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下一跳路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域间路由,异常检测,路由事件,域间路由监测
多下一跳路由论文文献综述
郑萌,张沛,黄小红,袁晟[1](2016)在《基于下一跳变化的细粒度路由事件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基于BGP路由表或更新报文的路由事件识别方法由于路由更新报文噪声以及路由表采集时间间隔的限制,在路由事件识别精度和时间粒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基于下一跳路由变化矩阵进行路由事件识别,通过BGP路由表和更新报文信息构建细粒度的路由状态变化矩阵,利用矩阵分解方法实现短时隙大规模路由事件的识别,并加以条件限制规避了影响范围较小的本地前缀事件.由于所处理的数据超过1TB,因此构建了近实时批处理的数据分析框架,并通过将此方法运用于已知的路由事件中,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S1期)
陈天平,孟相如,崔文岩,许媛[2](2016)在《考虑负载均衡的多下一跳路由自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IP网络路由自愈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负载均衡的多下一跳路由自愈方法.首先设计基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多下一跳路由生成算法,改进了节点可用下一跳的生成策略;然后考虑到故障恢复后的负载均衡问题,采用Dinic算法对故障恢复路径进行动态规划,设计了一种限制洪泛与多路径并行传输相结合的路由自愈方法;最后,对多下一跳路由生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证明,并通过仿真实验从可用下一跳数目、故障恢复时间两个方面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相对优势.(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6年04期)
兰巨龙,张建辉,王艳红,马海龙,卜佑军[3](2014)在《一种新型安全路由协议——势能导向多下一跳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路由协议是网络的核心控制协议,通过路由协议增强网络可用性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在研究网络路由协议及其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网络路由过程的动态可用性和节点可信度,在路由机制中首次定义了寻路和可信势能,并设计实现了基于节点势能导向的多下一跳路由协议,很好地解决了目前互联网中突发事件易引起网络拥塞和不安全节点对用户信息安全的隐患,对加强网络抗毁性、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4年07期)
于婧,张建辉,汪斌强[4](2014)在《基于势能导向多下一跳路由的服务承载网构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服务承载网络是基于服务构建的以满足服务端到端QoS保障为出发点的覆盖网络,是满足可重构柔性网络对业务需求支撑的有效的网络架构。基于可重构柔性网络体系框架,分析服务承载网构建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重构柔性网络下服务承载网的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势能导向多下一跳路由的服务承载网构建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构建成功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华驰,王忠恒,王辉[5](2013)在《移动Ad Hoc网络中增强下一跳节点选择的路由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Ad Hoc网络是一种能够支持多跳的临时性计算机通信网络,它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设备的移动节点组成,其移动性可导致拓扑的动态变化,会对路由的稳定性乃至网络整体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对泛洪算法限制策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d Hoc网络的增强下一跳路由节点的选择算法.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路由算法连接建立网络链路时,其路径最短、经过的跳数最少,同时提高了网络的分组投递率,降低了端到端的延迟,减少了路由开销,加强了链路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梁宁宁,华昆,宋海虹,陈慧玲[6](2011)在《一种基于多下一跳路由机制的负载均衡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网络局部拥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下一跳路由机制的负载均衡策略。根据出口链路处理能力,按比例分配流量,构造负载均衡模型,按照各节点的实际能力进行分组转发,以此设计负载均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使多接口负载均衡,从而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1年S1期)
王伟,吴涛[7](2011)在《SSFNET下的多下一跳路由协议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新的协议在实际部署之前,首先要对其性能及其可用性进行评估,通过对网络仿真工具SSFNET的分析,扩展了其中的一些组件,使其适应节点势能导向多下一跳路由协议(NPMNRP)的仿真需求,并在SSFNET框架下搭建了该路由协议的试验平台,从不同的角度对该协议的性能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NPMNRP协议在报文开销、故障恢复时间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这为改进和实际应用该协议提供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和性能分析.(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关礼安[8](2011)在《基于多下一跳路由机制的QoS保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年来,IP网络QoS保证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歇,但一直停留在模型层面,相关协议和算法的研究未进入实质性工程技术攻关阶段,无论是InterServ模型、DiffServ模型还是QoS路由技术都未进入成熟商业运营阶段。深究其原因,其关键问题之一是在现有技术体制下,担负选路功能的网络节点对于给定的目的IP地址只有唯一路径可供使用,即传统QoS保证技术都是基于单下一跳路由机制进行研究。基于多下一跳路由机制,QoS保证技术如何实现?本文研究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依托国家863计划探索导向类项目“一种基于节点势能导向的多路由产生机制”,笔者研究了多下一跳路由机制下的QoS保证技术。研究以节点势能导向的多路由机制环境为基础,以DiffServ模型区分服务提供理念为参考,以有效利用网络传输资源为准则,重点关注基于多下一跳路由QoS保证的技术体制和工程实现方法。论文按照“寻径:产生多下一跳路由,选路:选择下一跳路由,以及涉及的关键技术”的思路进行阐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广度优先搜索定势的多下一跳路由算法,以节点加入搜索树的先后确定势能值,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成路由表,理论证明了该算法产生路径的有效性。与现有的扩展最短路径多下一跳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节点处产生更多的下一跳且实现复杂度低,在网络流量均衡性上也优于扩展最短路径算法。2)提出一种基于下一跳性能分级匹配转发的QoS保证技术。该技术用不同性能等级的下一跳资源传输不同等级的业务分组,网络层实现服务区分对待,避免了业务争用有限的单下一跳链路资源,使分组平均时延性能相对于DiffServ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该方法具有无连接特性、网络层服务区分性和复杂度低等优点。3)提出一种基于最优下一跳选择的QoS保证技术。该技术从多个下一跳链路中选择一条性能最优的用于传输分组来保证一定的QoS。针对该技术提出一种改进的路径选择算法,该算法克服目前路径选择算法中选路参数过于单一的不足且基于局部信息进行选路决策,选路性能明显优于改进前且运算复杂度相当。4)提出一种在不同性能下一跳子集合间进行流量调整的算法。该算法基于“好的资源谨慎用,给业务好的资源”的思想,在不同性能子集合间进行业务流量调整,使分组平均时延仍在一定范围之内且优于DiffServ。对于同一链路子集合内业务流量均衡问题,提出一种流量分级调整算法,将流量调整分为初始分割和局部调整两部分,分析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很好的均衡网络流量。5)提出一种多下一跳故障分级恢复机制,利用局部信息完成路由重选择。将多下一跳故障恢复机制分别与上述两种QoS保证技术相结合,使其支持一定的网络生存性。通过对故障恢复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多下一跳故障分级恢复机制在故障恢复时间性能上优于现有的生存机制。同时,具有较好的资源利用率性能。基于多下一跳路由机制的QoS保证技术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初步研究体会是:利用局部技术手段改善网络全局资源利用;易于工程实现;算法调整灵活,可扩展性强。但是业务流量,特别是流汇聚流量模型描述的不确定性,仍然是影响QoS保证技术性能的本质因素。因此,在业务流特性模糊且变化剧烈的条件下,稳健性强的选路算法是该方向未来研究的突破口。(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1-04-15)
罗伟,朱宣勇,陈庶樵[9](2010)在《一种基于支撑树搜索的多下一跳路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通过搜索支撑树定势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多下一跳路由算法,具体包括四种可行的实现方案。该算法选路策略灵活,通过计算网络拓扑的支撑树完成对节点的定势,可以产生到目的地的大量路径同时进行分流传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单下一跳路由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吞吐量,减小丢包率,提升网络整体通信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0年10期)
黄健美,张兴明,朱宣勇[10](2010)在《基于最短路径搜索序列编码的多下一跳路由》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下一跳路由较之单下一跳路由有许多天然的优势,通过分析现有多下一跳路由实现机制下的路由算法,提出了基于最短路径搜索序列编码的多下一跳路由。针对SPT(shortest path tree)路由实现机制无法利用等距离邻居节点之间链路的问题,提出了采用Dijkstra算法对网络节点编码赋值的思想。该方法可以对节点进行严格有序的赋值,规范了链路传输方向,有效地避免了环路,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0年14期)
多下一跳路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现有IP网络路由自愈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负载均衡的多下一跳路由自愈方法.首先设计基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多下一跳路由生成算法,改进了节点可用下一跳的生成策略;然后考虑到故障恢复后的负载均衡问题,采用Dinic算法对故障恢复路径进行动态规划,设计了一种限制洪泛与多路径并行传输相结合的路由自愈方法;最后,对多下一跳路由生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证明,并通过仿真实验从可用下一跳数目、故障恢复时间两个方面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相对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下一跳路由论文参考文献
[1].郑萌,张沛,黄小红,袁晟.基于下一跳变化的细粒度路由事件识别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陈天平,孟相如,崔文岩,许媛.考虑负载均衡的多下一跳路由自愈方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6
[3].兰巨龙,张建辉,王艳红,马海龙,卜佑军.一种新型安全路由协议——势能导向多下一跳路由协议[J].电信科学.2014
[4].于婧,张建辉,汪斌强.基于势能导向多下一跳路由的服务承载网构建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4
[5].华驰,王忠恒,王辉.移动AdHoc网络中增强下一跳节点选择的路由机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6].梁宁宁,华昆,宋海虹,陈慧玲.一种基于多下一跳路由机制的负载均衡策略[J].计算机工程.2011
[7].王伟,吴涛.SSFNET下的多下一跳路由协议仿真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
[8].关礼安.基于多下一跳路由机制的QoS保证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
[9].罗伟,朱宣勇,陈庶樵.一种基于支撑树搜索的多下一跳路由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
[10].黄健美,张兴明,朱宣勇.基于最短路径搜索序列编码的多下一跳路由[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