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华(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泰兴225411)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131-01
【摘要】探讨肠扭转的早期发现、及时手术的重要性。肠扭转是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扭转的肠管迅速发生坏死穿孔和腹膜炎,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一类,如未能及时发现、处理,死亡率较高(10%~33%)。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9例肠扭转患者的诊治及结果。全部患者诊断明确,急诊手术,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尚好。
【关键词】肠扭转早期发现及时手术
肠扭转是指一段肠袢沿其肠系膜纵轴扭转超过180度,可为顺时针方向亦可为逆时针方向,使扭转两端的肠管发生完全的或部分的闭塞,从而产生闭袢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受压。肠扭转是闭袢性肠梗阻加绞窄性肠梗阻,发病急且发展迅速,早期即可出现休克,好发部位是小肠、乙状结肠和盲肠。能否及时正确诊断和处理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在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共收治19例肠扭转患者入院,现将诊疗体会结合文献进行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13例,女6例,年龄11~79岁,平均42.3岁,扭转部位:小肠18例、乙状结肠1例。其中急性18例,病程为1~4小时,发病突然,表现为突发性腹部剧烈绞痛,多在脐周围,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腹痛多牵涉腰背部,病人不敢平仰卧,喜取胸膝位或蜷曲侧卧位,呕吐频繁。查体:腹胀不显著或者某一部位特别明显,腹部有明显压痛,但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可闻及气过水声,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偏高;腹部平片可见液气平面,提示:肠梗阻,CT表现:肠管扩张、肠管呈“车轮”征或漩涡征。另外1例慢性患者,79岁,男性,病程3天,病人腹部持续胀痛,逐渐隆起,有下腹部坠痛感但无排气排便。左腹部明显腹胀,可见肠型,叩之呈鼓音,压痛及肌紧张均不明显。既往有多年便秘病史,入院前已经在当地卫生院保守治疗,未见效,白细胞数稍偏高;X线平片可见巨大双腔充气的肠袢,且有液平面,CT表现:肠管扩张、肠管呈漩涡征。
1.2治疗方法入院积极进行手术前准备,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胃肠减压,预防性抗生素等措施,全部急诊行手术治疗,18例急性患者均为小肠扭转,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180—540度,行扭转整复,其中1例合并部分小肠坏死(约200cm),切除坏死小肠,一期吻合,1例慢性患者为乙状结肠扭转,逆时针扭转180度,肠管未坏死、破裂,行扭转整复,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术后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
1.3结果与并发症全部患者恢复尚好,最长者术后四天肛门开始排气,拔除胃管后开始进食物,未出现病情反复,其中1例出现腹壁手术切口感染,予拆线引流、换药后渐好转,正常出院。
2讨论
肠扭转是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扭转的肠管可能会迅速发生坏死穿孔和腹膜炎,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一类,因本病发展迅速,尤其小肠扭转者可导致全小肠绞窄坏死,预后严重,同时一旦出现肠绞窄坏死,休克过程则随之而来,且难以逆转,故对本病应有足够警惕及认识,如未能及时发现、处理,死亡率较高,故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肠扭转是造成急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在我国占第3位,约占肠梗阻的14%,我国的肠扭转中小肠扭转多于结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扭转病因不清,并无解剖上的异常,可能与饱餐后,肠腔内有较多的尚未消化的内容物,当有体位改变明显的运动时,小肠因有重量下垂而不能随之同步旋转而造成;继发性肠扭转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的解剖改变,出现一固定点形成肠袢扭转的轴心。
如发现饱餐后有剧烈或过度用力史,既往检查有先天性肠道发育不良或乙状结肠冗长者突发出现剧烈腹部绞痛,频繁呕吐,不敢平卧坚持胸膝位或蜷曲位者,且既往无腹部手术史者应重点考虑本症的可能。早期检查患者一般有明显腹部压痛,而反跳痛不明显,常无腹肌紧张,需注意本病早期可无明显腹胀及典型肠梗阻之肠鸣音亢进或高亢,气过水音征。要争取借助X线透视摄片,钡灌肠、螺旋CT等手段早期明确诊断。
该病一经诊断,应及时处理,及时手术治疗,以防出现全小肠坏死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不应延误时机,应及时改行手术治疗。对已有肠绞窄及休克的病人先抗休克的同时紧急剖腹探查,但应注意麻醉选择及术后复发护理问题,以减少该病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手术不仅要复位肠管,还要消除肠扭转的病因,如果发生肠坏死,需要切除坏死肠管。根据肠扭转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术式:(1)扭转肠管复位术。(2)肠固定术。(3)肠切除肠吻合术。(4)肠造口术。这样不仅能减少肠管切除甚至避免肠管坏死,对于抢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应严格掌握非手术疗法的适应症,避免延误手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黄洁夫.腹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P905-907,1010-1012.
[2]陈孝平.外科学(8年制及7年制专用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P594-595,61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