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启示论文-周志平

课改启示论文-周志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课改启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中学,课改,多重主体,教育合力

课改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平[1](2019)在《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此轮课改是"为学而教"的课改,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农村中学的课改往往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但作为农村中学,建瓯东峰中学的课改却实现了合力,如行政主体从浪漫的理想逻辑到理想的现实逻辑;专家主体从理想的现实逻辑到现实的实用逻辑;校长主体从现实的实用逻辑到实用的经验逻辑;教师主体从实用的经验逻辑到经验的感性逻辑;学生主体从经验的感性逻辑到理想逻辑。各课改主体行动逻辑的转变启示我们,课改的过程是多重主体的行动逻辑的转型过程,是教育合力的形成过程。(本文来源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张衍丽[2](2018)在《知行合一角度下茶文化对思政课改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最明显的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学习过程感觉枯燥。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改成为当下高校教育势在必行的任务之一。知行合一的理论和传统茶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生存智慧和社会法则,至今为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活动起到了指引性作用。在思政课改革过程中,在知行合一的角度下引入传统茶文化,既拓宽了大学生知识面,又丰富了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诸多枯燥的理论因为茶文化的引入,而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更容易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8年11期)

张婉丽[3](2018)在《课改新理念下高中外语教学实践及启示——以东北A市B中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教育规划纲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近些年来,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实施与新课标相适应的高中英语教学已成为摆在许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浪潮已经袭来。对于高中英语而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这次新课改的总(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8年19期)

罗依南[4](2018)在《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探索——基于台湾逢甲大学“Freshman Project”课改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了台湾逢甲大学"Freshman Project"课程背景及其规划和建筑学院改革课程实例,并基于逢甲大学与至诚学院课改的相似点,提出至诚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方案。最后,通过《建筑设计基础》改革前后对比及学生反馈,论证改革成果。(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8年08期)

吴着华[5](2018)在《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课改带来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2002年,该校推行"叁转五让"教学模式,打开了课改的新篇章,2007年,该校研究了"有效课堂",初步取得了课改的效果,2009年,该校最终确立"乐学课堂"模式,获得了较大的反响,该校一直在不断探索前进,2012年—2013年间先后到荆州北门中学取经并请来课改专家来校指导和培训。经过一系列扎扎实实的探索和实践,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在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高中课改样本学校"。全校上下积极构建"乐学·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育人环境逐步优化,办学水平逐步提高,获得了十堰市政府教育组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湖北省高中教育中的璀璨明珠。(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08期)

苏艳鹏[6](2017)在《课改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及本市教学改革的要求,就如何进行课改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尝试。通过教学实践,从表象走向本质,从浮躁走向理性,教学水平因此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下面就同大家分享一下新课改带来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7年12期)

崔斌斌,王占伟[7](2017)在《小学校里的“乾坤大挪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这里,课堂展示是一种生命的震撼:教室内外的墙壁都有可供学生板书的“黑板”。“上板!”随着教师一声口令,所有学生手拿“粉笔(油笔)”,快速来到写有自己名字的“黑板”前,开始默写学习内容。有站着写的,有蹲着写的,还有直接趴在地上写的,那一刻,所有学生神情专(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报》期刊2017-05-17)

张艳云[8](2016)在《求真务实 且行且思——“选择性课改”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出台后,它给中职学校和一线教师发出了改革的信号,同时也带来了思考和启示。笔者作为一个普通的中职语文教师,从《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实效性"和"灵活性"原则出发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反思追问,并获得启示:中职语文姓语,必须坚守中职语文最本真的教学目标;中职语文应注重实践,需践行中职(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6年15期)

杨晓东,张威琪,王瑞雪[9](2016)在《高职土建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试点班“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改实施分析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的课程内容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而且改善了室内实训教学条件,创建了校内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采取了分组教学及考核评价工作。就课程改革试点实施的基本情况、试点工作的实施内容、试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试点实施的成效进行详细介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余俊帅[10](2015)在《课程公平的芬兰经验及其对我国课改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教育目标、学习经验、学生评价叁个角度来分析,芬兰基础教育在课程公平方面至少有叁方面经验值得借鉴:目标追求平等,实施全纳教育;课程设置合理,统一与灵活并重;学生评价切合实际,摒弃应试竞争,个体得到充分尊重。这对于我国课程改革进程中追求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5年10期)

课改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下,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最明显的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学习过程感觉枯燥。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改成为当下高校教育势在必行的任务之一。知行合一的理论和传统茶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生存智慧和社会法则,至今为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活动起到了指引性作用。在思政课改革过程中,在知行合一的角度下引入传统茶文化,既拓宽了大学生知识面,又丰富了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诸多枯燥的理论因为茶文化的引入,而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更容易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课改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1].周志平.多方发力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

[2].张衍丽.知行合一角度下茶文化对思政课改的启示[J].福建茶叶.2018

[3].张婉丽.课改新理念下高中外语教学实践及启示——以东北A市B中学为例[J].知识文库.2018

[4].罗依南.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探索——基于台湾逢甲大学“FreshmanProject”课改启示[J].福建建筑.2018

[5].吴着华.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课改带来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8

[6].苏艳鹏.课改带给我们的启示[J].新课程(中学).2017

[7].崔斌斌,王占伟.小学校里的“乾坤大挪移”[N].中国教师报.2017

[8].张艳云.求真务实且行且思——“选择性课改”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启示[J].中学语文.2016

[9].杨晓东,张威琪,王瑞雪.高职土建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试点班“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改实施分析与启示[J].黑龙江科学.2016

[10].余俊帅.课程公平的芬兰经验及其对我国课改的启示[J].新课程(下).2015

标签:;  ;  ;  ;  

课改启示论文-周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