系共32份,占供试自交系的12.03%;在142份杂交种中,表现中抗及以上杂交种有23份,占供试杂交种的16.20%;在216份农家种中,表现中抗及以上农家种有59份,占供试农家种的27.31%。进一步分析发现,来自于中国贵州的种质,其整体抗丝黑穗病的水平明显高于中国云南、内蒙古和四川,也高于俄罗斯和墨西哥种质。同时比较142份国外杂交种的抗性情况,发现来自乌拉圭的杂交种抗丝黑穗病的比例高于巴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米抗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渠清,李丽娜,刘俊,王绍新,曹志艳.我国部分常用玉米种质资源对镰孢菌病害的抗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9

[2].王春明,郭成,周天旺,段灿星.629份国内外玉米种质及杂交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J].草地学报.2019

[3].施艳,燕照玲,王珂,赵清爽,席靖豪.河南省夏玉米品种对6种主要病害的抗性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19

[4].李红,刘金文,赵振伟,晋齐鸣,颜秀娟.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抗性评价[J].农业工程技术.2019

[5].李国平,刘冰,黄建荣,邱峰,封洪强.转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的田间抗性评价[J].植物保护.2019

[6].王丽娟,董怀玉,陶烨,刘培斌,赵杨.辽宁玉米产区引种玉米品种对多种病害的抗性评价[J].辽宁农业科学.2018

[7].李石初,唐照磊,杜青,磨康.糯玉米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评价[J].广西植保.2018

[8].李晓光,董本春,王晓蔷,李岩,郑永照.玉米种质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8

[9].张思奇.黑龙江省玉米主栽品种对穗腐病菌抗性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8

[10].浩立军,耿智广,张文伟,李峰.35个玉米品种的生产特性及黑粉病抗性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8

标签:;  ;  ;  ;  

玉米抗性评价论文-渠清,李丽娜,刘俊,王绍新,曹志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