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茎环比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铃薯Y病毒坏死株系(PVYN),RNA介导的病毒抗性,hpRNA,茎环比例
茎环比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宋云枝,朱常香,温孚江[1](2008)在《hpRNA的茎环比例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铃薯Y病毒坏死株系(PVYN)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3′端50bp片段为hpRNA的茎,以pUC19不同长度的序列为hpRNA的环,构建了茎环比例分别为4∶1、2∶1、1∶1、1∶2、1∶4和1∶8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品种NC89,获得了多种转基因植株。室内抗病性检测发现:不同茎环比例的hpRNA介导的病毒抗性效率不同;茎环比例为4∶1、2∶1和1∶1时效率较高,抗性植株的比例达60%左右;随着环长度的逐渐增加,抗性植株的比例逐渐降低;当茎环比例为1∶8时,抗性植株的比例仅为9.52%。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于烟草的基因组中,且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与转基因的拷贝数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Nor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段转录产物的积累量与植株的抗病性呈负相关,证明所获得的抗病性是RNA介导的。(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李云,宋云枝,朱常香,温孚江[2](2008)在《hpRNA的茎环比例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铃薯 Y 病毒(Potato Virus Y,PVY)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3′端50bp 片段为 hpRNA 的茎,以 pUC19不同长度的序列为 hpRNA 的环,构建了茎环比例分别为4:1、2:1、1:1、1:2、 1:4和1:8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品种 NC89,获得了多种转基因植株。室内抗病性检测发现:不同茎环比例的 hpRNA 介导的病毒抗性的效率不同;茎环比例为4:1、2:1和1:1时效率较高,抗性植株的比例达60%;随着环长度的增加,抗性植株的比例逐渐降低;当茎环比例为 1:8时,抗性植株的比例仅为9.52%。Southern blot 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于烟草的基因组中, 且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与转基因的拷贝数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Northern blot 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段转录产物的积累量与植株的抗病性呈负相关,证明所获得的抗病性是 RNA 介导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07-01)
李云[3](2008)在《hpRNA的茎环比例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RNA介导的病毒抗性是RNAi在植物抗病毒侵染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侵入植物细胞的病毒基因组与转基因转录产物具有部分同源性,因此在PTGS所导致的RNA降解过程中,RNA降解系统识别侵入细胞内的病毒基因组并将其与转基因RNA一起降解。新的研究证明发生于不同物种上的RNA沉默的直接引发因子都是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在不同生物中dsRNA有多种形成方式。对于转基因(正义和反义)来说,dsRNA最有效的形成途径是体外构建具有反向重复结构(Inverted Repeat, IR)的cDNA引入转基因植株,这种IR结构在体内转录后形成发夹RNA(hairpin RNA, hpRNA)。hpRNA中的dsRNA部分决定了反应的特异性,是诱发基因沉默的关键部位,它的长度和来源均影响所诱导的RNA沉默的效率。hpRNA间隔区段的长度可影响转基因转录后hpRNA的形成和稳定性,进而影响基因沉默的效率。一般认为短的间隔序列有利于hpRNA的形成,保持其高度稳定性,获得较高的沉默效率;但研究中也发现间隔序列过短往往影响IR序列在细菌内的稳定性,影响具反向重复结构基因的克隆。适宜的茎环比例,可能是获得高基因克隆效率和高基因沉默效率的关键。本研究选用了PVYNCP基因3’端50bp序列作为hpRNA的茎,以克隆载体pUC19不同长度的序列为环,构建了具有不同茎环比例的hpRNA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研究了茎环比例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高效hpRNA的设计提供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分别克隆PVYNCP 3’端704-754之间50bp的片断作为hpRNA结构的茎,以pUC19序列上的部分片段为hpRNA的环,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OK-4﹕1、pROK-2﹕1、pROK-1﹕1、pROK-1﹕2、pROK-1﹕4和pROK-1:8。2.将所构建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ROK-4﹕1、pROK-2﹕1、pROK-1﹕1、pROK-1﹕2、pROK-1﹕4和pROK-1﹕8及空pROKⅡ利用冻融法直接导入农杆菌LBA4404。菌液PCR及酶切鉴定证明质粒均已成功导入农杆菌菌株。3.叶盘法转化烟草NC89。用卡那霉素对再生植株再次抗性筛选、PCR检测,共获得转pROKⅡ的烟草40株,转pROK-4:1的烟草143株,转pROK-2﹕1的烟草152株,转pROK-1﹕1烟草130株,转pROK-1﹕2的烟草135株;转pROK-﹕4的烟草132株;转pROK-1﹕8的烟草126株。4.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以PVYN的病汁液为接种物,汁液摩擦接种转基因烟草。症状观察及ELISA检测表明不同的转基因植株对PVYN的抗性存在差异。从抗病性测试结果来看,在143株转pROK-4﹕1的T0代烟草中,有84株表现高度抗病,抗性植株比例为57.34%;152株转pROK-2﹕1的T0代烟草中,有94株表现高度抗病,抗性植株比例为61.84%;130株转pROK-1﹕1的T0代烟草中,有78株表现高度抗病,抗性植株比例为60.00%;135株转pROK-1﹕2的T0代烟草中,有69株表现高度抗病,抗性植株比例为51.11%;132株转pROK-1﹕4的T0代烟草中有72株表现高度抗病,抗性植株比例为44.69%;126株转pROK-1﹕8的T0代烟草中有12株表现高度抗病,抗性植株比例为9.52%。从发病的情况可以看出转基因植株中抗性植株的比例与茎环比例呈一定相关性。5.分别选取抗病性表现不同(抗病和感病)的部分转基因植株提取总DNA进行Southern blot分析,分析转基因的拷贝数与抗病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转基因的拷贝数与抗病性无明显的相关性。6.转基因植株的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转基因都在RNA水平上得到了表达,抗病性与转基因转录产物的积累量二者呈负相关,即这种抗病性为RNA介导的抗病性,是RNA沉默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8-05-01)
茎环比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马铃薯 Y 病毒(Potato Virus Y,PVY)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3′端50bp 片段为 hpRNA 的茎,以 pUC19不同长度的序列为 hpRNA 的环,构建了茎环比例分别为4:1、2:1、1:1、1:2、 1:4和1:8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品种 NC89,获得了多种转基因植株。室内抗病性检测发现:不同茎环比例的 hpRNA 介导的病毒抗性的效率不同;茎环比例为4:1、2:1和1:1时效率较高,抗性植株的比例达60%;随着环长度的增加,抗性植株的比例逐渐降低;当茎环比例为 1:8时,抗性植株的比例仅为9.52%。Southern blot 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于烟草的基因组中, 且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与转基因的拷贝数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Northern blot 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段转录产物的积累量与植株的抗病性呈负相关,证明所获得的抗病性是 RNA 介导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茎环比例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云,宋云枝,朱常香,温孚江.hpRNA的茎环比例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产生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08
[2].李云,宋云枝,朱常香,温孚江.hpRNA的茎环比例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产生的影响[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3].李云.hpRNA的茎环比例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产生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8
标签:马铃薯Y病毒坏死株系(PVYN); RNA介导的病毒抗性; hpRNA; 茎环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