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拟老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衰老,凋亡,二甲双胍,AMPK和ERK1,2信号通路
拟老化论文文献综述
韩宝爱[1](2019)在《二甲双胍在D—半乳糖诱导的PC12细胞拟老化模型中延缓衰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PC12细胞拟老化模型并给予二甲双胍处理,同时给予AMPK和ERK1/2抑制剂,明确二甲双胍对AMPK和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机制。【方法】(1)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细胞)用不同浓度梯度的D-半乳糖作用48h,CCK-8检测细胞活性,筛选出15mg/ml的浓度来建立拟老化模型。(2)按照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以下分组:1)N组:对照组,用普通1640培养基培养48h,不做特殊处理;2)D组:D-半乳糖组,用浓度为15mg/ml的D-半乳糖培养基培养48h;3)D+M组:二甲双胍干预组,先用二甲双胍预处理细胞1h后,继续用15mg/ml D-半乳糖培养基继续培养48h;4)D+M+U组:U0126抑制组,拟老化细胞模型建立前先用U0126抑制ERK1/2激活,接着用二甲双胍和D-半乳糖处理。5)D+M+CC:Compound C抑制组,建立拟老化细胞模型前,先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抑制其磷酸化激活,接着用二甲双胍和D-半乳糖处理。(3)分别使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检测衰老细胞阳性率;RT-PCR检测线粒体DNA缺失率(CD);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探针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酶标仪比色法检测GSH、MDA、ATP的含量,及SOD、CAT的活力;Western blot检测ERK1/2、P-ERK1/2、AMPK、P-AMPK、HSP90、GRP78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电镜下观察到:对照组中PC12细胞核呈圆形,核膜完整,细胞质中线粒体丰富,形态正常。D-半乳糖组细胞核不规则,有些许固缩,染色质浓缩,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经过二甲双胍干预后对比单用D-半乳糖组,发现细胞超微结构中细胞核固缩程度,染色质浓缩程度,线粒体肿胀程度均有所减轻,显示出二甲双胍可以减轻D-gal造成的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在分别提前应用ERK1/2和AMPK抑制剂后,可以逆转二甲双胍的保护作用;D-半乳糖诱导后明显增加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二甲双胍预处理可轻度减轻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D-gal组中细胞凋亡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增加,经过二甲双胍预处理可以减轻衰老造成的凋亡水平。当抑制ERK1/2和AMPK磷酸化后可以逆转二甲双胍的保护作用凋亡细胞比例明显上升;D-gal组可以增加异常线粒体膜电位表达水平,经过二甲双胍预处理可以减轻异常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当抑制ERK1/2和AMPK磷酸化后可以逆转二甲双胍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ERK1/2和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HSP90和GRP78的表达增加。二甲双胍预处理后进一步增加P-ERK1/2,P-AMPK和H90的表达,降低GRP78的表达。然而,在应用AMPK和ERK1/2抑制剂后,二甲双胍的这种保护作用被抵消,其中抑制AMPK后,二甲双胍保护丧失作用更明显。【结论】(1)在一定时间内给予PC12细胞高浓度的D-半乳糖处理,可使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增多,CD缺失率升高,细胞超微结构出现退行性改变,说明我们成功建立PC12细胞的拟老化模型。(2)D半乳糖可诱导具有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老化,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减轻衰老相关的氧化应激和凋亡水平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二甲双胍的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AMPK和ERK1/2相关的信号通路起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严丹[2](2018)在《ZHX1在D-半乳糖诱导的耳蜗毛细胞株拟老化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ZHX1在D-半乳糖诱导的耳蜗毛细胞株OC-1拟老化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ZHX1在老年性聋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耳蜗毛细胞株用不同浓度梯度的D-半乳糖作用48h,CCK-8检测细胞活性,筛选出15mg/ml的浓度来建立拟老化模型。(2)按照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以下分组:1)C组: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培养48h,不做特殊处理;2)D组:D-半乳糖组,用浓度为15mg/ml的D-半乳糖培养基培养48h;3)NC组:转染阴性对照组,与目的基因序列无同源性,转染6h后,改用15mg/ml D-半乳糖培养基继续培养48h;4)Si组:ZHX1沉默组,含目的基因ZHX1的si RNA,转染6h后,改用15mg/ml D-半乳糖培养基继续培养48h。(3)分别使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RT-PCR检测线粒体DNA缺失率(CD);Annexin V-PI匹配使用,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探针作标记,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JC-1探针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酶标仪比色法检测GSH、MDA、ATP的含量,及SOD、CAT的活力;RT-PCR检测P16、P21、ZHX1、TWIST1、Bcl-2、NRF-1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ZHX1、Bcl-2、Bax、caspase-3、NRF-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C组的细胞外形规则,胞膜完整,胞质均匀致密,含有丰富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内质网的结构完整、清晰;D组的细胞外形欠规则,有较为明显的内陷,核膜完整性被破坏,出现核碎片,细胞质疏松紊乱,细胞器结构变形,线粒体嵴减少、肿胀,甚至出现空泡。(2)D组的CD缺失率较C组升高,P16和P21的m RNA表达水平上调。(3)D组的细胞活性氧含量较C组升高。(4)D组和NC组的细胞凋亡率较C组升高,Si组较NC组升高。(5)D组和NC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较C组降低,Si组较NC组降低。(6)D组和NC组的SOD、CAT活力及GSH、ATP含量均较C组降低,MDA含量升高;Si组与NC组比较,SOD、CAT活力和GSH、ATP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7)RT-PCR检测m RNA表达水平,D组和NC组的ZHX1、TWIST1、Bcl-2和NRF-1的表达水平均较C组降低,Si组的ZHX1、Bcl-2和NRF-1的表达水平较NC组降低,TWIST1的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区别。(8)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D组和NC组的ZHX1、NRF-1的表达水平较C组降低,Bcl-2/Bax比值降低,活性caspase-3的表达水平升高,Si组与NC组比较,ZHX1、NRF-1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Bax比值降低,活性caspase-3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1)在一定时间内给予耳蜗毛细胞株高浓度的D-半乳糖处理,可使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增多,CD缺失率升高,P16和P21表达水平上调,细胞超微结构出现退行性改变,说明我们成功建立体外耳蜗毛细胞株的拟老化模型。(2)用si RNA可以有效干扰ZHX1的表达,影响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进程,ZHX1可能在耳蜗毛细胞株的衰老过程中起保护作用。(3)ZHX1可能通过调节Bcl-2和NRF-1的表达水平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张瑞[3](2016)在《Sestrin2蛋白以及自噬在D-半乳糖诱导的拟老化大鼠听皮层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D-半乳糖诱导的SD大鼠拟老化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拟老化SD大鼠模型。方法:90只4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D-半乳糖组(拟老化组):于颈背部皮下,注射500mg/kg/dD-半乳糖,连续8周;对照组:等体积0.9%的生理盐水,颈背部皮下注射,连续8周。造模结束后,D-半乳糖组和对照组按时间点各分为叁个亚组:3月龄组(给药结束后0个月),9月龄组(给药结束后6个月)和15月龄组(给药结束后12个月)。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酶标仪检测总超氧化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termimal, MDA)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听皮层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 A)常见缺失突变(Common Deletion, CD)的水平;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听皮层神经元细胞密度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听皮层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ABR听力检测显示:在相同频率(4KHz、8kHz、16kHz、24kHz、32kHz),同龄D-半乳糖组和对照组相比,听力阈值未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在8kHz、16kHz、24kHz、32kHz频率,15月龄较9月龄,3月龄大鼠听力阈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半乳糖组中,在4KHz、8kHz、16kHz、 24kHz、32kHz频率,15月龄较9月龄、3月龄大鼠听力阈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龄对照组相比,9月龄、15月龄D-半乳糖组大鼠T-SOD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龄对照组相比,3月龄,9月龄,15月龄D-半乳糖组大鼠MDA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半乳糖组mt DNA CD与同龄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15月龄大鼠听皮层mtDNA CD比3月龄以及9月龄大鼠听皮层mt DNA CD缺失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法显示,15月龄D-半乳糖组较其他各年龄组神经元密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到D-半乳糖组大鼠比对照组大鼠出现衰老样超微结构病理变化如细胞核变形、染色质异常分布、线粒体肿胀、脂褐素聚集、神经纤维脱髓鞘样变等的时间更早,而且这些变化更显着。结论:随年龄增长,听皮层抗氧化酶的活性下降,mtDNA CD蓄积增加,神经元密度降低,神经元细胞结构逐渐出现退行性变,而且D-半乳糖组较对照组这些变化出现的更早,更明显。长时程、高剂量的D-半乳糖会加速昕皮层细胞的衰老。第二部分Sestrin2蛋白以及自噬在D-半乳糖诱导的拟老化大鼠听皮层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目的:老年性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觉障碍疾病,它会导致老年人身体、认知、情绪、行为等一系列的功能障碍。目前老年性聋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自噬,以及自噬相关调控通路蛋白Sestrin2, AMPK以及p70S6K蛋白在D-半乳糖拟老化大鼠听皮层中的作用。方法:将120只4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给药:D-半乳糖组(拟老化组):D-半乳糖500mg/kg/d,颈背部皮下注射,连续8周;对照组:等体积0.9%生理盐水,颈背部皮下注射,连续8周。给药结束后,D-半乳糖组和对照组按时间点各分为叁个亚组:3月龄组(给药结束后0个月),9月龄组(给药结束后6个月)和15月龄组(给药结束后12个月)。酶标仪检测总超氧化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termimal, MDA)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听皮层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常见缺失突变(Common Deletion,CD)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beclin 1/Atg6, LC3B/Atg8, Sestrin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rrn blotting法检测LC3B, Beclinl, Sestrin2, p-P70S6K, P70S6K, p-AMPK, AMPK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LC3B在听皮层的定位表达。结果:9月龄以及15月龄D-半乳糖组大鼠T-SOD水平较同龄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9月龄以及15月龄D-半乳糖组大鼠MDA水平比同龄对照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半乳糖大鼠听皮层mt DNA CD与同龄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15月龄大鼠听皮层mtDNA CD比3月龄以及9月龄大鼠听皮层mt DNA CD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同龄对照组相比,9月龄D-半乳糖组大鼠听皮层Atg6mRNA表达水平上升1.09倍,P<0.05;Atg8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升0.2和0.27倍,P<0.05;Sestrin2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升0.33和0.52倍,P<0.05。15月龄时,与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组Atg6mRNA、Atg8mRNA、Sestrin2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降0.76倍,0.33倍和0.83倍,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时,9月龄以及15月龄大鼠较3月龄大鼠听皮层Atg8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升0.29和0.21倍,P<0.05;Sestrin2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升0.62和0.83倍,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同龄对照组相比,3月龄以及9月龄D-半乳糖组听皮层Beclin1蛋白水平分别升高0.34,0.52倍,P<0.05;LC3 Ⅱ/β-actin比率分别升高0.71和1.21倍,P<0.05;Sestrin2蛋白水平分别升高1.03和0.27倍,P<0.05;p-AMPK/AMPK比率升高1.57和0.67倍,P<0.05, p-p70S6K/p70S6K比率下降1.86和1.21倍,P<0.05。15月龄时,与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组大鼠Beclin1蛋白水平下降0.31倍,LC3Ⅱ/β-actin下降0.80倍,Sestrin2蛋白水平下降0.37倍,p-AMPK/AMPK比率下降1.11倍,p-p70S6K/p70S6K比率升高1.89倍,P<0.05。在对照组中,9月龄、15月龄较3月龄大鼠LC3Ⅱ/β-actin比率升高0.61和0.37倍,P<0.05;Sestrin2蛋白水平升高0.58和0.58倍,P<0.05;p-AMPK/AMPK比率升高0.71和1.04倍,P<0.05;p-p70S6K/p70S6K比率下降1.63和1.62倍,P<0.05。结论:在D-半乳糖诱导的拟老化SD大鼠年龄增长的过程中,自噬水平也在改变,Setrin2-AMPK-p70S6K可能参与年龄相关的自噬活动的调节。大鼠年轻时,即3月龄以及9月龄时,为了防止氧化应激水平增高以及mtDNA突变增多对细胞的损伤作用,自噬水平升高以维持细胞的稳态。而D-半乳糖大鼠更年长一些,即15月龄时出现与自然衰老机体相似的自噬活动表现,自噬水平明显下降。而同龄的对照组大鼠,自噬活性未见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赵萌[4](2016)在《APE1在拟老化大鼠模型蜗神经核中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转录因子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和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Nrf-2在D-半乳糖诱导的拟老化大鼠模型蜗核中的表达功能【方法】选取2月龄听功能正常的雄性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162只,随机分为两组,D-半乳糖拟老化组和对照组。D-半乳糖拟老化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mg/Kg)一次,连续8周;NS对照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10ml/Kg)一次,连续8周。造模完成后,拟老化组和对照组再分为叁个亚组:4月龄组(造模结束后0个月)、10月龄组(造模结束后6个月)6个月、16月龄组(造模结束后12个月),动物处死前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大鼠听阈,处死时留取各组大鼠的蜗神经核组织。TUNEL染色检测蜗核细胞凋亡水平;尼氏染色检测蜗核神经元密度;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PE、Nrf-2在蜗核中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1)ABR听性脑干测听的听力结果显示:相同月龄、相同频率(4kHz、8kHz、16kHz、24kHz、32kHz)拟老化组和对照组比较,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UNEL染色结果显示:4月龄时,拟老化组和对照组凋亡水平无明显差异;10月龄和16月龄时,拟老化组和对照组相比,凋亡增加(p<0.05)。(3)尼氏染色结果显示:4月龄和10月龄时,拟老化组蜗核神经元细胞的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变化,而16月龄时,拟老化组神经元密度降低(p<0.05)。(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时间点Nrf-2蛋白在拟老化组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4月龄时APE1蛋白在拟老化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10月龄和16月龄时APE1蛋白在拟老化组的表达较实验组下降(p<0.01)。(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rf-2蛋白在各时间点拟老化组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APE1蛋白在4月龄时拟老化组和对照组表达无差异,10月龄及16月龄时,拟老化组表达降低。【结论】1.高剂量D-半乳糖导致蜗神经核神经元密度下降、凋亡数目增多,加速了蜗神经核细胞的衰老。2.蜗神经核Nrf-2及APE1表达水平在拟老化大鼠蜗神经核组织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蜗核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水平的增加,从而加速蜗神经核的老化。(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杜婷[5](2016)在《TGF-β1和D-半乳糖对耳蜗螺旋韧带纤维细胞拟老化作用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TGF-β1和D-半乳糖对耳蜗螺旋韧带纤维细胞的拟老化作用相对比,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出生3天左右的SD大鼠的乳鼠,取耳蜗外侧壁,II型胶原酶消化后,用DMEM/F12(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螺旋韧带纤维细胞。CCK8分别检测TGF-β1和D-半乳糖在不同的浓度梯度和不同的作用时间下纤维细胞的活性,并与未加药物时纤维细胞的活性相对照,确定D-半乳糖和TGF-β1的最佳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然后将实验分为叁组:TGF-β1组(8ng/ml)、D-半乳糖组(8mg/ml)、对照组,处理时间为48h。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TGF-β1组、D-半乳糖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周期。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间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CR检测叁组间耳蜗螺旋韧带纤维细胞的bmi1和p16INK4a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间纤维细胞Bmi1、p16INK4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TGF-β1、D-半乳糖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活性均减低。TGF-β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最小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为8ng/ml,48h,D-半乳糖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最小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为8mg/ml,48h。该浓度和处理时间下,TGF-β1组和D-半乳糖组均出现细胞衰老。TGF-β1组和D-半乳糖组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比例增大,细胞多滞留于G1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和D-半乳糖组表达均减少(p<0.05).RT-PCR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P16INK4a m RNA增多(p<0.05),Bmi1 m RNA增加不明显,未见统计学差异。D-半乳糖组Bmi1 m RNA减少(p<0.05),p16INK4a m RNA增多(p<0.05)。Western blot: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P16INK4a表达增加(p<0.05),Bmi1增加不明显,未见统计学差异。D-半乳糖组Bmi1表达减少(p<0.05),p16INK4a表达增加(p<0.05)。结论:TGF-β1可能是通过增加p16INK4a的表达引起耳蜗螺旋韧带纤维细胞的衰老,但其引起p16INK4a增加的机制可能并不是通过调节Bmi1的表达实现。D-半乳糖引起纤维细胞衰老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Bmi1的表达,使Bmi1抑制p16INK4a表达的作用减弱,从而使p16INK4a的表达增加,引起纤维细胞的衰老。(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王文韬[6](2016)在《D-半乳糖诱导的中年大鼠内耳拟老化模型的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D-半乳糖诱导的中年大鼠内耳拟老化模型mt DNA4834 bp和Nrf1蛋白的变化。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mt DNA4834 bp在内耳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内耳中Nrf-1的表达水平。结果:内耳mt DNA4834bp大片段缺失突变率,实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耳Nrf-1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半乳糖可能会增加中年大鼠内耳线粒体功能的损害,并可能激活内耳Nrf-1介导的线粒体增殖。(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吴瑕[7](2014)在《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在拟老化大鼠耳蜗中的表达及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D-半乳糖诱导拟老化伴线粒体普遍缺失大鼠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内耳拟老化伴mtDNA4834bp缺失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2组,A组:生理盐水组,24只,每天颈部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8周,随后继续饲养6个月。B组:D-半乳糖组,24只,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gal500mg/kg,连续注射8周,随后继续饲养6个月。监测两组大鼠造模前后体重变化,利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两组大鼠造模前后听力反应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大鼠耳蜗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率,并将所得产物测序检测。HE染色观察两组大鼠内耳耳蜗形态学改变。结果:造模前后两组之间大鼠体重无显着性差异;ABR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大鼠听阈无显着性差异,D-半乳糖组大鼠耳蜗线粒体DNA4834bp缺失较对照组升高,两者有统计学差异。HE染色显示两组大鼠耳蜗形态学基本正常,无明显差异性改变。结论:D-半乳糖诱导内耳拟老化伴mtDNA4834bp缺失大鼠模型建立成功。第二部分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在拟老化大鼠耳蜗中的表达以及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与老年性耳聋的关系以及其在老年性耳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D-半乳糖诱导内耳拟老化伴mtDNA4834bp缺失大鼠模型,采用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造模完成后两组大鼠耳蜗内Cx26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检测大鼠耳蜗内Cx2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相关性分析两组大鼠耳蜗中Cx26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以及GJB2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差异。结果:D-半乳糖内耳拟老化组大鼠耳蜗Cx26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BSP法检测GJB2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提示D-半乳糖组耳蜗中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显着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01)。结论:拟老化内耳中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升高与其表达降低相关,推测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的降低可能参与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发展过程,且Cx2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老年性耳聋中Connexin26表达水平降低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徐飞[8](2013)在《拟老化大鼠内耳组织线粒体DNA缺失干预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西医(肾气丸和维生素E)不同干预方法对拟老化大鼠内耳组织线粒体DNA(mtDNA)4834bp缺失发生率的影响。[方法]3月龄大鼠经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听阈后分拟老化组、肾气丸组、维生素E组、对照组。拟老化组给予5%D-半乳糖颈部皮下注射连续8周,肾气丸组给予5%D-半乳糖颈部皮下注射连续6周后同时给予肾气丸混悬液灌胃2周。维E组给予5%D-半乳糖颈部皮下注射连续6周后同时给予维生素E喂服2周。对照组、拟老化组最后2周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果]对照组大鼠ABR反应阈与拟老化组、肾气丸组、维生素E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拟老化组、肾气丸组、维生素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拟老化组、肾气丸组、维生素E组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其内耳组织线粒体4834 bp缺失明显增加,且肾气丸组、维生素E组和拟老化组之间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结论]肾气丸和维生素E均能改善大鼠老化过程中的内耳组织线粒体4834 bp缺失的发生率,提示其对改善大鼠耳蜗老化有一定的作用,但肾气丸与维生素E的效果相比并无明显差别。(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叁次学术会议、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3-05-24)
罗德艳[9](2013)在《D-半乳糖诱导的拟老化大鼠内耳线粒体转录因子B1、B2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D-半乳糖诱导的拟老化SD大鼠内耳的线粒转录因子B1、线粒体转录因B2及相关因子的功能变化在老年性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老年性聋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162只耳廓反应灵敏的3周龄SD大鼠,适应性地喂养一周后,随机地选取12只1月龄SD大鼠作为本实验研究指标的基础参考,其余120只随机地分为两组,D半乳糖组(n=75)按照500mg/Kg的剂量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8周,NS组(n=75)每天颈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8周。随后分为5个年龄组,3月龄(注射药物后0个月)、6月龄(注射药物后3个月)、9月龄(注射药物后6个月)、12月龄(注射药物后9个月)、15月龄(注射药物后12个月)。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内耳TFB1M、TFB2M、COX3的mRNA表达水平和mt-DNA拷贝数,Westernblot检测TFB1M、TFB2M、COX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相对应时间点,大鼠内耳的TFB1M的mRNA和蛋白在D-gal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FB2M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D-gal组较对照组升高,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COX3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D-gal组均下降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D-gal组的mtDNA拷贝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mtDNA拷贝数均有先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TFB2M可能参与D-gal诱导的内耳老化过程。mtDNA拷贝数与机体组织有关,根据年龄和组织所需能量而发生变化。在D-gal诱导的内耳老化过程COX3表达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赵学艳,孔维佳[10](2012)在《PGC-1a过表达在大鼠内耳血管纹边缘细胞mtDNA4834缺失突变拟老化模型中意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新生大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Marginal cells,MCs)mtDNA4834缺失突变拟老化细胞模型。探究PGC-1α在离体MCs mtDNA4834缺失突变拟老化模型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将纯化后的原代MCs用不同浓度梯度的D-半乳糖处理48小时,用CCK-8筛选出适宜浓度。在时间梯度组用筛选出的浓度处理纯化后细胞,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mtDNA4834相对缺失率,选(本文来源于《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2-10-25)
拟老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ZHX1在D-半乳糖诱导的耳蜗毛细胞株OC-1拟老化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ZHX1在老年性聋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耳蜗毛细胞株用不同浓度梯度的D-半乳糖作用48h,CCK-8检测细胞活性,筛选出15mg/ml的浓度来建立拟老化模型。(2)按照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以下分组:1)C组: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培养48h,不做特殊处理;2)D组:D-半乳糖组,用浓度为15mg/ml的D-半乳糖培养基培养48h;3)NC组:转染阴性对照组,与目的基因序列无同源性,转染6h后,改用15mg/ml D-半乳糖培养基继续培养48h;4)Si组:ZHX1沉默组,含目的基因ZHX1的si RNA,转染6h后,改用15mg/ml D-半乳糖培养基继续培养48h。(3)分别使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RT-PCR检测线粒体DNA缺失率(CD);Annexin V-PI匹配使用,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探针作标记,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JC-1探针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酶标仪比色法检测GSH、MDA、ATP的含量,及SOD、CAT的活力;RT-PCR检测P16、P21、ZHX1、TWIST1、Bcl-2、NRF-1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ZHX1、Bcl-2、Bax、caspase-3、NRF-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C组的细胞外形规则,胞膜完整,胞质均匀致密,含有丰富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内质网的结构完整、清晰;D组的细胞外形欠规则,有较为明显的内陷,核膜完整性被破坏,出现核碎片,细胞质疏松紊乱,细胞器结构变形,线粒体嵴减少、肿胀,甚至出现空泡。(2)D组的CD缺失率较C组升高,P16和P21的m RNA表达水平上调。(3)D组的细胞活性氧含量较C组升高。(4)D组和NC组的细胞凋亡率较C组升高,Si组较NC组升高。(5)D组和NC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较C组降低,Si组较NC组降低。(6)D组和NC组的SOD、CAT活力及GSH、ATP含量均较C组降低,MDA含量升高;Si组与NC组比较,SOD、CAT活力和GSH、ATP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7)RT-PCR检测m RNA表达水平,D组和NC组的ZHX1、TWIST1、Bcl-2和NRF-1的表达水平均较C组降低,Si组的ZHX1、Bcl-2和NRF-1的表达水平较NC组降低,TWIST1的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区别。(8)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D组和NC组的ZHX1、NRF-1的表达水平较C组降低,Bcl-2/Bax比值降低,活性caspase-3的表达水平升高,Si组与NC组比较,ZHX1、NRF-1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Bax比值降低,活性caspase-3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1)在一定时间内给予耳蜗毛细胞株高浓度的D-半乳糖处理,可使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增多,CD缺失率升高,P16和P21表达水平上调,细胞超微结构出现退行性改变,说明我们成功建立体外耳蜗毛细胞株的拟老化模型。(2)用si RNA可以有效干扰ZHX1的表达,影响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进程,ZHX1可能在耳蜗毛细胞株的衰老过程中起保护作用。(3)ZHX1可能通过调节Bcl-2和NRF-1的表达水平发挥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拟老化论文参考文献
[1].韩宝爱.二甲双胍在D—半乳糖诱导的PC12细胞拟老化模型中延缓衰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2].严丹.ZHX1在D-半乳糖诱导的耳蜗毛细胞株拟老化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张瑞.Sestrin2蛋白以及自噬在D-半乳糖诱导的拟老化大鼠听皮层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4].赵萌.APE1在拟老化大鼠模型蜗神经核中的表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5].杜婷.TGF-β1和D-半乳糖对耳蜗螺旋韧带纤维细胞拟老化作用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6].王文韬.D-半乳糖诱导的中年大鼠内耳拟老化模型的初步观察[D].华中科技大学.2016
[7].吴瑕.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在拟老化大鼠耳蜗中的表达及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8].徐飞.拟老化大鼠内耳组织线粒体DNA缺失干预的实验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叁次学术会议、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9].罗德艳.D-半乳糖诱导的拟老化大鼠内耳线粒体转录因子B1、B2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
[10].赵学艳,孔维佳.PGC-1a过表达在大鼠内耳血管纹边缘细胞mtDNA4834缺失突变拟老化模型中意义的研究[C].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