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问题论文-李世德,张雪华

身心问题论文-李世德,张雪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身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农村教育

身心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德,张雪华[1](2019)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的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也随之出现。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结构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中,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与监督,其身心健康势必会受到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名师在线》期刊2019年34期)

夏秀娟,霍涌泉[2](2019)在《心身关系论对身心健康问题的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身关系论在理论上是整个心理学的研究基石问题之一,其对心理学理论大厦的形成具有支柱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关心身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了人们日常的精神态度和行为应对方式,特别是人的身心保健问题和心理素质建设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笛卡尔心身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及具身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作用。二元论信念即认为心理和身体是两种实质,心理健康很少取决于身体状况,其有可能导致对身体健康问题的不重视和有害的健康行为习惯方式,同时可利用二元信念激发个体改变心理和身体的关系,以避免认知失调和应对创伤性经历。二元信念与和世俗概念的关系中,增强的二元信念可通过来生信念减弱健康保持行为,信仰宗教可以提高个人的心理幸福,但无益于身体健康,一个较强的自由意志和健康生活风格的自我控制联系密切。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一元论作为一种朴素的唯物观,强调气是宇宙的本源,气生万物。身体和心灵由气构成,所以气一元论持一种整体养身观,形体和精神相互影响,养身就是养气,提倡形神共养、形神共调。当前认知科学运动中的具身论认为,身体直接参与认知,身体塑造认知,而环境塑造身体,身体、认知与环境是一体化的。心智基于身体经验,思维,情绪等认知都受身体属性制约,身体经验影响了心智活动的内容,认知也会制约身体感受。身体与世界的互动方式决定了人们的认识方式。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认,从身体活动方式到思维到语言,身体在认识世界中起基础性作用。从二元论到一元论,再到具身论,身体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心身关系由离身走向具身,对于我们形成重视自身健康的行为文化,具有突出的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孙冠臣,何振乾,康轩玮[3](2019)在《西方哲学中的身心二元论问题专题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19年理事会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8月24日至25日,"西方哲学中的身心二元论问题专题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19年理事会会议"在甘肃兰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来自3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本文来源于《科学经济社会》期刊2019年03期)

潘元良瑞,胡彩云[4](2019)在《浅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策略——评《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及矫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成长过程中,幼儿受到来自家庭、幼儿园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一旦没有对幼儿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则很可能导致幼儿出现一些问题行为,如攻击性行为、说谎行为等,最后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关注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了解幼儿发生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而实施相应的矫正措施或引导非常重要。针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及矫正》一书能够为这方面教学带来许多借鉴与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王颖,屈国锋[5](2019)在《多视角看中国传统体育中的身心和谐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哲学是一个内蕴十分丰富的宏大架构。笔者认为哲学于中国传统体育中的身心和谐问题上,可凭借其丰富的理论提出指导性意见。哲学强调身心合一性;心理学更偏重心理;中医更偏重身体。传统体育讲求融合,把中国哲学思想、中医理论、心理学知识运用到中国传统体育中来,会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值得着重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华武术(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江迪[6](2019)在《AK市慈善老年大学学员身心变化及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慈善老年大学是由S省慈善协会主办的,依托街道、社区等举办在社区中的老年大学。本文通过对AK市慈善老年大学的实证调查研究,了解慈善老年大学的运行现状、学员需求及影响因素,探讨慈善老年大学在社区老年学员需求满足中的角色和作用,并尝试提出满足慈善老年大学学员需求的建议,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也充实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慈善老年大学工作人员及学员的访谈,发现退休之后步入老年时代的学员生理、心理及社会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由于长期赋闲在家,身边没有他人陪伴,生活变得枯燥乏味,身体突然出现问题;他们“情绪低落”,不舍年华的逝去,失去精神寄托,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失去人生的追求。另一类学员退休后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能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开始坚持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他们“正青春”,会不断追求新的生活,学习不同的才艺,拥有正青春般的无限活力。与当代年轻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不同,慈善老年大学学员们的需求更多的在于爱与健康的需求、参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需求上。其次,研究发现通过在慈善老年大学的学习,学员在生理状态上,提升了身体素质;心理状态上,学员找到归属感、寻找到生活的希望、理解年轻人的想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社会活动上,慈善老年大学中的学习帮助促进他们的家庭沟通,带动了家庭整体的学习氛围,促进同辈群体互相成长进步,也帮助部分学员实现了小时候的上学梦。但是现在的慈善老年大学也面临着运营问题、学员需求难以满足、学员情感难以平衡的问题。最后,笔者建议从加强教育宣传,转变全社会认识,引进市场力量,丰富教育内容这几个方面入手,在解决慈善老年大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同时也解决和丰富了慈善老年大学学员需求,从而改善并且提高学员的需求状况。(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超[7](2019)在《施密茨新现象学对身心问题的新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体与心灵的二分问题是长时期以来困扰着许多哲学家的重要难题。从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开始,较为系统的肉体——灵魂二分的学说开始形成了。到近代的笛卡尔提出了心灵实体的概念,心灵与身体的关系问题开始在认识论层次出现,表现为主体如何通达客体。斯宾诺莎对于身体的重视推动他尝试通过“一体两面”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他始终没有跳出内心世界的牢笼所以失败了。现象学哲学家也纷纷尝试解决这一问题,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哲学、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但都不能说很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德国现当代哲学家赫尔曼·施密茨在批评借鉴以往对于身心问题的解答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创建的新现象学学说对身心问题进行了新的解答。施密茨对身心问题的解答首先是从对“身体”概念的重新定义开始的。他的身体概念完全不同于以往被剥离了心灵的“肉体”概念,而是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他以新的方式解读我们的身体与世界的交往方式,通过人的身体知觉和情感引发的情绪震颤来研究处身情态。之后他又重新定义了“情感”,认为情感不仅作为新现象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在对于施密茨最终对心灵的消解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他将情感看作是身体之外的,但是能被身体感受到的类似于氛围的东西,使情感可以成为可以被知觉的对象。新现象学的另外一部分是身体动力学,也就是身体是怎样脱离心灵的“指引”而动起来的。也正是身体动力学的,基于情境存在论基础上的入身交流给予了身体以与世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才能解决身心问题在认识论方面的倒影,即主客二分问题。施密茨的新现象学思想具有很多创新之处,他在继承发展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基础上,对身体价值的找回,以及如何通过情境将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于主体内的思想对于现象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对身心问题的解决思路也行之有效,是对于解决身体与心灵二分问题的很有意义的尝试。(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8)

魏永茂,杨善材[8](2019)在《对困扰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问题的调查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查和访谈,结合多年工作中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发现高中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存在的叁大问题,即心理焦虑、睡眠质量不好、学习效率低下。这叁个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培养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作为高中教师和家长需要高度了解并重视研究上述问题。(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12期)

常进锋[9](2019)在《构建因病致贫返贫家庭心理健康防护网》一文中研究指出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健康扶贫政策,在消除因病致贫存量和预防因病返贫增量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患病人群身体健康水平得以提升。然而因疾病与贫困迭加滋生的心理健康(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报》期刊2019-04-17)

魏永茂,杨善材[10](2019)在《试论“诵读经典、韵拍穴位经络”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基于缓解困扰高中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敲击穴位、拍打经络、有韵律的经典诵读,对缓解高中学生的心理焦虑、睡眠品质差、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效果显着。实践证明,经典诵读能培养学生的恢宏气度,能够静心静脑;穴位敲击、经络拍打,能疏通身体气血通道。叁者融合一体练习,效果更加显着。如法长久坚持,能从根本上调养精气神,为孩子们提供持续的生命能量,有益终身。为保证有效实践,需要老师家长明确身心发展问题和道德品行问题不可以等同,也需要老师家长尽量摒弃功利性追求,拓宽视野,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智慧途径。(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7期)

身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心身关系论在理论上是整个心理学的研究基石问题之一,其对心理学理论大厦的形成具有支柱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关心身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了人们日常的精神态度和行为应对方式,特别是人的身心保健问题和心理素质建设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笛卡尔心身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及具身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作用。二元论信念即认为心理和身体是两种实质,心理健康很少取决于身体状况,其有可能导致对身体健康问题的不重视和有害的健康行为习惯方式,同时可利用二元信念激发个体改变心理和身体的关系,以避免认知失调和应对创伤性经历。二元信念与和世俗概念的关系中,增强的二元信念可通过来生信念减弱健康保持行为,信仰宗教可以提高个人的心理幸福,但无益于身体健康,一个较强的自由意志和健康生活风格的自我控制联系密切。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一元论作为一种朴素的唯物观,强调气是宇宙的本源,气生万物。身体和心灵由气构成,所以气一元论持一种整体养身观,形体和精神相互影响,养身就是养气,提倡形神共养、形神共调。当前认知科学运动中的具身论认为,身体直接参与认知,身体塑造认知,而环境塑造身体,身体、认知与环境是一体化的。心智基于身体经验,思维,情绪等认知都受身体属性制约,身体经验影响了心智活动的内容,认知也会制约身体感受。身体与世界的互动方式决定了人们的认识方式。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认,从身体活动方式到思维到语言,身体在认识世界中起基础性作用。从二元论到一元论,再到具身论,身体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心身关系由离身走向具身,对于我们形成重视自身健康的行为文化,具有突出的实践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身心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世德,张雪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

[2].夏秀娟,霍涌泉.心身关系论对身心健康问题的影响探析[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孙冠臣,何振乾,康轩玮.西方哲学中的身心二元论问题专题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19年理事会会议综述[J].科学经济社会.2019

[4].潘元良瑞,胡彩云.浅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策略——评《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及矫正》[J].中国教育学刊.2019

[5].王颖,屈国锋.多视角看中国传统体育中的身心和谐问题[J].中华武术(研究).2019

[6].江迪.AK市慈善老年大学学员身心变化及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9

[7].刘超.施密茨新现象学对身心问题的新解法[D].山东师范大学.2019

[8].魏永茂,杨善材.对困扰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问题的调查及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

[9].常进锋.构建因病致贫返贫家庭心理健康防护网[N].中国人口报.2019

[10].魏永茂,杨善材.试论“诵读经典、韵拍穴位经络”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基于缓解困扰高中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实践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标签:;  ;  ;  

身心问题论文-李世德,张雪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