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互动论文-刘平

庭审互动论文-刘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庭审互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顺应理论,公诉人权力,威胁性话语,打断

庭审互动论文文献综述

刘平[1](2019)在《刑事庭审中公诉人权力的顺应性研究——基于公诉人与被告人的话语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庭审话语是典型的机构性话语,其参与者拥有分明的权力和明确的目的。该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以叁场刑事庭审为语料,对公诉人在与被告人的话语互动中的威胁性话语和打断两种话语策略进行权力的顺应性分析。研究发现公诉人使用威胁性话语和打断的话语策略可以使被告人在庭审中尽可能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有利于实现最终的公平审判。(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01期)

汪婧[2](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问答互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问答互动是庭审话语的显着特征。本文基于自建的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语料库,结合廖美珍教授提出的问答互动模式理论,探讨分析24场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话语的问答互动现象。本文发现: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话语中共有7种问答互动模式,Q—R—Qr—Rn模式、Q—R—Fi+r—Fii—Fiii—Fiv模式、Q—R模式在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语料中使用最为频繁。(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8年07期)

王海燕[3](2018)在《“出一次庭比上十次法制课更有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昨天上午,市第叁中级人民法院法庭里正在进行一场行政诉讼庭审。坐在当事人席上“对簿公堂”的一方,是市质监局总工程师陆敏。庭审现场,还有一群特殊的旁听者,市政府秘书长汤志平、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茆荣华,还有来自市人社局、市机管局、金山区政府、奉贤区(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8-05-30)

汪婧[4](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问答互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和语言密不可分,因此法律语言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庭审话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庭审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语言,有着较大的研究价值。问答互动是庭审话语的显着特征,所以很多学者就庭审话语中的问答互动现象做了大量研究。然而,大部分相关研究更倾向于分析律师和证人之间的问答互动,对法官和律师之间的问答互动现象关注度不够。因此,本文将基于语料库分析刑事庭审话语中法官和律师之间的问答互动现象。鉴于美国最高法院因其高级法官和律师之间的激烈辩论而闻名于世,本文研究所用语料都是从美国最高法院官网提取的真实语料。为了找出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话语问答互动的典型语言特征,笔者随机抽取24个样本,并进行语法标注和功能标注来建设语料库。在廖美珍(2003)问答互动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首先将分析语料中问话和答话的词汇特征及分类,然后详细分析语料中的问答互动模式,最后基于目的原则分析法官和律师在不同目的关系中的问答策略。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话语中,法官和律师的问话和答话中都会分别出现某些特定高频词汇,并且,法官倾向于使用6种问话结构,律师通常使用3种答话结构;法官和律师之间的问答互动涉及7种问答互动模式;在不同的目的关系中,法官和律师会采取不同的问答策略。本文对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话语问答互动现象做了详细研究,具有一定的语言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不仅能为法律专业人事提供一些问答策略方面的启示,而且可为其他非法律话语问答互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赵耀,曾利沙[5](2018)在《目的原则与语篇连贯分析再思考——兼论庭审互动话语连贯识解机制的理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连贯是语篇分析的核心课题。针对目的原则与语篇连贯分析的局限性,现提出扩展式目的统摄连贯识解机制的理论方法,旨在为庭审互动话语的连贯识解机制提供更具可分析性、可描写性、可推论性的整体分析框架。(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肖艳花[6](2017)在《庭审话语互动中法官身份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8场庭审语料的分析发现,法官具有执行者、主持者、组织者、调查者、倾听者、调解者、仲裁者等多重身份。法官身份角色随着具体的语境和法庭审判进程的变化而变化,宏观上表现为程序性控制和实体性参与,微观上表现为通过分配话轮、选用不同的语气类型和言语行为方式建构自己的话语角色。与此同时,法官话语资源的选择又常与其法律人的身份保持一致,故表情式等言语行为受到压抑。因此,在庭审这种特殊的机构语境下,语言和互动建构法官多重话语角色的同时,又反过来受其制约。(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樊一鸣,方圆苑[7](2017)在《金华实现庭审公开与规范化良性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在“2016年第叁方评价中国庭审公开网庭审活动”中,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荐的(2016)浙07刑终1137号案件庭审获得满分,为全国仅有的5个满分庭审之一,金华中院荣获“最佳组织奖”。近年来,金华法院一方面大力推进庭审公开,(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7-06-13)

蔡欣欣,郭梓飞[8](2016)在《“互联网+”时代媒体与司法应良性互动——以郑州市中院首试“微信庭审”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正实施"互联网+"战略,司法改革也在探索利用"互联网+"服务审判工作。媒体报道的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利用"互联网+",创新传统审判模式,在全国首次试行现场只有法官的"微信庭审询问",当事人坐在家里通过微信案件办理工作群就能参加庭审,就是司法与媒体互动的例子。在"互联网+"时代,媒体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已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互联网+"时代媒体司法报道的功能与困惑(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6年17期)

孙炳文[9](2015)在《从关联视角看庭审互动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揭示话语标记语的存在理据,分析了话语标记语在法庭问答互动中的四种语用功能,即明示功能、人际情感功能、语篇组建功能、语境制约功能。作者通过对近两万字的法庭审判语料中的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分析,得出了叁个结论:第一,在法庭交际中,适当地使用话语标记语可以提高律师、公诉人以及审判长对被告问话的效率;第二,同一话语标记语可以对应多种语用功能;第叁,不同的话语标记语可以行使同样的语用功能。因此,法庭中的交际者应提高话语标记语的语用意识,引导听话人正确理解问话和准确答话,保证法庭交际互动的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当代修辞学》期刊2015年01期)

许华菁[10](2014)在《庭审互动中的预设研究——以《法庭之王》一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预设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德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弗雷格首先提出了预设这一概念,但他只是从哲学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研究,并在1892年的《意义和指称》一书中用预设解释了一些语义中的逻辑现象。早期,预设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进行的。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预设逐渐转向了语用学方向。那么什么是预设?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又有何区别?1."命题A预设命题B当且仅当B是A有真值或假值得必要条件"。斯特劳森这个关于预设的这个定义可以看做是语义(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4年22期)

庭审互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问答互动是庭审话语的显着特征。本文基于自建的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语料库,结合廖美珍教授提出的问答互动模式理论,探讨分析24场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话语的问答互动现象。本文发现: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话语中共有7种问答互动模式,Q—R—Qr—Rn模式、Q—R—Fi+r—Fii—Fiii—Fiv模式、Q—R模式在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语料中使用最为频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庭审互动论文参考文献

[1].刘平.刑事庭审中公诉人权力的顺应性研究——基于公诉人与被告人的话语互动[J].海外英语.2019

[2].汪婧.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问答互动研究[J].英语广场.2018

[3].王海燕.“出一次庭比上十次法制课更有效”[N].解放日报.2018

[4].汪婧.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问答互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5].赵耀,曾利沙.目的原则与语篇连贯分析再思考——兼论庭审互动话语连贯识解机制的理论方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

[6].肖艳花.庭审话语互动中法官身份的构建[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7

[7].樊一鸣,方圆苑.金华实现庭审公开与规范化良性互动[N].人民法院报.2017

[8].蔡欣欣,郭梓飞.“互联网+”时代媒体与司法应良性互动——以郑州市中院首试“微信庭审”为切入点[J].青年.2016

[9].孙炳文.从关联视角看庭审互动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J].当代修辞学.2015

[10].许华菁.庭审互动中的预设研究——以《法庭之王》一书为例[J].校园英语.2014

标签:;  ;  ;  ;  

庭审互动论文-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