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隐喻论文-盘秋梅

通感隐喻论文-盘秋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感隐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通感隐喻,概念隐喻理论,宋词叁百首,映射

通感隐喻论文文献综述

盘秋梅[1](2019)在《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宋词通感隐喻研究——以《宋词叁百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认知视角看,通感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手段和工具。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宋词中的通感用法极为广泛。试以《宋词叁百首》为研究文本,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通过定量定性研究方法,对宋词通感中不同感觉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宋词通感隐喻的映射模型。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宋词通感中感觉迁移的总体趋势遵循从较低级、简单感官向较高级、复杂感官迁移的规律;宋词通感与英语存在不同的地方,其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投射关系既有单向的,也有双向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10期)

刘婷彦[2](2019)在《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感隐喻是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神经心理学、修辞学、语义学角度研究通感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通感隐喻不单单被看做一种语言模式,还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通感隐喻大量出现在诗歌、散文等文艺语体中(Peng,2005)。但是鲜有研究关注诗歌中通感隐喻的规律、意义构建及其对诗歌诗美的贡献。李贺是我国中唐时期的着名诗人,有“诗鬼”之称,其诗歌善用通感隐喻(Zhang,2009,p.243),为本文语料的收集提供了可能。体验认知理论(Lakoff&Johnson,1999)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1997;Fauconnier&Turner,2002)对人类的创新思维和新概念的产生具有解释力。本文基于体验认知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的整体迁移趋势、主要源域及主要目标域是什么?乌尔曼提出的通感隐喻迁移的认知共性假说适用于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吗?(2)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是如何被构建的?(3)通感隐喻如何体现李贺诗歌中的诗美?本文以李贺诗歌全集为语料,共收集了151个通感隐喻,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1)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迁移的整体趋势为从低级感官域向高级感官域迁移;主要源域为触觉域,主要目标域为视觉域。乌尔曼通感迁移的认知共性假说除主要目标域外都适用于李贺诗歌中的通感隐喻。(2)通感隐喻的意义构建是通过激活多个空间形成通感隐喻整合网络。(3)通感隐喻通过突显诗人意志并创造新奇美来体现李贺诗歌中“美不自美”的诗美。本文为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认知研究添砖加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的认识,另一方面丰富了体验认知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陈萌[3](2019)在《汉语温觉形容词“冷”的语义演变及其通感隐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随着时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语义是变化的主要方面之一。在引起语义演变的众多原因中,隐喻不仅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对变化后词义的理解也有重大意义。(Saeed,2009)通感隐喻作为隐喻的一大次类,致力于研究感官词之间的相互映射、意义相互影响变化;因此,通感隐喻同样导致词义变化。Williams(1976)从通感隐喻视角研究了英语通感形容词的语义演变和映射规律,提出:通感隐喻由低级感官向高级感官映射,反之则不然。相较而言,针对汉语通感形容词语义变化及其映射规律的研究较为稀少。Langacker(1987)提出,触觉是人类最基础的感觉,包括温度(temperature),压力(pressure)和痛觉(pain)叁类。其中,温觉又由热、温、凉、冷四部分组成,涵盖不同温觉词汇,用以描写人类对温度的知觉经验。“冷”的意义变化复杂多样,涉及的通感隐喻也较多,对其语义变化和通感隐喻进行历时研究,不仅对温觉形容词“冷”的意义理解和正确用法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能填补汉语温觉形容词语义变化及其通感隐喻研究的空白。本文以概念隐喻和通感隐喻为理论基础,对“冷”一词的语义变化进行了系统地历时研究,把握语义演变的实际过程,总结多种词义的复杂性;并重点关注其通感隐喻部分,探讨通感隐喻的表现形式和通感隐喻迁移的总体趋势。主要研究问题为:1)就语义而言,汉语通感形容词“冷”经历了何种演变过程?2)“冷”涉及了哪些感官的通感隐喻?3)其隐喻迁移的总体趋势是什么?是否符合前人提出的通感映射规律?如不符,不同之处在哪里?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在线现代汉语语料库(CCL),研究对象以“冷”为关键词,历时地检索了语料库中包括“冷”在内的所有单字词、双字词、多字词及句子,词语意义及通感隐喻主要由本文作者进行分析解释,必要时借助字典、相关书籍、网络和资深汉语教师的帮助。研究主要发现为:1)“冷”最初以通假字的形式出现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才形成自己的源语义;2)“冷”在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各个时期都有新的词义扩展;主要以源语义出现,描述物体温度低、寒冷,与“温”、“暖”、“热”相对;“冷”与其他词构成的搭配结构,总体上呈现一种消极意义;3)“冷”属于温觉域,后逐渐扩展到痛觉、压力、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领域;其通感隐喻的转移趋势与Williams(1976)提出的英语感官形容词的通感映射规律不完全一致,但却符合赵青青和黄居仁(2018)提出的汉语感官形容词的通感映射模型;4)在“冷”的通感隐喻中,各个时期主要的目标域都是视觉域,而最次要的目标域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2)

赵青青,熊佳娟,黄居仁[4](2019)在《通感、隐喻与认知——通感现象在汉语中的系统性表现与语言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结合汉语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语料库的实证性研究方法,用于对汉语通感的系统性考察,并且论证汉语通感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本文发现:1)通感在汉语中具有系统性的表现,既在文学化的语言中使用,又在日常语言中普遍存在,既是一种历时的词义演变机制,又是一种存在于汉语多个层面的共时语言结构;2)在语言学理论方面,汉语通感对通感具有跨语言普遍映射模型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而为通感属于隐喻的子类,受制于普遍认知规律这一假设提供了新的证据;3)通感可以为认知领域中身体体验性理论和脑科学领域中联觉现象的研究提供借鉴,因而在跨学科研究视角下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9年02期)

任怡菲[5](2018)在《味觉词“酸、甜、辣”通感隐喻式的词义引申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语言的发展,味觉域形容词"酸、甜、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非典型情境中,可以指向复杂感官域甚至情感域。本文以隐喻理论为指导,试图从通感式隐喻角度探究其词义引申发展的路径,分析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解释词义派生的原因,揭示通感隐喻在词义引申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12期)

赵可[6](2018)在《味觉词“酸、甜、辣”通感隐喻式的词义引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形容词"酸、甜、辣"通常指向味觉域,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味觉形容词越来越多的被用于非典型情境中,可以指向复杂感官域甚至情感域。本文以隐喻理论为指导,从通感式隐喻角度探究其词义引申发展的特点,分析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解释词义派生的原及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S1期)

罗一丽,张辉,覃修桂[7](2018)在《通感隐喻的概念整合分析——《唐诗叁百首》中通感隐喻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唐诗叁百首》中的通感隐喻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感隐喻本质上是不同感觉域之间概念整合的结果; 2)英汉通感隐喻中感官形式迁移的整体趋势大致相同,即从低级感官向高级感官迁移,但感官迁移频数存在差异; 3)温度觉是最大的始源域,视觉和听觉是最大的目标域; 4)诗人倾向使用温度觉中的"寒""凉""冷"和味觉的"苦"表达内心的悲伤、孤寂等情感,把情感的倾诉寄托于诗行之中。(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4期)

古洪精[8](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听觉通感式隐喻认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听觉作为人类基本的感觉之一,是人类进行一切有声活动的主要途径。在一定距离内的各种外在刺激中,声音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可以提高感觉的敏感度。语言学上对听觉的研究大多从修辞角度分析其语言特点,研究形式比较单一。因此,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并运用大量CCL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实例对听觉与其他感觉之间的互通和移位进行认知阐释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收集以“声音”为检索词的实例共38752条,其中汉语听觉通感式隐喻的实例有2646条。在这些语料中,感觉形容词修饰“声音”的实例数量占绝大部分比例,故本研究只讨论关于感觉形容词修饰“声音”的听觉通感式隐喻。本研究运用语料库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解决以下叁个问题:(1)以“声音”为检索词的汉语听觉通感式隐喻有哪些类型;(2)以“声音”为检索词的汉语听觉通感式隐喻有哪些认知理据;(3)各类型的听觉通感式隐喻映射机制是怎样的。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第一,在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听觉通感式隐喻的主要类型分为单一型通感式隐喻和混合型通感式隐喻。单一型通感式隐喻主要有叁种分类:听觉和触觉、听觉和味觉、听觉和视觉;混合型通感式隐喻则有听觉、触觉和味觉,听觉、触觉和视觉,听觉、味觉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视觉四种组合方式。在这些收集到的实例中,没有出现嗅觉。第二,听觉通感式隐喻的认知理据有其普遍的认知相似性和认知突显性,但混合型通感式隐喻心理相似性较强,按照感官多少,其认知多样性要比单一型通感式隐喻强,其通感式隐喻的建构不仅要满足其认知相似性,认知多样性,还要受到人类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的制约和影响。第叁,单一型听觉通感式隐喻映射时,只有单一的始源域;而混合型听觉通感式隐喻则可以同时具有多个始源域,两种类型的映射具有方向性,其映射过程是从较低层次的感官映射到高级的听觉感官,即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抽象的概念域。尽管在汉语听觉通感式隐喻中,视觉是被广泛认为的最为复杂和高等级的感觉,但在CCL现代汉语语料库收集的以“声音”为检索词的视觉与听觉通感式隐喻中,视觉中较为低级的词汇却能够修饰听觉域的“声音”,把视觉的感官义传递到听觉域的“声音”。(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周燕[9](2018)在《《唐诗叁百首》中的通感隐喻的映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人们对通感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修辞学领域,认为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自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以来,人们才意识到,通感还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是人类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认知模式,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本文归纳整理出《唐诗叁百首》运用通感的诗句,然后依次按视、听、嗅、味、触、温度觉作为始源域对各感觉之间的投射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发现:通感中感觉迁移的总体趋势是从较低级感官向较高级感官迁移,其顺序依次为:温度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这符合人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一般认知规律。(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14期)

李佩玲[10](2018)在《认知机制视角下通感隐喻研究——以波德莱尔的《应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个新的语言学流派,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认知语言学是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相对。近年来,隐喻研究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一种认知模式,是新的意义产生的方式之一。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被修辞学界关注是从钱钟书先生(1962)发表《通感》一文开始的(王凤鸣,2010)。随后陈庆汉认为国内学者对于通感修辞的定义可以(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8年08期)

通感隐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感隐喻是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神经心理学、修辞学、语义学角度研究通感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通感隐喻不单单被看做一种语言模式,还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通感隐喻大量出现在诗歌、散文等文艺语体中(Peng,2005)。但是鲜有研究关注诗歌中通感隐喻的规律、意义构建及其对诗歌诗美的贡献。李贺是我国中唐时期的着名诗人,有“诗鬼”之称,其诗歌善用通感隐喻(Zhang,2009,p.243),为本文语料的收集提供了可能。体验认知理论(Lakoff&Johnson,1999)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1997;Fauconnier&Turner,2002)对人类的创新思维和新概念的产生具有解释力。本文基于体验认知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的整体迁移趋势、主要源域及主要目标域是什么?乌尔曼提出的通感隐喻迁移的认知共性假说适用于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吗?(2)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是如何被构建的?(3)通感隐喻如何体现李贺诗歌中的诗美?本文以李贺诗歌全集为语料,共收集了151个通感隐喻,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1)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迁移的整体趋势为从低级感官域向高级感官域迁移;主要源域为触觉域,主要目标域为视觉域。乌尔曼通感迁移的认知共性假说除主要目标域外都适用于李贺诗歌中的通感隐喻。(2)通感隐喻的意义构建是通过激活多个空间形成通感隐喻整合网络。(3)通感隐喻通过突显诗人意志并创造新奇美来体现李贺诗歌中“美不自美”的诗美。本文为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认知研究添砖加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的认识,另一方面丰富了体验认知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范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感隐喻论文参考文献

[1].盘秋梅.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宋词通感隐喻研究——以《宋词叁百首》为例[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

[2].刘婷彦.李贺诗歌中通感隐喻认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3].陈萌.汉语温觉形容词“冷”的语义演变及其通感隐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9

[4].赵青青,熊佳娟,黄居仁.通感、隐喻与认知——通感现象在汉语中的系统性表现与语言学价值[J].中国语文.2019

[5].任怡菲.味觉词“酸、甜、辣”通感隐喻式的词义引申路径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6].赵可.味觉词“酸、甜、辣”通感隐喻式的词义引申研究[J].汉字文化.2018

[7].罗一丽,张辉,覃修桂.通感隐喻的概念整合分析——《唐诗叁百首》中通感隐喻的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8

[8].古洪精.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听觉通感式隐喻认知探讨[D].湖南科技大学.2018

[9].周燕.《唐诗叁百首》中的通感隐喻的映射分析[J].长江丛刊.2018

[10].李佩玲.认知机制视角下通感隐喻研究——以波德莱尔的《应和》为例[J].知识文库.2018

标签:;  ;  ;  ;  

通感隐喻论文-盘秋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