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显微切割捕获技术论文-郑睿

激光显微切割捕获技术论文-郑睿

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显微切割捕获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癌症,生物标志物,诊断与预防

激光显微切割捕获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郑睿[1](2019)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癌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谱分析对生物医学研究和疾病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可辅助科研人员对疾病的分子谱分析,能够探测特定细胞群的遗传学、生理学、解剖学特征和功能。利用LCM我们可以整理正常细胞群、癌前细胞群和恶性细胞群之间的遗传、表观遗传学和基因表达差异,它对特定细胞群的选择性有望大大改善许多人类疾病的诊断和管理。LCM在癌症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突变检测、克隆分析、表观遗传改变评估、基因表达谱、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使我们对肿瘤生物学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本综述中,我们将着重介绍LCM在生物标志物、基因表达谱、癌症的化学预防以及诊断中的应用。这些分析可用于临床癌症诊断、临床管理、基因组谱研究和靶向治疗。(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16期)

穆仪冰,张桂英[2](2017)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在结肠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查结肠癌间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1)选择12对结肠腺癌标本为观察组,其配对正常结肠黏膜(与结肠癌标本至少相距10 cm以上)为对照组,采用LCM技术分别纯化其间质作为生物样本;(2)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鉴定两组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3)采用Geneontology生物信息学软件(http://pantherdb.org/)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细胞成分、生物学途径和分子功能分析。结果 (1)鉴定了7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37个蛋白在结肠癌间质中高表达,33个蛋白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降低;(2)从生物学途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叁个方面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分析。结论 (1)首次采用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和LCM结合的方法筛查结肠癌间质差异表达蛋白质;(2)GO功能分析显示了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以及生物学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7年09期)

俞卫东,连昌舟,孙大鹏[3](2017)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强奸案中的检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建立一套以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分离强奸案混合样本的检验方法。方法通过不同的样本制备、染色并比较DNA分型结果,确立了以去离子水处理样本,苏木素或甲基紫染色制备样本并经细胞涂片、切割收集进行DNA检测与分型的方法。结果建立的方法能从15个上皮细胞、50个精子细胞中稳定检出正确且完整的STR分型。结论本实验方法可用于强奸案中混合斑的检验。(本文来源于《刑事技术》期刊2017年01期)

李斌,吕政,曾宪海,戈文东[4](2016)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结合低体积扩增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联合应用低体积扩增技术,建立一套微量混合样本DNA的检验方法。方法:使用PALM系统切割捕获目标细胞,弹射到低体积扩增玻片的反应位点上,消化细胞,提取DNA,使用Identifiler?试剂盒在1.5μL体系中进行PCR扩增。结果:分别捕获10个口腔上皮细胞、20个精子细胞,成功获得16个完整的STR基因座分型谱带。结论: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联合应用低体积扩增技术适用于法医学中微量混合样本DNA检验。(本文来源于《海峡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徐学清,刘叔文[5](2015)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纯化的乳腺癌上皮细胞和间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乳腺癌上皮细胞和间质间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用改良HE染色法对临床侵润性导管内原位癌患者的石蜡包埋样品进行染色,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分离癌变的乳腺上皮细胞和其周围间质后分别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质谱总共检测了431种蛋白,上皮细胞和间质中分别检测到384和298种蛋白。251种共同表达的蛋白中,69种间质蛋白的含量比在上皮细胞中高,60种比在上皮细胞中低。所检测到蛋白的上皮细胞和间质定位及表达水平和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致。结论在上皮细胞和间质中差异表达蛋白可以是疾病的筛选、诊断和预后判断的蛋白标志。(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5年05期)

程妍,张军,张蓉,刘冬,陈晓黎[6](2014)在《导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贲门腺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贲门腺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导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navigated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NLCM)方法,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比较染色剂和固定剂对蛋白质影响的差异,探讨不同处理条件下贲门腺癌和癌旁组织切片的镜下组织学特点,改进常规LCM,建立在染色切片指引下分离细胞的NLCM技术,并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对该技术进行评价。结果染色剂对蛋白质的影响大于700mL/L乙醇固定剂;光镜下在不染色的组织切片上,贲门腺癌细胞、肠化生细胞和正常柱状上皮细胞都有其各自的形态特异性,易于辨认;NLCM可以准确纯化贲门腺癌细胞、肠化生细胞和正常柱状细胞;LCM的苏木素染色贲门腺癌细胞(A组)、NLCM的无染色贲门腺癌细胞(B组)和未切割的新鲜贲门腺癌组织(C组)的双向电泳表达图谱非常相似。各组蛋白质点的数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碱性端蛋白等点聚焦较差,部分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减低或消失,B组双向电泳表达图谱蛋白质点分离较好。结论 NLCM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贲门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细胞进行分离,而且有效避免了染色剂对蛋白质提取质量的影响,是一项适用于贲门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杨静丽[7](2014)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联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研究组织病原学菌群多样性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联合DGGE技术对比临床培养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壁组织菌群多样性【目的】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比临床培养方法,初步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壁组织的菌群多样性,为全面认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原菌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对18例NEC肠壁组织标本和7例肠闭锁组织标本病理切片后,行革兰染色观察,并对新鲜标本行电镜观察。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直视下分离组织中细菌,经DNA提取、PCR扩增后,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并与临床培养结果对比。【结果】①临床培养:阳性率为33.3%,共检出4个菌属,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66.7%,中间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各占16.7%,各标本检出菌属数为0~2种,且每例标本中培养出的菌属均可由DGGE检出。②D GGE方法:NEC组共检测出16个菌属,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各标本菌种检出数为7~16种,平均(12.17±2.83)个菌属,所有优势菌属中变形菌门占65.6%,其中γ变形菌门比例最多占48.1%,厚壁菌门占30.5%;对照组共检测出10个菌属,各标本菌种检出数在1~6种,变形菌门占44.4%,厚壁菌门占50.0%。对比发现变形菌门中的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苍白杆菌属及厚壁菌门中的梭形芽孢杆菌属等6种菌属仅在NEC肠组织中检出。【结论】NEC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多种细菌混合感染。NEC患儿肠道内菌群发生改变,变形菌门相对增加,厚壁菌门相对减少。LCM联合PCR-DGGE技术病原菌检出率较高,可为组织病原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第二部分:16S r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与临床培养方法对比分析儿童阑尾炎组织菌群多样性【目的】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初步探讨儿童阑尾炎组织的菌群多样性,为全面认识阑尾炎症组织病原菌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对10例阑尾炎组织标本和4例正常阑尾组织标本病理切片后,行革兰染色观察菌群情况,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直视下分离组织中的细菌,经DNA提取、PCR扩增后,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并与临床培养结果对比。【结果】①临床培养法:阳性率为70%,共检测到4个菌属,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各标本菌属0~2种,且均可由DGGE检出。②DGGE方法:共检测到14个菌属,包括可培养菌属和无法培养的菌属,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0例阑尾炎标本包含的细菌种类和数目均有差异,各标本菌属平均9.6(6~12)种;变形菌门比例为71.3%。在正常阑尾组织中,各标本菌属数在2~7种,变形菌门比例为60.0%,且发现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等7个菌属仅在阑尾炎病灶中检出。【结论】阑尾炎病灶区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检测到的细菌种类较正常阑尾多。应用LCM联合PCR-DGGE技术病原菌检出率较高,可为组织病原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4-05-01)

曾谷清,程爱兰,易红,李茂玉,李国庆[8](2013)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纯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癌变各阶段组织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支气管上皮癌变进程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肺鳞癌早期诊断标志物,以人支气管上皮癌变各阶段组织为研究对象,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鳞状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肺鳞癌组织,再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 LC-MS/MS)鉴定支气管上皮癌变进程中各阶段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共鉴定了1 036个蛋白质,筛选出102个与人支气管上皮癌变相关的差异蛋白质,在这些差异蛋白质中,有的在支气管上皮癌变过程中进行性上调,有的在支气管上皮癌变过程中进行性下调,有的呈阶段特异性改变.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蛋白质涉及代谢、细胞凋亡、增殖、分化、信号传导、转录、翻译、细胞黏附、免疫反应与发育等.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验证了其中2个差异蛋白(S100A9和CKB)的表达,证实了定量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提示: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与支气管上皮癌变相关,并可成为肺鳞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进一步研究差异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将有助于阐明支气管上皮的癌变机制,从而为肺鳞癌的早期诊断与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期刊2013年06期)

吕亮,张彦斌,禚洪庆,张辉,姜可伟[9](2012)在《联合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及乙酰化稳定同位素标记定量技术在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谱,筛选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差异蛋白质。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取20例结直肠腺癌及配对的正常黏膜、20例绒毛状腺瘤、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靶细胞;然后应用基于乙酰化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策略寻找差异蛋白。结果获得具有定量信息的高可信度蛋白873个。其中腺癌与正常黏膜、腺瘤及肝转移灶之间差异显着的蛋白质(定量比值≥2或≤0.5)分别为137、119和77个。结直肠癌与正常黏膜之间的差异蛋白在定位上几乎分布于细胞的各个部位。结论联合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及乙酰化稳定同位素标记定量技术进行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的差异蛋白功能上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表明本研究所采取的技术策略有很好的蛋白鉴定覆盖率,可成为研究肿瘤蛋白质组学的有效策略。(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研究》期刊2012年08期)

李艮平,李彩霞,郝建文,万立华,胡兰[10](2012)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诊断石蜡切片中早期胚胎成分与亲权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捕获石蜡切片中胚胎绒毛细胞,进行低体积扩增,实现胚胎个体分型,证实亲子关系。方法通过激光捕获显微技术捕获石蜡切片上胚胎绒毛细胞,设置20、30、40个细胞数目组,分别捕获不同数目绒毛细胞,利用低体积扩增仪进行1.5μl体系PCR扩增,采用3130遗传分析仪得出胚胎个体分型图谱,并比较各细胞数目组胚胎个体识别的检出率、等位基因丢失率和非特异性扩增情况。最后进行实际案例应用。结果捕获20个胚胎绒毛细胞即可获得胚胎个体分型,40个细胞数目组的胚胎分型检出率最高,等位基因丢失率和非特异性扩增率最低。20个细胞数目反之。结论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低体积扩增技术可应用于石蜡切片,实现胚胎与母体成分的精确分离并确证亲权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15期)

激光显微切割捕获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查结肠癌间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1)选择12对结肠腺癌标本为观察组,其配对正常结肠黏膜(与结肠癌标本至少相距10 cm以上)为对照组,采用LCM技术分别纯化其间质作为生物样本;(2)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鉴定两组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3)采用Geneontology生物信息学软件(http://pantherdb.org/)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细胞成分、生物学途径和分子功能分析。结果 (1)鉴定了7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37个蛋白在结肠癌间质中高表达,33个蛋白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降低;(2)从生物学途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叁个方面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分析。结论 (1)首次采用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和LCM结合的方法筛查结肠癌间质差异表达蛋白质;(2)GO功能分析显示了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以及生物学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显微切割捕获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郑睿.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癌症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穆仪冰,张桂英.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在结肠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

[3].俞卫东,连昌舟,孙大鹏.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强奸案中的检验研究[J].刑事技术.2017

[4].李斌,吕政,曾宪海,戈文东.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结合低体积扩增技术研究[J].海峡科学.2016

[5].徐学清,刘叔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纯化的乳腺癌上皮细胞和间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

[6].程妍,张军,张蓉,刘冬,陈晓黎.导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贲门腺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

[7].杨静丽.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联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研究组织病原学菌群多样性方面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4

[8].曾谷清,程爱兰,易红,李茂玉,李国庆.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纯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癌变各阶段组织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3

[9].吕亮,张彦斌,禚洪庆,张辉,姜可伟.联合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及乙酰化稳定同位素标记定量技术在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价值[J].肿瘤防治研究.2012

[10].李艮平,李彩霞,郝建文,万立华,胡兰.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诊断石蜡切片中早期胚胎成分与亲权关系的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2

标签:;  ;  ;  ;  

激光显微切割捕获技术论文-郑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