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线极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能量传输,双线极化,整流天线,SIR
双线极化论文文献综述
蔡皓天,陈星[1](2019)在《高效率双线极化整流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高效且谐波影响小的5.8GHz双线极化整流天线,它由双线极化贴片天线和小型化的微带整流电路组成,两者由过孔相连从而避免了直流流向交流回路,将整流电路的谐波抑制结构和低通滤波器部分用阶梯阻抗谐振器(SIR)代替,减小电路尺寸52.1%。测试结果显示,在0°至180°入射微波极化角度下,该整流天线的微波至直流的整流效率可达62.1%至71.6%。(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5-19)
桂万如,陈士兵,季文涛[2](2018)在《用于Ku频段卫星通信的双线极化天线馈源阵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Ku频段卫星通信的双线极化天线馈源阵列,该馈源阵列可应用于单反射面或双反射面的卫星通信天线中,实现对通信卫星的小角度、高速、高精度电子波束扫描和跟踪,降低卫星天线对机械伺服结构精度和动态跟踪的要求,从而大幅降低伺服系统成本,拓展动中通卫星天线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8年12期)
喻明,周永刚[3](2018)在《8mm双线极化四脊棱锥喇叭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8mm双线极化四脊棱锥喇叭天线,以满足双线极化、低驻波、高增益、宽3dB波束宽度的应用需求。本文详细介绍了毫米波四脊方波导结构、同轴脊波导变换结构,加脊喇叭结构的设计过程,分析了天线主要结构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该天线在34-36GHz工作频段内,双端口驻波比均低于1.5,双端口隔离度大于20dB,增益大于17dB,3dB波束宽度大于17°,且方向图在工作频段内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本文对该天线进行了加工实测,结果与仿真吻合。(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8-05-06)
钟顺林,马达,高平,王海龙[4](2017)在《Ku频段双线极化平板天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开口波导阵列和正交模式耦合器的平板天线结构,在接收和发射频段形成高效率的任意正交线极化波束。采用在辐射口面加载金属栅隔的方式有效抑制天线波束的栅瓣。通过HFSS商用软件仿真,接收和发射频段驻波≤1.5,任意线极化的轴向交叉极化隔离度优于30d B,天线效率大于70%,第一旁瓣≤-13d B。(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7-10-16)
郑琦,郭陈江,陶波,丁君[5](2017)在《一种双层双频宽带双线极化反射阵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一种双层双频宽带反射阵天线的设计方案。在上下两层分别布局中心频率为12.5GHz和14.5GHz的宽带单元。仿真结果表明,两个宽带单元分别可以实现超过500°和超过550°的移相范围,且移相曲线具有很好的线性度。最终,设计了低频和高频分别有208单元的圆形口径阵列,仿真结果表明该反射阵在两个频段内分别可以实现8%(12.0GHz~13.0GHz)和18%(12.5GHz~15.0GHz)的1d B增益带宽。(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7-10-16)
王进,杜彪,李振生,伍洋[6](2017)在《紧凑型双线极化Ku四端口馈源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双线极化四端口Ku频段馈源网络,该网络由一个宽带正交模耦合器和两个相同的频率双工器组成。介绍了关键部件宽带正交模耦合器的设计方案,加工和测试了该馈源网络,测试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实测结果表明,所有端口反射损耗优于-18.5d B,插入损耗小于0.5d B,收发隔离度大于90d B。(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10-16)
武震天,石婷,李梅,唐明春[7](2017)在《一种电小、低剖面的双线极化惠更斯源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双线极化电小惠更斯源天线的辐射机理,并在电小(ka=0.89)、低剖面条件下实现了双线极化惠更斯源天线的设计。通过将天线两端口垂直放置以产生正交的线极化波并且天线成90°旋转对称的结构,实现在通带内保持良好的阻抗匹配和高的隔离度。仿真结果表明,在通带内,天线的隔离度小于-30.6 d B,前后比大于15 d B。(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10-16)
张艳梅,李峰,吴婵娟[8](2017)在《一种新型双线极化BD2 B3抗干扰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双线极化BD2B3抗干扰天线单元,采用2个幅度相等相位相差90°的馈电点,产生幅度相等相位正交的2个线极化波实现双线极化,用该天线单元进行抗干扰阵列组合,能够有效减小天线阵列的体积。(本文来源于《导航定位与授时》期刊2017年04期)
李昕桉,王巍,李庆浩[9](2016)在《X频段超宽带双线极化微带天线的分析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具有较高口面利用率的宽频带双线极化微带天线。在辐射贴片上方增加寄生贴片单元并通过优化两层贴片之间的距离实现宽频带;通过仿真优化改善了极化隔离度。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的驻波相对带宽达到了18.4%(VSWR≤2),工作频段范围内增益大于8d Bi,并具有20d B以上的端口隔离度。(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6年07期)
周耀栋[10](2015)在《双频圆极化及宽带双线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系统的快速发展,介质谐振器天线(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DRA)由于其频带宽、损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圆极化天线和双极化天线在卫星通信、导航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文主要对双频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和宽带双线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双频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单馈电双频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该天线采用矩形缝隙耦合馈电,激励起HE111和HE11δ(2<δ<3)模式,从而实现了双频工作。通过对圆柱形介质谐振器开槽,产生了两组正交模,从而获得了双频圆极化特性。为了进一步拓宽天线的阻抗和轴比带宽,在地板上引入了一对相同的圆弧缝隙。利用圆弧缝隙与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双谐振工作,使天线在低频段实现了宽带圆极化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在两个频段的阻抗带宽(|S11|<-10dB)分别为26.25%(4.5-5.88GHz)和11.17%(8.54-9.55GHz),3-dB轴比带宽分别为15.8%(4.78-5.6GHz)和5.02%(8.94-9.4GHz)。最后,对该天线进行了实物制作和测量,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2.对宽带双线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了一种探针-缝隙耦合混合激励的宽带双线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通过引入空气层来降低谐振器的Q值,从而拓宽天线的阻抗带宽。采用探针和缝隙耦合混合馈电的机制,实现了双线极化工作。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两个端口的阻抗带宽分别为50.84%(4.24-7.13GHz)和41.75%(4.7-7.18GHz),在重迭频带内的端口隔离度大于25dB。接着,又设计了一种倒L型探针激励的宽带双线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在谐振器与地板之间引入了一层低介电常数(ε_2=2.2)的介质层,有效地降低了Q值,实现了宽频带特性。通过将两对矩形介质谐振器正交排布,每对谐振器由一个T型功分器馈电,从而使天线实现双极化和高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两个端口的阻抗带宽分别为58.43%(4.47-8.16GHz)和52.47%(4.78-8.18GHz),在频带内的端口隔离度基本大于20dB。最后,对第二个天线进行了实物制作和测量,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2-01)
双线极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Ku频段卫星通信的双线极化天线馈源阵列,该馈源阵列可应用于单反射面或双反射面的卫星通信天线中,实现对通信卫星的小角度、高速、高精度电子波束扫描和跟踪,降低卫星天线对机械伺服结构精度和动态跟踪的要求,从而大幅降低伺服系统成本,拓展动中通卫星天线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线极化论文参考文献
[1].蔡皓天,陈星.高效率双线极化整流天线设计[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2].桂万如,陈士兵,季文涛.用于Ku频段卫星通信的双线极化天线馈源阵列[J].数字通信世界.2018
[3].喻明,周永刚.8mm双线极化四脊棱锥喇叭天线设计[C].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8
[4].钟顺林,马达,高平,王海龙.Ku频段双线极化平板天线的研究[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2017
[5].郑琦,郭陈江,陶波,丁君.一种双层双频宽带双线极化反射阵天线设计[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2017
[6].王进,杜彪,李振生,伍洋.紧凑型双线极化Ku四端口馈源网络[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2017
[7].武震天,石婷,李梅,唐明春.一种电小、低剖面的双线极化惠更斯源天线设计[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2017
[8].张艳梅,李峰,吴婵娟.一种新型双线极化BD2B3抗干扰天线设计[J].导航定位与授时.2017
[9].李昕桉,王巍,李庆浩.X频段超宽带双线极化微带天线的分析和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
[10].周耀栋.双频圆极化及宽带双线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