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有哪些(论文文献综述)
赵蕊[1](2021)在《俄语动词时范畴的修辞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罗薇[2](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提出《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邵梦云[3](2021)在《情景类型与及物性过程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某一语言的语义体系中固有的情景分类,情景类型与动词有密切关系。及物性过程只对应于用来体现过程的动词。因情景类型与及物性过程都与动词有联系,本文将就此对情景类型和及物性过程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异同,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准确交流。
杨歆毓[4](2021)在《满汉合璧《清文指要》中“去”的用法研究》文中提出学术界关于“去”的研究较为充分,对“去”的用法划分也较为复杂,既有借助特色语料对“去”进行断代研究,也有对某地方言中的“去”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满汉合璧会话教材《清文指要》汉文部分的“去”为研究对象,对其用法和特殊句式进行了详尽的描写,通过满汉对勘的方法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了满语干扰特征。本文研究发现如下:一、“去”作位移动词时,其中的两类结构体现了满汉文本对应使得一些结构的使用频率增强。(一)“往/到+处所+去”频繁使用。当处所宾语出现时,总是前置于“去”之前,倾向使用“往/到+处所宾语+去”表示,这与使用“往/到”对应原文满文中的方向格格助词-de和宾格格助词-be有关。(二)“V+着+去”大量使用。“V+着+去”是状中结构,有表示修饰关系和目的关系两种。“V+着+去”的大量使用与使用“着”对译满语中的并列副动词词缀-me、持续副动词词缀-hai/-hei/-hoi 有关。二、“去”作趋向动词时,用在主要动词后,本身不具有位移性,是对VP状态的补充说明。趋向动词“去”的位移性已减弱,所以没有满语对应形式,而是与前一动词合用一个满语词汇。三、目的结构“去+VP”和“VP+去”在语义、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用频率上存在差异。(一)在语义上,“去+VP”中的“去”有表示空间位移、表示泛方向空间位移、表示心理空间和时间层面的位移三种用法,而“VP+去”中的“去”已经虚化,不具有空间位移性。(二)在内部结构的划分上,“去+VP”相较于“VP+去”,内部结构的划分更加多样和复杂,可以容纳的成分更多。(三)在使用频率上,满汉合璧《清文指要》中“VP+去”的使用频率大于“去+VP”的使用频率,产生原因有两点:一是产生地域影响,旗人汉语受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影响较大,表现出更多的SOV语序语言的特点;二是文献性质影响,满汉合璧文献是一种翻译文献,翻译文献受原文语序的影响较大,表现出较多的满语干扰特征,语序干扰就是其中的一种。四、《清文指要》中有三种带“去”的特殊结构。(一)“V+了+去”可以表示时间先后、表示方式、表示假设语气、表示祈使语气。(二)“任/由/凭/有着+小句+去”具有祈使义。(三)“VP1+去+VP2”中的“去”位于两个动词之间,向内向外的界限已经消失。五、《清文指要》在带“去”的结构上体现出了满语干扰特征。(一)当处所宾语出现时,总是前置于“去”之前,倾向使用“往/到+处所宾语+去”表示,这与使用“往/到”对译满语方向格格助词和宾格格助词有关。(二)出现定语后置是受原文语序的影响。(三)《清文指要》中“VP+去”使用频率多于“去+VP”的使用频率,这与《清文指要》产生于北方受阿尔泰语系语言SOV语序影响较大、属于翻译文献受原文语序影响有关。(四)在表意上,“V+了+去”的表意功能扩大,可以表示时间先后、表示方式、表示假设、表示祈使语气,是对译满文的结果。
贝梦娟[5](2021)在《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二)》文中研究说明对甲骨文字形、字音、字义的探讨,历来诸家观点甚多,内容繁杂,成果显着,本文是关於甲骨文字考释相关文章的提要,力求将搜集到的各家观点按时间顺序,并以提要的形式集成工具书性质的文本,以便学者查阅。本文正文涉及的字头选自李宗焜编着的《甲骨文字编》,以方便检索字形。文章在正文之前将附上检索表,以方便读者检索使用。文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的相关情况,包括研究现状及成果、本文开展的工作以及本文的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将搜集整理到的不同学者对同一个甲骨文字考释的文章,按时间顺序以提要的形式概括各家的考释意见。
吴亚军[6](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指出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孙圣子[7](2021)在《基于语料库现代汉语动结式“V着/成/好/得”的俄译研究》文中指出动结式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法结构,使用频率颇高,倍受国内外汉语语法学家的关注。但由于汉语与俄语的语言体系不同,俄语中并不存在形式对应的表达式。译者和在线翻译软件难以准确地对其分析和翻译,经常出现误译现象。“V着/V成/V好/V得”四类动结式中充当补语的“着、好、成、得”是现代汉语虚义结果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拥有共同义项“完成”,同属于“完成类”虚义动结式的结果补语,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现代汉语动结式“V着/V成/V好/V得”做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代汉语动结式的基础知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深入分析四类动结式的词汇语义与句法语义,即比较研究结果补语的词汇语义,确定四类动结式的语义相关性及分类,探寻动结式中动词V的选择情况及其分类;借助汉俄互译实例,分析“V着/V成/V好/V得”的翻译策略,归纳其俄语表达式,总结其俄译规律。作为汉俄翻译方面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本文有助于推动汉语动结式的研究,有益于汉俄翻译实践活动,能够为建立微型汉俄平行语料库和完善机器翻译等诸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王欣超[8](2020)在《立法文本俄汉翻译“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严复“信达雅”中的“达”为翻译标准,从词语和句子两大层面对立法文本的俄汉翻译实践展开叙述。作者尝试选取一些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立法文本俄汉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失“达”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译文和观点,以供相关学习者和从业人员参考和借鉴。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包括三章。第一章论述了“达”,提出了“达”的标准和“达”对立法文本翻译的重要性,分析了译文失“达”的原因。第二章介绍了汉语立法文本“达”的语言显示,列举了译者欲使译文“达”而应遵循的原则。第三章借助实例提出译文致“达”的策略。本文从词语层和句子层两大层面对翻译策略展开探讨。在词语层,本文提出三种策略:区分近义词、词语的增补和词语的删减。在句子层,本文提出了翻译假定要素、处理要素和制裁要素以及三要素之外的特殊规定时应当分别采取的策略。第三部分即结论部分,作者对本文内容进行了概括,并再次强调了“达”对立法文本翻译的重要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严复“信达雅”的“达”出发,结合《俄罗斯家庭法典》现有译本中的实例,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本文作者自己的译法与观点,来说明立法文本俄汉翻译致“达”的策略。
刘维芹[9](2020)在《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语法教学活动浅谈》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有关知识点是英语考查过程当中的一类重要的语法知识。学生们需要重点掌握被动语态的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包括其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及其相关的问答等。同时,学生们也需要能够在具体的语境当中掌握被动语态的具体表意功能以及被动语态的结构当中所涉及到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的形式。
宁婧思,阳芬[10](2019)在《基于英语正迁移现象的法语时态教学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两种语言虽属于不同语族,但在语言类型学分类中都具有屈折语的特征;以动词用法为例,两种语言都可以通过增加曲折语词素,使动词本身产生词形变化来体现人称,时态以及语式等方面的变化。现阶段,我国高校法语专业学生普遍具有一定水平的英语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扩大英语正迁移,以简化法语时态的教学。本文比较了英法两种语言中形态及用法相似的几组时态,以期对法语时态教学有所助益。
二、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有哪些(论文提纲范文)
(2)《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3)情景类型与及物性过程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情景类型 |
二.及物性系统 |
三.情景类型与过程之比较 |
1.状态情景与过程 |
2.活动情景与过程 |
3.成就情景与过程 |
(4)满汉合璧《清文指要》中“去”的用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语料介绍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二、“去”作位移动词 |
2.1 施事+去 |
2.2 往/到+处所宾语+去 |
2.3 V+着+去 |
2.5 递系结构 |
三、“去”作趋向动词 |
3.1 动趋式的结构类型 |
3.2 趋向动词“去”的满汉对应 |
3.3 小结 |
四、目的结构“去+VP”和“VP+去” |
4.1 目的结构“去+VP” |
4.2 目的结构“VP+去” |
4.3 目的结构“去+VP”和“VP+去”的满汉对应 |
4.4 目的结构“去+VP”和“VP+去”的区别 |
五、带“去”的特殊结构 |
5.1 V+了+去 |
5.2 任/由/凭/有着+小句+去 |
5.3 VP1+去+VP2 |
六、《清文指要》中带“去”句式的满语干扰特征 |
6.1 “往/到+处所宾语+去”的频繁使用 |
6.2 目的结构“VP+去”的使用频率大于“去+VP” |
6.3 定语后置 |
6.4 “V+了+去”表意功能的扩大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5)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检索表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主旨及任务 |
三、立题意义 |
甲骨文字考释提要 |
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6)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
1.2.1 术语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1 语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模态和模态词 |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
3.2.1 可能世界概念 |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4.1.1 真势模态简评 |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
5.1.2 认识模态简评 |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6.1.1 道义模态简评 |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7.1.1 动力模态简评 |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7.4 小结 |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8.1.1 评价模态简评 |
8.1.2 预设失灵问题 |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
9.2.1 研究贡献 |
9.2.2 研究启示 |
9.3 问题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7)基于语料库现代汉语动结式“V着/成/好/得”的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6 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语料来源 |
1.7.1 汉语语料 |
1.7.2 俄语语料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汉语动结式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动结式的句法分析 |
2.1.2 动结式的语义分析 |
2.2 翻译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功能对等理论 |
2.2.2 “信、达、雅”理论 |
2.2.3 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V得/成/好/着”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3.1 “V得”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3.1.1 “得”的语义分析 |
3.1.2 “ V得”的语义分析及分类 |
3.1.3 “V得”对动词的选择 |
3.2 “V着”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3.2.1 “着”的语义分析 |
3.2.2 “V着”的语义分析及分类 |
3.2.3 “V着”对动词的选择 |
3.3 “V成”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3.3.1 “成”的语义分析 |
3.3.2 “V成”的语义分析及分类 |
3.3.3 “V成”对动词的选择 |
3.4 “V好”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3.4.1 “好”的语义分析 |
3.4.2 “V好”的语义分析及分类 |
3.4.3 “V好”对动词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结式“V着/成/好/得”的俄译 |
4.1 “V得”的俄语表达式 |
4.1.1 “V得_1”的俄语表达式 |
4.1.2 “V得_2”的俄语表达式 |
4.2 “V着”的俄语表达式 |
4.2.1 “V着_1”的俄语表达式 |
4.2.2 “V着_2”的俄语表达式 |
4.2.3 “V着_3”的俄语表达式 |
4.2.4 “V着_4”的俄语表达式 |
4.3 “V成”的俄语表达式 |
4.3.1 “V成_1”的俄语表达式 |
4.3.2 “V成_2”的俄语表达式 |
4.4 “V好”的俄语表达式 |
4.4.1 “V好_1”的俄语表达式 |
4.4.2 “V好_2”的俄语表达式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立法文本俄汉翻译“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引言 |
第一章 “达”对立法文本翻译的重要性及失“达”原因 |
第一节 作为翻译标准的“达” |
第二节 “达”对立法文本翻译的重要性 |
第三节 立法文本俄汉翻译失“达”的原因 |
一、受词汇语义限制 |
二、受语法形式限制 |
三、受句子结构限制 |
第二章 “达”在汉语立法文本中的显示及俄汉翻译的致“达”原则 |
第一节 “达”在汉语立法文本中的显示 |
一、用词准确凝练 |
二、句式整齐划一 |
三、语气威严有力 |
第二节 立法文本俄汉翻译的致“达”原则 |
一、通顺流畅原则 |
二、同一一致原则 |
三、简详得当原则 |
第三章 立法文本俄汉翻译的致“达”策略 |
第一节 词语层的翻译策略 |
一、区分近义词 |
二、增补词语 |
三、删减词语 |
第二节 句子层的翻译策略 |
一、假定要素——使用“的”字短语 |
二、处理要素——使用祈使句 |
三、制裁要素——使用无标识受事主语句 |
四、特殊规定——使用“但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英语正迁移现象的法语时态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语直陈式现在时与英语一般现在时 |
二、法语直陈式最近将来时与英语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 |
三、法语直陈式复合过去时与英语现在完成时 |
四、法语直陈式愈过去时与英语过去完成时 |
五、法语直陈式先将来时与英语将来完成时 |
六、法语条件式现在时与英语虚拟语气用于主从句中 |
七、法语的命令式现在时与英语祈使句式 |
八、法语被动语态与英语被动语态 |
四、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有哪些(论文参考文献)
- [1]俄语动词时范畴的修辞功能研究[D]. 赵蕊.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2]《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情景类型与及物性过程之比较[J]. 邵梦云. 文学教育(下), 2021(06)
- [4]满汉合璧《清文指要》中“去”的用法研究[D]. 杨歆毓.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5]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二)[D]. 贝梦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6]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7]基于语料库现代汉语动结式“V着/成/好/得”的俄译研究[D]. 孙圣子.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8]立法文本俄汉翻译“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欣超.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9]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语法教学活动浅谈[J]. 刘维芹. 英语画刊(初中版), 2020(05)
- [10]基于英语正迁移现象的法语时态教学探讨[J]. 宁婧思,阳芬. 智库时代,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