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暗条论文-冯丽妃

太阳暗条论文-冯丽妃

导读:本文包含了太阳暗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暗条,物质来源,金成,高时空分辨率,云南天文台,喷流,天文学,活动区,磁场,抚仙湖

太阳暗条论文文献综述

冯丽妃[1](2019)在《太阳暗条物质来源物理机制获揭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研究者王金成、闫晓理等,利用1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揭示了太阳物质来源以及传输过程的重要物理机制。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太阳暗条的形成过程,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8-13)

赵汉斌,陈艳[2](2019)在《太阳暗条物质来源物理机制揭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昆明8月11日电(赵汉斌 通讯员陈艳)11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在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揭示了太阳物质来源以及传输过程的重要物理机制。太阳暗条是指太阳边缘的(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8-12)

邓黎明,宋志平[3](2019)在《时间切片法及其在太阳暗条观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切片法是一种估算目标运动学参数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相同视场、特定时间间隔的若干幅图像中,针对研究目标,选取合适的切片方向,构建时间切片图,并在时间切片图上拟合出目标的运动轨迹,通过求解轨迹曲线的斜率,实现运动目标运动速度等运动学参数的计算。本文结合太阳暗条爆发过程中的抬升和爆发速度分析,介绍了时间切片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过程。(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9年03期)

赵汉斌[4](2019)在《新浮现磁场导致太阳暗条爆发过程揭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 (赵汉斌)日前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捕捉到新浮现磁场导致暗条爆发和暗条形成的完整过程,在此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太阳暗条是太阳色球单色像上的细长形暗条纹,是日珥在日面上的(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4-09)

邹蓬[5](2017)在《太阳暗条形成的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暗条是太阳表面悬浮于日冕中的较冷和较高密度的客体。在日面中心时,由于暗条物质吸收了部分太阳光球背景辐射的光,所以呈现为暗色的长条形结构,我们称之为暗条。而当暗条转到日面边缘时,它则表现为明亮的突出发射体,也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的日珥。日珥的形态千奇百怪,有拱状、篱笆状、树丛状、云状和喷流状等等不一而足,其大小,外观以及稳定存在的时间均存在巨大差异。它们往往出现于太阳光球磁场的磁极反转线附近,所以它们常被用作大尺度磁场的示踪物。暗条内物质的温度较周围炽热的日冕低100倍而密度较周围的日冕物质高100倍。基于这些观测事实,许多问题浮现在我们面前:暗条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会形成于磁极反转线附近?暗条物质又是从何而来?通过什么手段将物质补充进了暗条中?为此,我们利用美国大熊湖天文台(BBSO)的观测,结合空间望远镜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和界层光谱成像仪(IRIS)等对两条新形成的活动区暗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暗条物质输运过程、暗条磁场结构和暗条末端足点光谱响应的分析,针对暗条形成这一过程进行了研究。在第一个工作中,我们利用了 BBSO的新太阳望远镜(NST)的观测资料,结合搭载在空间望远镜SDO上的太阳大气成像收集器(AIA)和日震及磁场成像仪(HMI)的观测资料,对2013年6月5日在太阳西南半球的活动区NOAA 11726(西经62度,南纬28度)的一条刚刚形成的活动区暗条进行了研究。我们的观测时间为从16:40:19 UT到17:07:58 UT。我们通过对该暗条的观测,对其形成的模式、双向流的起因和磁场极性进行了分析和判断。首先,我们得到,该暗条通过低层大气发生的磁重联引起的冷物质向暗条通道内抛射来补充物质的方式所形成。这种模式符合之前提出的暗条形成模型中的冷物质抛射模型。这种抛射的物质由低层大气磁重联产生的磁张力来提供初始速度,然后由磁流管内由于足部等离子体加热而引起的气压梯度力维持向上运动,最终从较低的色球层输运到较高的日冕层中。其次,在暗条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同时观测到了常被人们提及的暗条物质双向流动的现象。由于双向流动的暗条物质均为单向的流动,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双向流动是由朝向不同方向流动的单向流动组成的。这些单向流动则是产生于磁流管足部压力的不平衡。最后,通过使用Chen et al.[33]的判定方法,我们判定这一个暗条应该是一个磁拱支撑的正常极性暗条。我们对暗条的磁场进行无力场外推,发现外推结果同样证实了我们对于暗条极性的判定,说明该方法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对暗条的间接判定方法。在第二个工作中,我们分析了 NST观测到的2015年8月21日位于活动区NOAA12403(东经24度,南纬27度)内的一个新形成的暗条,同时还结合了IRIS的观测数据和HMI/SDO的矢量磁图。观测的时间为17:00 UT至19:00 UT。首先,我们通过以下信息确证了该暗条是一个符合冷物质注入模型而形成的活动区暗条:1、物质从暗条末端的强增亮处以30 km/s的高速度抛射进入暗条主轴;2、暗条两侧末端均能观测到连接着向暗条主轴的物质流的增亮,而这些增亮都处于磁极反转线上;3、通过压缩因子的计算确证了暗条末端是为于一个高压缩因子分布的区域,亦即处于QSL处;4、暗条末端处,纤维足点的光谱明显表现出反应磁重联特征的叁高斯分量的轮廓。其次,我们通过对暗条整体结构处的压缩因子的计算发现,暗条纤维的足点确切地扎根于QSL中。并且,暗条足点的亮带中可以看到这些足点的增亮并非是连续的一条带状结构,而是有许许多多尺度接近于暗条纤维的细小亮核所组成。这说明磁重联的发生并非是发生于整个QSL处,QSL内部仍然存在着尺度更小的精细结构。再次,我们通过对纤维足点处光谱的分析,首次确证了暗条纤维足点的加热是一种局限于色球中高层过渡区之下的小部分区域的局部加热,足点处磁重联正是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这一个层次。最后,我们通过对比NST及IRIS中暗条物质流动的方向,结合非线性无力场外推的磁场结构,确定了暗条中出现的双向流由具有不同流动方向的单向虹吸流动所组成。这种虹吸流的流动方向决定于暗条纤维两个足点的热压力的高低。这是我们首次针对Chen et al.[33]关于双向流的模型给出完整的观测实证。(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01)

杨波[6](2016)在《太阳暗条形成的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暗条是太阳系中迷人而独特的磁场结构。暗条复杂的结构,动力学特征,以及等离子体参数都密切的与太阳上的磁场相关。暗条形成的过程涉及太阳上磁场在一定条件下重组转化为暗条磁场的过程。然而,太阳上的磁场如何转化为暗条磁场是不清楚的,并且暗条详细的磁场结构也是不清楚的。暗条形成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理解太阳上磁场重组转化为暗条磁场的过程,而且还有助于理解暗条的支撑以及其磁场的详细结构。另外,作为太阳大气中磁通量绳结构一个较好的示踪者,暗条形成的研究也有助于理解和解释磁通量绳在日冕中的形成和演化。在本论文中,借助于SDO、SMART、和GONG优秀的观测资料,我们详细的研究了叁个包含暗条完整形成过程的事件。主要的结果如下:通过分析研究2012年8月5-6日SDO的观测,我们首次呈现了一个由宁静区转动网络磁场驱动的小尺度环形暗条的形成与爆发。观测发现,在一个倒J形右手暗条的负极性足点区域,几个同极性的磁通量块会聚到超米粒组织的边界处形成转动网络磁场,然后逆时针旋转了大约11个小时。这一磁结构在太阳极紫外的观测图像中对应于一个逆时针转动的极紫外飓风。在其旋转期间,倒J形暗条逐渐演化成一个环状暗条并环绕着它。利用微分仿射速度估计(DAVE)方法计算得到的光球速度场表明在转动网络磁场形成和转动的阶段,会聚流和涡旋流出现在转动磁结构的周围,这意味着光球转动网络磁场与日冕中的EUV飓风具有很紧密的时空关系。光球磁螺度注入的计算显示在转动网络磁场转动的过程中一直有与右手暗条螺度符号一致的负螺度的积累。最后,很可能是受到偶极磁流浮现以及随后浮现磁流与转动网路磁场间发生的磁对消的影响,转动网络磁场停止转动,极紫外飓风消失,环状暗条爆发。这些观测特征表明转动网络磁场可以传输和注入磁能和磁螺度到其附近的暗条系统当中,它们对其附近环状暗条的形成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紫外飓风的形成可能是磁螺度通过光球转动网络磁场转动注入到日冕的进一步表现。另外,暗条爆发前的新浮偶极磁流很可能是触发磁重联导致暗条系统不稳定的最主要原因。通过研究2013年5月29日暗条形成的例子,我们呈现了一个非常稀少的观测:两组暗丝状结构重联快速形成一个暗条。观测表明,这两组暗的丝状结构分别属于不同的磁场系统,它们相邻的端点扎根于异极性磁场区域。计算的光球速度场表明光球会聚流主宰着这些异极性磁场区域。在会聚流的影响下,相反极性的磁通开始会聚并对消,导致了沿丝状结构的轴向从相反方向传播的EUV增亮。其间,在丝状结构的另一端出现了微弱的远区增亮,扎根于异极性磁场的EUV环也被观测到。此外,AIA的6条铁线观测都揭示出在EUV增亮逐渐消散的过程中,一个磁通量绳结构形成并经历了翻滚运动。之后,当EUV增亮消失后,一个由两组相互缠绕的丝状结构组成的暗条出现。通过微分辐射计量(DEM)分析,我们发现位于磁通对消侧附近的等离子体,其温度和辐射在EUV增亮的过程中都在升高。这意味着在这些区域磁重联发生并加热了等离子体。这些观测事实提供了暗条通过磁重联形成的证据。而且,形成的暗条磁场结构很可能是一个磁通量绳结构。另外,通过研究2013年2月9日活动区(AR 11669)暗条生长的事件,我们发现活动区暗条与其附近超半影暗条以及丝状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暗条生长。在暗条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多步的重联过程。暗条正极足点附近磁通的会聚和对消是第一步重联。该重联导致了暗条分叉为相互缠绕的两组丝,其中一组丝固定在原地,而另外一组丝与超半影暗条以及部分的丝状结构发生相互作用。这代表第二步重联的发生,此过程导致超半影暗条消失以及连接暗条和丝状结构远端的长的类丝状结构的形成。长的类丝状结构进一步与丝状结构相互作用并被分离成两部分代表着第叁步重联。最后新的长类丝状结构再次出现,该结构与暗条固定的丝相互缠绕形成一个整体扭缠的结。Hα的观测表明该扭缠的结构是一个更长的左手暗条。基于SDO/HMI的矢量磁图,非线性无力场外推的结果表明我们研究的暗条由两组相互缠绕的流绳组成。这些观测结果表明活动区暗条与其附近超半影暗条以及丝状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对暗条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暗条的磁场结构很可能是一个磁流绳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期刊2016-05-01)

郝奇[7](2015)在《太阳暗条的自动检测及其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暗条(当出现在太阳边缘时称为日珥),是一种存在于日冕中充斥着低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的结构。通常情况下,暗条的温度比周围的日冕低100倍,但密度却要高出100倍。在Hα观测中,暗条像一条拉伸弯曲的暗黑色带状物,其间伸出若干分叉、倒钩。暗条通常沿着磁场极性反转线出现,高度从色球一直延伸到日冕,这些特点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大量暗条的演化来跟踪和分析太阳磁场。不仅如此,有时大尺度的不稳定性会破坏暗条的准静态平衡,导致暗条的爆发。因而暗条的爆发与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产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对暗条进行个例研究以及统计分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和存储设备的革新,地基和空间卫星望远镜不断发展,观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使得我们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如何高效及时地处理这些数据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成为一大难题,自动检测和分析数据方法的开发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高效的Ha全日面暗条自动检测识别和跟踪算法。程序不仅能够检测暗条并对其特征进行识别(如位置、面积、主轴、倾角、分叉等),还能跟踪暗条每天的演化。算法主要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图像的预处理,矫正原始图像;第二部分是结合Canny边缘检测算法和联通域标记算法来检测暗条;第叁部分是通过形态学算法对暗条特征的识别和提取。为了测试该算法,我们将其应用于来自不同天文台、不同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算法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强的鲁棒性。我们应用开发的暗条自动检测和识别程序处理了大熊湖天文台(BBSO)观测到的从1988年到2013年横跨叁个太阳周的全日面Hα数据。我们希望从得到的结果分析暗条特征的统计特性。我们得到了暗条的蝴蝶图,以及显示暗条面积、主轴长度的蝴蝶图。我们也研究了暗条的数目、面积、主轴长度、倾角和分叉数目随时间、纬度的分布。暗条在不同纬度带的漂移速度,不同面积大小、主轴长度的暗条的漂移速度也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我们研究了暗条数目、以及在不同面积、主轴长度、倾角分类下的南北半球不对称性。结果表明,暗条数目随纬度的分布是双峰结构。叁个太阳周内超过80%的暗条面积小于1.0×109 km2。第22太阳周期间90%的暗条主轴长度小于1.0×105 km,而在第23和24太阳周期间为80%。约80%的暗条倾角大小在区间[0°,60°]。约85%的暗条分叉数目少于5个。在低纬度带(低于50°),东北走向的暗条在北半球占主导,东南走向的暗条在南半球占主导;在高纬度带(50°~90°),西北走向的暗条在北半球占主导,西南走向的暗条在南半球占主导。第22和23太阳周的暗条在纬度方向的漂移有叁个趋势:从太阳周开始到太阳活动极大,暗条主要向赤道方向漂移,漂移速度较大;太阳活动极大之后,漂移速度变得相对较小;而到太阳活动极小期附近,暗条的月平均分布变得离散,暗条向极区和赤道方向都有漂移。大部分低于50°的暗条向赤道方向漂移,高于50°的暗条向极区漂移;在50°附近的暗条,部分向赤道方向漂移,部分向极区漂移;位于高纬度75°附近也存在向赤道方向漂移的暗条。暗条数目,不同面积大小、主轴长度大小的暗条数目,以及累计的暗条面积、主轴长度的南北不对称性指数表明第22太阳周以南半球占主导,而第23太阳周则为北半球占主导。在低纬度带0°~50°的暗条倾角不对称性指数变化曲线类似正弦函数,这一结果不依赖于太阳周的变化。我们试图采用我们的自动检测算法来检测暗条主轴和分叉的手征性。为此我们将其应用于BBSO存档中的Ha观测数据以及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上搭载的磁像仪(HMI)观测到的矢量磁场数据。我们给出了处理的四个宁静区暗条例子。我们发现暗条有时可能在它的不同位置存在不同手征性的分叉结构。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暗条其分叉主要为左手性(右手性)的,具有正(负)的磁螺度。通过矢量磁场,我们可以判定暗条的磁螺度。但是,如果我们采用仅以观测为经验的导线磁拱模型,有时则会得到相反的磁螺度符号。测试的结果证明我们自动检测暗条分叉手征性的算法是高效和准确的。具有唯一主轴手征性的暗条具有不同分叉手征性,说明宁静区暗条具有非常复杂的磁场结构,可能部分结构是磁绳构成,部分由具有磁凹陷的磁拱构成。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分叉的手征性判定暗条主轴的手征性(磁螺度)。对暗条主轴的手征性判定必须结合其形态结构与磁场结构。在没有矢量磁图的情况下,根据暗条足点判定暗条主轴的手征性不一定准确,有时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01)

彭娉婷[8](2015)在《太阳暗条检测和手性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暗条的研究对分析太阳活动的地球物理效应和太阳磁场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性是描述太阳暗条的属性,可以反映磁场的变化。传统暗条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在于检测不到边缘暗条、混杂黑子、易漏掉较小暗条等方面,新兴的方法时间开销大。主轴识别是手性识别中的重要环节,已有主轴识别方法的检测结果并不十分准确,且算法比较复杂,耗时长。现有手性判断方法存在手性无法判断的情况且考虑因素太过单一。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暗条检测和手性识别两种方法,其中手性识别包括主轴识别和手性判断,主要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第一,暗条检测。暗条检测主要结合了去除临边昏暗和形态学操作、区域生长来提取暗条,准确检测出了大部分暗条,包括边缘暗条和小暗条,最后基于几何参数偏心率排除黑子,处理结果较好。第二,主轴识别。本文基于遍历二叉树寻求最长路径的思想来确定暗条主轴,这种方法得到的暗条主轴相较其他方法而言更加精准,而且代入性较高,它还被用来后面工作中毛刺最长分支的确定。第叁,毛刺角度的计算。计算毛刺的角度是先分别计算主轴、毛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再在此基础上计算毛刺的角度。由于毛刺的多态性,我们在采取毛刺拟合点计算毛刺与水平方向夹角时分为了五种情况讨论,最终确定毛刺最长分支上的所有点为毛刺最优拟合点。第四,手性判断。我们认为暗条的手性不仅和毛刺数量有关,还和毛刺的角度及长度有关,为了克服传统手性识别方法的缺点,我们提出了基于加权法判断手性的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性能评估,和已有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加权法判断暗条手性是可靠准确且高效的。本文工作的创新点有叁个:一是暗条检测时用形态学闭操作连接断裂暗条、基于偏心率排除黑子,二是基于遍历二叉树寻求最长路径的思想识别主轴,叁是基于加权法判断手性,本文提出的方法克服了其他方法中的一些缺陷,能为分析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地球物理效应、太阳磁场以及其他科学研究提供可靠有力的基础支撑。(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5-03-01)

孔德芳[9](2014)在《太阳暗条长期活动的统计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宇宙中唯一可以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观测和研究的恒星。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光和热的唯一来源,维持着人类生存和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适当环境。因此,太阳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对日地关系的研究、服务以及某些自然灾害的研究和预防都是非常重要的。暗条是太阳大气中最基本的活动现象之一,是太阳色球表面表征太阳活动的标志物。本文首先对暗条的背景知识及暗条长期活动规律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然后详细介绍了我们在暗条长期活动的统计特征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结果如下:1、运用法国巴黎墨东天文台1919年3月至1989年12月的暗条观测资料,采用交叉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纬度暗条的极向漂移。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太阳活动周的长度是纬度的函数,并且表现出明显的11年周期。全局功率谱表明纬度50°以上和纬度60°以上太阳暗条的显着周期分别是10.77年和10.62年。交叉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纬度50°以上的太阳暗条领先纬度60°以上的太阳暗条6个月。在第16-21周的各个太阳活动周内,两组暗条数据表现出不一样的相位关系。交叉小波分析也表明,在整个时间段上,纬度50°以上的太阳暗条领先于纬度60°以上的太阳暗条。此外,我们讨论了两组暗条数据的相位差和太阳活动强度之间的关系,并粗略估计了极向漂移的速度。2、运用法国巴黎墨东天文台的暗条观测资料(卡林顿自转周第876-1823周,对应于1919年3月至1989年12月),采用交叉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低纬度太阳活动的领先问题。交叉相关分析表明高纬度暗条领先低纬度暗条12个卡林顿自转周。交叉小波变换和调和小波均表明高纬度暗条领先于低纬度暗条。统计检验的结果显示低纬度暗条与前一周的高纬度暗条关联性更强(比和后一周的高纬度暗条),并且具有显着的统计意义。研究表明,极区的高纬度暗条确实和后一周的低纬度暗条关联性更强,即高纬度太阳活动在相位上领先低纬度太阳活动。3、运用1998年2月至2008年11月每天的暗条数据,分别讨论了高纬度和低纬度的南北半球不对称性。结果表明,对于低纬度来说,北半球占优;然而,高纬度的情况并非如此。因而,高纬度的半球不对称性应该和低纬度的半球不4(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2012419(F1) F1(F2) F2F1SOHO/LASCO CME(dimmings) F1F1F2F2F2CMEF1F2(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期刊2014-05-01)

邹蓬[10](2014)在《太阳暗条的非线性分析及周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活动,指的是包括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太阳日珥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多种现象的统称。其中太阳黑子最为引人注目,因而被频繁研究。其物理形成机制与长期行为特征已取得较大进展。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的活动,但同时与太阳磁场密切相关。而作为其他太阳活动同样与太阳表面磁场有着密切联系,所以与黑子之间的关系也亟待阐明。太阳暗条作为日冕层活动现象与太阳表面磁场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它作为与黑子不同太阳大气层与黑子的长期活动的异同令人十分关心。并且通过阐明异同可以很好的帮助解释太阳黑子在暗条的形成爆发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作为与黑子极为相关的日冕层活动,许多人认为其同样具有与黑子相似的非线性性质及其周期性。其中黑子的非线性性质已有大量的研究涉及,而太阳暗条的研究则鲜有人问津。为此我们希望通过对暗条的非线性性质及周期性进行研究,以发现其中的异同并加以解释。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1、对从法国墨东天文台所观测到的1919年3月至1989年12月的每卡灵顿自转周太阳暗条数进行一维到多维的重构成。这种相空间重构的目的是为了将数据内部存在的动力学特征以相轨迹形式展现在高维度的相空间中已掌握其动力学特征。2、将该数据进行关联维数的计算,用以分析出其动力学构成的复杂性和可能构成形式。关联维的计算可用于分析描述数据产生所需求的动力学描述方程参数需求。是非线性特征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并且将结果与已得到的许多黑子的结论相比较,以得出其异同及联系。3、对于太阳暗条与黑子的相似性可看出太阳暗条很可能具有如同黑子一般的混沌特征。对此对暗条的K2熵进行计算,以确定其在系统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不确定度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是确定其系统的复杂度。4、太阳黑子具有众所周知的极强的周期性,尤其以11年太阳活动周最为着名。其中对暗条的研究也表明暗条既有可能存在相似的周期性特征。并且,暗条的11年周期也被许多研究所证实。然而部分研究表明,太阳黑子暨太阳其他活动指数,如太阳耀斑、F10.7cm射电辐射等,都被发现有许多小于11年活动周但十分重要的活动周期现象。在这里,本文同样将对这些小周期进行分析和挖掘。并希望通过小周期上与太阳黑子的相似性及相异性来分析太阳暗条与太阳黑子和其他太阳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5-01)

太阳暗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日报昆明8月11日电(赵汉斌 通讯员陈艳)11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在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揭示了太阳物质来源以及传输过程的重要物理机制。太阳暗条是指太阳边缘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阳暗条论文参考文献

[1].冯丽妃.太阳暗条物质来源物理机制获揭示[N].中国科学报.2019

[2].赵汉斌,陈艳.太阳暗条物质来源物理机制揭示[N].科技日报.2019

[3].邓黎明,宋志平.时间切片法及其在太阳暗条观测中的应用[J].大学物理实验.2019

[4].赵汉斌.新浮现磁场导致太阳暗条爆发过程揭示[N].科技日报.2019

[5].邹蓬.太阳暗条形成的观测研究[D].南京大学.2017

[6].杨波.太阳暗条形成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6

[7].郝奇.太阳暗条的自动检测及其特征分析[D].南京大学.2015

[8].彭娉婷.太阳暗条检测和手性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5

[9].孔德芳.太阳暗条长期活动的统计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4

[10].邹蓬.太阳暗条的非线性分析及周期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

标签:;  ;  ;  ;  ;  ;  ;  ;  ;  ;  

太阳暗条论文-冯丽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