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论文-冯翰文,刘建伟,伍前红

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论文-冯翰文,刘建伟,伍前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同态加密,身份基广播加密,LWE问题,抗量子密码学

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论文文献综述

冯翰文,刘建伟,伍前红[1](2018)在《基于LWE的全同态身份基广播加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同态加密方案是一类允许第叁方在不知晓解密密钥的前提下对密文进行任意运算的加密方案,为云计算场景下数据隐私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密码学工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消息的接收者往往不是单一的.如何将一个具备可计算性的密文安全地分享给一个任意选定的接收者集合,是传统的全同态加密方案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全同态加密和身份基广播加密的思想,提出了新的密码学原型——全同态身份基广播加密(identity based broadcast 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IBBFHE),并基于LWE困难问题假设给出了具体的方案.数据通过IBBFHE方案加密后允许不具备解密能力的第叁方进行同态运算,且仅能被指定集合内的接收者正确解密,从而实现了云计算环境下数据的动态群组分享.本文在LWE假设下,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抗半适应性选择身份集合选择明文攻击的安全性.由于LWE问题是公认的抗量子攻击难题,本方案也具备抗量子攻击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密码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原红平[2](2017)在《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播加密是一种一点对多点的公钥加密方式,与传统的点对点加密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通信效率和更广泛的应用。广播加密中广播者在非安全的广播信道上将加密消息(即密文)同时发送给多个用户,其中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解密获得原始消息(即明文),而非授权用户不能从广播密文中获取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广播加密中的匿名性指在加密中,任何用户不能分辨出加密消息是发送给哪个用户,从而保护了接收者用户的隐私。目前匿名广播加密技术在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标准模型中设计安全、高效、满足匿名性的广播加密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密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深入地研究标准模型中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的设计和安全性证明,具体包括:(1)在合数阶下,基于对称双线性对,提出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首先给出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其次给出方案的具体构建,最后在叁个静态假设下利用双系统加密技术证明该方案满足适应性选择明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案的密钥长度仅需两个群元素,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满足匿名性。(2)在素数阶下,基于非对称双线性对,利用对偶对向量空间,提出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首先给出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其次给出方案的具体构建,最后在对称性External Diffie-Hellman(SXDH)假设下利用双系统加密技术证明该方案是完全安全的。分析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在素数阶下取得固定长度的系统参数、密钥和密文,同时满足匿名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4-10)

明洋,原红平,孙变,乔正阳[3](2016)在《标准模型下高效的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实中广播加密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标准模型下高效的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匿名广播加密中广播者加密数据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给用户,其中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解密获得数据,同时任何人不能分辨出加密数据是发送给哪个用户的,从而保护了接收者用户的隐私。所提方案利用双系统加密技术,基于合数阶双线性群提出。同时,该方案基于静态假设,在标准模型中证明方案是选择明文安全的,密文和密钥取得了固定长度。和对比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密钥长度仅需2个群元素,同时方案满足匿名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6年10期)

李靖楠[4](2016)在《匿名基于身份广播加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内容拥有者维护版权的决心以及普通用户保护个人隐私意识日益增强,一些面向多用户的应用,如数字内容分发、付费观看电视等亟需一种密码体制来防止未授权用户的非法访问并保护授权用户的个人隐私。匿名基于身份广播加密(Anonymous Identity-Based Broadcast Encrption,AIBBE)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理想方案。在AIBBE的应用场景中,数据拥有者需要预先指定授权接受者集合,并使用授权接受者的身份信息将待共享的明文通过广播加密生成密文,所有授权接收者均能使用自身私钥解密并恢复明文。一个安全的AIBBE方案不仅需要保证只有授权接受者可以将密文恢复为明文,还需要保障任意授权接受者不能从密文中获取其他授权接受者的身份信息。已有的AIBBE方案并不能取得高效的解密效率或者强安全性,即常数级的解密复杂度、抵抗适应性攻击的安全性以及标准模型下的可证明安全性,克服已有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达到上述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双重随机数重用的思想以及数据字典可以用来获取解密阶段的常数级解密复杂度并为授权接收者提供强匿名安全性。与此同时,多线性条件下的可编程哈希函数是构造标准模型下抵抗适应性攻击方案的一种理想数学工具。因此,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便可以在标准模型下构造出具备语义安全性、能够抵抗适应性攻击、具备常数级解密效率并为授权接收者提供强匿名安全性的AIBBE方案。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案的效率,通过编程在随机预言机下实现了一个AIBBE的实例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任意授权接收者的解密时间开销与授权接受者的数目不相关,由此证明该方案实现了常数级解密复杂度。(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黄文真,杨晓元,王绪安,吴立强[5](2016)在《格上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Wang等(WANG J,BI J.Lattice-based identity-based broadcast encryption.https://eprint.iacr.org/2010/288.pdf.)在随机预言机下提出的格基广播加密方案安全性较低且实用性较差的问题,利用盆景树扩展控制算法和一次签名算法构造了一个标准模型下基于格上错误学习(LWE)问题的身份基广播加密方案。首先利用一个编码函数替换随机预言机,将方案置于标准模型下;然后运行盆景树扩展控制算法生成用户的私钥和广播公钥;最后在加密阶段加入一次签名算法,提高方案的安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已有同类方案,新方案安全性较高达到了适应性攻击下选择密文安全(IND-ID-CCA)且方案具有动态扩展特性,能够通过用户身份矩阵的伸缩来实现用户的添加或删除,因此实用性较强。(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6年04期)

张倩[6](2015)在《基于身份的分层广播加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播一对多的通信模式相比于以往点对点的通信模式具有更高的通信效率,更广泛的应用。广播加密是保障广播通信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不必使用公钥证书,简化了公钥基础设施,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在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中,广播者利用授权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明文消息进行加密,随后将密文在公共信道上进行广播,只有授权用户可以正确地解密广播密文得到明文消息,非授权用户不能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随着现代网络规模逐渐增大,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化,传统的广播加密效率低、负载过重,不适合应用在结构复杂且用户数量较多的网络中。基于身份的分层广播加密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基于身份的分层广播加密中,所有用户呈树状分布,每层用户节点都可以为它的下一层用户节点生成并分发私钥,解决了单一私钥生成中心负载过重、容易成为瓶颈的问题,且通信效率高,更适合应用在结构复杂的网络中。此外,随着人们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越来越重视,对广播加密匿名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广播方案的匿名性和广播信息的加密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匿名的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中,攻击者不能得到接收者的任何身份信息,良好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关的方案。首先,我们对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的基本算法和安全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基于身份的分层广播加密的算法、安全模型以及经典方案做了相应的研究,这些为设计高效的分层架构下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基于对Li等人方案的分析,论文提出了改进方案,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基于身份的分层广播加密方案,与原方案相比,本方案缩短了密文长度、提高了加解密计算效率,并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满足IND-ID-CCA2安全。此外,将本方案与其他同类方案进行了对比,发现我们的方案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花费,因而更适合应用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然后,论文基于双系统加密的理念,利用混合阶双线性群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匿名的基于身份的分层广播加密方案,不仅实现了分层网络拓扑结构下的高效广播加密,而且通过在密文中增添匿名因子,掩盖了广播接收者的身份信息,实现了广播加密的匿名性,良好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通过对方案的效率分析以及与同类方案的对比证明了本方案具有较高的计算和通信效率。其次,使用叁个静态假设证明本方案在标准模型下满足IND-CIVS-CPA安全。最后,提出了该方案的几个现实应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1-01)

黄文真,杨晓元,王绪安,吴立强[7](2016)在《基于多线性映射的身份类广播加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Delerablee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提出的动态广播加密方案中选择明文攻击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标准模型下具有选择密文攻击安全的基于身份广播加密。首先建立多线性映射改进了私钥提取算法;然后在方案中加入消息验证码机制;最后,在标准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是抗选择密文攻击(chosen ciphertext attack,CCA)安全。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案保留了动态特性并提高了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焦腾飞[8](2015)在《带条件的基于身份广播代理重加密及其在云邮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了外包加密数据共享服务,但该应用所面临的数据安全问题依然没能很好的解决,代理重加密方案已经成为了核心解决思路之一。为了适应灵活多变的云数据共享场景,许多扩展的基于代理重加方案被提了出来,例如:带条件的代理重加密,基于身份的代理重加密和广播的代理重加密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形式化的定义了带条件的基于身份广播代理重加密(Conditional Identity-based Broadcast Proxy Re-Encryption,CIBPRE)。CIBPRE方案允许发送者加密一条数据并群发给多个接收者。对于已有的加密数据,发送者可以生成一个代理生加密密钥并将其发送给代理方,代理方可以用此密钥将指定的密文数据转化成另一条密文,且该密文可以群发给新的接收者集合。在效率方面,提出方案具有定长的密文长度,减少了群发过程的通信开销。基于双线性映射给出了实例化的CIBPRE方案,并基于判定的双线性Diffie-Hellman假设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的语义安全性;实验对比了提出方案与已有的最优方案,并说明提出方案在性能和实用性方面的优势;基于提出方案构建加密云邮件系统,并通过对比已有技术说明CIBPRE在该应用场景中的优势。相比传统技术PGP(Pretty Good Privacy)和基于身份加密,基于CIBPRE构建的加密邮件系统实现了加密邮件的群发和转发功能,且保证邮件内容不会泄露给云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刘潇,刘巍然,伍前红,刘建伟[9](2015)在《选择密文安全的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方案,证明方案在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下的语义安全性.与现有Delerablée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方案相比,Delerablée方案仅证明选择明文安全性,本文的方案仅额外引入一个哈希函数即获得选择密文安全性.方案改进了基于身份加密中的Boyen-Mei-Waters方法,该方法可将选择明文安全的(l+1)-层次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转换为选择密文安全的l-层次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与之对比,本文在广播身份集合中增加一个虚拟用户而非一个层用户.加密时,加密算法计算与接收用户集合相关部分的哈希值,并将其看作虚拟用户的身份,从而进行广播.解密时,解密算法重新计算此哈希值,并利用密文内部的关联特性验证广播数据的有效性,以此获得选择密文安全性.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基于通用指数Diffie-Hellman确定性假设,证明了新方案的选择密文安全性.本文的构造紧致且高效,适宜在实际安全通信系统中使用.(本文来源于《密码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杨坤伟,李顺东[10](2014)在《一种基于身份的匿名广播加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方案多为非匿名方案,安全性较差。为此,将基于身份的匿名加密定义拓展为基于身份的匿名广播加密,在Zhang等人方案(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2,No.1)的基础上,结合合数阶双线性群的性质,并基于3个静态假设,构造一种基于身份的匿名广播加密方案。该方案的安全性不依赖于随机预言机,其中的密文和私钥均为固定长度,安全性可达到适应性安全。同时方案具有匿名性,敌手不能通过密文得到接收者的任何身份信息,从而保护了接收者的隐私。通过分析方案的效率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安全性,并与同类方案进行比较,表明该方案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4年07期)

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播加密是一种一点对多点的公钥加密方式,与传统的点对点加密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通信效率和更广泛的应用。广播加密中广播者在非安全的广播信道上将加密消息(即密文)同时发送给多个用户,其中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解密获得原始消息(即明文),而非授权用户不能从广播密文中获取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广播加密中的匿名性指在加密中,任何用户不能分辨出加密消息是发送给哪个用户,从而保护了接收者用户的隐私。目前匿名广播加密技术在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标准模型中设计安全、高效、满足匿名性的广播加密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密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深入地研究标准模型中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的设计和安全性证明,具体包括:(1)在合数阶下,基于对称双线性对,提出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首先给出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其次给出方案的具体构建,最后在叁个静态假设下利用双系统加密技术证明该方案满足适应性选择明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案的密钥长度仅需两个群元素,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满足匿名性。(2)在素数阶下,基于非对称双线性对,利用对偶对向量空间,提出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首先给出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其次给出方案的具体构建,最后在对称性External Diffie-Hellman(SXDH)假设下利用双系统加密技术证明该方案是完全安全的。分析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在素数阶下取得固定长度的系统参数、密钥和密文,同时满足匿名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论文参考文献

[1].冯翰文,刘建伟,伍前红.基于LWE的全同态身份基广播加密方案[J].密码学报.2018

[2].原红平.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7

[3].明洋,原红平,孙变,乔正阳.标准模型下高效的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案[J].计算机应用.2016

[4].李靖楠.匿名基于身份广播加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5].黄文真,杨晓元,王绪安,吴立强.格上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方案[J].计算机应用.2016

[6].张倩.基于身份的分层广播加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7].黄文真,杨晓元,王绪安,吴立强.基于多线性映射的身份类广播加密方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

[8].焦腾飞.带条件的基于身份广播代理重加密及其在云邮件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5

[9].刘潇,刘巍然,伍前红,刘建伟.选择密文安全的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方案[J].密码学报.2015

[10].杨坤伟,李顺东.一种基于身份的匿名广播加密方案[J].计算机工程.2014

标签:;  ;  ;  ;  

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论文-冯翰文,刘建伟,伍前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