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市第七小学麦热姆古丽·如孜
【摘要】汉语是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育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接下来,本文则就如何提高小学汉语文的教学质量展开简要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汉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对自己及他人的汉语文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汉语;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方法策略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汉语文又是学生提高知识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并且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和教师也逐渐重视学生对汉语文的学习,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成为小学汉语文中一个重要的教学课程任务。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小学汉语文教学方法根生蒂固,使得小学汉语文课程的教学,比较偏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课堂质量的提高。同时,在汉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经常采取“灌输式”教学,这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兴趣。鉴于此,文章则就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策略研究。
一、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提高汉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各个科目的学习都需要氛围,需要情境,尤其是在汉语文教学中。汉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感受文字的美丽,体会文中的情感。基于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些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程时,老师就可以请几位学生进行分段阅读,阅读的同时给学生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背景音乐,以此渲染课堂氛围,并促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读出对雷锋叔叔的敬重和崇拜,读出其乐于助人以及奉献爱心的雷锋精神。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从其他同学的面部表情中我看得出他们也慢慢地被两位同学投入的感情所带动所感染。但是,他们仍然保持安静,仔细聆听。这样受到尊重的朗读者会愈加喜欢汉语文课堂,也会更加自信和勇敢。如果是教师示范阅读,可在学习课文前设置几个问题,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试着从课本的内容中寻求答案。不管最终的答案是否正确,能让小学生保持良好的读书态度,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已实属不易了。由此可见,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带动小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能力是多么重要。
二、合理地进行小组分工,提高汉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合理的小组分设不仅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以及快乐学习,还能提高教学效率,高效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如何进行科学分组呢?这是汉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学生分组之前,首先要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保证小组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层次性,学生性格具有多样性,这样活泼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能够有效带动小组讨论问题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还有利于学生们取长补短。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各个小组明确每位组员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程时,各组就要明晰谁查阅课本中的生字词,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找出其中有情感抒发的句子,最后又由哪些组员进行文章的归纳和总结。通过这样细致的小组分工,使学生学会提取课本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整体水平。
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汉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止是课本和老师。学生从课本和老师那里所学得的知识都是间接知识,其实,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直接知识。这样的知识会不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益处呢?这个回答是肯定的。
例如,在学习《爷爷和小树》时,教师就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来感受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大自然的美好,看一看自然界中的小树是什么形态,再引导学生观察一下小树的“生活”,并让学生把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写成日记或者观后感。在学生认识小树之后,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人们和小树等其他植物是什么关系呢?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吗?”然后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这些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就及时给学生讲述课文中爷爷和小树的故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要深入探究和学习的欲望。学生的亲身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亲近大自然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还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结语
笔者认为,提高小学汉语文的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小学汉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以上三个及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且长此以往,那么,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其次,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着重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与分析的能力,为他们以后更深层次的汉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小红.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思维与智慧.2016(20).
[2]彭建蓉.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