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用户调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多用户,预编码,用户调度
多用户调度论文文献综述
贺金领,肖玲玲[1](2019)在《基于MU-MIMO分簇调度算法的下行链路多用户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用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采用多天线的手段来取得空间复用的增益和空间分集的增益的方法被称为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常用系统的容量和频谱的利用效率,正因为此,MIMO技术也就成为了未来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主要对于MU-MIMO系统中的下行链路的调度算法来进行研究,在对几种常用且经典的调度算法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干扰的用户调度算法,以及此种算法的改进算法,在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主要研究了分簇的MU-MIMO多用户的调度算法,为了提高论文研究的实用性,文章最后对于几种调度算法实现起来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通过MATLAB比较了不同算法系统的速度和产生误码率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1期)
岳雪峰,余钢,冯友宏,曹喜珠,董国青[2](2019)在《基于NOMA场景的多用户调度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NOMA系统传输模型,提出了基于NOMA通信场景下的多用户调度策略,对非窃听中继和窃听中继2种场景分别进行研究分析,推导计算出2种场景下OMA与NOMA系统安全中断概率数学闭合表达式,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主信道信噪比(SNR)和发送用户数目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能,分析表明同等情况下基于NOMA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总是低于OMA系统,并且这种优势随着主信道SNR的增加、窃听信道SNR的减小而更加显着。(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蒙晓旭[3](2019)在《大规模MIMO上行链路多用户调度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大规模MIMO系统通过在基站端配备大量天线,使得系统容量可以得到显着的提升。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进行多用户调度可以充分发挥系统性能,服务大量的用户。但是,受限于天线数目和用户数目大量增加后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的技术难题,大规模MIMO多用户调度系统的应用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与挑战。本文将针对大规模MIMO上行链路多用户调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首先,本文将会介绍大规模MIMO多用户调度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MIMO系统模型、多用户MIMO系统原理、上行接收机算法、3D MIMO信道模型、信道估计问题等。并会着重讨论轮询调度、比例公平调度和最大载干比调度这叁种传统调度算法在大规模MIMO多用户调度中的表达形式与技术特点。并且,本文还将结合大规模MIMO多用户系统的特点,探究分组调度算法在其中的应用及其优势。然后,针对大规模MIMO上行链路中多用户调度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分组调度算法。算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将所有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进行等比例划分,然后根据用户信道条件将每一用户分到适合的组中,以此降低调度过程遍历用户所带来的复杂度。并且,所提算法利用阈值法限制复用同一时频资源的用户间相关性以降低用户间干扰,并结合比例公平准则进行调度以兼顾用户公平性与系统吞吐量。本文将所提算法与轮询调度算法和比例公平调度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以较低的算法复杂度获得了良好的用户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及系统吞吐量性能。接着,针对大规模MIMO系统中调度用户数的选择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并仿真模拟了基站天线数目、用户信道相关性和信道估计误差这叁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与最优调度用户数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吞吐量与这叁种因素存在着较强的关联,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择一个最优的调度用户数,可以获得良好的吞吐量性能,但调度过多或者过少用户都将使得系统性能无法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并且,本文结合仿真结果对多种场景下的最优调度用户数给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1-21)
郁林[4](2018)在《基于有限反馈的MU-MIMO多用户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在基站发射端和用户接收端全部采用多根(?2)天线,利用空间信道资源,极大的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由于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隙中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所以在MU-MIMO系统之中需要在基站端利用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进行预编码,从而消除用户间的共信道干扰(Co-Channel Interference)。基站端通过用户端的信息反馈间接获知下行信道CSI,但在大量用户和大量收发天线场景中,信道矩阵的规模很大,有限的上行信道频谱资源负担不起庞大的反馈量。为了降低反馈量,可在用户端和基站端预存相同的码本,码本反映了信道信息所有可能的取值,在码本之中,每种具体的取值称之为码字,用户端根据一定的选择准则从码本中选取出一个码字,然后再将码字的索引反馈给基站端,基站端根据索引从码本中取出对应码字,就能知晓用户近似信道矩阵信息,然后利用该信息对用户进行预编码和用户调度。用户调度算法通常以最大化用户容量的和(系统容量)来挑选用户,多数调度算法的文献研究在基站端知晓完全信道状态信息,彻底消除多用户干扰的情形下,设计最大化系统容量的用户调度算法~([1][2])。但在本文中码字的量化误差会导致残留多用户干扰。在残留用户干扰情况下,如何综合考虑用户干扰,设计最大化系统容量的用户调度算法,部分文献做了一些研究,文献[16][17]在对MIMO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以后,基站端利用最大奇异值对应的等效信道传输数据情况下,给出了残留多用户干扰的一维表达式,再使用这个一维表达式求出系统容量,然后设计最大化系统容量的用户调度算法。但该类文献只用了一个等效信道,没有充分利用MIMO空间信道资源,这是因为MIMO多个等效信道的SINR(信干燥比)不同,难以给出反映用户容量的统一SINR值。本文针对MU-MIMO有限反馈系统,考虑利用所有等效信道传输信息的情况,提出了多信道综合SINR的概念,推导出用户k的可获得速率与综合SINR的关系,并证明用户k的可获得速率取决于综合SINR;同时本文设计了基于用户多信道综合SINR的调度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MIMO的空间信道资源,并通过仿真验证了依此综合SINR进行用户调度比直接利用容量公式计算用户可获得速率减少了计算量,并且本文的方案相比较于仅利用奇异值最大等效信道传输数据的方案,其系统容量有明显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董校利[5](2018)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室内VLC多用户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以其频谱资源丰富、数据传输速率高、能耗低、无电磁辐射等优点在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VLC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光源,利用LED承载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VLC存在的巨大潜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系统资源的分配更是研究的重点所在。然而,目前关于VLC的大部分研究只是针对点对点场景,难以提高系统容量,因此本文针对室内多光源接入点(Access Point,AP)、多用户场景,研究室内VLC的多用户调度问题。室内VLC场景下,存在多个AP、多个用户。传统的以AP为中心的点对点小区构建方式中,由于用户间干扰的存在,系统容量较低。此外,不同于射频通信,可见光一次反射干扰的迭加也会给多用户调度问题带来影响。现有VLC中的调度机制无法保证用户的QoS(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因此本文在室内VLC调度机制中考虑异质QoS的影响、探索建立更加符合实际场景的多用户调度机制。本文针对室内VLC多AP、多用户场景下的用户间干扰问题,研究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用户调度算法,探索适用于多用户调度算法的优先级计算机制,提出并分析累积干扰(Aggregate Interference,AI)对多用户调度算法的影响,提出基于异质QoS保障的多用户调度机制。本文的主要工作论述如下:本文基于图论研究以用户为中心的室内VLC多用户调度算法。传统的室内VLC小区构建方式以AP为中心,存在用户间干扰使得系统容量较低的问题。本文基于图论研究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用户调度算法,建立表征用户之间干扰关系的加权干扰图,利用贪心算法降低寻找加权干扰图最大权重独立集的复杂度,克服了用户间干扰,提高系统容量的同时保证用户的公平性。仿真探索了适用于以用户为中心多用户调度算法的调度优先级机制——比例公平(Proportional Fairness,PF)调度机制,并且分析了室内VLC环境中接收器的视场角因素对本文的以用户为中心多用户调度算法的影响。本文分析研究室内VLC多用户调度算法中的累积干扰问题,提出基于异质QoS保障的多用户调度机制。鉴于可见光传输的反射特性以及多用户调度问题下室内存在多个通信小区的情况,本文在室内VLC多用户调度问题中提出了累积干扰概念,仿真分析了AI对以用户为中心多用户调度算法的影响。基于有效容量/有效带宽理论,在PF调度机制中引入有效带宽因子,使得调度系统在每个时隙根据用户的信道状态、平均速率、QoS需求对用户进行调度形成多个通信小区,在保证系统容量的前提下满足各个用户的统计QoS需求,更加贴近室内VLC实际通信场景。本文从新的角度、利用新的方法研究了室内VLC多AP、多用户场景下多用户调度问题,研究成果可以为VLC网络的研究和未来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冯友宏,岳雪峰,杨志,王启蒙,李琦琦[6](2018)在《窃听多天线的多用户调度安全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理层安全作为一种密钥缺省的安全方案,逐渐成为信息安全和无线通信两个领域的交叉热点,其主要利用物理层传输资源保证合法接收者正常通信,同时抑制窃听信道通信。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基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窃听用户多天线、发送端多用户调度,合法接收端选择最好用户的模型,这时窃听用户进行随机选择,分析这种情况下主信道信噪比、窃听信道信噪比、安全传输速率以及窃听用户天线数目对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窃听信道多天线时中断概率增加,即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能,但增加发送端用户数目、降低窃听信道信噪比、增加主信道信噪比可以显着提高系统的安全速率。同时证明,这种方案同随机选择发送用户相比较,切实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魏继尧[7](2016)在《协作通信中多用户调度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信息量巨大的时代里,保证信息稳定而高速的传输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好的通信模式及调度算法为人们所迫切需要。本文研究的协作通信系统是一种覆盖范围广,由多个拥有独立天线的无线节点相互协作的通信系统。协作通信系统将所有发送和接收信息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利用信道衰落特性而非消除信道之间的衰落来获得增益,而所有实现多用户增益的途径则是通过调度来实现。为了更好的提升系统的通信能力,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本文重点研究应用于多用户协作通信系统中的调度算法。在考虑过时现象的影响下,通过建立多用户协作通信模型对调度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信道容量,误码率和用户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以评估所采用调度算法的优劣。本文再进一步基于经典调度算法所能发挥的调度性能,对比例公平算法进行改进。考虑到系统反馈时延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加入时延因子,使改进调度算法具有持续调度性能,可以在调度过程中持续地利用性能更好的链路。并通过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能更适用于多用户协作通信系统,更能保证用户的Qo S,提高公平性。(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6-01)
李俊超[8](2015)在《异构网络融合环境下多用户调度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移动用户数目急剧增长,它们对高速数据传输及多种通信业务并存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些需求同无线资源的稀缺性构成矛盾。异构网络融合技术被普遍认为是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在复杂多变的通信环境中通过对多网络覆盖下的用户进行合理的调度,从而实现用户间干扰的抑制与消除、支持尽量多的用户通信、保证多种业务应用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等,仍是未来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本学位论文深入研究异构网络融合场景下多用户调度算法,主要包括: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下行通信调度算法、蜂窝网络下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 D2D)通信接入控制和调度算法、频谱共享多跳网络速率控制和调度算法等。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异构网络融合场景下多用户调度的总体模型,包括系统模型、信源模型、队列动力学模型和时延-QoS需求模型,从而给出了时延约束下多用户调度的一般优化问题。该优化问题以系统长时平均吞吐量最大化为目标,约束于各用户最大允许长时平均时延限制,是一个随机优化问题。介绍了求解该随机优化问题的两种常用方法,即基于大偏差理论和基于Lyapunov优化理论的方法,并阐释了这两种方法在算法性能、计算复杂度以及实现手段方面的优缺点。结合所述长时平均时延约束下的长时平均吞吐量最大化问题,分别求解了基于这两种方法的一般解形式,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实现方法。2.针对多用户MIMO下行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时延约束下的低复杂度多用户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大偏差理论中的有效带宽和有效容量的概念,从统计意义上来描述随机业务流的到达过程和服务过程。根据大偏差理论,各用户的最大允许长时平均时延约束可以被转化等价的瞬时最小数据传输速率约束,所得等价速率约束下的加权和速率最大化(Weighted Sum Rate Maximization, WSRMax)司题只与系统各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相关。为进一步降低计算复杂度,给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的低复杂度多用户调度实现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GA的多用户调度算法可以在获得较好近似解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求解的计算复杂度。3.针对蜂窝网络下D2D通信系统,研究了时延约束下的接入控制和调度问题,以期提高系统吞吐量效用函数值、保证算法时变环境的鲁棒性、满足各业务流的时延-QoS需求。为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引入动态网络接入,即各数据源可以在各调度时隙动态地选择接入蜂窝网或D2D网络。在分析了长时平均时延约束与所需优化调度参数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给出它们之间的对偶关系,并提出了基于大偏差理论和基于Lyapunov优化理论的两种动态网络接入选择、信道-功率分配算法。从所提算法可以看出,无论是使用大偏差理论还是Lyapunov优化理论,所述时延约束下的多用户调度问题均可等价地转化为最小数据传输速率约束下的WSRMax问题。仿真结果表明,Lyapunov优化理论下控制参数V取值的选择需要在不同系统性能指标之间折衷;此外,基于大偏差理论的算法在数据包平均到达率较低时有着较好的性能,而随着数据包平均到达率的增加,基于Lyapunov优化理论的算法的性能恶化则较为平缓。4.针对频谱共享多跳无线网络,研究了以最大化系统的吞吐量效用函数值为目标的速率控制和调度全局优化问题。为方便该调度问题的描述,引入基于梯度的调度法则求解各时隙的最优流速率、分配带宽和功率。由于该联合速率控制和调度问题的非凸性,使用凸优化理论求解该问题并不能保证获得问题的全局最优解。然而,考察优化问题的单调性并利用单调性优化方法,却可以绕开问题的非凸性,从而有效地求解全局最优解。本章在此基础上展示如何将优化问题转化成单调性优化的标准形式的基础上,利用一种新的基于单调性的分支定界法,提出一种全局最优速率控制和调度(Global Optimal Rate Control and Scheduling, G-RCS)算法,从而可以有效地求解其全局最优解。为进一步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出一种加速的全局最优速率控制和调度(Accelerated Global Optimal Rate Control and Scheduling, A-G-RCS)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而所提G-RCS算法和A-G-RCS算法均能经过有限次迭代收敛到优化问题的(η,∈)-最优解,因此能够为该领域所有现有的或即将提出的、集中式的或分布式的、最优的或启发式的算法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基准。(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5-10-19)
邹玉龙,蒋元[9](2015)在《联合多用户调度与协作干扰选择的无线物理层安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理层安全策略作为一种利用无线信道物理特性来对抗窃听者的有效手段,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多用户调度与协作干扰技术在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方面的表现,并将两种技术有机结合,深入研究无线网络的通信安全。通过联合采用多用户调度方案与协作干扰技术以增强无线通信安全,在多用户无线通信网络中,采用多用户调度策略,在选择最优信道进行通信的同时,对窃听节点进行协作干扰,在合法用户端通过波束权重矩阵对干扰信号进行合并以消除干扰信号对接收端的影响,最终达到在不干扰合法通信的前提下极大地干扰窃听信道,最终增强无线网络的通信安全。数值仿真表明,联合多用户调度与协作干扰的方案的安全中断概率明显低于仅采用多用户调度的方案。(本文来源于《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2015年04期)
宋海龙,张书真[10](2015)在《基于迭加编码及多用户调度的高斯传输信道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高斯传输信道的数据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迭加编码及多用户调度的高斯传输信道优化算法(MGSC)。首先,该算法提出了高斯传输信道的系统模型,分析源-端的距离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以及用户的平均功率增益;接着,在高斯传输信道上采用最优的迭加编码与连续干扰消除的方法,并根据各个用户的效用函数来执行最佳的功率和速率分配,并通过概率优化方法来对信道用户进行选择,接入最佳的传输信道;最后,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接入用户变化的情况下,相比双向中继信道无线信号和功率传输优化算法(TWRC)以及基于矩阵与格球解码(LSD)技术的数据传输算法,MGSC的信道总数据传输速率分别提升10.2%和21.7%,并且信道增益的平均效果分别高出5.7%和6.4%。因此,MGSC在信道传输速率和信道增益上有较好的优化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5年06期)
多用户调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NOMA系统传输模型,提出了基于NOMA通信场景下的多用户调度策略,对非窃听中继和窃听中继2种场景分别进行研究分析,推导计算出2种场景下OMA与NOMA系统安全中断概率数学闭合表达式,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主信道信噪比(SNR)和发送用户数目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能,分析表明同等情况下基于NOMA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总是低于OMA系统,并且这种优势随着主信道SNR的增加、窃听信道SNR的减小而更加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用户调度论文参考文献
[1].贺金领,肖玲玲.基于MU-MIMO分簇调度算法的下行链路多用户调度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岳雪峰,余钢,冯友宏,曹喜珠,董国青.基于NOMA场景的多用户调度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
[3].蒙晓旭.大规模MIMO上行链路多用户调度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4].郁林.基于有限反馈的MU-MIMO多用户调度[D].南京邮电大学.2018
[5].董校利.以用户为中心的室内VLC多用户调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8
[6].冯友宏,岳雪峰,杨志,王启蒙,李琦琦.窃听多天线的多用户调度安全性能分析[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8
[7].魏继尧.协作通信中多用户调度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
[8].李俊超.异构网络融合环境下多用户调度算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
[9].邹玉龙,蒋元.联合多用户调度与协作干扰选择的无线物理层安全研究[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5
[10].宋海龙,张书真.基于迭加编码及多用户调度的高斯传输信道优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