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坝洲水电厂水轮机顶盖排水控制方式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继承[1](2017)在《龙滩水电站“无人值班”运行模式可行性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结合龙滩水电站现状,从监控方式、设备状况、人员素质状况、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等几个方面,初步分析了电站实行"集中控制、无人值班"的可行性,指出了目前电站实行"无人值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拟实行"集中控制、无人值班"的水电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俊玮[2](2015)在《柘林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电厂和电网分开后,水力发电厂的运营和管理更趋向于商业化,因此也需要有更先进、稳定的产品和设备保证电厂的经济可靠运行,给各个发电厂创造更多的效益,水电厂自动化监控系统满足了目前技术发展和发电厂的需要。柘林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经过10年左右(A厂11年,B厂9年)的运行后,由于监控系统设备逐年老化以及计算机监控系统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柘林水电厂经过讨论研究决定于2009年对原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选用南京南瑞集团自动化控制公司的NC2000系统取代原SSJ3000操作系统,并对上位机及下位机硬件及软件进行全面的更新换代,取消A厂现地控制单元的工控机部分,改为直接通过PLC自带的以太网接口接入上位机。采用A、B厂联合统一、全开放,分层分布式结构。通过此次升级改造达到提高系统可靠性、增强系统功能、优化系统结构的目的。本文从国内外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着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柘林水电厂原监控系统的功能,说明了改造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提出了柘林水电厂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的系统总体原则及改造的具体实施方案,介绍了方案实施的步骤措施等情况,并对新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后的系统各项性能进行了分析说明。通过此次升级改造,使得监控系统在软硬件配置及功能上均得到了大幅提高,为柘林水电厂全面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天智,张英[3](2013)在《水电站顶盖排水系统设计优化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部分水电站顶盖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对顶盖排水系统的测量装置、控制系统、排水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应用较好的优化建议。
程玺,王磊,赵伟庆,罗来明[4](2011)在《水电厂顶盖排水控制方式的改造》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某水电厂顶盖排水系统的概况,分析了顶盖排水控制回路的缺点。针对其控制回路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用可编程PLC控制回路替换常规继电器控制回路,从而提高该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聂志立,胡作新[5](2009)在《高坝洲水电厂技术改造工作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坝洲水电厂设备投产运行近10年,经历了初期的设备整治、提高自动化水平、设备老化改造等阶段,对近10年间主要的设备技术改造和进步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设备管理经验。
毛建生[6](2008)在《基于GE90-30PLC水电站现地控制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了促进小型水电站实现自动化控制,对已建水电站更新技改,进行必要的增容,扩大效益,促进小型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小型水电站采用以常规控制装置与计算机监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由于每个小型水电站的工况、要求不同,使得不同水电站的控制系统有较大的差异。浙江天台桐柏水电站是建于70年代的坑道式水电站,其采用常规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安全性能较差。我们用基于GE90-30PLC水电站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本文分析的是天台桐柏水电站现地控制系统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水电站控制系统发展概况,简述了水电站控制系统的总体构架、PLC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配置。然后,综合目前国内外小型水电站中使用的各种PLC,结合浙江天台桐柏水电站的实际工况,确定现地控制系统由一体化工控机,GE90-30PLC和电量交流采样装置等组成的高性能可编程控制器。依据功能分析,硬件部分实现系统配置结构。软件的实现方面,采用流程方式进行编写,引入了流程指针的方式进行顺序控制,同时在每一步流程中引入流程中断的中继,最终实现水电站现地控制的要求,实现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方式。最后本文针对水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向帅[7](2007)在《面向运行人员的机组状态可视化监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响应国家“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口号,越来越多的水电厂安装了实时状态监控系统,实现对水电机组特征参量的在线监控,大大提高了电厂自动化水平。然而现有的监控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监测信息不够全面,表现手段不够丰富,设备性能评价不够直观等给运行人员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本论文正是针对这样一种实际需要,结合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电厂“最优维护信息系统”项目,进行面向运行人员的机组运行状态可视化监测与分析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通过对运行人员的职责和对机组状态表现手段的需求、设备性能评价的需求、监测软件的需求进行分析,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及其意义。2.介绍了可视化技术以及Flash技术,阐述运用Flash技术对机组状态进行监测的理由,同时介绍了Flash技术用于机组状态可视化监测的实现原理和实现过程。3.阐述了机组运行状态分析和设备性能评价的思路及意义,详细介绍了顶盖排水系统和技术供水系统状态量指标量的计算方法以及系统故障分析方法。4.介绍了最优维护信息系统中控室终端的设计思路、设计并开发了软件的结构模块和功能模块,同时对软件的各项功能进行具体说明。
贲小进[8](2006)在《网络控制系统及其在水电站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控制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控制系统逐步应用到控制工程中,具有系统连线少、可靠性高、易于系统扩展以及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等优点。但由于通讯网络的引入,使得网络控制系统中存在如网络诱导时延、网络调度、数据包多包传输及丢失等许多新问题。因此,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成为目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介绍了几种目前比较流行的现场总线,重点分析了CAN总线的性能特点和协议结构以及由CAN总线构成的网络控制系统及时延特性。 (2)介绍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和原理,通信任务及其特殊性。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水电站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 (3)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时延,首先介绍了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相应的时延补偿方法。对网络诱导的不确定时延,首先研究了将模糊控制与传统的PI控制方法相结合的网络控制器以及模糊PI与Smith预估相结合的网络控制器;接着对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将这种网络控制器应用于水电站辅机控制,以变频调速泵的网络控制系统为例,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4)网络控制系统(NCS)的性能不仅与所采用的控制算法有关,还与所采用的调度算法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介绍了两种典型的调度算法(RM和EDF),并利用TrueTime工具箱进行分析比较。从网络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网络控制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
李健[9](2005)在《梯级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梯级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处于电网AGC 调度和电厂AGC 运行之间的一个运行控制层次上,不仅仅要满足实时电力负荷平衡,还要参考系统频率的偏差来调整梯级各电厂出力。同时,梯级电站之间还存在水量平衡、水流流达时间等复杂约束,此外还有防洪、航运方面的要求,因此梯级AGC 还应当协调上下游电站的负荷和用水,运用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实现水库最优调度和电力负荷的优化分配。本文结合三峡梯调自动发电控制(AGC)软件开发,研究了梯级自动发电控制的优化算法,提出了大型水电厂AGC 分组控制方式和梯级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方案,研究了电力市场下水电厂AGC 容量的优化分配问题,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AGC 算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首先对梯级AGC 算法的安全性、实时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分层算法的思路; 然后分别研究了厂站、枢纽和梯级的负荷分配算法。对厂站分配,研究了机组组合、开停机和负荷分配算法; 对枢纽负荷分配,采用POA 方法予以求解,并且给出了考虑负荷死区的调整算法; 对梯级负荷分配,首先给出了梯级蓄能最大模型,然后对其进行修正,采用坐标轮换法进行求解,在得出结论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梯级负荷分配的实用算法。在对算法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水电厂AGC 工程应用的问题。首先针对AGC 对机组的影响提出了大型水电厂分组控制方式; 然后对梯级AGC 给出了分层控制的基本方案。为适应辅助服务市场建立起来后电力市场下水电厂AGC 运行方式的转变,本文研究了水电厂在AGC 容量市场和日前电量市场两市场售电优化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优化算法和算例。
程泽斌,陈刚[10](2004)在《高坝洲水电厂水轮机顶盖排水控制方式改进》文中指出分析了高坝洲水电厂水轮机组顶盖排水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 ,并介绍了对其改进的措施
二、高坝洲水电厂水轮机顶盖排水控制方式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坝洲水电厂水轮机顶盖排水控制方式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龙滩水电站“无人值班”运行模式可行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水电站“无人值班”的发展与现状 |
2 龙滩水电站现状与“无人值班”条件 |
2.1 监控方式 |
2.1.1 基本监控方式 |
2.1.2 调度信息传递 |
2.2 设备状况 |
2.3 人员素质状况 |
2.4 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3 实行“无人值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
4 结语 |
(2)柘林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水电厂综合自动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2 监控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 计算机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改造前监控系统功能分析 |
2.1 柘林水电厂概况 |
2.2 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2.1 监控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
2.2.2 监控系统改造的可行性 |
第三章 柘林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设计研究 |
3.1 升级改造的设计原则 |
3.2 升级改造的重点和特点 |
3.2.1 升级改造的重点 |
3.2.2 升级改造的特点 |
3.3 升级改造的实施方案 |
3.3.1 计算机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系统的总体要求 |
3.3.2 监控系统具体改造方案 |
3.3.3 监控系统网络改造 |
3.3.4 现地PLC单元改造 |
3.3.5 监控系统上位机主机改造 |
第四章 改造后监控系统性能分析 |
4.1 监控系统理论功能分析 |
4.1.1 操作、调节及控制功能 |
4.1.2 运行人员监视及报警处理 |
4.1.3 电厂设备运行管理和指导 |
4.1.4 通信功能 |
4.1.5 运行参数计算 |
4.1.6 系统时钟 |
4.1.7 历史的数据管理功能 |
4.1.8 图形功能 |
4.1.9 设备参数管理 |
4.2 改造后监控系统特点 |
4.2.1 硬件和软件冗余体系 |
4.2.2 灵活多变的系统结构 |
4.2.3 实时任务作业进程管理 |
4.2.4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软件的引入 |
4.3 LCU改造后的功能应用 |
4.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3.2 控制和调节 |
4.3.3 显示与监视 |
4.3.4 通信功能 |
4.3.5 自诊断功能 |
第五章 改造后监控系统实际应用情况 |
5.1 画面索引 |
5.2 机组开停机操作 |
5.3 画面报警功能 |
5.4 温度监测画面 |
5.5 有功、无功调节 |
5.6 人机界面特点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一 |
附图二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水电站顶盖排水系统设计优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顶盖水位的测量装置 |
1.1 浮子式水位计 |
1.2 压力式水位计 |
1.3 优化建议 |
2 顶盖泵控制系统 |
2.1 常规回路控制 |
2.2 可编程控制 |
2.3 优化建议 |
3 排水方式的选择 |
3.1 自流排水方式 |
3.2 顶盖泵排水方式 |
3.3 射流泵排水方式 |
3.4 优化建议 |
4 结语 |
(4)水电厂顶盖排水控制方式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顶盖排水系统概况 |
2 原顶盖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
3 顶盖排水系统控制方式的改进 |
3.1 改进的方式 |
3.2 改进的实施 |
3.3 存在的不足 |
4 结束语 |
(5)高坝洲水电厂技术改造工作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投产初期设备整治 |
1.1 顶盖排水系统改造 |
1.2 上导楔子板改进 |
1.3 水导密封改造 |
1.4 电流互感器更换 |
1.5 开关站22开关改造 |
1.6 开关站汇控柜改造 |
1.7 空压机集控改造 |
1.8 自动补气装置改造 |
2 设备老化改造 |
2.1 励磁系统改造 |
2.2 调速器装置改造 |
2.3 隔离刀闸改造及电缆更换 |
2.4 断控装置改造 |
3 设备管理的经验 |
3.1充分重视设备的选型 |
3.2 严抓设备安装和检修质量 |
3.3 及时设备消缺 |
3.4 适时进行设备改造 |
4 结 语 |
(6)基于GE90-30PLC水电站现地控制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电站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水电站控制方式的演变 |
1.2.3 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现状 |
1.3 本课题来源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电站控制系统总体构架 |
2.1 总体结构 |
2.1.1 电站主控制层 |
2.1.2 现地控制单元层 |
2.2 功能分析 |
2.2.1 数据采集处理 |
2.2.2 安全监视和事件报警 |
2.2.3 控制与调节 |
2.3 系统配置 |
2.3.1 现地控制单元配置 |
2.3.2 监控系统软件配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GE90-30的现地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水轮机调速器 |
3.1.1 水轮机调节系统 |
3.1.2 PLC水轮机微机调速器的总体结构 |
3.1.3 PLC水轮机微机调速器的调节模式 |
3.1.4 PLC微机调速器的工作状态 |
3.2 控制设备 |
3.2.1 机组调速器装置 |
3.2.2 发电机励磁装置 |
3.2.3 发电机同期装置 |
3.2.4 发电机保护装置 |
3.2.5 水机保护回路 |
3.3 辅助设备 |
3.3.1 全厂油处理设备 |
3.3.2 供电回路 |
3.3.3 公用 LCU |
3.4 抗干扰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GE90-30的现地控制系统软件的实现 |
4.1 软件设计原则 |
4.2 机组控制程序设计 |
4.2.1 机组供油系统流程的设计 |
4.2.2 机组开机,停机流程设计及编程 |
4.3 与保护装置通讯设计及编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运行与评价 |
5.1 系统运行 |
5.2 系统评价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开机原程序代码 |
附录2: 停机原程序代码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面向运行人员的机组状态可视化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机组状态监测的内容及意义 |
1.3 相关课题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意义 |
2 运行人员职责及需求分析 |
2.1 运行人员职责分析 |
2.2 运行人员需求分析 |
2.2.1 对机组运行状态表现手段的需求 |
2.2.2 对机组运行状态分析评价的需求 |
2.2.3 对机组运行状态监测软件的需求 |
3 面向运行人员的机组状态可视化监测 |
3.1 可视化技术使用的必要性及研究内容 |
3.2 Flash 用于机组状态监测的技术研究 |
3.2.1 Flash 技术介绍 |
3.2.2 网络通讯方式介绍 |
3.2.3 用于可视化监测的Flash 与网络交互技术 |
3.3 Flash 技术用于机组状态监测的实现过程 |
3.3.1 通讯健壮性机制 |
3.3.2 安全可靠性机制 |
3.3.3 实时性机制 |
3.3.4 仿真性机制 |
3.3.5 实现流程 |
4 面向运行人员的机组状态分析方法研究 |
4.1 机组运行状态分析思路及意义 |
4.2 顶盖排水系统运行状态分析 |
4.2.1 顶盖排水系统工作原理及意义 |
4.2.2 顶盖排水系统状态分析内容及计算方法 |
4.2.3 故障分析 |
4.3 技术供水系统运行状态分析 |
4.3.1 技术供水系统工作原理及意义 |
4.3.2 技术供水系统状态监测的内容及方法 |
4.3.3 故障分析 |
5 最优维护信息系统中控室终端的设计与开发 |
5.1 软件开发的总体思路 |
5.1.1 软件开发工具 |
5.1.2 数据库访问技术 |
5.2 中控室工作站机组状态监测软件实现 |
5.2.1 系统结构 |
5.2.2 软件模块开发 |
5.3 软件的功能应用 |
5.3.1 全厂概览功能单元 |
5.3.2 重要信息功能单元 |
5.3.3 实时信息功能单元 |
5.3.4 曲线显示功能单元 |
5.3.5 报表显示功能单元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网络控制系统及其在水电站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场总线的概述 |
1.2 现场总线在水电厂中的应用 |
1.3 网络控制系统的概述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现场总线 |
2.1 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
2.2 CAN现场总线 |
2.2.1 CAN总线的性能特点 |
2.2.2 CAN总线协议结构 |
2.3 CAN闭环网络控制系统及时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
3.1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原理 |
3.2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及模式 |
3.2.1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模式 |
3.2.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控制方式 |
3.3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
3.3.1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 |
3.3.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 |
3.4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任务及特殊性 |
3.4.1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任务 |
3.4.2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的特殊性 |
3.5 基于CAN总线的水电站分层分布式监控系统 |
3.5.1 系统总体结构 |
3.5.2 系统模块介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在水电站的应用 |
4.1 基于网络诱导时延的NCS建模 |
4.2 网络控制系统时延补偿 |
4.2.1 固定时延的NCS分析与控制 |
4.2.2 随机时延的NCS分析与控制 |
4.3 网络控制系统中一种Smith预估模糊PI控制器的设计 |
4.3.1 网络PI控制系统 |
4.3.2 模糊自适应PI控制系统的设计 |
4.3.3 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4.3.4 Smith预估模糊PI控制器 |
4.4 网络控制技术在水电站的应用 |
4.4.1 变频调速泵网络控制系统 |
4.4.2 控制器的设计 |
4.4.3 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与控制的协同设计 |
5.1 网络控制系统仿真软件—TrueTime |
5.1.1 工具箱介绍 |
5.1.2 应用举例 |
5.2 NCS调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5.2.1 NCS的系统结构 |
5.2.2 NCS调度的特点 |
5.3 两种典型的调度算法 |
5.3.1 Rate Monotonic(RM)调度算法 |
5.3.2 Earliest Deadline First(EDF)调度算法 |
5.3.3 仿真研究 |
5.4 RM调度和EDF调度在NCS网络调度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梯级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梯级AGC 分层优化算法 |
2.1 梯级AGC 算法概述 |
2.2 厂站AGC 算法 |
2.3 枢纽分配算法 |
2.4 梯级分配算法 |
3 水电厂AGC 运行方式研究 |
3.1 AGC 运行对水电机组的影响 |
3.2 大型水电厂AGC 分组控制方式研究 |
3.3 数值算例 |
3.4 梯级水电厂AGC 分层控制方式设计 |
4 电力市场下水电厂AGC 运行方式研究 |
4.1 电力市场下AGC 运行框架 |
4.2 水电厂AGC 容量优化分配 |
5 梯级AGC 应用实例 |
5.1 三峡梯调AGC 项目概况 |
5.2 三峡AGC 系统功能模块 |
5.3 三峡AGC 功能界面 |
5.4 三峡AGC 算例 |
6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I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II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高坝洲水电厂水轮机顶盖排水控制方式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龙滩水电站“无人值班”运行模式可行性探讨[J]. 张继承. 水力发电, 2017(04)
- [2]柘林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的研究与应用[D]. 张俊玮.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5)
- [3]水电站顶盖排水系统设计优化探讨[J]. 李天智,张英.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3(01)
- [4]水电厂顶盖排水控制方式的改造[J]. 程玺,王磊,赵伟庆,罗来明. 电力安全技术, 2011(12)
- [5]高坝洲水电厂技术改造工作回顾[J]. 聂志立,胡作新. 湖北水力发电, 2009(04)
- [6]基于GE90-30PLC水电站现地控制的应用研究[D]. 毛建生. 浙江工业大学, 2008(11)
- [7]面向运行人员的机组状态可视化监测与分析[D]. 向帅.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8]网络控制系统及其在水电站的应用[D]. 贲小进. 河海大学, 2006(06)
- [9]梯级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研究与设计[D]. 李健.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10]高坝洲水电厂水轮机顶盖排水控制方式改进[J]. 程泽斌,陈刚. 湖北水力发电,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