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暗孢节菱孢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接镜检,致病性,皮下注射
暗孢节菱孢菌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雯,朱红梅,温海[1](2017)在《暗孢节菱孢菌引起面部感染1例及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报道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phaeospermum)引起的面部皮肤感染1例并进行相关真菌学研究。方法:患者女,29岁,两颊对称性浸润性红斑数年。皮损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经形态观察、分生鉴定菌种、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及利用豚鼠致病性实验重现组织病理特征。结果:直接镜检未见明显菌丝,体外培养后为单一菌落,经棉兰染色、小培养、扫描电镜、分生鉴定为暗孢节菱孢菌(A rthrinium phaeospermum),均可见典型特征。体外药敏试验提示,该菌对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泊沙康唑、雷夫康唑、伏立康唑、特比萘芬敏感,对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豚鼠致病性实验中,对照组和免疫抑制组豚鼠皮下注射处大体可见脓肿,体表涂抹处大体表现红斑、丘疹、脱屑,免疫抑制组症状持续较久。皮下注射处较体表涂抹处有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可见多核巨细胞包裹菌丝或孢子,伴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该患者为罕见的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phaeospermum)引起的皮肤真菌感染。免疫功能对该菌感染所致疾病的临床过程可能有影响。此外,临床上遇到少见病,应积极求证,避免漏诊误诊。(本文来源于《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4-20)
朱天辉,李姝江,车冠男[2](2011)在《暗孢节菱孢菌蛋白类毒素产生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体震荡培养结合硫酸铵分级沉淀法获取蛋白类粗毒素研究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产毒条件。经浸渍法生物活性检测并以杂交竹病情指数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Fries培养液为最优产毒基质,病情指数达70.67%。不同培养时间、温度对该菌产毒量有较大的影响,12d左右是最佳产毒时间,25℃为产毒最适温度;该菌产毒对光照无特殊要求,产毒的较优溶氧量是介于120~160mL之间,在pH 8.0时产毒较高。在优化条件下,该菌的产毒能力显着提高,杂交竹感病指数高达89.12%。(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李姝江,朱天辉,杨莉,谯天敏[3](2011)在《暗孢节菱孢菌非蛋白类毒素对杂交竹生理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硅胶柱层析获得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非蛋白毒素基础上,以浸渍法进行生测和叶圆片法分析不同浓度毒素对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isis grandis hybrid bamboo)叶组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暗孢节菱孢菌毒素可使杂交竹呈现典型症状,且使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显着提高。在较低毒素浓度范围内,毒素与杂交竹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防御酶活性呈正相关,与可溶性糖负相关;而当浓度较高时,毒素与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防御酶活性呈负相关,这说明高浓度毒素能使杂交竹机体组织完全破坏,从而证明了毒素在暗孢节菱孢菌对杂交竹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李姝江,朱天辉,胡彬弘,杨莉,张丽娜[4](2011)在《暗孢节菱孢菌非蛋白类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改进的Fries培养基在最佳条件下培养出的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滤液,采用硫酸铵沉淀制备蛋白类、非蛋白类粗毒素。经致病性检测,前者生物活性低于后者小分子毒素成分。基本性质研究显示非蛋白粗毒素有一定专化性,但专化性不强,介于专化性与非专化性毒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热和紫外线稳定性、对pH敏感,易受碱性物质影响;9种不同极性物质对毒素的生物活性有不同影响,该毒素可能为极性较大的物质。(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赵桂华,杨鹤同,席刚俊[5](2009)在《我国竹材上的暗孢节菱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竹材上的暗孢节菱孢(Arthrinium phaeospermum),在实验室研究了暗孢节菱孢的形态和分类学特征;发现暗孢节菱孢能引起竹子病害,竹材和杨木霉变,以及人的皮肤病。(本文来源于《林业实用技术》期刊2009年10期)
杨莉[6](2009)在《暗孢节菱孢菌对撑×绿杂交竹致病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 M.B.Ellis)和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isis grandis hybrid bamboo)为试验材料,筛选出了暗孢节菱孢菌最佳产毒培养条件,并对粗毒素的理化性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纯化提取了粗毒素中一种有活性的物质,运用核磁共振和红外鉴定了其化学结构。本研究还以叁个浓度纯毒素处理后的撑×绿杂交竹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撑绿杂交竹叶片七种生理生化指标,为毒素对撑绿杂交竹致病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叁种浓度纯毒素处理后杂交竹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暗孢节菱孢菌最佳产毒培养基是Fries培养基,最佳产毒培养条件是:25℃、12d、pH8、容氧量大于100ml、光照条件无明显影响。2.用Fries培养基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出的暗孢节菱孢菌滤液制备成粗毒素,通过检测证明此粗毒素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对pH敏感,易受碱性物质影响;毒素有活性的成分分子量小于8000;代谢产物中大分子蛋白质的生物活性远低于小分子毒素成分;暗孢节菱孢菌粗毒素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大多是极性较大的物质。3.通过薄层层析,柱层析分离纯化出较纯的物质,再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检测出具有活性的毒素单体是一种化学式为C_(11)H_(18)O_2的多糖。4.在杂交竹可以忍受的毒素浓度范围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当超过这个毒素浓度范围,杂交竹可能由于细胞器的裂解等生理生化变化,而导致原有的组织功能丧失致使游离脯氨酸含量急剧下降;PAL、SOD、POD的活性先增强后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呈现波动变化,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5.清水处理后的杂交竹叶片,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比较清晰,细胞质致密,可见排列整齐的叶绿体片层结构以及光合作用嗜好颗粒。而用毒素处理后的叶片细胞,细胞质弥散,细胞壁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叶绿体结构被破坏,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叶绿体片层结构上的光合作用嗜好颗粒减少,片层结构破坏程度也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吕桂霞,沈永年,陈伟,胡素泉,李慧珠[7](2005)在《暗孢节菱孢引起皮肤感染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报道1例暗孢节菱孢引起的皮肤真菌病。方法患者男,25岁,左臀部一片慢性肉芽肿样损害,呈疣状增生。表面多片溃疡、糜烂,轻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有腐臭味,触之略硬,且有轻度触痛。中心部位有明显淡灰褐色萎缩斑,边缘明显隆起,表面附有黑色痂皮。从患者皮损取材,进行涂片、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经家兔致病性研究重现组织病理特征,同时作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直接镜检、组织病理切片均未见真菌菌丝,但5次培养均为同一种菌生长,镜下见透明、线样的分生孢子梗从葫芦形的母细胞长出并产生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眼晶体状,黑棕色,具有一中纬部的线状芽裂,为此菌的主要特征。在实验家兔的皮损刮屑中可见菌丝及类似厚壁孢子的肿胀细胞。体外药敏试验显示5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值分别为:氟康唑>64μg/mL;伊曲康唑>64μg/mL;特比萘芬0.125μg/mL;酮康唑4.0μg/mL;咪康唑8.0μg/mL。结论根据在S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和显微镜下特征性结构,该病例为暗孢节菱孢引起的皮下真菌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华皮肤科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赵玉明,邓成儒,陈曦,刘明礼,陈世平[8](1990)在《我国首次发现暗孢节菱孢所致皮肤真菌病——一株新的条件致病性真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暗孢节菱孢(又名球形阜孢霉)所致皮肤真菌病。此菌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条件致病真菌。患者头部发生多处皮下结节及萎缩性秃发。皮损活检可见毛囊和皮脂腺严重破坏。肉芽肿内有褐色孢子和分隔菌丝,尤以皮下脂肪浸润明显。多次从皮损外皮屑内检出圆形的厚壁孢子。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生长良好。菌落初呈淡黄色,渐变为橙色。小培养镜检时(放大400倍),可见菌丝分枝有隔(1—2μm)。单细胞性小分生孢子呈球形,晶体形等,光滑发亮呈褐色。有的孢子中央有一黑色纵条带。扫描电镜下发现球形或卵形分生孢子,将暗孢节菱孢制成的菌液接种于实验动物皮肤,2周后出现斑块、小结节、小脓肿和脱毛等症状,与患者临床症状相同。对照组动物正常。动物皮损活检所见病理损害与患者皮损病理损害相同,证实了此菌的致病性。(本文来源于《真菌学报》期刊1990年03期)
暗孢节菱孢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液体震荡培养结合硫酸铵分级沉淀法获取蛋白类粗毒素研究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产毒条件。经浸渍法生物活性检测并以杂交竹病情指数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Fries培养液为最优产毒基质,病情指数达70.67%。不同培养时间、温度对该菌产毒量有较大的影响,12d左右是最佳产毒时间,25℃为产毒最适温度;该菌产毒对光照无特殊要求,产毒的较优溶氧量是介于120~160mL之间,在pH 8.0时产毒较高。在优化条件下,该菌的产毒能力显着提高,杂交竹感病指数高达89.1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暗孢节菱孢菌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雪雯,朱红梅,温海.暗孢节菱孢菌引起面部感染1例及相关研究[C].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2].朱天辉,李姝江,车冠男.暗孢节菱孢菌蛋白类毒素产生条件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
[3].李姝江,朱天辉,杨莉,谯天敏.暗孢节菱孢菌非蛋白类毒素对杂交竹生理代谢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11
[4].李姝江,朱天辉,胡彬弘,杨莉,张丽娜.暗孢节菱孢菌非蛋白类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
[5].赵桂华,杨鹤同,席刚俊.我国竹材上的暗孢节菱孢[J].林业实用技术.2009
[6].杨莉.暗孢节菱孢菌对撑×绿杂交竹致病机理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
[7].吕桂霞,沈永年,陈伟,胡素泉,李慧珠.暗孢节菱孢引起皮肤感染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
[8].赵玉明,邓成儒,陈曦,刘明礼,陈世平.我国首次发现暗孢节菱孢所致皮肤真菌病——一株新的条件致病性真菌[J].真菌学报.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