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防风网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防风网,导流板,离散相,颗粒轨迹
防风网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李绍武,文藻[1](2018)在《防风网结构优化及粉尘颗粒运动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25%开孔率下不同形式的新型导流板式防风网流场进行了模拟。比较了常规直立式防风网和不同导流板弯曲长度和弯曲角度组合的导流板式防风网后物料堆垛表面的风速、湍流强度以及剪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并用离散相模型预测了网后堆垛表面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导流板式防风网减小了来流风对堆垛的直接作用,提高了防风抑尘水平。(本文来源于《港工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文藻[2](2017)在《防风网结构优化数值模拟及粉尘颗粒运动轨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港口码头堆场上粉尘污染逐渐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防风网是近来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防风抑尘措施,对于堆场的扬尘污染有着良好的防护效果。针对常规的直立式防风网的研究已有了一定成果,本文研究一种新型的导流板式防风网,将直立式防风网上部网板的一部分进行折起,形成导流板,提高防风网的防风抑尘效果。利用FLUENT对防风网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对20%~40%开孔率的直立式防风网后堆垛表面的风速、湍流强度、剪切应力等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最优开孔率为25%。之后,对各开孔率下9种不同形式的导流板式防风网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防风网后堆垛表面的风速、湍流强度等,得到各个开孔率下的最优导流板式防风网。通过方案比选,最终得到25%开孔率下30L型导流板式防风网为最优方案。最后,应用离散相模型中的双向耦合随机轨道模型,对防风网后堆垛表面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颗粒扩散的整体形态和单个颗粒的典型运动轨迹,以及对颗粒逃逸率的计算,得出了导流板式防风网在抑尘方面的优化效果。(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2-01)
朱华宝,杜洋[3](2016)在《大跨度墙架防风网结构动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港口煤堆场防风网工程中多种类型大跨度墙架防风网结构为原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利用模态分析研究大跨度墙架防风网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出结构的自振周期及振型,并对基本自振周期数据进行数值拟合,得出此类结构的第1自振周期计算公式及简化估算公式,为此类及类似结构的合理设计参数取值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6年04期)
程海峰[4](2015)在《鲅鱼圈A港散货港防风网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营口港鲅鱼圈A港散货码头防风网的设计和防风性能的研究。防风网作为重要的防风抑尘装置,对于散货码头周边的环境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散货码头作为港口散装物料存储场地,在自然条件下势必产生扬尘的现象,如何将扬尘现象有效的抑制在散货存放场地的范围内是设立防风网的主要目的,也是选题的主要原因。研究内容包括防风网的布置方案设计、防风网网板的选择、框架结构的确定、防风网板FEA模拟分析,防风网抑尘效果模拟分析等内容。根据防风网的相关研究经验,最终确定防风网采用“口”型布置,防风网板采用金属蝶形板,防风网长500m,宽200m,设网高度15m,网板开口率40.7%,存放散料堆基底尺寸140m×40m,堆垛高度6m,堆垛倾角45°。根据设计方案,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防风网的叁维建模操作,利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模块和Solidworks Simulation模块耦合计算实现对防风网金属蝶形网板的FEA模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风速为15m/s(8级风),防风网蝶形板在正面风载作用下最大应力值不超过60MPa,最大变形量不超过5mm,防风网能安全有效的抵抗正面风,可满足营口港鲅鱼圈A港散货码头实际环境要求。另外,对散货码头的整体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证明了风进入防风网,经过堆垛直至离开防风网的整个过程中风速都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从实际风速的15m/s,下降至3m/s左右,起到了很好的抑制扬尘的效果。最终研究结果包括,完成了对营口港鲅鱼圈A港散货码头防风网的设计,并通过Solidworks软件的流体分析模块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实现了对蝶形板风载性能以及散料码头整体流场分布的分析,确定了防风网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5-12-31)
蒋小芳,丁美凤[5](2013)在《防风网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防风网在我国港口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相关设计经验缺乏。根据国内外防风网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对防风网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了各因素对结构设计成果的影响,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3年10期)
洪宁宁,詹水芬[6](2009)在《防风网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防风网的主要设计荷载为风荷载,其作用过程具有动力特性,但目前防风网结构设计通常采用静力设计方法。秦皇岛港防风网是国内首个大型堆场防风网工程。因其建设规模较大,需全面考虑其结构安全问题。本文深入的研究了秦皇岛防风网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脉动风压作用下防风网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并对利用规范方法、动力有限元方法和静力有限元方法对秦皇岛防风网工程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并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为秦皇岛防风网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安全保障。(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09-08-27)
孙熙平,王元战[7](2009)在《防风网结构风振疲劳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港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防风网结构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并根据瞬态动力分析的结果,找出防风网结构应力疲劳最危险的单元。结合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应用雨流法统计最危险单元的应力时程,得到应力循环次数及应力幅大小,根据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编写ANSYS的风振疲劳程序,计算得到防风网结构的疲劳寿命。根据实际工程,验证设计风速为26.8 m/s持续作用下防风网结构的疲劳寿命。(本文来源于《港工技术》期刊2009年02期)
刘现鹏,王元战,洪宁宁,孙熙平[8](2008)在《秦皇岛港煤堆场防风网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秦皇岛港煤堆场防风网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静、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在静力分析中,采用规范方法计算风荷载,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静力计算。在动力分析中,采用风压谱生成风荷载作用时程,通过有限单元方法进行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规范方法计算风荷载,并考虑1.4的风荷载分项系数后的静力计算结果与采用风压谱生成风荷载作用时程的动力计算结果相近。(本文来源于《港工技术》期刊2008年05期)
张亚青,詹水芬,彭士涛,洪宁宁,于航[9](2008)在《秦皇岛港防风网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秦皇岛防风网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脉动风压作用下防风网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解决秦皇岛防风网工程的结构安全问题。分析可知,工程采用的防风网结构自振周期远离能量较大的脉动风荷载周期,不会发生共振现象。(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08年04期)
王元战,孙熙平,詹水芬,洪宁宁[10](2008)在《防风网结构设计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防风网在我国港口工程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其设计经验缺乏,计算方法不成熟。根据国内外应用与研究防风网的现状,系统介绍防风网设计的基本概念,并提出防风网结构设计需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即防风网结构优化设计、防风网结构动力特性与风振响应、防风网结构风振疲劳损伤和防风网结构风振控制等。(本文来源于《港工技术》期刊2008年03期)
防风网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港口码头堆场上粉尘污染逐渐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防风网是近来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防风抑尘措施,对于堆场的扬尘污染有着良好的防护效果。针对常规的直立式防风网的研究已有了一定成果,本文研究一种新型的导流板式防风网,将直立式防风网上部网板的一部分进行折起,形成导流板,提高防风网的防风抑尘效果。利用FLUENT对防风网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对20%~40%开孔率的直立式防风网后堆垛表面的风速、湍流强度、剪切应力等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最优开孔率为25%。之后,对各开孔率下9种不同形式的导流板式防风网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防风网后堆垛表面的风速、湍流强度等,得到各个开孔率下的最优导流板式防风网。通过方案比选,最终得到25%开孔率下30L型导流板式防风网为最优方案。最后,应用离散相模型中的双向耦合随机轨道模型,对防风网后堆垛表面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颗粒扩散的整体形态和单个颗粒的典型运动轨迹,以及对颗粒逃逸率的计算,得出了导流板式防风网在抑尘方面的优化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防风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李绍武,文藻.防风网结构优化及粉尘颗粒运动数值模拟[J].港工技术.2018
[2].文藻.防风网结构优化数值模拟及粉尘颗粒运动轨迹研究[D].天津大学.2017
[3].朱华宝,杜洋.大跨度墙架防风网结构动力特性研究[J].甘肃科技.2016
[4].程海峰.鲅鱼圈A港散货港防风网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D].辽宁科技大学.2015
[5].蒋小芳,丁美凤.防风网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J].水运工程.2013
[6].洪宁宁,詹水芬.防风网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09
[7].孙熙平,王元战.防风网结构风振疲劳特性研究[J].港工技术.2009
[8].刘现鹏,王元战,洪宁宁,孙熙平.秦皇岛港煤堆场防风网结构风振响应分析[J].港工技术.2008
[9].张亚青,詹水芬,彭士涛,洪宁宁,于航.秦皇岛港防风网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研究[J].水道港口.2008
[10].王元战,孙熙平,詹水芬,洪宁宁.防风网结构设计研究综述[J].港工技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