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论文-和金玲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论文-和金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诊断效果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论文文献综述

和金玲[1](2019)在《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NH)应用CT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安阳县中医院收治的术后病理证实为FNH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纳入对象有完整资料,均接受CT、MRI检查,记录CT与MRI单一诊断结果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CT诊断FNH符合65例,符合率为65.00%,单纯MRI诊断FNH符合72例,符合率为72.00%,二者联合诊断FNH符合96例,符合率为96.00%,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单纯CT诊断与单纯MRI诊断在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上对比无显着差异(P> 0.05),二者联合诊断特意度、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纯CT诊断与单纯MRI诊断(P <0.05)。结论 FNH应用CT或MRI单纯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相比二者联合诊断而言,价值明显不足,联合诊断能显着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减少误诊或漏诊,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李力,姚依林[2](2019)在《CT及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中,CT及MRI的价值对比。方法:回顾2016年6月—2019年6月病理确诊为FNH的患者CT和MRI的结果,按随机列表法从中各选取40例纳入研究,列为CT组及MRI组,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CT组图像准确30例,漏诊5例,误诊5例,准确率为75%,MRI组图像准确38例,漏诊1例,误诊1例,准确率为95%,MRI组高于CT组(P <0.05)。结论:CT与MRI均可用于FNH的诊断,MRI检查的诊断率高于CT检查,可减少误诊、漏诊,值得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王龙胜[3](2019)在《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CT诊断——2019年读片窗(10)》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18岁,因"上腹部不适1年余,腹痛伴呕吐3天"入院。体检:体温36. 2℃,脉搏6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6/50 mm Hg (1 mm Hg≈0. 133 kpa),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未见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邱勇刚,楼存诚,杨俊杰[4](2019)在《卵巢巨大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JGCT)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肿瘤,常合并生殖激素异常。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卵巢巨大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合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13岁,因发现盆腔包块2天入院。患者2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包块,伴腹部膨隆,遂至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就诊,查体包块以站立时明显,平躺消失,考虑为腹股沟疝及腹腔包块,门诊进一步B超检查:站立时右侧腹股沟内见约(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王艳丽,秦文宇[5](2019)在《磁共振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CT(MSCT)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117例,均行MRI、MSCT检查,比较MRI、MSCT单独与联合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检出率、MRI、MS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各病理特征的检出率。结果采用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检出率为88.0%(103/117),采用MSCT诊断检出率为80.3%(94/117),MRI、MSCT联合诊断检出率为98.3%(115/117),联合诊断检出率均高于MRI、MSCT单诊断(P<0.05);MRI检查在中央瘢痕或纤维分隔、中央瘢痕延迟强化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8.6%(92/117)、82.0%(96/117),且均高于MSCT检查57.3%(67/117)、63.2%(74/117),MSCT检查对周边或中央异常增粗、扭曲检出率为42.7%(50/117),高于MSCT检查13.7%(16/117)(P<0.05)。结论 MRI联合MS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检出率较高,且联合检测可增强病理特征鉴别,有助于与其他类型肝脏疾病区分,诊断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刘蕾,王哲,万春,宋展,王耿泽[6](2019)在《多排螺旋CT成像及引导穿刺鉴别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性质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成像(MSCT)及引导穿刺鉴别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常规CT平扫或肝脏超声筛选的FNH患者共126例,经CT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结合病理最终确诊肝癌35例(27.8%),良性结节91例;采用MSCT多期增强扫描和后处理,记录结节直径、形状、周围病灶、强化、静脉期和动脉期增强。结果 MSCT平扫诊断良恶性结节的最大直径、形状和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增强扫描恶性结节以"快进快出"征象为主,良性结节以"快进慢出"征象为主。MSCT增强扫描共诊断肝癌30例,良性结节96例,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80.0%(28/35),特异性为97.8%(89/91),阳性预测值为93.3%(28/30),阴性预测值为92.7%(89/96)。结论 MSCT增强扫描鉴别FNH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09期)

陈燕,方勇超[7](2019)在《分析64层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其中对研究组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对对比组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统计记录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并形成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能有效且准确的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认,为医务人员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7期)

徐彦东[8](2019)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肝局限性结节性增生(FNH)是肝脏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普及,FNH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在肝良性占位性病变中,FNH发生率仅次于肝血管瘤~([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16例经病理证实FNH病例的CT表现,探讨CT对FNH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经手术(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宣妃,曲柏强[9](2019)在《CT与MRI用于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CT及MRI检查中的表现,分析两者之间的诊断水平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受的经病理活检和手术确诊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60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CT诊断,实验组采纳MRI诊断。归纳整理两者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符合率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检查结果表现为平扫以低密度为主,在动脉期、静脉期和增强期以高密度为主;MRI检查结果表现为平扫和增强各期均以高信号为主;MRI相对于CT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和更低的误诊和漏诊率。结论 CT和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中均可以起到一定的诊断作用,但是MRI的诊断效能高于CT,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创伤外科》期刊2019年04期)

张莉,李向东[10](2019)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T在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FNH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通过CT检查方式进行病灶扫查,观察记录患者病灶数量、大小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4例FNH单发,其余3例患者肝内FNH均为2个,5个位于肝左叶,14个位于肝右叶,有1个累及患者的肝右前叶与左内叶。结节直径(2.98±1.02)cm,CT征象明显。结论:CT技术可以明确反映FNH病灶内血供特点,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像特征,可以提高临床FNH的确诊率,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对于FNH症状不典型者应行手术病理检查。(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讨论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中,CT及MRI的价值对比。方法:回顾2016年6月—2019年6月病理确诊为FNH的患者CT和MRI的结果,按随机列表法从中各选取40例纳入研究,列为CT组及MRI组,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CT组图像准确30例,漏诊5例,误诊5例,准确率为75%,MRI组图像准确38例,漏诊1例,误诊1例,准确率为95%,MRI组高于CT组(P <0.05)。结论:CT与MRI均可用于FNH的诊断,MRI检查的诊断率高于CT检查,可减少误诊、漏诊,值得在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论文参考文献

[1].和金玲.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效果[J].临床研究.2019

[2].李力,姚依林.CT及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王龙胜.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CT诊断——2019年读片窗(10)[J].安徽医学.2019

[4].邱勇刚,楼存诚,杨俊杰.卵巢巨大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一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5].王艳丽,秦文宇.磁共振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9

[6].刘蕾,王哲,万春,宋展,王耿泽.多排螺旋CT成像及引导穿刺鉴别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性质的应用价值[J].肝脏.2019

[7].陈燕,方勇超.分析64层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8].徐彦东.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

[9].王宣妃,曲柏强.CT与MRI用于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临床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9

[10].张莉,李向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标签:;  ;  ;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论文-和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