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教育选择论文-张登凤,陈海琳,黄双林

个人教育选择论文-张登凤,陈海琳,黄双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人教育选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育选择,教育变革,教师教育制度,个体需求

个人教育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张登凤,陈海琳,黄双林[1](2018)在《个人教育选择与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教师教育备受关注,改革实践如火如荼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里,教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教师培养手段的教师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就颁布了一系列影响教师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教育报告,包括《国家在危急之中》、《准备就绪的国家》、霍姆斯小组的《明日的教师》、《明日的学校》和《明日的教育学院》,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的《什么最重要》和《做什么最重要》以及"教师质量大学校长高峰会议"和全(本文来源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期刊2018-05-01)

白敏,赵书静[2](2016)在《个人高等教育选择影响因素分析——以某高校的30名大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由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目前正朝着普及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因此,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因素主要分为六大类: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6年28期)

刘文晓[3](2016)在《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选择是受教育者及其家庭作为买方,在高等教育市场上同作为卖方的高等院校之间一种特殊的市场交易行为,也是一种决策过程。决策理论认为,个体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决策过程每个阶段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决策水平。信息影响交易决策很早就被经济学家注意到,约瑟夫·斯蒂格里茨等人“使用不对称信息进行市场分析”,并为此摘得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后,“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针对这一项特殊的市场交易行为,已有相关研究主要是在传统经济学分析范式下展开,以理性人和完全信息为基本假设,并不符合现实,因此在对部分问题的解释上遇到困难。同时,这一基本假设也导致研究者忽略信息因素在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当中的重要作用。而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相关信息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信息把握的不全面、不准确已经成为导致教育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应用信息经济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当中的信息问题,不仅为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拓宽了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可以提高对高等教育个人选择行为的预见和控制能力,引导家庭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降低决策风险,也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考察个人在高等教育选择当中的信息获取、信息认知和信息利用情况,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重构了高等教育个人选择模型。该模型将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看作是由连续的几个决策问题构成的行为过程,融合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以选择高等教育的需要和动机为逻辑起点建立起综合多维模型。之后从信息的角度将模型中各变量进一步转化为信息变量,构造出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的信息树模型,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工具设计依据。本研究采用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向在读高叁学生和在读大一新生发放自行开发的调查问卷,并结合同高叁班主任教师、高叁在读学生、高中学校校长的个别访谈,利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差异检验等方法探明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选择当中的信息获取、信息认知和信息利用情况。正式调查期问,研究者实地走访了7个省、市、自治区共22个市、县、镇的34所中学,收回有效问卷3605份,向6个省、市、自治区的10所高校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1463份。与151人进行了个别访谈或集体访谈。大规模调研结果发现,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选择时对于信息的把握存在不充足,不准确,与交易的另一方一一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1)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方面可为个人提供丰富有效信息的渠道较少较传统,另一方面个人由于信息意识较弱而导致主动占有的信息源较少。(2)个体对相关信息的认知有偏误。通过被调查者对问卷的回答情况看,个体对诸如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投资高等教育的经济性收益、社会性收益、高校专业学习、专业就业、高等教育质量评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等等方面的认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知或偏差。(3)个人拥有的信息能力有限。通过大一新生对高考志愿填报阶段表现的反馈来看,个体在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上表现出较弱的信息能力。(4)不同个体之间在信息源的占有、信息认知的准确度、信息能力强弱之间有显着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学校因素等。结合与高叁学生、高叁班主任教师、高中学校校长的访谈情况,本研究分析认为,造成个体在高等教育选择中信息掌握不全面、把握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高校信息发布不完整、高校与中学之间信息传递不顺畅、社会媒体传播不规范、个体信息意识不强、中学发展指导类课程缺失、教师和家长指导能力弱等六个方面。这种信息掌握和认知的现状极易造成信息经济学所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损害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此,本研究从信息需求、信息发布、信息传递、信息接收等方面分别对政府、高校、中学、社会媒体等主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丰富高校信息公开内容、搭建政府主导或管制的信息中介、建立高校与中学之间长期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在中学开设学生发展指导类课程、规范媒体信息传播等,以寻求降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26)

田贤鹏[4](2016)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促进每一个人公平发展的政策价值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梳理该"行动框架"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坚持平等与差异的教育公平观始终渗透其中。2015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第38届大会期间,召开了一次高级别会议,近70个国家的部长、成员国代表、多边和双边机构、公民社会、区域组织、教师代表、学术界、私营部门的代表等聚集在一起,发起了一项名为"教育2030(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期刊2016年06期)

李莹[5](2016)在《论爱丽丝·皮特《拥有一个人的选择:自主教育的限制性》中的教学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首先对该书中爱丽丝·皮特(Alice Pitt)关于教学的设计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其次论述了书中关于教学的张力和悖论的观点,最后着重对教学中的进退两难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6年01期)

武玮[6](2015)在《个人高等教育选择风险及其规避》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个人在对高等教育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在中国,个人高等教育选择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信息垄断、教育中介组织功能缺失、个人及家庭信息处理能力有限以及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不合理等。因此,降低个人高等教育选择风险的对策在于:促进高校信息公开和高校信息服务竞争,发挥教育中介组织的评估作用,提高个人和家庭信息处理能力与鉴别能力,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本文来源于《高教发展与评估》期刊2015年06期)

张伟达[7](2015)在《基于SWOT的个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选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以及其对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个人教育收益的正相关的假设,极大地激发了政府以及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热情。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投资热情也进一步提升,期望以比较高的教育投入来获得比较高的收益。但是任何形式的投资都具有两面性,都会带有一定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理性的教育投资,合理规划高等教育投资的行为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随着教育投资热情的进一步提高,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应当以一个理性的角度合理规划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05期)

李明珠[8](2013)在《生活累! 香港中产阶层再现移民潮》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在内地居民热衷移居香港之际,香港部分中产阶层却急于逃离香港本地。据香港保安局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有3900名港人移民海外,较去年同期升8.3%。根据台湾地区移民署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香港移民到台湾地区居留的人数半年内增加5倍,到今年9月,暴涨到632人(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期刊2013-11-14)

郎晓东[9](2013)在《“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的前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后,构建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时必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根据个体能力、个人需要和个性意识来遴选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明白:个体能力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个人需要的满足是社会进步的内驱力;个性特征的展示是多元社会的应有之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许祥云,陈方红,张凡永[10](2013)在《家庭与个人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选择满意度影响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家庭社会资本与个人社会资本影响高等教育选择满意度的方式和程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家庭社会资本、个人社会资本与高等教育选择满意度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高等教育选择满意度受个人社会资本影响的程度较家庭社会资本要大。因此,个人对其社会资本的努力建构,更有助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本文来源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个人教育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由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目前正朝着普及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因此,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因素主要分为六大类: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人教育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1].张登凤,陈海琳,黄双林.个人教育选择与教师教育发展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2018

[2].白敏,赵书静.个人高等教育选择影响因素分析——以某高校的30名大学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

[3].刘文晓.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4].田贤鹏.“教育2030行动框架”:促进每一个人公平发展的政策价值选择[J].上海教育.2016

[5].李莹.论爱丽丝·皮特《拥有一个人的选择:自主教育的限制性》中的教学冲突[J].亚太教育.2016

[6].武玮.个人高等教育选择风险及其规避[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

[7].张伟达.基于SWOT的个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选择分析[J].才智.2015

[8].李明珠.生活累!香港中产阶层再现移民潮[N].证券时报.2013

[9].郎晓东.“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的前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许祥云,陈方红,张凡永.家庭与个人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选择满意度影响的比较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

标签:;  ;  ;  ;  

个人教育选择论文-张登凤,陈海琳,黄双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