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流转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隔离开关,母线转换电流,绝缘设计
电流转换论文文献综述
朱传运,黄坤鹏,薛红涛,黄鑫,李伟强[1](2019)在《550 kV GIS用叁工位隔离开关开合母线转换电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了550 kV GIS用叁工位隔离开关,通过对开断过程中绝缘配合设计,预判放电通道,保证电弧仅在抗烧蚀能力强的动、静弧触头之间燃烧。型式试验后样机的烧蚀工况分析表明,通过提高隔离开关分合闸速度,避免了开合过程中出现的电弧漂移现象,通过对电弧燃烧时间长短及分散性统计,合理解释了分、合闸速度对电弧漂移的影响,验证了所设计的叁工位隔离开关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电工电气》期刊2019年06期)
韩敏,严会会[2](2019)在《电流模式脉宽调制直流-直流同步降压转换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设计了一种电流模式脉宽调制直流-直流同步降压转换电路,输入电压可达40V,输出电流可达2A,开关频率350kHz。电路运用片上电流采样,结合分段斜率补偿,该峰值电流模式脉宽调制控制,获得了相当好的线性和负载调整率,以及较快的负载动态响应速度。在整个负载电流范围内(200mA~2A)内其具有高转换效率。(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3期)
王彦凯,周学军,张政[3](2019)在《一种升流型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直流恒流供电的水下基础信息网络中的终端用电设备的供电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能够使输出电流大于输入电流。设计合理的反馈控制电路,对输出电压进行反馈调节,从而达到所需特定电压。通过理论分析和电路仿真,验证了该方案能够实现升流和输出特定的恒压。(本文来源于《船电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李凤琴[4](2019)在《基于电流滞环数模转换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电流滞环的方式进行数模转换电路设计,应用电流滞环的闭环控制方式,进行数模转换中给定信号设计、整形隔离电路设计、滤波操作、信号放大操作、信号比较操作等,实现精确的数模装换。(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1期)
李兴文,郭泽,傅明利,卓然,王邸博[5](2018)在《高压直流转换开关电流转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直流转换开关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需针对其电流转换特性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构建直流转换开关所满足的基本电路方程并对方程进行离散处理,建立了500 kV自激振荡型高压直流转换开关的场路耦合电弧模型。首先研究了直流转换开关分断4 kA直流电流时的电流转换特性,得到了电弧电流和电弧电压的动态变化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其次,通过改变换流支路的电感和电容(L、C为典型值的0.8倍和1.2倍),分析了二者对电流振荡过程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电感参数值下电弧半径、温度、压力特性与电流转换特性的关系。最后,考虑到空气是一种低成本和环境友好型气体,对比研究了SF6和空气介质中转换开关的电弧特性。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结果较为一致,实验和计算中电弧电流振荡频率分别为3 450 Hz和3 759 Hz;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电感或者电容可以增强电弧振荡,加快电流转移过程,减小燃弧时间;相同谐振频率下,电感对电弧振荡过程的影响较电容大;空气相比SF6可以显着缩短燃弧时间(燃弧时间减少约4.5 ms),降低电容电压水平(电容电压峰值由4 086.6 V降至2 760.5 V),在直流转换开关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此外,仿真方法也有望用于直流转换开关参数的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戴岸珏[6](2018)在《J-TEXT装置上逃逸电流磁能与逃逸电子动能的转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托卡马克运行中,等离子体破裂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灾难性事件。在大量电子逃逸形成逃逸电流的情形下,等离子体磁能部分转移到逃逸电流束中。对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而言,其逃逸电流束携带的磁能可高达307MJ。在逃逸电流猝灭阶段,这部分磁能可能会转换成逃逸电子的动能,加剧逃逸电子对装置第一壁的损害。因此,研究逃逸电流束磁能到逃逸电子动能的转换过程,并积极探索转移逃逸束磁能的有效方法,对托卡马克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J-TEXT托卡马克装置,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估算逃逸平台期间真空室内的磁能与流入真空室的磁能,为后续的磁能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分析了在破裂的电流猝灭阶段、逃逸平台阶段,及逃逸电流猝灭阶段,磁能到逃逸电子动能的转换过程,并分析逃逸电流猝灭阶段影响逃逸电子动能增加的因素。一般来说,损失在真空室内的磁能越多,逃逸电子获得的动能越大,但在逃逸电流束的一次撞壁行为维持了整个逃逸电流猝灭阶段的情况下,逃逸电子的动能与损失在真空室的磁能无明显关系:无论真空室内损失的磁能有多大,逃逸电子的动能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在逃逸电流猝灭阶段,逃逸电流快速下降的时间占的份额越大,归一化后的平均磁扰动强度越强,逃逸电子动能的增加越不明显。最后,探讨了逃逸平台期间磁能转移的方法。外加反向欧姆电场可以减少流入真空室的磁能,对总磁能的转移效率高达41.35%。在逃逸束的位置得到较好控制的情况下,逃逸电流可以实现软着陆。外加磁能转移线圈在逃逸电流平台阶段无明显效果,在逃逸电流撞壁阶段有一定的磁能转移效果,对总磁能的转移效率可达26.5%。(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陈修材[7](2018)在《发电电动机动态转换过程阻尼绕组电流与电磁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抽水蓄能电站对调节电网功率,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电电动机是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电机需要在静止、调相、发电、电动等工况进行频繁切换,具有起停频繁,双向旋转的特点。发电电动机在动态转换的过程中,电气参数会随之变化,为了明确动态转换过程中主要结构件的约束机理,有必要对动态转换过程阻尼绕组电流和电磁力进行系统研究,为发电电动机的优化设计和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在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分析基础上,论述了有关阻尼绕组电流与电磁力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成果的研究方法,并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二维时变运动电磁场的Maxwell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阻尼绕组电流和阻尼绕组洛伦兹力的表达式,并分别对电机多种运行工况下电机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空载运行下的阻尼绕组电流及谐波,阻尼槽壁磁密。然后仿真计算了不同负载转矩时和不同励磁电流时的电机参数规律,如功率因数角,功率角,定子电枢电流,无功功率等,以及分析了不同负载转矩时的气隙磁密,阻尼条电流,阻尼槽壁磁密,阻尼条洛伦兹力。最后就不同负载状态的转换过程,对阻尼绕组的洛伦兹力进行仿真计算,得到额定负载分别过渡到0.2倍负载,0.4倍负载,0.6倍负载,0.8倍负载的过程,阻尼条洛伦兹力的变化情况与规律。本文研究的不同工况下的阻尼绕组电流与洛伦兹力可以为后续的阻尼绕组结构优化,阻尼绕组损耗等问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陈江添[8](2017)在《基于热倒母线转换电流的GIS隔离开关合闸状态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以其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在高压、超高压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GIS结构的全封闭性,运行人员在操作开关设备时,只能通过现场机构标识和监控后台信号来判断是否分合到位,可靠性有待提高。为了提高设备运维水平,防控电网运行风险,广东电网公司要求借助科技手段研究开发监控设施对设备分合闸状态进行全面充分的监控,化解设备运行中的风险。本文针对热倒母线操作过程中的隔离开关合闸可靠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方案设计。建立母线转换电流计算模型,以变电站实际参数进行母线转换电流的算例分析,评估刀闸接触电阻对母线转换电流的影响,研究合闸判据的整定流程,分析母线转换电流判据的应用流程和盲区;研究GIS外壳环流影响的空心变压器模型和回路电流法模型,对GIS外壳环流进行算例分析;提出将电流环套装于短路排内部的技术方案,减少GIS外壳感应电流对转换电流测量的不良影响;采用罗氏线圈原理的柔性电流探头作为电流测量设备,设计非侵入GIS的移动式电流检测方案;开发一套便携式热倒母线合闸状态检测终端,结合工作现场试点应用。母线转换电流是直接电气量判据,相比目前其他间接检测判据更可靠有效,既能直接应用于新建变电站,也能应用于老变电站的GIS隔离开关改造,工程适用性高。利用东莞供电局220kV板桥站GIS设备状态评价的机会,对母线转换电流判据和非侵入检测装置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能够准确检测GIS刀闸的合闸状态,具有显着的应用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10-12)
秦云朋[9](2017)在《通过调节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密度在迭层太阳电池中实现了12.8%的能量转换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迭层有机太阳能电池,通常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光谱互补的光电活性层通过前后串联的连接方式所构成,其中各光电活性层彼此互补的吸收光谱能显着弥补单节太阳能电池的缺陷,拓宽有机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进而实现对太阳辐照更有效的利用。相比于单节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迭层电池能更好的吸收和利用有效的光子和能量。但是,对于迭层太阳能电池,能同时提高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密度仍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在此工作中,我们通过使用窄带隙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IEICO,作为后电池活性层材料的受体,从而拓宽吸收光谱,提高短路电流密度,与此同时,使用宽带隙的PBDD4T-2F作为前电池的活性层给体材料来提高开路电压,从而在迭层太阳能电池中得到了12.8%的能量转换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I:能源高分子》期刊2017-10-10)
魏霞,吕学增,孙仪,高卫恒,林屹炀[10](2017)在《零电流转换在叁相电压型PWM微电网变流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开关损耗,提高并网效率,提出将零电流软开关技术应用到并网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中。在控制系统中设计辅助回路,利用其产生的谐振达到开关器件的零电流开断条件,有效降低了并网变流器功率损耗,同时不影响主电路的控制。最后,对所设计的500 kVA变流器进行了开关器件开断损耗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基本可以使大功率分布式发电并网变流器实现零电流开断,验证了所提技术对降低开关器件损耗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7年18期)
电流转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设计了一种电流模式脉宽调制直流-直流同步降压转换电路,输入电压可达40V,输出电流可达2A,开关频率350kHz。电路运用片上电流采样,结合分段斜率补偿,该峰值电流模式脉宽调制控制,获得了相当好的线性和负载调整率,以及较快的负载动态响应速度。在整个负载电流范围内(200mA~2A)内其具有高转换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流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1].朱传运,黄坤鹏,薛红涛,黄鑫,李伟强.550kVGIS用叁工位隔离开关开合母线转换电流研究[J].电工电气.2019
[2].韩敏,严会会.电流模式脉宽调制直流-直流同步降压转换电路的设计[J].信息通信.2019
[3].王彦凯,周学军,张政.一种升流型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设计与仿真[J].船电技术.2019
[4].李凤琴.基于电流滞环数模转换电路设计[J].信息通信.2019
[5].李兴文,郭泽,傅明利,卓然,王邸博.高压直流转换开关电流转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高电压技术.2018
[6].戴岸珏.J-TEXT装置上逃逸电流磁能与逃逸电子动能的转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7].陈修材.发电电动机动态转换过程阻尼绕组电流与电磁力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8].陈江添.基于热倒母线转换电流的GIS隔离开关合闸状态检测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9].秦云朋.通过调节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密度在迭层太阳电池中实现了12.8%的能量转换效率[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I:能源高分子.2017
[10].魏霞,吕学增,孙仪,高卫恒,林屹炀.零电流转换在叁相电压型PWM微电网变流器中的应用[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