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外经皮渗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小檗碱,盐酸,丹皮酚,经皮渗透
体外经皮渗透论文文献综述
程璐,黄蕾,刘新国[1](2019)在《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微乳凝胶的经皮渗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体外培育牛黄浓度复方微乳凝胶的经皮渗透行为,以及透皮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不同药物浓度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微乳凝胶分别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透皮接收液中指标成分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含量,以零级、一级、Higuchi动力学方程对结果进行数据拟合,阐明载药量对制剂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及其递变规律,并采用相同方法考察两个指标成分单用与合用透皮行为的差异。结果在考察药物浓度范围,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微乳凝胶中盐酸小檗碱成分经皮渗透参数均以零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为优,表明该成分透过皮肤是一个被动扩散过程,单位时间透皮量与基质药物浓度呈正比,且Q-t关系可用Ficks扩散定律来描述。而丹皮酚成分经皮渗透参数则均以Higuchi动力学方程拟合为优,表明在此浓度范围内丹皮酚从凝胶基质骨架中释放量遵循单位面积释放量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的规律,但基质药物浓度增加与单位时间透皮量提高不呈比例。盐酸小檗碱单一成分制剂16 h内累积透皮量显着大于复方制剂(P<0.05),而丹皮酚单一成分制剂与复方制剂在考察时间内累积透皮量差异较小。结论虽然提高体外培育牛黄浓度可以不同程度增加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微乳凝胶中盐酸小檗碱与丹皮酚的经皮渗透速率,但仍存在影响盐酸小檗碱释放或透皮的不利因素,需要加以改进与克服。(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2期)
蔡小辉,曾棋平,杨丽娜,曹毅祥,陈锦珊[2](2019)在《镰形棘豆总黄酮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镰形棘豆总黄酮的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研究其体外经皮渗透性能,为指导其经皮给药剂型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镰形棘豆总黄酮在水及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同时测定其在正辛醇/水缓冲溶液中的P值,以大鼠离体皮肤为模型,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考察其经皮渗透情况。结果镰形棘豆总黄酮在甲醇、乙醇及pH 5.0~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较好。镰形棘豆总黄酮的P值与溶液pH有一定关系,当pH值在2.5~7.4时,随着pH值的增加,总黄酮的logP值逐渐减小且基本控制在0.38~1.34之间。24 h药物累积透过量为155.44μg/cm~2,时滞为(11.52±0.95) h。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水溶性差,较易溶于甲醇、乙醇及pH 5.0~7.4的磷酸盐缓冲液,其皮肤透过性不高,累积透过率较低,且有一定的时滞,经皮给药剂型设计时需综合考虑以上特点。(本文来源于《药学实践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张灵娜,张敏新,宋洪涛[3](2019)在《聚乙烯醇-盐酸普萘洛尔多孔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经皮渗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聚乙烯醇-盐酸普萘洛尔多孔水凝胶,并研究其体外经皮渗透性能。方法:采用循环冷冻-解冻法制备多孔水凝胶,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试验,以凝胶外观、致孔效果和累积渗透量为评价指标,优化水凝胶的处方和工艺。结果:壳聚糖与聚乙烯醇比例为1∶3(W/W)时,凝胶具有较均匀的孔洞结构,平均孔径为10~50μm,多孔凝胶的累积渗透量和皮肤滞留量均高于普通盐酸普萘洛尔凝胶。结论:所选处方工艺合理,制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经皮渗透性和皮肤粘着力,相较于普通凝胶,更适合婴幼儿患者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史淑丹,郑岩,王硕,富力,孙玉琦[4](2019)在《人参皂苷Rg3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人参皂苷Rg3体外经皮渗透特性以及不同促渗剂的影响。测定人参皂苷Rg3与经皮渗透相关的物理参数。通过扩散池试验,采用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3的累积透过量(Q),拟合Q-t曲线,考察体外经皮渗透性能;测定β-环糊精、吐温-80、油酸、氮酮、薄荷油的增渗倍数(ER),考察不同促渗剂对人参皂苷Rg3经皮渗透性质的影响。人参皂苷Rg3的表观溶解度为66.70μg/mL,油水分配系数(logP)为2.63,熔点为312.2℃。人参皂苷Rg3经皮渗透为恒速过程;不同促渗剂对人参皂苷Rg3的促渗作用存在差异,薄荷油增渗倍数为2.38。人参皂苷Rg3体外释放符合零级过程,薄荷油对其促渗作用效果显着,可作为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外用镇痛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06期)
张婷婷,张定,李晓晖,田甜,汪晴[5](2019)在《不同动物皮肤和接收液pH值对富马酸福莫特罗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大鼠、小鼠、裸鼠的背部皮肤和不同pH值的接收液体系进行体外透皮试验,考察不同动物皮肤模型和接收液pH值对富马酸福莫特罗体外经皮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富马酸福莫特罗溶液,随接收液pH值的升高(pH 6.0~10.0),大鼠全皮中12 h累积透过量逐渐降低,而接收液pH值对裸鼠全皮的经皮行为几乎没有影响。对于富马酸福莫特罗贴片,在大鼠去角质层皮肤中12 h累积透过量约是大鼠全皮的7倍;小鼠全皮中12 h累积透过量约是裸鼠皮肤的10倍。本试验提示,不同动物皮肤模型和接收液pH值会显着影响可解离的富马酸福莫特罗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行为,裸鼠或其他少毛囊的皮肤模型更适合用于可解离的弱酸弱碱性药物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能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陈彦彪,唐骢,余楚钦,魏嘉宝,杨凡[6](2019)在《实心与空心微针对氨甲环酸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不同微针对氨甲环酸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甲环酸含量。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猪皮为渗透屏障,实心微针组(A组)、空心微针组(B组)与对照组(C组)分别于0. 5,1,2,4,8,12 h时取样测定,计算药物累积透过量、猪皮药物滞留量和透皮速率。结果氨甲环酸质量浓度在0. 1~8. 0 m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的RSD均小于3%(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 83%,RSD为2. 35%(n=6);透皮0. 5 h时A组、B组药物滞留量比C组分别提高了82. 98%和162. 07%; 3组药物累积透过量回归方程均符合零级模型; A组和B组透皮速率比C组分别提高了21. 20%和37. 08%。结论实心微针和空心微针作用于猪皮均有利于氨甲环酸的透皮吸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06期)
张义生,李婷,王利胜,孟英娇,杨柳[7](2018)在《小儿咳喘贴黑膏药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小儿咳喘贴黑膏药体外透皮吸收特性,从渗透屏障和渗透介质角度考察其体外经皮渗透的最佳条件。方法以芥子碱硫氰酸盐为指标,HPLC测定小儿咳喘贴黑膏药透皮接收液中有效成分。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分别以蒸馏水、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为渗透介质,大鼠、小鼠、兔和裸鼠腹皮为渗透屏障,考察其体外经皮渗透的最佳条件。结果以裸鼠腹皮为渗透屏障,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渗透介质时效果最佳。芥子碱硫氰酸盐自小儿咳喘贴黑膏药中体外释放的方程为QR=0. 3254t+0. 1485,r=0. 9966,释放速率为0. 3254μg/(cm2·h),透皮特性方程为QT=0. 5147t+0. 476,r=0. 9969,透皮速率0. 5147μg/(cm2·h)。结论小儿咳喘贴黑膏药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体外透皮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芥子碱硫氰酸盐的释放速率小于透皮速率,表明小儿咳喘贴黑膏药是通过控制药物释放达到长效控释的目的,不同皮肤及渗透介质对其体外渗透行为有影响。(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8年10期)
徐思宁,刘红波,唐志书,孙晓春,杨勇[8](2018)在《秦艽总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与经皮渗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秦艽总苷脂质体,并对其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秦艽总苷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动态膜透析法和Franz扩散池对脂质体进行体外释放与经皮渗透研究。结果:优化的脂质体制备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4∶1,卵磷脂与药物质量比为10∶1,卵磷脂浓度为40 mg/mL,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制备的脂质体药物包封率为(85.89±1.71)%,载药量为(36.32±0.79)%,平均粒径为(160.43±9.40)nm。体外释放试验显示,秦艽总苷脂质体24 h体外释放率为(68.05±1.72)%,体外释放过程符合Weibull方程。经皮渗透试验显示,秦艽总苷溶液与脂质体中秦艽总苷24 h累积经皮渗透量分别为(815.62±39.87)μg/cm~2、(581.60±29.46)μg/cm~2,两者的经皮渗透都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体外释放与经皮渗透试验表明,制备的秦艽总苷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8年06期)
周燕萍,段靖,皇飞,鲁毅,刘梅[9](2018)在《地塞米松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外经皮渗透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地塞米松纳米混悬剂(Dex-NS),考察其体外经皮渗透性。方法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Dex-NS,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和工艺,扫描电镜(SEM)观察Dex-NS形态,Franze扩散池法考察Dex-NS经皮渗透性及皮肤滞留量。结果优化所得Dex-NS的粒径为(243±21)nm;SEM显示Dex-NS为棒状结构。体外透皮结果显示Dex-NS 24h的累积透过量Qt和皮肤滞留量分别为(21.61±3.24)μg·cm~(-2)和(13.23±1.29)μg·cm~(-2),均显着高于Dex混悬液(10.61±1.97)μg·cm~(-2)和(5.33±0.62)μg·cm~(-2)。Dex-NS的Qt显着低于Dex喷剂的Qt(120.29±13.87)μg·cm~(-2)(P<0.05),但皮肤滞留量与Dex喷剂(14.98±0.97)μg·cm~(-2)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介质研磨法制备Dex-NS工艺简单,NS能够显着提高Dex的经皮渗透性和皮肤滞留量,适宜皮肤局部应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涂碎萍,侯雅琴,边原,封永莉,李晋奇[10](2018)在《6种甘草酸盐乳膏中甘草酸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6种甘草酸盐乳膏剂中甘草酸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离体大鼠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6种甘草酸盐(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甘草酸单钾、甘草酸二钾、甘草酸叁钠、甘草酸二钠)乳膏剂中甘草酸24 h累积渗透量,并计算其透皮吸收速率以评价6种甘草酸盐乳膏剂的透皮特性。结果:6种甘草酸盐在大鼠皮肤的24 h累积渗透量大小顺序为甘草酸叁钠(23.933μg/cm~2)>甘草酸二钾(22.952μg/cm~2)>甘草酸二钠(15.424μg/cm~2)>甘草酸单钾(10.703μg/ccm~2)>甘草酸二铵(9.557μg/ccm~2)>甘草酸单铵(1.621μg/ccm~2);经皮渗透速率快慢的顺序为甘草酸叁钠[1.010 2μg/(ccm~2·h)]>甘草酸二钾[0.974 5μg/(cm~2·h)]>甘草酸二钠[0.641 2μg/(ccm~2·h)]>甘草酸二铵[0.399 9μg/(ccm~2·h)]>甘草酸单钾[0.362 8μg/(ccm~2·h)]>甘草酸单铵[0.072 6μg/(ccm~2·h)]。结论:6种不同甘草酸盐乳膏剂中,甘草酸叁钠体外经皮渗透速率最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8年09期)
体外经皮渗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考察镰形棘豆总黄酮的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研究其体外经皮渗透性能,为指导其经皮给药剂型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镰形棘豆总黄酮在水及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同时测定其在正辛醇/水缓冲溶液中的P值,以大鼠离体皮肤为模型,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考察其经皮渗透情况。结果镰形棘豆总黄酮在甲醇、乙醇及pH 5.0~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较好。镰形棘豆总黄酮的P值与溶液pH有一定关系,当pH值在2.5~7.4时,随着pH值的增加,总黄酮的logP值逐渐减小且基本控制在0.38~1.34之间。24 h药物累积透过量为155.44μg/cm~2,时滞为(11.52±0.95) h。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水溶性差,较易溶于甲醇、乙醇及pH 5.0~7.4的磷酸盐缓冲液,其皮肤透过性不高,累积透过率较低,且有一定的时滞,经皮给药剂型设计时需综合考虑以上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外经皮渗透论文参考文献
[1].程璐,黄蕾,刘新国.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微乳凝胶的经皮渗透研究[J].医药导报.2019
[2].蔡小辉,曾棋平,杨丽娜,曹毅祥,陈锦珊.镰形棘豆总黄酮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19
[3].张灵娜,张敏新,宋洪涛.聚乙烯醇-盐酸普萘洛尔多孔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经皮渗透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4].史淑丹,郑岩,王硕,富力,孙玉琦.人参皂苷Rg3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研究[J].化学试剂.2019
[5].张婷婷,张定,李晓晖,田甜,汪晴.不同动物皮肤和接收液pH值对富马酸福莫特罗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
[6].陈彦彪,唐骢,余楚钦,魏嘉宝,杨凡.实心与空心微针对氨甲环酸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比较[J].中国药业.2019
[7].张义生,李婷,王利胜,孟英娇,杨柳.小儿咳喘贴黑膏药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
[8].徐思宁,刘红波,唐志书,孙晓春,杨勇.秦艽总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与经皮渗透研究[J].中药材.2018
[9].周燕萍,段靖,皇飞,鲁毅,刘梅.地塞米松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外经皮渗透性考察[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8
[10].涂碎萍,侯雅琴,边原,封永莉,李晋奇.6种甘草酸盐乳膏中甘草酸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比较[J].中国药房.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