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论文-邓正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论文-邓正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支化聚乙烯,自组装,燃速催化剂,碳纳米管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邓正[1](2018)在《超支化聚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支化聚乙烯具有独特的支化结构和性能。但是超支化聚乙烯缺乏极性功能团,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采用接枝聚合的方法,将极性功能团引入到超支化聚乙烯中,能够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因此,本文采用配位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超支化聚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分别研究了其在自组装纳米材料、抗迁移燃速催化剂和碳纳米管分散剂中的应用。1、合成了超支化聚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HBPE-g-PFcEM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随后,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BPE-g-PFcEMA在THF/正己烷混合溶剂以及正己烷中的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溶剂的性质对HBPE-g-PFcEMA自组装的性能影响较大。在THF/正己烷混合溶剂中,HBPE-g-PFcEMA在低浓度时可以自组装成具有一定形貌的胶束。但是,在较高浓度时,得不到形貌规整的胶束。而在正己烷中,通过调控HBPE-g-PFcEMA的浓度(0.1-10.0mg/mL),我们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纳米结构(单分子胶束、片层状胶束、中空微球和多孔状微球)的自组装体。2、合成了 HBPE-g-PFcEMA,并将其用作固体推进剂燃速催化剂。研究发现,HBPE-g-PFcEMA在21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且,HBPE-g-PFcEMA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TGA结果表明:HBPE-g-PFcEMA能够有效地加速AP的高温热分解,并使AP完全热分解和最大失重温度分别降低78℃和80℃。此外,抗迁移实验结果表明:HBPE-g-PFcEMA是一种有效的抗迁移燃速催化剂。3、合成了 HBPE-g-PFcEMA,并将其用于非共价键法分散MWCNTs。通过TGA、UV-vis、TEM 和 SEM 技术分别研究了 HBPE-g-PFcEMA 对 MWCNTs 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MWCNTs能够有效地被HBPE-g-PFcEMA分散,且最大的分散浓度为C=150.4 mg/L。UV-vis 结果表明:HBPE-g-PFcEMA 和 MWCNTs之间存在着π-π堆积相互作用。随后,我们制备了 HBPE-g-PFcEMA/MWCNTs/PET复合导电膜,并通过四探针法测定其电导率为0.0943 S·cm-1。研究表明,该复合导电膜在电子器件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4、合成了超支化聚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HBPE-g-PtBM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氯仿中对MWCNTs的分散性能。不同的HBPE-g-PtBMA/MWCNTs质量比对MWCNTs在氯仿中的分散浓度有着较大的影响,且在质量比为2.0时的分散液具有最高的分散浓度(455mg/L)。TEM和SEM结果均表明:HBPE-g-PtBMA可以有效地将MWCNTs分散成单根碳纳米管。我们采用旋涂法制备了 HBPE-g-PtBMA/MWCNTs/PET复合导电膜。研究表明:该复合膜具有均匀的MWCNTs连接网络和良好的电导率(13.14 S·cm-1)。此外,该复合导电膜在受到外力弯曲(150°)时,仍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而且,该复合导电膜经过1000次弯曲-释放循环后,电阻仅增加了约30%。5、合成了超支化聚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HBPE-g-PMAA),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 HBPE-g-PMAA在水中对MWCNTs的分散性能。HBPE-g-PMAA具有两亲性,能够在水中自组装成平均直径为30 nm的胶束以及一些胶束的组装体。TEM、AFM和SEM结果均表明HBPE-g-PMAA能在水中对MWCNTs进行有效地分散。TGA结果表明:随着HBPE-g-PMAA/MWCNTs质量比(0.25-5.0)的增加,MWCNTs在水中的分散浓度也逐渐增加(60-135mg/L)。(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张震[2](2017)在《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阳离子聚合物侧链亲疏水性对基因转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性的基因物质输送到靶细胞中,通过表达特定的治疗蛋白或阻断致病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由于其高疗效与低毒副作用的特点,已被证实极具潜力。基于阳离子脂质体与阳离子聚合物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拥有无免疫原性、DNA不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便于修饰等优点,但与病毒基因载体相比,其最大的劣势在于转染效率仍显不足,这大大限制了非病毒基因载体在临床上的应用。非病毒基因载体,无论是阳离子脂质体还是阳离子聚合物,都通过带正电的载体与带负电的核酸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复合物,这不仅可以避免核酸与细胞膜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还可以保护核酸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另一方面,当纳米复合物进入细胞后,又面临溶酶体逃逸、DNA与聚合物解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与静电相互作用有关,更与聚合物的亲疏水性能密切相关,但聚合物的亲疏水性究竟如何影响纳米复合物的转染却没有定论。本文第一章总结了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聚合物亲疏水性在之前研究工作中的特点,提出聚合物的亲疏水性需要兼顾纳米复合物的溶酶体逃逸与解离能力。在本文第二章中,设计了叁种不同亲疏水性的带有叁级胺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通过叁者之间的均聚或共聚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亲疏水性的阳离子聚合物,研究了系列聚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确定了它们形成稳定纳米复合物的条件,并在HeLa、A549与SW480叁个细胞系中以bPEI25k与PDMAEMA为对照,进行了 Luciferase与EGFP的转染实验,总结出了不同亲疏水性能聚合物转染能力的规律。之后,利用FRET技术,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究了 HeLa细胞中不同聚合物与DNA的解离情况,发现B75D25聚合物能够快速地与DNA有效解离是其转染能力高的重要原因。此外,非病毒基因载体在进行基因治疗时,低剂量DNA下的转染能力低下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原因。由于受体内药代动力学机制影响,非病毒载体到达靶细胞的基因量往往较低,因此低剂量DNA下的高效表达的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可以减少基因治疗时的核酸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保障活体水平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因此在第叁章,对B75D25阳离子聚合物在低剂量DNA下的Luciferase与EGFP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单位DNA表达蛋白的能力并不随DNA用量的下降而下降,而对照组的PEI与PDMAEMA呈现数量级的下降趋势。通过对B75D25纳米复合物入胞途径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与PEI及PDMAEMA等纳米复合物通过网格蛋白介导进入细胞最后被困于溶酶体不同,B75D25纳米复合物通过巨胞饮通路进入细胞,巨胞饮体漏隙结构导致的纳米复合物逃逸很有可能是其低剂量DNA下高效表达的原因。随后对不同亲疏水性能的系列聚合物在低剂量DNA下的表达能力进行了探究,并使用molinspiration模拟计算量化了各个聚合物的亲疏水性能,发现了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阳离子聚合物侧链亲疏水性能与低剂量DNA下表达能力的规律。在第四章中,为了进一步降低细胞毒性,并改善血液循环,使用了叁种不同的阴离子聚合物(γ-聚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与肝素钠)包裹了 B75D25纳米复合物,以遮蔽其正电性,并对转染能力进行了测定,发现γ-PGA包裹后的纳米复合物表面电荷呈现负电,但仍在谷氨酸受体GGT阴性表达的HeLa细胞上保持了与包裹前相同水平的转染能力,并保持了低剂量下高转染能力的特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γ-PGA/B75D25/DNA纳米复合物也是通过巨胞饮通路进入细胞。随后在荷瘤裸鼠模型上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对HeLa移植瘤模型进行了基因治疗,与阳性对照组PEI/pTRAIL相比,γ-PGA/B75D25/pTRAIL纳米复合物表现出了较好的抑瘤效果(p<0.01)。第五章,使用伯胺与亚磷酸酯的特异性反应合成了一种聚磷酯树状大分子,并使用磷酰胆碱两性离子修饰获得了水溶性的第四代聚磷酯树状大分子。聚磷酯树状大分子能够在磷酯酶C存在下降解,载入阿霉素后在阿霉素耐药细胞系MCF-7/ADR细胞中的药物富集相对小分子药物阿霉素有显着提升。在裸鼠MCF-7/ADR移植瘤模型上,通过尾静脉注射载有阿霉素的磷酰胆碱修饰树状大分子治疗组的肿瘤生长速率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与阳性对照组(p<0.05),且小鼠没有明显体重下降或心肌纤维断裂现象。(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7-01)

徐策[3](2017)在《(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包覆硝酸铵防吸湿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交联物包覆和共聚物包覆以及表面活性剂吸附修饰的方法,对工业级硝酸铵颗粒进行防吸湿包覆改性,以期改善其吸湿性。首先,在已有文献工作基础上,以聚合物物理状态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为参考,结合聚合物的表观性状,筛选可用于包覆的聚合物种类。然后,以吸湿率降幅和包覆层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以初步选定的聚合物种类为包覆材料,进行硝酸铵包覆工艺的单因素探索和正交优化实验,得到最佳包覆工艺,并研究各因素对包覆工艺的影响规律。最后,分别对包覆样品及其包覆层进行SEM、FTIR等表征,了解硝酸铵颗粒表面的包覆情况。通过实验得到如下结果:(1)经单因素探索和正交优化实验得到硝酸铵最佳包覆工艺条件为:当硝酸铵投加量为5.0g,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摩尔比为1:1时,采用30mL溶剂A,单体占溶剂的质量分数为20%,引发剂用量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7%,搅拌条件下,反应温度为6℃,反应时间为8h进行沉淀聚合反应,停止反应,冷却回流至30℃,减压抽滤并烘干后得到包覆样品。取5.0g包覆样品在35℃,相对湿度68%的条件下吸湿24h,吸湿率降幅30.7%,包覆层质量分数为1.4%。(2)通过SEM表征发现改性后的样品表面变得致密光滑,表面孔洞和裂纹减少;通过FTIR表征发现共聚物已经包覆在颗粒表面。通过本文的工作,获得了防吸湿效果较好硝酸铵包覆颗粒及其包覆工艺,为进一步进行硝酸铵的防吸湿改性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01-01)

周卫东[4](2017)在《二茂铁基环氧化合物和二茂铁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茂铁基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燃速催化效果使得它们在高氯酸铵(AP)基固体推进剂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二茂铁及其小分子衍生物在固体推进中的迁移行为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本论文围绕二茂铁基环氧化合物和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展开研究:(1)合成了二茂铁酰基丙酸缩水甘油酯。采用1H-NMR、13C-NMR、FT-IR、M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二茂铁酰基丙酸缩水甘油酯的氧化还原性能。分别以二茂铁、Catocene和合成的二茂铁酰基丙酸缩水甘油酯为催化剂,制备了10个样品,用TGA法研究了叁者分别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制备了3个分别含有二茂铁、Catocene和二茂铁酰基丙酸缩水甘油酯的模拟推进剂样品,研究了这叁者在模拟推进剂中的抗迁移能力。发现茂铁酰基丙酸缩水甘油酯可以降低AP的热分解温度,表明其对AP的分解有促进作用,加入量越大,分解促进效果越好。同时研究发现茂铁酰基丙酸缩水甘油酯有明显的抗迁移作用。为其用作固体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提供了基础数据。(2)用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丙酯,通过改变引发剂与单体的比例制得5种不同相对分子量的聚合物。利用1H-NMR、FT-IR、GPC等方法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丙酯的氧化还原性质。分别以Catocene和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丙酯为催化剂,制备了14个样品,用TGA法研究了两者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制备了7个分别含有二茂铁、Catocene和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丙酯的模拟推进剂样品,研究了这叁者在模拟推进剂中的抗迁移能力。研究发现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丙酯可以明显的降低AP的热分解温度,对AP的分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具有明显的抗迁移作用。(3)合成了二茂铁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通过调整引发剂与单体的比例以及原料中环氧基团和二茂铁单甲酸的比例,制得5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二茂铁基含量的聚合物。利用1H-NMR、FT-IR、GPC等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二茂铁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氧化还原性质。分别以Catocene和二茂铁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催化剂,制备了14个样品,用TGA法研究了两者分别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制备了7个分别含有二茂铁、Catocene和二茂铁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醋的模拟推进剂样品,研究了这叁者在模拟推进剂中的抗迁移能力。研究发现,二茂铁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可以降低AP的热分解温度,促进其热分解。同时发现二茂铁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有明显的抗迁移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1-01)

卢春霞,唐宗贵,王静,罗志根,陈霞[5](2016)在《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4-乙烯基吡啶-co-二乙烯基苯/叁羟甲基丙烷叁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DVB)和叁羟甲基丙烷叁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混合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腈为反应介质,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微球.考察了共聚单体、溶剂、引发剂等聚合条件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分散性以及产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的表面形貌和产率可通过改变溶剂体积、单体/交联剂摩尔比和引发剂浓度等因素进行控制.降低乙腈溶液体积、增加DVB摩尔比例及交联剂摩尔比、可增加聚合物粒径及粒度分布均匀性,而聚合物产率随溶剂体积和DVB摩尔比增大而减小,随交联剂摩尔比和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最优条件下,即DVB和TRIM两者摩尔比4∶1,单体/交联剂摩尔比1∶5,乙腈用量为5.6 m L(单体和交联剂占介质体积的7%),引发剂浓度为2 wt%~6 wt%(占总反应单体的量)时,可获得形貌规则、产率较高的单分散poly(4-VP-co-DVB/TRIM)微球,微球平均粒径约4.02μm,粒径分布指数(U)为1.013.此外,热重分析结果显示,聚合微球于350℃时开始分解,600℃时失重率达84.9%.(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包建民,许慧,李优鑫[6](2016)在《悬浮聚合法制备功能型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基丙烯酸酯类微球具有与生物样品相容性好、易于修饰、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生物生化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悬浮聚合法步骤简单、产物处理方便,是最常用的聚合物制备方法。以微球粒径及孔结构为指标,系统综述了悬浮聚合法制备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各个影响因素,并总结了此类填料在酶的固定化、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药物载体及金属离子吸附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甲基丙烯酸酯类微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6年06期)

梁悦,朱晓丽,姜绪宝,孔祥正[7](2016)在《叁羟甲基丙烷叁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沉淀聚合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羟甲基丙烷叁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自由基引发剂,以乙醇或乙醇-水混合物作溶剂,在2 wt%的单体浓度下通过沉淀聚合制备了交联聚合物微球.探究了聚合时间、混合溶剂的含水量以及交联剂TMPTA用量对聚合过程及聚合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TMPTA用量可提高单体转化率和微球产率;所得微球的粒径则随着TMPTA用量的增加而减小.TMPTA用量占单体总量40 wt%至80 wt%,反应时间不少于6 h时可制得高度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产率达到80%以上.在反应介质中加入水可明显提高单体转化率和微球产率,当混合溶剂中水的体积分数为35%时,仍可制得高度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产率可达94%;但当混合溶剂中水的体积分数达40 vol%时,所得微球的多分散系数增大.(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周孙英,陈继涢,谭静静,林旭聪,谢增鸿[8](2015)在《原位聚合法制备碳十八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用作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固定相》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八碳醇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毛细管开管柱固定相,优化了毛细管开管柱的制备参数。柱内表面的电镜图像显示其具有多孔皱褶、质地均匀的结构特征。将其应用于甲苯、乙苯、丙苯、丁苯、戊苯和己苯的分离试验中,6种化合物达到了完全分离,出峰顺序与它们的疏水性一致,表明该柱有明显的疏水色谱作用。在10 mmol/L磷酸盐(pH 8.5,含50%(v/v)乙腈)流动相、16 kV电压下,该开管柱成功地分离了4种抗癫痫类药物,柱效范围为35 300~49 800塔板/m,与空柱管相比分离效果明显提高。结果表明通过本实验的原位聚合法可制备具有反相色谱作用的有机基质碳十八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5年12期)

沈军,佐藤浩太郎,上垣外正己,冈本佳男[9](2015)在《新型大体积甲基丙烯酸酯类手性聚合物的不对称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些独特的大体积单体,如甲基丙烯酸叁苯甲酯(TrMA)及其同系物,不仅能通过丁基锂在阴离子聚合体系中的引发作用形成高度全同立构的聚合物,也可由各类手性阴离子引发剂在不对称合成体系中直接形成具有光学活性的聚合物。所形成聚甲基丙烯酸叁苯甲酯的手性主要来自其稳定的单手螺旋构象,并可通过大体积侧基的空间位阻得以保持。本文主要对TrMA和(S)-4-苯基-乙基恶唑啉((S)-4-Ph-EtO)共聚体系中可形成单手螺旋构象的不对称引发行为进行了研究,探索获得高光学活性共聚物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甲苯和四氢呋喃体系中手性恶唑啉对于所得到共聚物光学活性的贡献及其对所形成共聚物二级结构特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期刊2015-10-17)

孙千惠[10](2015)在《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防污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生物污损已成为影响船舶与设备在海洋环境中服役性能的全球性问题。生物污染给海洋设备带来严重危害,如增加燃料消耗,加速船体腐蚀。虽然传统的防污手段,包括自抛光有机锡防污涂料,氧化亚铜防污涂料能够有效降低生物污染,但是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释放COχ, SOχ和NOχ气体到大气中,危害海洋物种,对海洋生态平衡造成威胁等,如今已经被限制应用。因此,发展高效、广谱、环境友好的防污材料势在必行。本课题综合利用具有优秀防污性能的含氟单体和PEG单体结合超强粘性的多巴单体合成出一种新型的防污聚合物。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将N-(3,4-二羟基苯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和2,2,2-甲基丙烯酸叁氟乙酯(TFME)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一种新型的含有邻苯二酚和叁氟甲基侧链的低表面能共聚物,改变反应单体DMA与TFME的摩尔比,得到一系列不同氟单体含量的共聚物。运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该聚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一定的硬度。合成出的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通过邻苯二酚中羟基的氢键作用,可以粘附在玻璃、塑料和金属等表面。耐化学性测试表明合成出的聚合物涂膜具有较强的耐酸碱性和耐盐水性。且由于氟原子的存在,涂膜表面的水接触角最大值为121o,吸水率较低,表现出优越的抗水性。选出最佳的聚合物DF1-1进行防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涂膜有良好的防污性能。本文还对合成出的二元聚合物进行改性,通过引入EG9ME单体来增加聚合物的韧性以及成膜性。同时也将DMA和EG9ME共聚,合成出一种具有强大粘性的聚合物,该粘性物质可以应用到含氟聚合物配方中,以此增加聚合物的成膜性能。本文合成出的聚合物所用原料简单易得,成本较低,且叁氟甲基含量不高,容易降解,对环境友好。该聚合物优良的防污性能有望用于海洋船舶涂层,以抵抗海洋生物的污染。(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5-01-15)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性的基因物质输送到靶细胞中,通过表达特定的治疗蛋白或阻断致病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由于其高疗效与低毒副作用的特点,已被证实极具潜力。基于阳离子脂质体与阳离子聚合物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拥有无免疫原性、DNA不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便于修饰等优点,但与病毒基因载体相比,其最大的劣势在于转染效率仍显不足,这大大限制了非病毒基因载体在临床上的应用。非病毒基因载体,无论是阳离子脂质体还是阳离子聚合物,都通过带正电的载体与带负电的核酸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复合物,这不仅可以避免核酸与细胞膜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还可以保护核酸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另一方面,当纳米复合物进入细胞后,又面临溶酶体逃逸、DNA与聚合物解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与静电相互作用有关,更与聚合物的亲疏水性能密切相关,但聚合物的亲疏水性究竟如何影响纳米复合物的转染却没有定论。本文第一章总结了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聚合物亲疏水性在之前研究工作中的特点,提出聚合物的亲疏水性需要兼顾纳米复合物的溶酶体逃逸与解离能力。在本文第二章中,设计了叁种不同亲疏水性的带有叁级胺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通过叁者之间的均聚或共聚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亲疏水性的阳离子聚合物,研究了系列聚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确定了它们形成稳定纳米复合物的条件,并在HeLa、A549与SW480叁个细胞系中以bPEI25k与PDMAEMA为对照,进行了 Luciferase与EGFP的转染实验,总结出了不同亲疏水性能聚合物转染能力的规律。之后,利用FRET技术,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究了 HeLa细胞中不同聚合物与DNA的解离情况,发现B75D25聚合物能够快速地与DNA有效解离是其转染能力高的重要原因。此外,非病毒基因载体在进行基因治疗时,低剂量DNA下的转染能力低下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原因。由于受体内药代动力学机制影响,非病毒载体到达靶细胞的基因量往往较低,因此低剂量DNA下的高效表达的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可以减少基因治疗时的核酸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保障活体水平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因此在第叁章,对B75D25阳离子聚合物在低剂量DNA下的Luciferase与EGFP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单位DNA表达蛋白的能力并不随DNA用量的下降而下降,而对照组的PEI与PDMAEMA呈现数量级的下降趋势。通过对B75D25纳米复合物入胞途径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与PEI及PDMAEMA等纳米复合物通过网格蛋白介导进入细胞最后被困于溶酶体不同,B75D25纳米复合物通过巨胞饮通路进入细胞,巨胞饮体漏隙结构导致的纳米复合物逃逸很有可能是其低剂量DNA下高效表达的原因。随后对不同亲疏水性能的系列聚合物在低剂量DNA下的表达能力进行了探究,并使用molinspiration模拟计算量化了各个聚合物的亲疏水性能,发现了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阳离子聚合物侧链亲疏水性能与低剂量DNA下表达能力的规律。在第四章中,为了进一步降低细胞毒性,并改善血液循环,使用了叁种不同的阴离子聚合物(γ-聚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与肝素钠)包裹了 B75D25纳米复合物,以遮蔽其正电性,并对转染能力进行了测定,发现γ-PGA包裹后的纳米复合物表面电荷呈现负电,但仍在谷氨酸受体GGT阴性表达的HeLa细胞上保持了与包裹前相同水平的转染能力,并保持了低剂量下高转染能力的特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γ-PGA/B75D25/DNA纳米复合物也是通过巨胞饮通路进入细胞。随后在荷瘤裸鼠模型上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对HeLa移植瘤模型进行了基因治疗,与阳性对照组PEI/pTRAIL相比,γ-PGA/B75D25/pTRAIL纳米复合物表现出了较好的抑瘤效果(p<0.01)。第五章,使用伯胺与亚磷酸酯的特异性反应合成了一种聚磷酯树状大分子,并使用磷酰胆碱两性离子修饰获得了水溶性的第四代聚磷酯树状大分子。聚磷酯树状大分子能够在磷酯酶C存在下降解,载入阿霉素后在阿霉素耐药细胞系MCF-7/ADR细胞中的药物富集相对小分子药物阿霉素有显着提升。在裸鼠MCF-7/ADR移植瘤模型上,通过尾静脉注射载有阿霉素的磷酰胆碱修饰树状大分子治疗组的肿瘤生长速率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与阳性对照组(p<0.05),且小鼠没有明显体重下降或心肌纤维断裂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邓正.超支化聚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

[2].张震.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阳离子聚合物侧链亲疏水性对基因转染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7

[3].徐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包覆硝酸铵防吸湿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4].周卫东.二茂铁基环氧化合物和二茂铁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7

[5].卢春霞,唐宗贵,王静,罗志根,陈霞.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4-乙烯基吡啶-co-二乙烯基苯/叁羟甲基丙烷叁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微球[J].高分子学报.2016

[6].包建民,许慧,李优鑫.悬浮聚合法制备功能型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16

[7].梁悦,朱晓丽,姜绪宝,孔祥正.叁羟甲基丙烷叁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沉淀聚合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微球[J].高分子学报.2016

[8].周孙英,陈继涢,谭静静,林旭聪,谢增鸿.原位聚合法制备碳十八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用作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固定相[J].色谱.2015

[9].沈军,佐藤浩太郎,上垣外正己,冈本佳男.新型大体积甲基丙烯酸酯类手性聚合物的不对称合成[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015

[10].孙千惠.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防污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5

标签:;  ;  ;  ;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论文-邓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