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花山岩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花山岩画,生态景观,民族艺术,文化
花山岩画论文文献综述
徐锦辉[1](2019)在《主体间性语境下的壮族花山岩画生态景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壮族的花山岩画以不计其数的图像和艺术造型形式来塑造壮族形象,建构艺术场景与表达生命感知。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出发,其中对岩画图像艺术的分析,成为叙述者在已然的时空中探寻人生历程与展现内在世界的重要路径。我们分别从图像、仪式、他者叁个维度,探讨花山岩画艺术性、生命性、生态性的灵韵。在主体间性语境下反观民族艺术在当代消费时代的身份状态,同时寻找与汉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平等、对话的救赎路径。因此说明以主体间性的视角审视民族艺术存在合法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3期)
胡衍立[2](2019)在《论花山岩画及美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花山岩画凭借着独特的艺术特色、深厚的人文思想和壮美的生态景观,成为了集民族性、历史性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绘刻在悬崖峭壁上的图画,不但体现了祖先深厚的智慧和思维,同时也以震撼人心的艺术特性,成为了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围绕花山岩画的艺术表现特点、发展规模以及美学价值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3期)
梁穆穆,陈锋[3](2019)在《花山岩画图像的形式美及其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山岩画图像的色彩、线条、形状具有一定的形式美特征。主要体现为:对称均衡、对比变化、重复与韵律、单纯的色彩、多样的统一。形式美具有抽象性、相对独立性和可学习性特征。形式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花山岩画的形式美法则对于目前桂西南的绘画、文艺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19年06期)
齐雪松[4](2019)在《花山岩画艺术在现代壁画艺术中的视觉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山岩画艺术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是战国至东汉时期绘制在崖壁上的图画,当时生产力低下,花山岩画艺术利用特殊的风格反映着人类社会,体现出艺术的生动性和幻想性。因此,花山岩画艺术在现代壁画艺术中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文章分析了花山岩画艺术在现代壁画艺术中的视觉表达,以更好地传承花山岩画艺术。(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羊绍全[5](2019)在《左江流域“花山族群”历史考析——也谈花山岩画族属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左江流域花山岩画之作画主体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本文的核心点在于关注左江流域在战国至东汉的岩画发展时期,左江流域族群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尝试用历史考证方法,通过对古文献记载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广西左江流域考古遗址发现及学界对花山岩画的研究成果,从左江流域人类之起源开始,分析从战国至东汉时期(岩画时期)"花山族群"的演变,提出"花山族群"在起源、发展及民族融合过程中具备族群文化特征,是花山岩画创作的本体。(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梁穆穆[6](2019)在《世遗花山岩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左江花山岩画作为一种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地方美术教育的重要资源。美术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地方中学来说,融入地方美术资源可以使文化遗产在地方美术教育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何永艳[7](2019)在《花山岩画与蚂节:南疆边地壮族社会整合的仪式——花山岩画与“蚂节”比较研究论文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蚂节和花山岩画中的核心角色"土司""大人"都是壮民族社会依生关系的体现,在这两种仪式活动中凝聚了壮族人民共同的信仰、文化象征和社会治理目的,包蕴了多重文化符号、凝聚了族群多重力量。壮族人民在这样的全民聚会狂欢活动中获得精神的归属、心理的安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实现情感的抒发和宣泄,社会治理者借助仪式象征获得了族群的认同与统治的合法性、促进了社会治理的实现,在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稳固及南疆边地民族社会的建构、民族性的加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唐香花[8](2019)在《左江花山岩画图像景观造型元素的现代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左江花山岩画始终创造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与艺术价值,运用在各种领域的文化景观设计与展示方面都独具特色。基于左江花山岩画的起源和图像符号分类认识,着重论述左江花山岩画图像景观造型元素被广泛运用于各个现代化领域中的艺术化应用。(本文来源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支桂衡[9](2019)在《基于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中身体活动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逻辑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及文献资料法,对其中的身体活动形态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归类。即分别从人与舟符号、人与圆形符号、密集的人物组合等方面,探讨花山岩画当中具体的身体活动形态,以此对壮族先民骆越人传统的生活场景进行描绘,为此领域研究提供些许借鉴。(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1期)
刘亦武,周涛[10](2019)在《广西花山岩画图案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花山岩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图案元素在民族传统元素的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笔者经调查发现,花山岩画虽然作为民族传统元素的瑰宝,但其相关文创产品发展不足,市场上现有的花山岩画文创产品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文创产品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设计者应重视和加强对花山岩画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让更多的优秀文创产品进入市场。因此,笔者将花山岩画图案元素进行提取和创新,并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将花山岩画图案元素更好地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推动花山岩画文创产品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18期)
花山岩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花山岩画凭借着独特的艺术特色、深厚的人文思想和壮美的生态景观,成为了集民族性、历史性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绘刻在悬崖峭壁上的图画,不但体现了祖先深厚的智慧和思维,同时也以震撼人心的艺术特性,成为了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围绕花山岩画的艺术表现特点、发展规模以及美学价值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山岩画论文参考文献
[1].徐锦辉.主体间性语境下的壮族花山岩画生态景观研究[J].艺术品鉴.2019
[2].胡衍立.论花山岩画及美学价值[J].艺术品鉴.2019
[3].梁穆穆,陈锋.花山岩画图像的形式美及其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19
[4].齐雪松.花山岩画艺术在现代壁画艺术中的视觉表达分析[J].大观(论坛).2019
[5].羊绍全.左江流域“花山族群”历史考析——也谈花山岩画族属问题[J].文化学刊.2019
[6].梁穆穆.世遗花山岩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7].何永艳.花山岩画与蚂节:南疆边地壮族社会整合的仪式——花山岩画与“蚂节”比较研究论文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19
[8].唐香花.左江花山岩画图像景观造型元素的现代应用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支桂衡.基于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中身体活动形态研究[J].智库时代.2019
[10].刘亦武,周涛.广西花山岩画图案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