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琴[1](2021)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大力推进,人们对旅游品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以展示自然资源为主的观光旅游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追求回归自然,并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复合观景、度假休闲及专项旅游,使世界的旅游产业市场需求不断转型升级。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了解、欣赏、体验自然和传统文化并在旅游中接受环境教育为目的地的新兴旅游方式,通过绿色环保的旅游形式和途径推动人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协调发展。国内生态旅游的需求爆发性增长。但同时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景区认识不够、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过分追求门票经济,降低旅游质量;未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科普、教育功能;社区参与度低,缺乏共享机制;生态资源的保护监督体系不够健全。《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动温州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用全域旅游的概念在旅游资源开发保护、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统筹布局温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导向作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旅游经济绩效提高的促进作用,构建温州市旅游全域发展格局。要发展生态旅游产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目前,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成为温州全市上下共识,力争在2022年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大罗山位于温州市区的东南部,由四景一水网构成,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根据温州市总体规划,大罗山将是温州市未来的“绿心”和“绿楔”,温州市区将环大罗山发展。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对大罗山生态旅游开发进行研究,符合当下旅游发展趋势且非常的迫切。本文以全域旅游为大背景,通过对近几十年国内外生态旅游特别是山地生态旅游研究结果梳理得到启示,采用实证与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对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的生态旅游进行研究。采用RMP分析理论,通过查阅《大罗山志》、《温州生态园总体规划(2014-2030)》等文献和实地调查,对大罗山生态旅游资源(R)进行调查与评价分析,通过走访温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辖区的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等形式,对大罗山生态旅游市场(M)进行分析,了解大罗山游客生态旅游需求与消费特征,对大罗山生态旅游产品(P)进行分析,了解现有生态旅游产品。本文还重点对大罗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及旅游环境进行分析,并做了环境容量测算和环境影响评价。在以上大量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开发在规划、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社区参与、环境营造、管理、产业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问题,强调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提出相应有效的对策。在规划上实施生态引领战略,保护与培育并重,全域优化;在产品开发上,打造大罗山生态旅游研学基地、产业+体验农业、农村生态休闲、生态文化体验、生态体育旅游、生态康养等精品旅游路线;在产业融合方面提出分别从政府、企业与人才支撑层面出发,努力实现大罗山生态旅游与社会各领域全域融合。结合我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目标与趋势,“十四五”期间,全域旅游将引领旅游供给侧改革,产业融合将成为旅游业主流发展趋势。本文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以全新的视角对生态旅游的内在机理、发展模式、动力机制以及生态旅游转型升级、“生态旅游+”等方面研究,寻找生态旅游的发展新方向。为温州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提供借鉴。本文对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的开发与规划提出在产品体系上寻求创新,在产业链条上融合发展,发展体系上寻求全覆盖,治理方面进行全域统筹。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温州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提供帮助。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谈思[2](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也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休闲化、高质量转型的攻关期。山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成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建设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但是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山地景区发展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门票经济依赖、基础设施落后、整合营销能力不足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对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发展评价、山地旅游案例研究内容,深化了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为其他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以及案例借鉴。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应用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竞争优势论等相关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半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变异系数法等相关研究方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点进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最后基于前文系统分析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提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在分析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山地旅游、旅游转型发展以及玉龙雪山景区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山地旅游、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以及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等概念进行阐述及再定义,融合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竞争优势论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分析我国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与必要性,总结归纳典型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主要内容;第四章借助变异系数法、专家咨询法与文献分析法,结合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与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模型;第五章在分析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评价模型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第六章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评价与SWO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模型与转型策略分析模型,并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情况,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通过山地旅游案例研究、文献梳理与政策解读,认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促进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与立体化;主要内容包括景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业态、景区营销、景区品牌、景区项目引进、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空间、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合作与旅游客源市场等十二个方面。2.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实证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总体水平得分0.6993,转型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转型发展方向转型水平不同:其高端化、智慧化发展水平较高,得分分别为0.2086、0.1956;特色化发展得分为0.1132,转型发展水平一般;国际化、立体化发展水平较低,得分分别为0.1005、0.0815。3.通过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SWOT矩阵模型分析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战略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现阶段内部资源、区位、交通以及品牌优势明显,外部面临政策支持、大滇西环线旅游发展、新兴旅游消费需求与业态等重大机遇,积极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应采取增长型转型战略。4.构建了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包括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转型机制四个方面,其中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是转型发展基础内容,动力系统是促进转型方式与策略的重要驱动力量,转型机制是促进转型有效运行的保障。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式包括:研学旅游提升教育科普内涵层次、绿色旅游提升产品生态质量、深度文化体验游促进物质形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定制旅游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互动旅游提升游客行程体验、多媒体营销手段融合提升景区国际知名度、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重塑国际品牌形象、政策兜底保障环境优化、地域分异规律贯穿垂直海拔高差景观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游客体验、交通发展促进景区地理空间拓展、文化贯通促进景区文化空间融合等16个方面。6.玉龙雪山旅游转型提升措施包括:推进“旅游+”,加快旅游融合、整合特色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组成、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转型宣传、运用创新成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立体空间开发,突出山地景区特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加强外部空间建设,丰富景区外部空间产品业态等八个方面。
谭梦涵[3](2021)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旅游作为依托自然环境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旅游绿色发展模式,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重视。生态旅游模式响应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顺应了绿色环保消费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九寨沟县因其境内着名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而闻名,是我国最早一批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区,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在促进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随着九寨沟县近年来提出的“全域旅游,生态九寨”的建设规划目标,该地区在扩大生态旅游建设的空间和规模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旅游市场乱象频出,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景区所在社区参与度低,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探讨了政府职能与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本文首先基于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即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结合政府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所承担的“政策法规制定、监督管理实施、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能,选取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形成了贯穿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确定了政府作用于生态旅游发展的3个内生潜变量及其12个外生潜变量。在实证分析部分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政府行为作用对九寨沟县生态旅游业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AMOS统计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确认了“主导者作用、监管者作用、服务者作用”三个政府作用维度对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起到重要积极影响,并对结果中未得到验证的影响因素变量进行了问题及成因分析。最后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政府作用的提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认为政府主体应明确划分作用边界范围,在给予市场主体足够自由空间的同时应坚持主导功能,完善政策法规、合理规划开发、协调各方利益;强化监管功能,完善监管机制、严格规范执法;突出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服务和产品质量、加强生态旅游推广和环保教育宣传,从而促进九寨沟县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海卓[4](2021)在《生态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研究 ——以中国生态旅游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撑产业之一,发展十分迅猛。而生态旅游作为切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旅游模式,更是得到了国家的扶持和各级政府的大力发展。然而,生态旅游现今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游客不文明行为、景区违章建筑、国家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频频出现破坏着生态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本研究基于生态旅游的理论内涵分析生态旅游乱象及其成因,即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内在价值的冲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讨论真正符合生态旅游理论内核的理想的生态旅游模式究竟是怎样的。首先,对于生态旅游概念进行辨析,讨论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可持续发展、具有教育和学习意义的理论标准究竟与一般旅游模式有什么不同。其次,重点关注现今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用生态旅游理论对照现实情况分析生态旅游乱象的成因。并从生态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具体的生态旅游案例分析现在生态旅游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导致生态旅游地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展现生态旅游的理论与现实的生态旅游案例之间的差异。最后,生态旅游与休闲哲学、生态哲学相结合,通过在生态旅游中体现自然的内在价值体现;在旅游活动中实现与环保意识培养的联动;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精神需求的休闲方式方式,展现一种理想的生态旅游。
张灿[5](2021)在《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旅游业迅猛发展在繁荣经济的同时,亦导致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各种问题。而生态旅游是一种“低密度+高品质”旅游方式,其宗旨就是培养旅游行为主体强烈的环境危机意识和环保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和谐发展。因此,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众人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与必然选择。随着生态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涌现,其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旅游地越来越重视从游客感知价值角度出发打造旅游产品与服务,以期获得更多游客青睐。而良好的旅游体验能够引发游客积极情绪反应,赢得游客对旅游地认同、满意和忠诚,并导致良好口碑、高频次回访及重购意愿。因此,为提高研究对游客行为的解释力与预测力,本文在游客感知价值理论基础上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旅游体验理论,遵循游客“信念——态度——行为意愿”的因果和逻辑关系构建了研究框架,进而深入研究游客心理变量在生态旅游中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首先,结合相关文献并利用扎根理论确定了各变量及其维度,通过归纳与演绎方法阐释了理论模型概念,提出了相关假设,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其次,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获取数据并进行了小样本测试及问卷修正;然后,大样本数据收集与统计,信度及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相关假设,并分析了游客属性特征对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及行为意向各变量的影响差异,通过手段—目的链理论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价值阶层链;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政策与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将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划分为服务价值、设施价值、资源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等七大维度,将计划行为理论划分为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态度、游客生态旅游主观规范及游客生态旅游知觉行为控制等三大维度,将游客生态旅游体验划分为审美体验、情感体验及教育体验等三大维度,将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划分为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通过归纳与演绎方法对各变量概念进行了理论逻辑演绎及操作性概念模型建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假设并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理论模型,进而厘清了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及各变量间作用机制,为深入剖析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提供了新的模型、路径和方法。(2)通过验证理论模型得出:(1)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及行为意向各变量关系实证显示:☆在感知价值对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影响关系中,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正向显着影响行为态度。环境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正向显着影响主观规范。设施价值对主观规范有显着反向关系。服务价值、资源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对知觉行为控制有显着正向关系;☆在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对行为意向各变量影响关系中,游客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对重游意愿有显着正向关系。游客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对推荐意愿均有显着正向关系;☆在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各变量影响关系中,服务价值、设施价值、资源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显着正向影响重游意愿。服务价值、设施价值、资源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成本价值显着正向影响推荐意愿。(2)游客生态旅游体验调节效应分析显示:☆旅游体验在感知价值影响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中,审美体验在精神价值影响行为态度中起反向显着调节作用。情感体验在成本价值影响行为态度中存在明显正向调节作用。教育体验在社会价值影响行为态度过程中存在明显正向调节作用。审美体验在精神价值影响知觉行为控制中存在明显正向调节作用、在资源价值影响知觉行为控制过程中存在显着反向调节作用。情感体验在社会价值影响知觉行为控制过程中存在明显正向调节作用。教育体验在资源价值及环境价值影响知觉行为控制过程中均有明显正向调节作用;☆旅游体验在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影响行为意向中,情感体验在知觉行为控制影响重游意愿中有明显正向调节作用。教育体验在知觉行为控制影响重游意愿中有明显反向调节作用。审美体验在行为态度影响推荐意愿过程中有明显反向调节作用。情感体验在主观规范影响推荐意愿中有明显正向调节作用。教育体验在主观规范影响推荐意愿中有明显反向调节作用。本结论弥补了已有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不足,拓展了研究视角,实现了相关理论互补与融合,形成新的理论增长点。(3)此外,本文运用T检验等研究方法,分别就游客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人口学变量特征对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及行为意向各变量进行了影响差异分析,得出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游客属性无关;知觉行为控制在游客月收入方面存在差异;游客重游意愿因职业不同而各异;在推荐意愿中,女性游客显着于男性游客。然后,运用手段—目的链理论实证分析了游客参与生态旅游的动机路径,绘制了游客生态旅游核心价值阶层链,挖掘出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背后隐藏的真正驱动力,为进一步挖掘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4)基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实践并结合实证结论提出提升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的政策与建议,针对政府层面:普及生态旅游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生态旅游市场机制、改进生态监测系统、完善生态税体系、制定生态旅游法规、推进生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旅游企业层面:挖掘生态旅游内涵、丰富游客生态旅游体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优化企业人员配备等,从而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措施。该论文有图14幅,表76个,参考文献336篇。
朱钦震[6](2021)在《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乡村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目前,杭嘉湖地区存在着一些发展不充分的乡村,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振兴发展程度较高的村庄,其中具有示范性意义的乡村,其景观建设情况普遍较好,具有代表性,研究此类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丰富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体系,又能为发展不充分的乡村提供生产、生态、生活等各方面的景观建设方法,对杭嘉湖地区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乡村景观发展模式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法,明确了乡村景观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分类等基础理论,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概念。其次,对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进行了概述,详细描述了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和乡村类型,将杭嘉湖地区乡村类型划分为:“产业型、生态型、水乡型、田园型、文化型”五种类型;并筛选出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作为调研样本,分别为:安吉县鲁家村、余村,秀洲区潘家浜村,嘉善县缪家村,桐庐县环溪村。通过实地调查法,对各村庄的生产性景观、生态景观、聚落景观、人文景观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分析了各个乡村的景观发展历程、发展动因、发展定位、资源依托、发展侧重点、景观主体特征和景观功能等关键点,通过归纳演绎法总结出了杭嘉湖地区五种类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即:“主题农场聚集模式”、“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水乡文旅融合模式”、“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古村文化感知模式”。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五种类型的乡村景观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提出了各类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发展要点和推广应用的条件,建立了一套具有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并期望为今后其他类型相似的乡村提供景观发展方面的模式参考。
蔡新良[7](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雷硕[8](2020)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也承载着当地原住居民的生计和发展功能,发展林下经济成为实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的最佳途径。农户是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和生态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但其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效、传统的生产经营行为却产生了较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激励并提升农户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行为水平,从长远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及林业多目标经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以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乡村为例,遵循“行为现状→动因→效果→激励→优化”的研究范式,构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研究框架。首先,描述农户林业经营现状,并针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三种典型的林下经济经营模式,识别农户生态行为现状与特征,分析存在问题和生态影响;其次,从农户的生计能力和资源要素禀赋、社会观念、保障政策等方面出发,探究影响农户生态行为的关键动因及影响机理;然后,分析农户生态行为对林下经济经营成本收益及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并探究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及作用机理;最后,结合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形式的偏好与需求,提出对策优化建议。研究发现:(1)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经营环节均表现出了较多的生态不友好行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需要对其行为进行改进和优化;(2)农户的生态行为决策兼具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特点,受到户主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结构、自然资源要素禀赋、传统经营习惯及父辈经营理念传承、资金补贴、合作组织参与、技术培训等政策的推动影响;(3)农户实施生态行为直接增加了经营成本,但也间接使得经营收益增加,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一致性;然而,短期内农户对成本感知较为强烈,却尚未意识到其行为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导致生态行为水平不高;(4)生态保护政策通过直接提升农户环境认知水平、作为主要的主观规范压力来源、改变农户的要素禀赋和能力等,改变了农户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从而对农户生态行为决策产生激励作用,且激励效果因农户特征异质性而有所不同;(5)针对农户生态行为的补偿激励政策优化要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而农户的偏好和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提升资金补贴金额、提供专业培训、参与合作组织。综上所述,研究提出构建生态系统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的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提升农户环境认知、充分发挥乡村社会效应、完善针对农户生态行为的多元化补偿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通过聚焦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行为主体视角,提炼农户生态行为的一般规律,提出促进农户绿色生计转型的优化路径,是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孙雅妮[9](2020)在《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保护地资源的破坏,还会提升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工作尚不完善,缺乏标准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其标准化作为生态文明领域的标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为了给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质量控制标准和行业指导依据,促进自然保护地资源的保护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及系统分析法,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发展及标准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分类法、过程法和三维坐标法构建了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最终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存在一些如以科普解说、自然体验为主,教育手段较少,缺乏人才和资金保障,管理权责不清,工作流程不清晰等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急需加强环境教育标准化和管理工作。(2)直接对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做出规范的标准仅有14项,数量少,覆盖的范围和领域不够全面,自然保护地的环境教育缺乏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3)可编制进标准体系表的现行标准数量较少,可以援用的标准仅有3项,在补充修改后列入标准体系标的标准有16项,迫切地需要增加现行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相关标准。(4)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应从标准化领域、层次、标准要素三个维度构建,并编制配套的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共有标准77项,其中需要补充修改的标准有16项,可直接援用的有7项,还需新增54项标准。文章结合研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积极拓宽环境教育发展方式;加快国家及行业环境教育标准的制修订;建立配套的管理和评价反馈机制等建议。
罗晓玲[10](2020)在《基于目标及认知的游客生态保护行为管理研究 ——以秦岭森林生态旅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环保产业,然而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表明,旅游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碳排放超标、垃圾污染等现象,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产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生态旅游的倡议应运而生,该倡议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提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举措的实施,都为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基础,作为新型旅游业态的生态旅游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集休闲度假、科考研究与生态观光于一体,将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护当地人民生活相融合。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对陕西省秦岭地区的调查分析,系统研究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游客的旅游目标、生态认知以及生态旅游保护行为的关系,并客观评价其影响因素,进而对生态旅游管理中的游客管理及宣传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便为今后生态旅游中游客的行为管理提供更多客观依据,对于打造秦岭国家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意义巨大。本研究以陕西省秦岭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为例,第一部分表述生态旅游的由来发展和内涵,并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当前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出现了过度开发等诸多问题,生态旅游将会成为今后一个主要的旅游方式。在第二部分,在分析秦岭地区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揭示其生态旅游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二分类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旅行费用法,分析陕西省秦岭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游客认知、目标和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探讨秦岭生态旅游发展中管理及相关宣教对游客认知及行为产生的作用导向,为相关游客管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共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 |
(三)国外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 |
(四)国内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线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
(二)全域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
(三)产业融合 |
二、理论基础 |
(一)系统理论 |
(二)RMP理论 |
(三)产业融合理论 |
第3章 大罗山生态旅游RMP分析 |
一、大罗山生态旅游资源(R)调查与评价分析 |
(一)大罗山概述 |
(二)大罗山生态旅游资源调查 |
(三)大罗山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二、大罗山生态旅游市场(M)分析 |
(一)大罗山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二)大罗山游客生态旅游需求与消费特征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大罗山生态旅游产品(P)分析 |
(一)大罗山生态旅游景区产品现状 |
(二)大罗山生态旅游住宿产品现状 |
(三)大罗山生态旅游餐饮产品现状 |
(四)大罗山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产品现状 |
第4章 大罗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及旅游环境分析 |
一、大罗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分析 |
(一)经济参与现状与分析 |
(二)其他社区参与现状与分析 |
二、大罗山生态旅游环境现状分析 |
(一)交通环境现状分析 |
(二)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三、旅游政策和环境分析 |
(一)国家层面 |
(二)区域层面 |
四、旅游氛围环境 |
第5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存在的问题 |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五、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环境营造方面存在的问题 |
六、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七、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产业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宏观调控有限,政策拉动效果不明显 |
(二)驱动不足,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未凸显 |
(三)人才紧缺,专业团队打造滞后 |
第6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 |
一、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存在的对策与建议 |
(一)保护培育布局 |
(二)风景游览布局 |
(三)旅游设施布局 |
(四)基础工程布局 |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
(一)“生态+教育”,打造大罗山生态旅游研学基地 |
(二)“旅游+农业”打造产业+体验农业生态精品旅游路线 |
(三)“旅游+乡村”打造大罗山农村生态休闲精品旅游路线 |
(四)“旅游+文化”打造大罗山生态文化体验精品旅游路线 |
(五)“旅游+体育”打造大罗山生态体育旅游精品路线 |
(六)“旅游+康养”打造大罗山生态康养精品旅游路线 |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
四、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
五、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环境营造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
(一)对旅游主体进行生态教育,合理控制游客容量 |
(二)完善制度措施,对旅游客体进行保护和修复 |
(三)健全开发审批制度,做好环境影响评价 |
六、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管理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
七、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对策 |
(一)科学编制规划,完善顶层设计 |
(二)创新驱动,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 |
(三)高效整合,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温州大罗山游客生态旅游需求与消费特征调查问卷 |
致谢 |
(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
一、旅游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山地成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
三、山地景区旅游发展亟需转型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山地旅游研究 |
二、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
三、玉龙雪山旅游发展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山地旅游 |
二、山地景区 |
三、旅游转型发展 |
四、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系统协同论 |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三、旅游竞争优势论 |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 |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 |
一、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
二、山地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三、旅游消费主体与结构发生改变 |
四、政府大力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
五、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
一、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历程 |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及启示 |
一、国内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 |
二、国外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 |
三、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启示 |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
一、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梳理 |
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主要方向 |
第五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山地景区国际化转型主要内容 |
二、山地景区高端化转型主要内容 |
三、山地景区特色化转型主要内容 |
四、山地景区智慧化转型主要内容 |
五、山地景区立体化方向转型主要内容 |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旅游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指标构建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指标筛选与构建 |
一、指标的筛选 |
二、指标权重确立方法 |
三、指标评价方法 |
四、评价模型 |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玉龙雪山景区概况 |
一、景区概况 |
二、景区转型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 |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
二、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基于评价的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与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
一、旅游转型发展SWOT分析 |
二、基于评价和SWOT分析的转型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 |
一、旅游转型发展要素系统 |
二、旅游转型发展外部空间 |
三、旅游转型发展动力 |
四、旅游转型支撑机制 |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
一、旅游转型方式 |
二、旅游转型提升措施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一轮) |
附录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二轮) |
附录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专家打分表 |
附录4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游客问卷调查 |
附录5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3)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生态旅游 |
2.1.2 政府职能 |
2.1.3 政府作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利益权衡 |
2.3.2 生态旅游监管中的协同联动 |
2.3.3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服务于民 |
第三章 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与政府作用的现状分析 |
3.1 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
3.1.1 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3.1.2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2 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现状分析 |
3.2.1 政策法规制定现状分析 |
3.2.2 监督管理实施现状分析 |
3.2.3 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模型构建 |
4.1 SEM结构方程模型概念及原理 |
4.2 SEM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4.2.1 变量的选取 |
4.2.2 构建模型的假设 |
4.2.3 模型构建 |
4.3 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
4.3.1 问卷设计 |
4.3.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实证分析 |
5.1 问卷数据整理与分析 |
5.1.1 数据样本的基本情况 |
5.1.2 问卷的信度分析 |
5.1.3 问卷的效度分析 |
5.2 研究模型的验证 |
5.2.1 收敛效度检验 |
5.2.2 区分效度检验 |
5.2.3 模型的拟合优度 |
5.3 结果分析 |
5.3.1 模型验证结果 |
5.3.2 验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提升的对策建议 |
6.1 坚持主导者角色作用 |
6.1.1 完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
6.1.2 构建“生态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
6.1.3 积极协调各旅游利益相关者权益 |
6.2 强化监管者角色作用 |
6.2.1 构建生态旅游协同监管机制 |
6.2.2 严格规范政府主体执法行为 |
6.3 突出服务者角色作用 |
6.3.1 提高生态旅游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质量 |
6.3.2 创新生态旅游宣传方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生态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研究 ——以中国生态旅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生态旅游国内研究综述 |
1.2.2 生态旅游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生态哲学与休闲哲学 |
1.3 研究方法 |
1.3.1 比较分析法 |
1.3.2 调查研究法 |
1.3.3 交叉分析法 |
1.4 创新点 |
二、生态旅游概念辨析 |
2.1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2.1.1 生态旅游的萌芽 |
2.1.2 生态旅游的发展 |
2.2 生态旅游的核心内涵 |
2.2.1 以自然为基础 |
2.2.2 可持续性 |
2.2.3 学习与教育 |
2.2.4 道德要求 |
2.3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模式 |
2.3.1 生态旅游与NBT旅游 |
2.3.2 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 |
2.3.3 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 |
三、中国生态旅游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
3.1.1 中国生态旅游总体情况 |
3.1.2 中国生态旅游景区体系现状 |
3.1.3 中国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
3.2 中国生态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
3.2.1 生态旅游活动的种种乱象 |
3.2.2 政府管理失职与公益性缺失 |
3.2.3 环境教育进程缓慢,缺少环保意识培养 |
3.3 基于生态旅游理论分析生态旅游模式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
3.3.1 发展与保护:打着生态旗号的经济发展 |
3.3.2 人类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旅游 |
3.3.3 消耗资源与精神需求:概念泛化的生态旅游产品 |
3.3.4 管理与治理:旅游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维护 |
四、生态旅游案例分析 |
4.1 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与旅游发展状况 |
4.1.1 呼伦湖自然保护区自然情况 |
4.1.2 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旅游情况与发展现状 |
4.2 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
4.2.1 水位下降、草场退化 |
4.2.2 水质污染 |
4.2.3 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
4.3 内蒙古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生态危机的成因 |
4.3.1 旅游活动与游客行为 |
4.3.2 景区建设与管理 |
五、回归真正的“生态”旅游 |
5.1 生态旅游与环境的内在价值 |
5.1.1 尊重环境的内在价值 |
5.1.2 生态旅游活动中心由人类转向自然 |
5.2 生态旅游与环保意识的培养 |
5.2.1 我国现在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方法 |
5.2.2 生态旅游是天然的培养环保意识的教育手段 |
5.3 休闲哲学与生态旅游 |
5.3.1 追求精神愉悦的休闲哲学 |
5.3.2 休闲哲学与生态旅游的精神诉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致谢 |
(5)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生态旅游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的扎根理论分析 |
3.1 扎根理论方法应用设计 |
3.2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开放性编码分析 |
3.3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主轴编码分析 |
3.4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选择性编码分析 |
3.5 扎根理论运用的新发现 |
3.6 本章小结 |
4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理论模型 |
4.1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 |
4.2 游客生态旅游计划行为理论 |
4.3 游客生态旅游体验 |
4.4 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 |
4.5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建构 |
4.6 本章小结 |
5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的量表设计与问卷调查 |
5.1 实证研究程序与测量方法 |
5.2 问卷设计 |
5.3 小样本测试 |
5.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描述 |
5.5 本章小结 |
6 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实证分析 |
6.1 信度及效度分析 |
6.2 相关分析 |
6.3 假设检验 |
6.4 游客属性特征影响差异分析 |
6.5 游客生态旅游行为意向动机分析 |
6.6 实证结论 |
7 提升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的政策与建议 |
7.1 政府层面政策与建议 |
7.2 旅游企业层面政策与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 |
8.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游客生态旅游原始资料 |
附录2 游客生态旅游预调查问卷 |
附录3 游客生态旅游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4 游客生态旅游动机访谈提纲 |
附录5 访谈原始资料编码情况 |
附录6 游客生态旅游价值层级链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乡村景观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
1.1.3 国内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和应用意义 |
1.3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3.1.1 乡村景观变化研究 |
1.3.1.2 乡村景观感知研究 |
1.3.1.3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1.3.2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
1.3.2.1 乡村景观类型研究 |
1.3.2.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查阅法 |
1.4.2.2 实地调查法 |
1.4.2.3 问卷调查法 |
1.4.2.4 归纳演绎法 |
1.4.2.5 比较分析法 |
1.5 研究框架 |
2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基础研究 |
2.1 基本概念辨析 |
2.1.1 “乡村振兴”的概念 |
2.1.1.1 “生产发展”发展到“产业兴旺” |
2.1.1.2 “生活宽裕”发展到“生活富裕” |
2.1.1.3 “村容整洁”发展到“生态宜居” |
2.1.1.4 “管理民主”发展到“治理有效” |
2.1.2 “乡村景观”概念 |
2.1.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景观发展”的关系 |
2.1.4 “乡村振兴示范村”概念的界定 |
2.1.5 “乡村发展模式”概念 |
2.2 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美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分析与调研准备 |
3.1 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概述 |
3.2 调研区域概况 |
3.2.1 区位概况 |
3.2.2 行政区划和社会经济 |
3.2.3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
3.3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及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
3.3.1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现状 |
3.3.2 杭嘉湖地区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
3.3.2.1 乡村自然景观 |
3.3.2.2 乡村生产性景观 |
3.3.2.3 乡村聚落景观 |
3.3.2.4 乡村人文景观 |
3.3.3 杭嘉湖地区乡村类型 |
3.4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 |
3.4.1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确定方法 |
3.4.2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内容 |
3.5 乡村振兴示范村调研样本的选择 |
3.5.1 调研对象的选择依据 |
3.5.2 调研对象的确定 |
3.5.3 调研内容 |
4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调查分析 |
4.1 以鲁家村为代表“产业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1.1 “产业型”鲁家村的代表性分析 |
4.1.2 调查背景介绍 |
4.1.2.1 区位概况 |
4.1.2.2 村庄发展概况 |
4.1.3 鲁家村景观总体布局 |
4.1.4 鲁家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
4.1.4.1 鲁家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1.4.2 鲁家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1.4.3 鲁家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1.4.4 鲁家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1.5 鲁家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1.6 鲁家村景观发展的“主题农场聚集模式”总结 |
4.1.7 鲁家村“主题农场聚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7.1 家庭农场规模普遍较小,配套设施性景观建设不足 |
4.1.7.2 乡愁韵味和传统生活气息不足 |
4.1.7.3 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
4.2 以余村为代表“生态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2.1 “生态型”余村的代表性分析 |
4.2.2 调查背景介绍 |
4.2.2.1 村情概况 |
4.2.2.2 村庄发展概况 |
4.2.3 余村景观总体布局 |
4.2.4 余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
4.2.4.1 余村生态景观的发展 |
4.2.4.2 余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2.4.3 余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2.4.4 余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2.5 余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2.6 余村景观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总结 |
4.2.7 余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7.1 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景观发展规模受限 |
4.2.7.2 建筑的现代化形式导致乡村地方特色减弱 |
4.2.7.3 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 |
4.3 以潘家浜村为代表“水乡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3.1 “水乡型”潘家浜村的代表性分析 |
4.3.2 调研背景介绍 |
4.3.2.1 村情概况 |
4.3.2.2 村庄发展概况 |
4.3.3 潘家浜村景观总体布局 |
4.3.4 潘家浜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
4.3.4.1 潘家浜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3.4.2 潘家浜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3.4.3 潘家浜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3.4.4 潘家浜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3.5 潘家浜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3.6 潘家浜村景观发展的“水乡文旅融合模式”总结 |
4.3.7 潘家浜村“水乡文旅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
4.3.7.1 景区周边自然村未纳入景观体体系的建设中 |
4.3.7.2 乡村文化感知性不强 |
4.3.7.3 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力度不足 |
4.4 以缪家村为代表“田园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4.1 “田园型”缪家村的代表性分析 |
4.4.2 缪家村调研背景 |
4.4.2.1 村情概况 |
4.4.2.2 村庄发展概况 |
4.4.3 缪家浜村景观总体布局 |
4.4.4 缪家村景观分类调查 |
4.4.4.1 缪家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4.4.2 缪家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4.4.3 缪家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4.4.4 缪家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4.5 缪家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4.6 缪家村景观发展的“田园农业观光模式”总结 |
4.4.7 缪家村“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存在的问题 |
4.4.7.1 商旅业态的融入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特征被削弱 |
4.4.7.2 集中化的新社区聚落出现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 |
4.4.7.3 生产性景观和聚落景观的割裂现象 |
4.4.7.4 缺乏文化景观体验区域的营造 |
4.5 以环溪村为代表“文化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
4.5.1 “文化型”环溪村的代表性分析 |
4.5.2 调查背景介绍 |
4.5.2.1 村情概况 |
4.5.2.2 村庄发展概况 |
4.5.3 环溪村景观总体布局 |
4.5.4 环溪村景观分类调查 |
4.5.4.1 环溪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
4.5.4.2 环溪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
4.5.4.3 环溪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
4.5.4.4 环溪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
4.5.5 环溪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
4.5.6 环溪村景观发展的“古村文化感知模式”总结 |
4.5.7 缪家村“古村文化感知模式”存在的问题 |
4.5.7.1 以莲文化作为乡村景观唯一主导因素,导致景观长效性不足 |
4.5.7.2 莲文化景观局限于村庄聚落之内 |
4.5.7.3 生产性景观的经济功能被弱化 |
4.5.7.4 缺乏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营造和文化体验活动的策划 |
4.6 调查问卷分析 |
4.6.1 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
4.6.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6.3 调研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5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分析 |
5.1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分类比较 |
5.1.1 杭嘉湖地区五种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
5.1.1.1 主题农场聚集模式 |
5.1.1.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5.1.1.3 水乡文旅融合模式 |
5.1.1.4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 |
5.1.1.5 古村文化感知模式 |
5.1.2 杭嘉湖地区五种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5.1.2.1 共性特征 |
5.1.2.2 个性特征 |
5.2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5.2.1 自然环境和聚落格局限制了乡村景观的进一步发展 |
5.2.2 自然村未被纳入景观体系的建设,导致景区村庄发展受限 |
5.2.3 未找准乡村文化特色,导致乡村景观的“同质化”现象 |
5.2.4 乡村景观类型丰富程度不足,导致季相性景观营造情况欠佳 |
5.2.5 乡村品牌营造不充分,导致乡村旅游环境缺乏特色性 |
5.3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1 “主题农场聚集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1.1 因地制宜地扩大主题农场的经营规模 |
5.3.1.2 强化各主题农场的联动效应 |
5.3.1.3 确立乡村文化主题,保持乡村传统生活氛围 |
5.3.1.4 与周边村庄形成基础设施相互协调,促进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
5.3.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2.1 通过对村庄周边资源的合理利用,扩大景区村庄的发展规模 |
5.3.2.2 强化乡村文化主题的建设,展现乡村的个性特征 |
5.3.3 “水乡文旅融合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3.1 村庄的发展应与周边村域形成有效联动 |
5.3.3.2 开发文创产品增强水乡文化旅游体验感 |
5.3.4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4.1 延长产业链,强化景观品牌和产业品牌的建设 |
5.3.4.2 挖掘乡土文化,确立乡村文化主题以营造乡村传统生活氛围 |
5.3.4.3 加强文化景观体验区域的打造,形成乡村独特气质 |
5.3.5 “古村文化感知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
5.3.5.1 合理利用村庄周边资源,扩大景区村庄的发展规模 |
5.3.5.2 传统文化与生产性景观结合,并强化生产性景观的经济功能 |
5.3.5.3 深入挖掘文化精神内涵,融入景观规划中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浙江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和《嘉兴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 |
附录2 杭嘉湖地区3A景区村庄名单 |
附录3 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名单(2016—2019) |
附录4 杭嘉湖地各县区代表性的乡村发展概况汇总表 |
附录5 杭嘉湖地区乡村景观发展模式调查问卷 |
附录6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8)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数据资料收集方法 |
1.4.2 数据分析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生态行为 |
2.1.3 林下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2 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林下经济发展研究 |
2.3.2 农户林下经济经营及生态行为研究 |
2.3.3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动因研究 |
2.3.4 农户生态行为政策激励研究 |
2.3.5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评述 |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选择 |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 样本初步描述 |
3.3.1 农户样本描述 |
3.3.2 管理者样本描述 |
4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分析 |
4.1 农户林业经营现状 |
4.1.1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比例 |
4.1.2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土地要素投入 |
4.1.3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劳动力要素投入 |
4.1.4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资本要素投入 |
4.2 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分析 |
4.2.1 林下种植生态行为 |
4.2.2 林下养殖生态行为 |
4.2.3 生态旅游生态行为 |
4.3 农户生态不友好行为结果的影响 |
4.3.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4.3.2 指标选择与说明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的决策动因分析 |
5.1 理论假设 |
5.1.1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特征 |
5.1.2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 |
5.2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5.2.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对家庭成本收益的影响分析 |
6.1 理论假设 |
6.2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6.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模型检验 |
6.3.2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林下经济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分析 |
7.1 研究区保护与发展政策导向与特征 |
7.2 理论假设 |
7.3 研究方法 |
7.3.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7.3.2 模型检验 |
7.4 结果分析 |
7.4.1 路径分析结果 |
7.4.2 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
7.4.3 间接效应分析 |
7.4.4 多群组分析 |
7.5 进一步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与优化分析 |
8.1 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措施的感知与评价分析 |
8.1.1 研究方法 |
8.1.2 指标选择与说明 |
8.1.3 结果分析 |
8.2 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分析 |
8.2.1 理论假设 |
8.2.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8.2.3 模型建立 |
8.2.4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8.3 进一步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1.1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及问题 |
9.1.2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的决策动因及影响机理 |
9.1.3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对成本收益的影响效果 |
9.1.4 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林下经济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 |
9.1.5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与优化 |
9.2 对策建议 |
9.2.1 构建生态系统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利益联结和协同机制 |
9.2.2 提升农户环境认知,充分发挥社会效应 |
9.2.3 完善激励农户生态行为的多元化补偿形式与机制 |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农村绿色发展有关政策文件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1 国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3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
2.2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与发展现状 |
2.2.1 国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现状 |
2.2.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现状 |
2.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相关概念 |
2.3.2 标准体系的基本理论 |
2.4 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比较研究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过程法 |
2.4.3 分类法 |
2.4.4 三维坐标法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资料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现行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分析 |
4.1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分析 |
4.2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4.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需求分析 |
4.4 国内外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
4.4.1 国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
4.4.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
4.5 小结 |
5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构建 |
5.1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
5.2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 |
5.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依存主体 |
5.3.1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要素的选择与确定 |
5.3.2 研究方法 |
5.3.3 问卷设计与回收 |
5.3.4 结果分析 |
5.3.5 标准体系要素分析 |
5.4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框架 |
5.4.1 标准领域 |
5.4.2 标准要素 |
5.4.3 层次 |
5.5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表 |
5.6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标准名录 |
附录B 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相关标准名录 |
附录C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要素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基于目标及认知的游客生态保护行为管理研究 ——以秦岭森林生态旅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 |
2.1.1 生态旅游 |
2.1.2 森林生态旅游 |
2.1.3 游客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旅游消费行为理论 |
2.2.3 游客计划行为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
3.1 秦岭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3.2 秦岭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 |
3.3 秦岭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
3.4 秦岭保护区生态旅游在陕西生态旅游中的地位 |
3.5 小结 |
4 生态旅游的目的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基于游客目标差异的价值评价 |
4.1.1 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介绍 |
4.1.2 价值评价结果 |
4.2 游客目标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小结 |
5 生态保护的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游客生态保护认知差异性分析 |
5.2 游客保护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5.3 宣教管理措施对保护认知影响分析 |
5.3.1 增加游客生态保护知识 |
5.3.2 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
5.4 小结 |
6 生态旅游的认知及行为关联分析 |
6.1 结构方程模型法简介 |
6.2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建立 |
6.2.1 因子分析 |
6.2.2 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
6.3 研究结果分析 |
6.3.1 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
6.3.2 研究模型拟合结果 |
6.3.3 研究结果检验 |
6.4 小结 |
7 生态旅游的管理有效性评价分析 |
7.1 现行生态旅游政策概述 |
7.1.1 我国主要的资源保护政策 |
7.1.2 主要的开发管理政策 |
7.2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
7.2.1 秦岭生态旅游总体的开发管理有待完善 |
7.2.2 生态旅游效益和成本的分配不均导致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 |
7.2.3 主要管理措施及解决途径 |
7.3 秦岭地区生态旅游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3.1 指标体系构建 |
7.3.2 数据来源 |
7.3.3 研究方法 |
7.4 评价结果及有效性分析 |
7.5 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辨别游客旅游目的,提升游客价值理念 |
8.2 加深游客保护认知,促进可持续发展 |
8.3 提升游客参与意愿,实现生态旅游效益 |
8.4 增进生态旅游管理,提高管理有效性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实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域旅游背景下大罗山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 王小琴.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谈思.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谭梦涵.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4]生态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研究 ——以中国生态旅游为例[D]. 王海卓.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游客生态旅游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D]. 张灿.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D]. 朱钦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7]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8]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D]. 雷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9]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D]. 孙雅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目标及认知的游客生态保护行为管理研究 ——以秦岭森林生态旅游为例[D]. 罗晓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