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牛肝菌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分子系统学,牛肝菌,新种
牛肝菌科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李泰辉[1](2019)在《华南牛肝菌科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肝菌科(Boletaceae)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表明,牛肝菌科是一单系类群,目前已包含80余属,800余种,且属、种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华南地区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是热带、亚热带过度区域,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气候类型多样,地域特色明显,牛肝菌资源丰富,但其物种多样性情况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作者对华南地区牛肝菌科真菌进行了系统发育和物种多样性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属级水平,发现并报道了牛肝菌科中第4个子实层体褶状的新属-红褶牛肝菌属Erythrophylloporus Ming Zhang&T.H. Li,并将华南地区分布的牛肝菌属增加到36个,同时发现该地区还存在至少3个系统发育位置独立的属级新支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界定;在物种水平,发现一些曾被冠以欧美名称的物种,如黄孔金牛肝菌Aureoboletus auriporus,近绿盖南方牛肝菌Austroboletus subvirens,辣牛肝菌Chalciporus piperatus和网孢海氏牛肝菌Heimioporus retisporus等在华南地区并不存在,实为华南地区分布的特有物种,分别是中华褐盖金牛肝菌Aureoboletus sp.,新绿南方牛肝菌Austroboletus sp.,辐射辣牛肝菌Chalciporus radiatus和中华网孢牛肝菌Heimioporus sinensis;研究还发现一些属的物种多样性远远被低估了,如本研究发现华南地区金牛肝菌属Aureoboletus物种至少在21种以上,占该类群已知种类的61.7%,体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在种下水平,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Tylopilus balloui为多系,可进一步划分为多个系统发育物种,华南地区分布的形成一个独立支系。(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张明,李泰辉[2](2018)在《红褶孔牛肝菌属,一个分布于中国热带-亚热带的牛肝菌科新属(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褶孔牛肝菌属,是一个基于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建立的具有红色子实层体的牛肝菌科新属,模式种为红褶孔牛肝菌Erythrophylloporus cinnabarinus。红褶孔牛肝菌的主要形态特征为:担子果橙红色至淡黄红色,下延的菌褶受伤后呈淡灰绿色、淡蓝绿色至淡灰蓝色,菌肉鲜黄色,受伤后呈暗紫色、深蓝色至蓝黑色,担孢子光滑,宽椭圆形、椭圆形至卵圆形,囊状体中含有棕褐色色素。基于ITS片段和LSU-tef1-a-rpb1-rpb2片段联合分析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红褶孔牛肝菌属在牛肝菌科系统发育树中呈独立的属级支系存在。本文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特征图示,并讨论了其与表型相关类群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3](2017)在《中国牛肝菌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团队,在真菌学国际主流期刊Fungal Diversity上专刊发表了中国牛肝菌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在两年前的工作基础上,对采自世界各大洲代表性区域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600余份标本进行了研究,借助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形态解剖研究和担孢子超微特征观察,对全世界牛肝菌科的属间亲缘关系和中国该科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重新认识,清晰地构建了牛肝菌科系统发育框架,提出了包括四新亚科在内的七(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用菌》期刊2017年06期)
吴刚,李艳春,赵宽,朱学泰,曾念开[4](2016)在《牛肝菌科近几年新属的发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肝菌科(Boletaceae)是担子菌中牛肝菌目内的包含物种最多的一科,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国内外众多菌物学家对其已开展很多相关研究。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牛肝菌科的分子系统发育框架也逐渐清晰,进而加快了该科的形态分类研究。据统计,近几年,特别是自2014年牛肝菌科分子系统发育框架构建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为了抢占"发言权",致使该科"井喷式"地增加了20多个属级新成员,在一定程度上让该科的分类系统日渐明朗,趋于自然,但由于有的新属范围划分过细,导致属间区分困难。面对如此"剧增"的新属,是该接受还是应合并,值得仔细考虑。本报告将基于详细的形态解剖研究对近几年发表的新属进行仔细分析,以期提出较为合理且自然的牛肝菌科分类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19)
张明,黄浩,邓旺秋,宋斌,李泰辉[5](2016)在《华南牛肝菌科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肝菌科(Boletaceae)是指担子果肉质,地生,子实层体管状,少数褶状及部分腹菌状的一个类群,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华南地区牛肝菌科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多样,且部分类群的系统分类地位不明确。本研究选取了牛肝菌科380余份样本,基于nr LSU序列构建了ML系统发育树,包含了牛肝菌科中已知的56个属,在初步分析了各类群分类地位的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50余份样品,基于4个基因片段(nr LSU、tef1-a、rpb1和rpb2),构建了多基因联合分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地区有牛肝菌科32个已知属的分布,并根据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框架,新划分出9个属级分类单元,发现了一批牛肝菌科新种;同时,证明了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 P.Karst、绒盖牛肝菌属Xerocomus Quél.和金牛肝菌属Aureoboletus Pouzar等在华南地区广泛分布,为优势类群,种类特征相对独特;在物种区系组成上,华南地区既有东南亚热带区系物种分布特征,又与日本等地区有着密切关系,分布着一些共有种类,同时还体现出了中国华南地区独特的物种区系组成。因此,开展华南地区牛肝菌科物种多样性研究,对牛肝菌科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19)
张明[6](2016)在《华南地区牛肝菌科分子系统学及中国金牛肝菌属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肝菌科(Boletaceae)是指一类担子果肉质,地生,子实层体管状,少数褶状及部分腹菌状的一类大型真菌,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研究对热带和亚热带的华南地区牛肝菌科物种进行了系统学研究及物种区系成分特征初步分析。首先广泛采集,获得研究标本500余份,并对每一份标本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获得核糖体大亚基(nrLSU)序列380余条、编码翻译延长因子1-alpha(tef1-a)序列300余条、编码RNA聚合酶第一大亚基(rpb1)序列330余条、编码RNA聚合酶第二大亚基(rpb2)序列300余条,采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分析(BI)构建了牛肝菌科系统发育树。同时,对中国的金牛肝菌属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如下:1.华南牛肝菌科分子系统学研究首先基于获得的380余条nr LSU序列,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牛肝菌科相关序列,构建了牛肝菌科ML系统发育框架,涵盖牛肝菌科56个已知属。在初步解析各类群分类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形态学特征,选取了能代表华南地区牛肝菌科物种多样性的序列150余条,构建了单片段和多片段联合分析系统发育树,结果均显示华南地区牛肝菌科物种多样性丰富,已发现有32个属的分布情况,并根据系统发育框架新划分出10个属级分类单元,其中9个为本研究首次提出;同时,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发表华南地区牛肝菌科1新属和1新种,分别为:黑牛肝菌属Nigroboletus Gelardi,Vizzini,E.Horak,T.H.Li&Ming Zhang,辐射状辣牛肝菌Chalciporus radiatus Ming Zhang&T.H.Li。2.中国金牛肝菌属分类学研究采用4个基因片段联合分析的方法,结合形态学特征对中国金牛肝菌属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金牛肝菌属是一个单系类群,其属下可初步划分成5个分支,其中分支I、分支II、分支III和分支IV均得到了来自形态学特征的支持,体现出了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的一致性;但由于样本量少,仍有部分种类的分类位置不确定。同时发现,金牛肝菌属在中国至少有33个系统发育学种,本研究对其中的18个物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包括2个已知种:西藏金牛肝菌Aureoboletus thibetanus(Pat.)Hongo&Nagas.和臧氏金牛肝菌A.zangii X.F.Shi&P.G.Liu;4个本研究发表的新种:棒状金牛肝菌A.clavatus N.K.Zeng&Ming Zhang、美丽金牛肝菌A.formosus Ming Zhang&T.H.Li、栗色金牛肝菌A.marroninus T.H.Li&Ming Zhang和纤细金牛肝菌A.tenuis T.H.Li&Ming Zhang;1个新组合:长柄金牛肝菌A.longicollis(Ces.)N.K.Zeng&Ming Zhang;11拟定新种:褐色金牛肝菌A.badius Ming Zhang&T.H.Li、栗褐色金牛肝菌A.castaneiceps Ming Zhang&T.H.Li、粘金牛肝菌A.glutinosus Ming Zhang&T.H.Li、异孢金牛肝菌A.heterospora Ming Zhang&T.H.Li、厚瓤金牛肝菌A.houranginus Ming Zhang&T.H.Li、栎生金牛肝菌A.quercus-spinosae Ming Zhang&T.H.Li、变红褐金牛肝菌A.rufobrunneus Ming Zhang&T.H.Li、芥黄色金牛肝菌A.sinapicolor Ming Zhang&T.H.Li、近胶黏金牛肝菌A.subglutinosus Ming Zhang&T.H.Li、毛柄金牛肝菌A.tomentosus Ming Zhang&T.H.Li和铅绿金牛肝菌A.viridulomolybdeus T.H.Li&Ming Zhang。并提供了孢子扫描电镜图和编制了中国金牛肝菌属检索表。本研究表明,华南地区牛肝菌科物种多样性丰富,已发现存在的32个已知属中,金牛肝菌属、褶孔牛肝菌属、粉孢牛肝菌属和绒盖牛肝菌属等在该地区广泛分布,为优势类群,且种类特征相对独特;在区系组成上,既有东南亚热带区系物种分布特征,又与日本等地区在生物地理学上有密切关系,还体现出了中国华南地区独特的物种区系组成。因此,华南地区在牛肝菌科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国金牛肝菌属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发现该类群在华南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分布种类较多,可能代表了该类群的一个物种分化中心;同时,该类群地理分布特征和物种区系组成独特,尚未见广泛分布种类。(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12)
王梦姣,杨国鹏,乔帅,陈文强,邓百万[7](2015)在《牛肝菌科真菌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牛肝菌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对牛肝菌的主要分布特点、食药用价值的开发和有毒牛肝菌品种分类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牛肝菌的分类鉴定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概括。(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吴刚,李艳春,朱学泰,赵宽,韩利红[8](2015)在《牛肝菌科系统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肝菌(boletes)一直是菌物学家眼中的"明星"真菌,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国际上,众多菌物学家已开展了很多相关工作,包括形态分类、分子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等研究。在中国,前辈们也已对国产牛肝菌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现今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不过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分类工作,且国产物种很多都是沿用了欧美物种的名称,未能真实反映我国牛肝菌的系统亲缘关系和物种多样性。本研究前期基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成功构建了牛肝菌科的系统发育框架,获得了七个亚科级分支,59个属级支系,其中22个为新的;并通过详细的形态解剖研究对大部分属级支系及属下国产代表物种进行了精确分类界定,以期如实反映我国牛肝菌物种多样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9-20)
吴刚,冯邦,J,Xu,朱学泰,李艳春[9](2014)在《牛肝菌科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肝菌科(Boletaceae)真菌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因该科属种繁多、形态特征多样、显微结构各异以及相关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不足,导致研究者对该科分类系统及物种演化问题争议不断。本研究选取了四个基因片段(核糖体大亚基nrLSU、编码翻译延长因子tef1-α、编码RNA聚合酶第一大亚基rpb1、编码RNA聚合酶第二大亚基rpb2),构建了多基因联合分析系统发育树,旨在解析该科主干分支的演化及各属级支系间的亲缘关系并探讨一些关键形态特征的演化。本研究首先基于rpb1基因,初步分析了牛肝菌科811号标本,结果显示其代表约290种,涵盖该科29个已知属。基于初步结果,最终选取了192号代表样品(代表所有支系,每支系选取1-6个物种),约180个种,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数据,进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共39个属,290号样品)。结果表明:1)牛肝菌科可以分为七个亚科级的主干分支,分别为南方牛肝菌亚科(Austroboletoideae subfam.nov.)、辣牛肝菌亚科(Chalciporoideae subfam.nov.)、疣柄牛肝菌亚科(Leccinoideae subfam.nov.)、臧氏牛肝菌亚科(Zangioideae subfam.nov.)、牛肝菌亚科(Boletoideae)、绒盖牛肝菌亚科(Xerocomoideae)和以黄粉末牛肝菌属为代表的干支(Pulveroboletus Group),其中前四新亚科已由本研究正式描述并发表,而两已知亚科也被重新界定。2)发现59个属级水平的支系,其中22个为新支系,且主要分布于牛肝菌亚科和黄粉末牛肝菌属干支,而在已知属中有11个证明为单系,而有7个为并系或多系。3)那些常用的形态分类特征如担孢子纹饰、子实体受伤变色、子实体外形和幼时子实层孔堵塞等是多次起源的,故在开展该科的系统及分类研究时,要慎用或结合其他特征一起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期刊2014-07-14)
张明,李泰辉,闫文娟,肖正端,黄浩[10](2014)在《广东省牛肝菌科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肝菌科(Boletaceae)是大型肉质担子菌中的重要类群,其子实层菌管状,少数褶状,担孢子长椭圆形,椭圆形或棒状,常与植物形成菌根关系。本研究以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广东省为研究地点,广泛采集标本并收集生态数据,对牛肝菌科真菌进行分类研究。作者对新采集的150余份标本进行了形态解剖学和基于多基因片段nrLSU、TEF1-a、ATP6、RPB2、RPB1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共获得360余条分子序列,拟建立一个新属(名称待定),已发现6个新种,1个中国新纪录属,1个中国新纪录种和2个广东省新纪录属。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牛肝菌科物种多样性丰富,目前已报道12属,87种,占全国已报道种类的叁分之一,已知种类数仅次子云南、西藏和贵州等省分,其中广东省特有种14种,占分布总数的16.09%。对物种组成成分分析显示,牛肝菌属Boletus,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和绒盖牛肝菌属Xerocomus为广东省牛肝菌科分布优势属,分别占已报道种类的41.4%,17.24%和13.79%;对地理分布特征分析发现,热带亚洲(包括东南亚)分布种类占总数的40%,其中,中国分布种类占27.5%,北美和欧洲种占55%(包括参照种类较多,深入研究后比例将会下降),其他分布占总数5%。结果表明,广东省牛肝菌科资源丰富,地理分布既具有热带亚洲区系特征,又与北美、欧洲等亚热带区域有相关的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期刊2014-07-14)
牛肝菌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褶孔牛肝菌属,是一个基于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建立的具有红色子实层体的牛肝菌科新属,模式种为红褶孔牛肝菌Erythrophylloporus cinnabarinus。红褶孔牛肝菌的主要形态特征为:担子果橙红色至淡黄红色,下延的菌褶受伤后呈淡灰绿色、淡蓝绿色至淡灰蓝色,菌肉鲜黄色,受伤后呈暗紫色、深蓝色至蓝黑色,担孢子光滑,宽椭圆形、椭圆形至卵圆形,囊状体中含有棕褐色色素。基于ITS片段和LSU-tef1-a-rpb1-rpb2片段联合分析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红褶孔牛肝菌属在牛肝菌科系统发育树中呈独立的属级支系存在。本文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特征图示,并讨论了其与表型相关类群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牛肝菌科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明,李泰辉.华南牛肝菌科研究新进展[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2].张明,李泰辉.红褶孔牛肝菌属,一个分布于中国热带-亚热带的牛肝菌科新属(英文)[J].菌物学报.2018
[3]..中国牛肝菌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J].中国食用菌.2017
[4].吴刚,李艳春,赵宽,朱学泰,曾念开.牛肝菌科近几年新属的发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C].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6
[5].张明,黄浩,邓旺秋,宋斌,李泰辉.华南牛肝菌科分子系统学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6
[6].张明.华南地区牛肝菌科分子系统学及中国金牛肝菌属分类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7].王梦姣,杨国鹏,乔帅,陈文强,邓百万.牛肝菌科真菌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5
[8].吴刚,李艳春,朱学泰,赵宽,韩利红.牛肝菌科系统分类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9].吴刚,冯邦,J,Xu,朱学泰,李艳春.牛肝菌科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2014
[10].张明,李泰辉,闫文娟,肖正端,黄浩.广东省牛肝菌科分类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