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蘖角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株高,抽穗期,分蘖角度
分蘖角度论文文献综述
孙强[1](2019)在《利用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株高、抽穗期和分蘖角度基因PDT8的精细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环境问题加剧,可用耕地日益减少,保障粮食安全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提高粮食产量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水稻作为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作物,养活了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株高、抽穗期和分蘖角度作为影响水稻产量育种的重要因素,深入挖掘株高、抽穗期和分蘖角度基因对于粮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一份特殊的日本晴(Nipponbare)导93-11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材料NY32为起点,精细定位一个控制株高、抽穗期和分蘖角度位点PDT8。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NY32相对于亲本93-11,株高降低26.12 cm,抽穗期延长4天,分蘖角度增大7.32°,穗长缩短2.97 cm,千粒重降低3.81 g,结实率下降30%,同时单株产量下降21.4 g,这些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2、将NY32与亲本93-11杂交,自交一代,后构建288株的F_2群体。利用株高数据,将PDT8位点初定位到第8染色体标记08C061与08C10776的2.1Mb之间。进一步构建4200株的F_2群体,利用标记08C061与08C10776筛选重组单株,并对重组单株加密标记,进一步将PDT8定位在标记08C9322与08C9392的70kb范围内。3、根据水稻功能基因组注释网站对70kb范围进行分析,候选区段包含2个功能注释基因,2个表达蛋白,6个转座子基因和1个假定蛋白。通过对区段内基因表达量分析、序列分析,以及近等基因系间细胞壁成分分析,认为基因LOC_Os08g15420为候选基因可能性大。LOC_Os08g15420基因编码一个类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 like 3,CSLC3),CSLC3在近等基因系NIL-9311的茎、根和穗中表达量高于NIL-NIP,同时基因启动子区和CDS中存在多处SNP突变和碱基缺失。细胞壁成分分析,NIL-9311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显着高于NIL-NIP,而果胶和木质素与NIL-NIP相比没有显着差别。(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黄卫衡,吕启明,辛业芸[2](2019)在《水稻分蘖角度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蘖角度是构建水稻理想株型的关键因素之一,它通过影响水稻群体光能利用效率而影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综述了国内外对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基因定位和克隆以及影响水稻分蘖角度因素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9年03期)
郑庆伟[3](2018)在《王永红团队与李家洋团队合作在水稻分蘖角度调控的分子机制解析中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蘖角度是禾本科植物的分蘖与主茎之间的夹角,与作物群体产量密切相关。解析水稻分蘖角度调控的分子机制对于改良水稻株型进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主要通过遗传学手段发掘了调控水稻分蘖角度的主效QTL和调控基因。然而,分蘖角度是一个复杂的农艺性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调控,面对一些更具应用潜力的微效基因,单(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8年18期)
何芹[4](2018)在《水稻穗形基因OsAFB6和分蘖角度基因LAZY1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水稻产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水稻产量是一个复杂的性状,由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构成,其中每穗实粒数对产量贡献最大。植株形态主要包括株高、分蘖角、叶片夹角和穗形态,其中分蘖角是理想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从而影响产量。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植株形态。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横向运输和在韧皮部进行的非极性被动运输等方式在植物体内完成浓度梯度的分布。生长素的信号途径则以依赖泛素化的SCFTIR1/AFBs-Aux/IAAs-ARFs反应流程为核心。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发生拮抗作用,共同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多个阶段的调控,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最适浓度的维持有利于作物的增产。在转基因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晚花突变体,其一次枝梗数、每穗颖花数增多,谷粒变小,最终产量得到了显着提高。我们基于突变体材料,对穗形发育开展细胞学水平,转录水平和生理水平的系列分析,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1.通过侧翼序列分离,表达量检测,我们发现该突变体是由于超表达载体转基因偶然插入OsAFB6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从而造成OsAFB6基因超表达,而非原目的基因异位超表达造成。2.OsAFB6基因启动子区间含有光和生长素响应元件,其倾向于在幼嫩的茎端分生组织、颖花原基和生殖器官(柱头和子房)中表达。在光照条件的诱导下,该基因表达量上升。3.RNA-seq以及q RT-PCR表明分析,OsAFB6超表达突变体在长短日照条件下均能抑制光周期基因Ehd1、成花素基因RFT1和Hd3a,从而在长短日照下分别延迟开花约22天和12天,增产都达到50%以上。并发现OsAFB6参与了生长素运输、信号途径以及细胞分裂素途径的调控。其中包括OsAFB6超表达突变体中,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Gn1a的下调,从而减少了细胞分裂素的降解。4.显微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分析发现OsAFB6超表达突变体通过增大穗颈节直径,增多维管束数目,增强同化物运输。幼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的测定表明,OsAFB6超表达使幼穗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上升,生长素浓度下降。这一结果在激素水平合理解释了为什么突变体一次枝梗数目增加,每穗颖花数增加。5.在一定范围内,OsAFB6基因不同程度的表达量提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开花期延迟和产量增长。因此在将来的高产育种过程中,育种家们可以构建一系列具有不同OsAFB6基因表达量的家系,选择生育期最合适的家系用于不同种植区域,使水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光温资源,谷物产量最大化。在另一个研究中,我们在转基因时得到了一个大分蘖角度lazy形态的突变体,基于突变体材料和自然群体,利用各种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遗传学方法,在LAZY1基因调控分蘖角功能研究中得到如下结果:1.我们在转基因后代发现匍匐生长的单株,但是TAIL-PCR分析并未得到侧翼序列,而很可能是在组织培养过程中LAZY1产生了突变。比较测序发现,与野生型日本晴对照相比,突变体材料的LAZY1基因最后一个外显子及其前后内含子和3’非翻译区部分序列缺失了268-bp片段,导致LAZY1基因功能丧失,从而产生匍匐生长表型。2.LAZY1基因启动子区间含有多个光响应顺式元件,它在暗条件下表达更为强烈。LAZY1具有在胚芽、幼苗和营养生长时期的茎等分生活跃的部位高表达的表达模式。3.根据对LAZY1共表达基因的分析,以及对其突变体材料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检测,我们发现LAZY1调控多个生长素相关基因,其中包括生长素快速应答基因和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因此,LAZY1基因可能参与了生长素的运输和信号途径。4.对529份栽培稻,446份野生稻和我们补测的28份野生稻的LAZY1序列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栽培稻和野生稻中均存在广泛的自然变异,LAZY1序列的所有In Del变异都不造成移码,也没有SNP造成翻译的提前终止,因此,自然材料中不存在功能缺失的等位基因。第叁个外显子一段23-bp与17-bp序列之间的变化(包括两个3-bp In Del和2个SNPs)与水稻的分蘖角度存在显着关联,这种变异可能形成LAZY1功能强弱不同的等位基因型。即使在几个匍匐生长的野生稻材料中,也没检测到无功能的LAZY1。因此,我们认为在包括野生稻的自然资源里,LAZY1基因仅仅是通过强弱基因型对水稻的分蘖角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文芳,孙加雷,王凯,范智权,胡东辉[5](2018)在《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QTL定位及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蘖角度是水稻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在调控水稻产量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长雄蕊野生稻跟粳稻品种中花11杂交构建F_2作图群体,考察各单株分蘖角度,用均匀覆盖水稻基因组的125对多态性InDel标记,构建了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InDel分子连锁图谱。共检测到3个分蘖角度相关QTLs(qTA-1-1,qTA-3-1,qTA-7-1),分别位于水稻1号,3号,7号染色体上,共解释21.40%的表型变异。其中,qTA-1-1可以解释6.41%的表型变异,是一个新的分蘖角度QTL位点;qTA-7-1解释了7.84%的表型变异,包含了一个调控普通野生稻分蘖角度的PROG1基因,对亲本进行比较测序分析,发现PROG1编码区中有一个18 bp的InDel、两个3bp的InDel和5个SNP,该差异造成长雄蕊野生稻和中花11中PROG1编码的蛋白不同。本研究构建了第一张高密度长雄蕊野生稻In Del标记遗传图谱,发掘分蘖角度新QTL位点,为育种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水稻理想株型新品种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4期)
刘文芳,孙加雷,王凯,范智权,胡东辉[6](2018)在《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QTL定位及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蘖角度是水稻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在调控水稻产量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长雄蕊野生稻跟粳稻品种中花11杂交构建F_2作图群体,考察各单株分蘖角度,用均匀覆盖水稻基因组的125对多态性InDel标记,构建了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InDel分子连锁图谱。共检测到3个分蘖角度相关QTLs(qTA-1-1,qTA-3-1,qTA-7-1),分别位于水稻1号,3号,7号染色体上,共解释21.40%的表型变异。其中,qTA-1-1可以解释6.41%的表型变异,是一个新的分蘖角度QTL位点;qTA-7-1解释了7.84%的表型变异,包含了一个调控普通野生稻分蘖角度的PROG1基因,对亲本进行比较测序分析,发现PROG1编码区中有一个18 bp的InDel、两个3bp的InDel和5个SNP,该差异造成长雄蕊野生稻和中花11中PROG1编码的蛋白不同。本研究构建了第一张高密度长雄蕊野生稻In Del标记遗传图谱,发掘分蘖角度新QTL位点,为育种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水稻理想株型新品种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4期)
董海娇[7](2017)在《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水稻分蘖角度和剑叶夹角的遗传基础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提高产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株型是决定水稻群体产量的重要性状,提高水稻的种植密度是增加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水稻的分蘖角度和叶夹角作为塑造理想株型的两个重要农艺性状,在栽培稻群体中存在丰富的自然变异,了解其分子机制和挖掘优良的等位基因有助于培育优良品种。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种质群体为研究对象,可以快速有效地挖掘与表型变异紧密相关的位点,有助于全面了解复杂农艺性状的遗传机制。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团队对529份亚洲栽培稻包含295份籼稻和156份粳稻品种在内的种质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建立了关联分析平台。本研究在海南和武汉分别调查了该种质群体开花时期的分蘖角度和剑叶夹角,利用线性回归和线性混合模型方法在总群体和籼粳亚群中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蘖角度和剑叶夹角虽然同为影响水稻株型和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而基于529份亚洲栽培稻的表型数据表明两者间并不存在显着相关性。水稻分蘖角度尽管受到环境影响,但主要还是由遗传因素决定,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在粳稻亚群中相对较大。籼稻亚群的分蘖角度比粳稻亚群有更大的表型变异,其平均值也较大。水稻剑叶夹角同样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在籼稻亚群中相对较大。栽培稻的剑叶夹角相对分蘖角度具有更大的表型变异,粳稻亚群的剑叶夹角变异及平均值均大于籼稻亚群。2.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30个控制栽培稻分蘖角度自然变异的关联位点,其中7个为海南和武汉两个环境均检测到的位点。TAC1位于q TA9c区间,与q TA8a在总群体和籼稻亚群中均关联到,且不受海南和武汉的环境影响,而在粳稻亚群中未检测到海南和武汉同时关联到的位点;其余的10和13个位点分别只在海南和武汉关联到。通过突变体表型与基因型的共分离鉴定,分离到了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上q TA3的候选基因TAC3,该基因编码保守的假定蛋白,并在水稻的分蘖基部具有较高的表达量。已报道的控制水稻叶夹角和株高的D2/CYP90D2位于q TA1b区间,通过对该突变体的分蘖角度调查分析表明D2为该位点的候选基因。3.TAC1、TAC3和D2的核酸多态性分析表明3个基因在粳稻的驯化和遗传改良过程中均受到了选择,它们在多数粳稻品种中具有固定的基因型,而在籼稻亚群中存在不同的基因型,且不同基因型间分蘖角度存在显着性差异。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62个与剑叶夹角相关的位点,其中8个关联位点在海南和武汉两个环境均检测到,4个位点与已知叶夹角相关的基因共定位。q FLA2f、q FLA3b和q FLA10c区间内均含有b HLH转录因子第16亚家族的HLHs,随后通过超量表达水稻该亚家族功能未知的基因证明Os153、Os173和Os174与前人报道的其它同源基因一样均具有调控叶夹角的功能。在水稻中超量表达同属于该亚家族的控制野生番茄柱头外露的Style2.1,转基因植株同样表现出叶片下垂的表型。结合前人研究,我们认为b HLH第16亚家族对于调控水稻叶夹角具有保守的功能。5.对本研究中检测到的剑叶夹角相关基因分别在籼粳2个亚群中进行单倍型分析并比较单倍型间的剑叶夹角,发现根据粳稻亚群构建的每个基因的单倍型间的剑叶夹角均存在显着性的差异,而根据籼稻亚群构建的每个基因(Os BRI1除外)的单倍型间的剑叶夹角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6.在分蘖角和剑叶夹角所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的位点中,只有剑叶夹角QTL q FLA8f置信区间与分蘖角度QTL q TA8a和q TA8b的置信区间部分重迭。因此,分蘖角度和叶夹角的遗传基础差异很大,没有紧密关联;分蘖角度和剑叶夹角在籼粳亚群间分别有不同的遗传调控机制。TAC1、TAC3、D2和其它新检测的基因是控制栽培稻分蘖角度自然变异的主要基因。b HLH第16亚家族成员在调控叶夹角方面具有保守的功能。本研究中鉴定的分蘖角度和叶夹角优良等位基因是培育水稻理想株型品种的优异基因资源。(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刘文芳[8](2017)在《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和枝梗角度QTL定位及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如何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一直是科学研究与育种研究关注的重点。株型是一个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其中,分蘖角度与水稻株型建成直接相关,枝梗角度与水稻穗部疏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分蘖角度和枝梗角度是两个重要的农艺性状。本研究利用长雄蕊野生稻和粳稻品种中花11杂交构建F2作图群体,考察各单株分蘖角度和枝梗角度;用均匀覆盖水稻基因组的125对多态性分子标记,构建了长雄蕊野生稻InDel分子连锁图谱;利用QTL分析软件QTL IciMapping4.0,采用完备 CIM(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ICIM)方法对水稻分蘖角度和枝梗角度进行QTL初步定位及遗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两亲本分蘖角度和枝梗角度差异极显着,分蘖角度分别为41.67 ±12.50°和4.22±0.83°,枝梗角度分别为41.67±5.59°和0±0°。F2群体分蘖角度和枝梗角度呈连续分布,说明分蘖角度和枝梗角度性状属于数量性状。2、利用930对覆盖水稻全基因组的InDel分子标记对亲本进行多态性检测,共筛选到125对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InDel分子标记,构建了一张遗传图距总长为1455.3cM,分子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1.6cM的长雄蕊野生稻遗传连锁图谱。3、共检测到3个与分蘖角度相关的QTLs(qTA-1-1、qTA-3-1和qTA-7-1),分别位于1、3和7号染色体上,共解释了 20.98%的表型变异率,其中,qTA-1-1可以解释6.41%的表型变异,是一个新发现的分蘖角度QTL;qTA-7-1解释了 7.84%的表型变异,包含了一个普通野生稻分蘖角度调控基因PROG1。对亲本进行比较测序,发现PROG1编码区有一个18bp的InDel、15bp的InDel、两个3bp的InDel和5个SNP差异,该差异造成长雄蕊野生稻和中花11中PROG1编码蛋白的不同;4、共检测到3个与枝梗角度相关的QTLs(qBA-2-1、qBA-4-1和qBA-7-1),分别位于2、4和7号染色体上,共解释了 19.58%的表型变异率。在检测到的3个QTLs中,qBA-2-1和qBA-7-1是新检测到的枝梗角度QTL基因座。另外一个QTLs位点与已克隆或精细定位的QTL位置相同或相近。本研究未检测到分蘖角度和枝梗角度主效QTL,调控分蘖角度和枝梗角度性状的QTLs分布于在多条染色体上,构建了第一张高密度长雄蕊野生稻InDel标记遗传图谱,定位到了分蘖角度、枝梗角度新QTL基因座,为进一步精细定位以及育种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良性状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周毅[9](2017)在《大麦分蘖角度基因的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麦(Hordeim vulgare L.)是世界第四大谷物,也是我国主要种植作物之一。至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翻一番,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每年粮食平均产量需要增加2.4%。分蘖数目和分蘖角度是禾本科作物的两个重要农艺性状,当分蘖与主茎间夹角增大到极致,分蘖的负向重力性减弱或者消失,作物就形成匍匐生长。作物匍匐生长能减少叶片之间相互覆盖,增大截光面积,从而增加光能利用;也能覆盖地表,保持水土和养分,减少杂草的生长。作物匍匐生长能影响作物产量等农艺性状,因此对大麦匍匐生长的研究亟待解决。本研究采用的大麦突变体V-V-HD具有早期匍匐生长,拔节后挺立直立生长的动态表型,这种表型被认为是作物的理想株型。本研究采用大麦突变体亲本V-V-HD和野生型亲本Buloke杂交构建的双单倍体系群体共208个系作为作图群体,利用图位克隆和QTL定位方法来定位控制大麦匍匐生长的基因。通过分析处理V-V-HD/Buloke双单倍体系群体的表型数据,经卡方测验验证,证实大麦匍匐生长的表行是由单基因控制。通过选取47个已经确定表型数据的双单倍体单株和大麦已经发布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经过试验证明目标基因位于大麦3号染色体上,在SNP标记2_0343附近。通过查找已经发布的SSR标记和设计新的插入/缺失标记,最终目标基因被定位在插入/缺失标记InDelz3028(631.84Mb)和InDelz3032(635.37Mb)之间,大小为3.53Mb,共有52个候选基因,并被分为9大类。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匍匐生长这个性状,本研究所设计的引物将有助于推动大麦匍匐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进程。(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7-04-01)
董海娇,邢永忠[10](2016)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调控水稻分蘖角度的基因TAC3》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提高作物的产量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株型是决定水稻群体产量的重要性状,提高水稻的种植密度是增加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水稻的分蘖角(Tiller angle,TA)是指侧生分蘖和主茎穗之间的夹角,它作为塑造理想株型的主要性状之一,决定植株的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及作物产量。理想的分蘖角度既能避免角度过小导致田间湿度过高而诱发植物病害,又能避免因匍匐生长导致的光合作用(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6年12期)
分蘖角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蘖角度是构建水稻理想株型的关键因素之一,它通过影响水稻群体光能利用效率而影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综述了国内外对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基因定位和克隆以及影响水稻分蘖角度因素的研究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蘖角度论文参考文献
[1].孙强.利用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株高、抽穗期和分蘖角度基因PDT8的精细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9
[2].黄卫衡,吕启明,辛业芸.水稻分蘖角度的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2019
[3].郑庆伟.王永红团队与李家洋团队合作在水稻分蘖角度调控的分子机制解析中取得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18
[4].何芹.水稻穗形基因OsAFB6和分蘖角度基因LAZY1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5].刘文芳,孙加雷,王凯,范智权,胡东辉.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QTL定位及遗传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6].刘文芳,孙加雷,王凯,范智权,胡东辉.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QTL定位及遗传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7].董海娇.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水稻分蘖角度和剑叶夹角的遗传基础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7
[8].刘文芳.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和枝梗角度QTL定位及遗传分析[D].广西大学.2017
[9].周毅.大麦分蘖角度基因的定位研究[D].长江大学.2017
[10].董海娇,邢永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调控水稻分蘖角度的基因TAC3[J].遗传.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