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桥梁工程,地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竖弯频率,能量法
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论文文献综述
王绪旺[1](2019)在《地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竖弯振动基频计算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方便计算地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竖向自振频率,以叁跨连续支承协作体系为研究对象,在计入主塔刚度的影响下,应用能量法推导了该体系的竖向弯曲振动频率公式,并提出了主塔抗弯刚度影响系数的计算式;最后对本文所推导的公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协作体系的竖向弯曲振动基频略高于同等跨径布置的地锚式悬索桥的竖弯弯曲频率,其原因在于斜拉索对该体系刚度的贡献;本文所推导的竖弯基频计算值与数值计算误差能满足概念设计阶段的要求;该公式可用于该体系的初步概念设计中选择合理的结构计算参数。(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中培,袁明军,刘孝武,张治成[2](2018)在《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合理成桥状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成桥状态是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根据其结构特点,基于Midas Civil专业软件平台,以一座即将建设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宁波常洪大桥为例,利用主梁和主塔弯矩最小、线形最佳的原则,探讨了一种叁步骤迭代分析法:首先采用分段弹性悬链线法确定悬索大缆的初始线形及内力,然后耦合斜拉桥结构部分,采用弯曲能量最小法确定斜拉索的初始内力,最后采用优化迭代的方法微调斜拉索和主缆内力以获取协作体系的合理成桥状态。实际工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常洪大桥成桥状态的斜拉索内力分布合理;主梁和桥塔的弯矩应力较小,塔梁基本处于轴压状态;斜—吊混合区主梁弯矩变化平缓;主梁线形平顺;协作体系中跨主梁的弯矩及变形受斜拉索和主缆内力的影响较为敏感。(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8年07期)
李中培[3](2018)在《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将传统悬索桥和斜拉桥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桥型各自的优点,在特定条件下的大跨径桥梁的桥型选择中具有显着优势,近年来在现代桥梁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协作体系桥存在结构受力机理复杂、施工过程控制难度高以及端吊索疲劳等技术难点。本文依托一座典型的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宁波常洪大桥,对其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施工过程控制与分析以及运营阶段拉索疲劳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分析:(i)提出了用于找寻自锚式协作体系桥合理成桥状态的叁步骤迭代分析法,获得了常洪大桥的合理成桥状态—缆索受力分布合理,塔、梁以轴压为主,结构线形与设计吻合;并对桥梁结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2)基于无应力状态控制法,以确定的合理成桥状态为目标,探讨了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采用“先斜拉后协作”施工方法中关键施工技术;在斜拉悬臂吊装阶段采用“线形浮动控制法”获得各阶段斜拉索合理张拉力;在体系转换阶段采用“拉索张力控制法”和“拉索分段长度控制法”分析吊索张拉方案,在比较了叁种体系转换方案优劣基础上提出了最佳建议方案;理论施工成桥状态与合理成桥状态的内力、线形结果比较表明,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应用于协作体系施工分析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3)分析了协作体系桥梁的关键设计参数误差和施工误差对成桥结构线形的影响;获得了较为敏感的参数:主梁截面积、主粱节段制作长度和跨中合龙前几何偏差(悬臂端的竖向倾角和顺桥向相对位移差);而且各参数对协作体系结构的影响均呈现线性比例分布且相互独立。(4)基于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实测车流荷载,研究论述了随机车流荷载作用下典型位置拉索的疲劳响应,基于Miner损伤理论并考虑锈蚀因素和荷载增长效应分析了拉索的累积损伤。分析可知,协作体系的拉索疲劳问题与传统斜拉桥和悬索桥的规律基本一致,斜-吊索混合区的拉索无显着的疲劳问题,锈蚀因素对拉索的疲劳破坏起关键作用,需要重点做好拉索的防腐工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4-01)
傅天正,王达磊[4](2017)在《矮塔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动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作为斜拉桥与悬索桥的结合体,由于其卓越的结构性能与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对该种桥型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其动力特性的研究更为少见。而且现今许多桥梁建设均有限高要求,此时缆索体系桥梁均需采用矮塔设计,因而对矮塔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动力特性的研究迫在眉睫。因此,以某在建大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矮塔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并就可能影响其动力特性的因素进行一定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矮塔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的动力特性更为接近于同等条件下的斜拉桥体系,其整体刚度较高;索塔高度与主缆垂跨比对其动力特性影响较大,而斜拉索于吊索交汇区域的大小对其动力特性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上海公路》期刊2017年04期)
巴卫强,苗战涛,曹恒涛[5](2015)在《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桥梁成桥状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找到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桥这一新颖桥梁的合理成桥状态,在主缆线形计算原理的基础上,对塔两侧跨径不对称的协作体系成桥状态的确立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主缆线形、吊杆和斜拉索索力的非线性迭代方法。建立了考虑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非线性迭代计算并不断修改索的无应力长度及刚度矩阵,使之节点位移满足精度要求,从而确定了全桥结构的成桥状态。利用该方法能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斜拉-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成桥状态,并得到了主缆线形、吊索、斜拉索内力。算例验证了该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用于空间缆索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桥成桥状态的确定。(本文来源于《湖南交通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吴开辉[6](2014)在《自锚式独塔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梁检测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介绍了某自锚式独塔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梁的概况、主缆线形、吊索和拉索索力测试,然后介绍了静载试验和试验结果,最后分析该类桥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主梁线形基本达到设计成桥线形的要求;(2)大部分斜拉索索力基本与设计索力值较为接近;(3)静动载试验结果表明,该桥满足设计荷载等级要求。(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4年12期)
魏峰涛[7](2014)在《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梁更换拉索施工监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径桥梁多以缆索作为承重结构,桥型主要有:悬索桥和斜拉桥。由于悬索桥和斜拉桥都有各自明显的优缺点,于是桥梁工程师探索性结合以上两种桥型结构的优点设计出一种新的桥型: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结构桥梁。相应地,该新桥型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在斜拉桥中需要更换拉索的问题。该桥型为一种全新的桥型,结构体系繁琐,内力变化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而换索工程本身就是一复杂的过程,往往涉及到设计、施工和监控等各种因素,任何一个环节若出现失误,都将导致换索工程失败。本论文以贵州贵遵公路乌江大桥维修加固工程为背景,针对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梁的更换拉索施工监控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了索力重新分布后对桥梁构件等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梁斜拉索更换施工数值进行监控和分析,并指出了当前换索理论与方法存在的问题。2)以斜拉索更换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Midas/Ansys通用有限元计算程序,针对乌江大桥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实际换索工况,对乌江大桥更换斜拉索工况进行了结构分析。3)结合乌江大桥换索工程实际,借助有限元分析程序,通过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测量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斜拉桥断索后索力重新分布情况以及对主梁和塔等构件的影响,分析了桥梁在换索过程中的结构整体受力情况、变形情况及安全状况。(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6-05)
王晓山,梁振有,石伟[8](2013)在《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上部结构施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的新型桥型具有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即要从理论上保证悬索体系与斜拉体系两边的受力平衡,同时在施工中要同步监控、动态调整施工方案;另一难题就是悬索部分的空间无约束散索套在空缆状态下安装位置与成桥状态下偏移位置的控制。文章通过南平跨江大桥施工方案的选择以及上部结构的具体施工方法加以介绍,为以后类似的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的施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预应力技术》期刊2013年05期)
苗峰,牟瑛娜,张岩[9](2013)在《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基于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横向隔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铅芯橡胶支座迭层橡胶良好的剪切性能以及铅芯的阻尼特性,以大连湾跨海大桥方案为背景,通过选取合理的影响参数(屈服力和屈服后刚度),在横向地震输入下,对于在边墩、主塔与加劲梁间设置铅芯橡胶支座的多种方案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置了铅芯橡胶支座后的结构,在横桥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主要控制节点的位移和控制截面的内力都得到了降低。(本文来源于《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3-08-10)
商岸帆,丁燕,杨建武[10](2013)在《叁塔斜拉-自锚式悬索连续协作体系桥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斜拉-自锚式悬索连续协作体系桥梁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很少,大多数停留在方案设计阶段。针对汉中市西二环大桥,提出了叁塔斜拉-自锚式悬索连续协作体系桥方案。该桥型不仅兼备了斜拉桥和自锚式悬索桥的优点,又有其自身结构新颖、经济美观的特点。文章对该桥进行了方案比选设计,对推荐采用的叁塔斜拉-自锚式悬索连续协作体系桥提出了初步的施工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北水电》期刊2013年02期)
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理成桥状态是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根据其结构特点,基于Midas Civil专业软件平台,以一座即将建设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宁波常洪大桥为例,利用主梁和主塔弯矩最小、线形最佳的原则,探讨了一种叁步骤迭代分析法:首先采用分段弹性悬链线法确定悬索大缆的初始线形及内力,然后耦合斜拉桥结构部分,采用弯曲能量最小法确定斜拉索的初始内力,最后采用优化迭代的方法微调斜拉索和主缆内力以获取协作体系的合理成桥状态。实际工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常洪大桥成桥状态的斜拉索内力分布合理;主梁和桥塔的弯矩应力较小,塔梁基本处于轴压状态;斜—吊混合区主梁弯矩变化平缓;主梁线形平顺;协作体系中跨主梁的弯矩及变形受斜拉索和主缆内力的影响较为敏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绪旺.地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竖弯振动基频计算公式[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中培,袁明军,刘孝武,张治成.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合理成桥状态分析[J].公路.2018
[3].李中培.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行为分析[D].浙江大学.2018
[4].傅天正,王达磊.矮塔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动力特性研究[J].上海公路.2017
[5].巴卫强,苗战涛,曹恒涛.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桥梁成桥状态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5
[6].吴开辉.自锚式独塔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梁检测与评估[J].福建建筑.2014
[7].魏峰涛.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梁更换拉索施工监控研究[D].长安大学.2014
[8].王晓山,梁振有,石伟.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上部结构施工方法[J].预应力技术.2013
[9].苗峰,牟瑛娜,张岩.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基于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横向隔震研究[C].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3
[10].商岸帆,丁燕,杨建武.叁塔斜拉-自锚式悬索连续协作体系桥方案设计[J].西北水电.2013
标签:桥梁工程; 地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竖弯频率; 能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