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城市化地区公共交通发展策略——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曾小又[1](2021)在《城乡融合情境下成都半城市化地区发展机制及治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吴玮怡[2](2021)在《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异质性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常态现象,具体表现为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基础、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等方面的差异。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逐渐缩小,但珠三角与其他地区的绝对差距仍不断扩大。因此,研究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对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差异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从而有效促进广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已有研究成果,考虑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空间可视化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反映其县域单元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揭示不同产业在县域单元的空间差异特征;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兴趣点数据、交通路网等数据源,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广东省县域整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模型,定量与定性分析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从整体空间格局来看,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表现为“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结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趋于集聚。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显着“高-高”型主要集中珠三角地区,显着“低-低”型县域主要聚集在北部山区。(2)从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来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集聚特征与整体经济发展基本保持一致,高值区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地区。而第一产业的空间格局则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情况,高值区主要位于西翼地区。第一产业的进步并不会显着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在趋向集聚的过程中会缩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对周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扩散作用相对第二产业较弱。(3)从整体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来看,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和经济基础是影响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货币流通度和商业规模对东翼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交通接近度、交通穿行度和经济活跃度主要作用于北部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而气候条件和植被覆盖度对珠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有限。(4)从产业结构分解的驱动机制来看,自然地理因素和气候环境条件是影响广东省县域第一产业的主导因素,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容易受交通区位状况、经济发展基础、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张帅[3](2021)在《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过去高速、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资源短缺与环境约束条件下已经难以实现,城市扩张与收缩并存现象开始显现。城市收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加强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高效、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人地高效、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将收缩概念引入到城市系统中开展研究。首先界定城市收缩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中国城市收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即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赋值,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即加权求和法计算中国城市综合收缩及人口收缩、经济收缩和社会收缩指数,对中国城市收缩及其时空分异进行总体评价。其次,基于传统的人口视角,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等不同层面,对城市人口收缩进行结构化解析。再次,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先对城市收缩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之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并结合综合视角和结构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其收缩的内在驱动机理。最后,提出中国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综合视角,中国收缩城市明显增长且区域差异显着。在收缩城市数量及严重程度上,2012-2018年综合收缩城市有25个,人口收缩城市59个,经济收缩城市45个,社会收缩城市3个,且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的严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在收缩城市的时空演变特征上,2015-2018年相较于2012-2015年各类型收缩城市数量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空间分布上从以东北三省为主开始向全国其他省区蔓延。在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上,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经济-社会全维度收缩型和人口-社会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没有出现经济-社会收缩型城市,且全维度收缩型城市和双维度收缩型城市在数量上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上,各类型收缩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而老工业城市的收缩占据东北收缩城市的主体地位,且长期收缩城市在数量上少于短期收缩城市。(2)基于结构视角,中国城市收缩因等级规模和区位分布而不同。从收缩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看,2012-2018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数量最多,有23个,其次为中等城市,有17个,大城市9个,特大城市1个,而超大城市没有出现收缩现象,且2015-2018年较2012-2015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数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而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变化不明显;另外在空间分布上,无论小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从收缩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看,2012-2018年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而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其空间分布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从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的空间自相关看,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东北三省成为典型的收缩城市集聚区。(3)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具有自身特色。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医疗条件、人民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与城市收缩的关联度值均在0.7以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其中的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更为显着,根据识别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其作用机理。由此归纳总结基于驱动机理的城市收缩类型,主要包括核心城市吸附型,资源主导产业枯竭型,行政区划调整型,政策导向型以及其他因素型,而目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中心城市或区域的极化效应依然显着,导致周边城市或区域出现收缩现象,这是中西方城市收缩成因的最大不同。(4)应对中国城市收缩的策略应当多元化。首先,要基于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和所在具体区域的自然本底条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城制宜的原则,从振兴城镇化战略、城市精明收缩以及提升城市韧性水平等角度来灵活应对中国城市收缩问题。比如,对于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生态脆弱型城市要选择适当的精明收缩以谋求发展;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城市要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并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提升城市活力,加快城市转型发展;而对于所有收缩城市,提升城市的韧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郭媛媛[4](2021)在《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坏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规划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公园作为居民可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空间环境之一,其布局和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西安市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未专门提出针对社区公园布局及周边环境规划的措施,社区公园往往依附于城市公园绿地之中进行布局,缺乏对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等的考虑,也常常忽略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在社区公园布局中的重要意义,故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优化空间。与此同时,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耦合角度出发揭示区位的多维空间规律和价值的“微区位”研究逐步兴起,并逐渐应用于探求城市各类生活场所的区位布局规律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措施等方面。因此,研究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微区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旨在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社区公园的分布及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进行分析和问题总结,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一定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如下:首先,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内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居住小区和城市道路的分布,对中心城区内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扎根理论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筛选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包括区位可达性、地点实体特征、区位可视性和地点周边环境共4个要素层因子及11个类型因子,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模型。再次,依据所构建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范围内的9座社区公园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区位分析和评价。最后,基于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层面和微区位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和基于微区位因子体系的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其中布局优化策略包括:(1)补充建设空白,构建布局体系;(2)丰富参考因素,优化服务供给;(3)改善交通可达,提升使用效率。微区位优化策略包括:(1)优化外围人行条件,增加可达性;(2)营造复合功能空间,强化实体特征;(3)提升开放空间活力,凸显可视性;(4)注重周边环境互动,提升协调性。
李琦[5](2021)在《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容器,城市基因具有文化传播类似的特征,在文化的“基因”控制下的文化系统有效的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建设速度必然导致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古城文脉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古城文化基因保护与城市发展不相融合。因此,城市基因作为物质环境与城市文化的载体,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从生物遗传学中基因的概念和内涵出发,采取文献综述法、质性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来以文化基因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进程中的显隐形表达为研究对象,以寿县为实证区域,揭示文化基因的变异与寿县城市空间结构更迭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为基础,探索显隐性文化基因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文化基因变异情况下的古城发展规律,建立有效的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体系,为持续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指导思路。首先,借助于传统调研法和文献综述法持续深入的就古城文化基因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且广泛的探索和分析,从中发掘文化基因传承和特色延续的契合要素及关键内容。其次,以寿县古城为案例进行各方面内容的解析,提取古城的普适性文化基因,构建多要素、多层面、多层级古城文化基因评价体系模型,筛选出寿县独有的文化基因,依据提取的文化基因构建寿县古城的文化基因图谱,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寿县的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策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寿县保护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满怀历史名城的千年底蕴,但需烙文化印记;坐拥山环水抱的空间格局,但需优闲径绿脉;城市格局逐渐清晰且合理,但需强时空织补;具有得天独厚的城市特质,但需塑空间意象;急需利用区位优势,保护山水资源,挖掘历史文脉,加强区域联系。(2)通过对文化基因的显隐性表象特征分析,发现城市空间、地貌特征、历史遗存、建筑形态、历史文脉、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政策规划是古城保护更新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此为基础构建寿县的文化基因图谱并根据图谱探寻保护更新策略。(3)古城形成“多核心、散点状、轴线初显”的功能结构特征。(4)寿县城区以楚风汉韵为景,山水寿春映城垣。致力于构建山水楚都、文化慢城。保护更新策略为彰显城市文化底蕴,述古、观山;做足城市生态文章,亲水、融园;织补城市特色空间,塑心、享街;提质生活空间意象,筑基、乐居。构建“四横三纵三出口十节点”的空间体系格局。
胡腾宇[6](2021)在《基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淮北市“城市双修”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建设和谐宜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由粗放型发展转变为精细化发展,而在一些城市中引入“城市双修”的理念对于实现这一过程十分重要。“城市双修”是改善城市空间品质、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并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手段。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城市双修”成功经验基础上,立足于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视角,针对性提出了淮北市“城市双修”的对策,进而推进淮北市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与借鉴。首先,本文对“城市双修”、城市空间品质的概念及涵义进行了界定,对“城市双修”、品质型城市等相关研究开展梳理,并总结和借鉴了国内相关实践案例成功经验,为搭建城市空间品质和“双修”策略之间的“桥梁”奠定好研究基础。其次,本文提取并分析了生态、设施、特色、文化等城市空间品质重点要素,并对城市空间品质评价的方法基础和原则进行介绍,构建淮北市城市空间品质的评价体系,以此为淮北市现状品质问题研究提供基础。再次,在淮北市主城区的调研基础上,对淮北市当前影响城市空间品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生态、设施、特色、文化品质四方面中进行归类,讨论如何以“双修”为抓手促进城市转型、如何通过生态修复实现从生态资源匮乏城市到山水园林城市、如何通过城市修补实现从工矿城市到宜居城市这三大问题。最后,确立了“双修”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提出了淮北市的“城市双修”策略,生态修复主要针对塌陷区、水系和山体提出具体修复措施,城市修补则围绕道路交通、公用设施、住区环境、公园绿地、城市文化等方面明确具体措施,以此来提升淮北市的城市空间品质。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不仅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对一座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双修”是一项系统工作,更是一项长期工作,是需要久久为功、不断反思改进的。淮北市将“双修”之力转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开展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城市品质的提升,既可以积累转型的诸多经验,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促使城市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均发生了质的改变,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版图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图[32]表[16]参[68]
阚仁杰[7](2021)在《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伴随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各大城市急速扩张,交通拥堵等大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提升了沿线地区的可达性,促进了沿线地区的土地价值攀升,同时商业业态向沿线地区集聚效应凸显,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逐步发展成为城市中商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商业业态布局调整,而合理优化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布局,可推动城市空间的紧凑、集约、高效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本研究选取西安市1-4号地铁线上的10个站点及周边区域作为研究样本,将样本分为枢纽站、重点站、换乘站、一般站四种类型,分类型研究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特性、空间特质、行为感知三方面特征。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业态特性、空间特质与行为感知的关联程度,探讨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微区位特征的影响因素;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微区位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布局优化、空间环境优化和活力提升优化策略。研究表明:(1)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引导商业业态集聚,站点周边区域是两者关联性最高的地区;中心城区边缘的站点正逐步成为城市中新的商业业态增长极;站点周边区域建设以商业综合体为主的商业场所,是站城一体化开发的新趋势。(2)换乘站周边区域的业态种类均衡度、组织形式多样性、空间分布广泛性均优于枢纽站、重点站、一般站。(3)换乘站周边区域的用地功能混合度、道路交通可达性、公交换乘便利度均优于枢纽站、重点站、一般站。(4)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消费者年龄结构呈现出显着的年轻化,日常出行以地铁为主要交通工具,消费需求集中于餐饮、服饰、休闲娱乐三种业态。(5)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受业态功能结构、业态组织形式、业态空间分布、用地功能混合度、道路交通可达性、公交换乘便利度等客观空间区位因素和消费者的社会属性、出行行为偏好、消费行为偏好等主观行为感知因素共同影响。
杜倩[8](2021)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美国区划编制体系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借鉴美国区划技术基础上、结合中国原有城市规划体制而形成的一种规划类型,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发展实践中逐渐成为指导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核心工具,也获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然而,其编制体系仍存在着诸如适应性不足、控制范畴不明确、缺乏科学的技术手段、价值取向模糊等问题,使得控规难以适应经济体制不断深入下的城市化发展要求,对它的争议一直不断。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确立,我国控规在整个规划体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亟需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以应对挑战。美国纽约于191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区划法(Zoning),并逐步发展成为有效管控城市开发的重要手段,在全美乃至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其中,1961纽约区划条例是美国区划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区划的基础,对研究美国区划的编制技术及编制逻辑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力、有效性和稳定性,为当前控规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控规和美国区划的编制技术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探究其编制体系背后的逻辑差异,希望能为完善我国控规的编制体系提供改革方向及建议。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美国区划的编制体系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判断法、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控规和区划的起源与控制目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自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对我国控规和美国区划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提炼控规与区划的本质差异,作为编制体系比较研究的基础。其次,论文将编制体系分解为土地用途分区体系、开发控制指标体系、编制成果构成体系三部分,对我国控规与美国区划编制体系的基本逻辑与核心技术工具进行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具体来说,在土地用途分区体系的比较研究中,重点从地块划分方式、土地用途类型、分类标准与逻辑、用途与强度关系四方面进行比较;在开发控制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中,重点从控制要素、指标关系、指标实效三方面进行比较;在编制体系构成体系的比较研究中,重点从体系构成、表达方式、成果内容、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比较。最后,结合目前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背景,基于前文对土地用途分区体系、开发控制指标体系、编制成果构成体系的比较研究,对我国控规编制体系未来的改革方向提出建议和思考。
汪方胜[9](2021)在《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研究 ——以西递遗产小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特色小镇作为我国新时代以来推进以人为核心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化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是一种能够承载过去、回应现在、对话未来的新兴空间发展模式。旅游型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典型,其兴起是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火热不断发展的,并逐渐成为规划界关注的热点。现阶段,我国旅游型特色小镇主要有风景名胜类、历史文化类、民族风情类、田园生态类、康养度假类以及休闲活动类几种类型,但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物质空间、商业业态以及旅游植入等,忽视了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质。在一些特色小镇中,文化保护和传承贫乏,许多根植于人们记忆和风俗中的原生态文化基因遭到破坏,旅游型特色小镇文化脉络传承面临“碎片化”和“空洞化”的发展困境。根据以上问题,本文尝试突破传统规划设计路径,以地域文化传承与旅游型特色小镇间的耦合与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探讨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路径研究。首先,笔者基于旅游资源属性对旅游型特色小镇进行分类和特征总结,借鉴国内外优秀旅游型特色小镇案例,分析得出“规划统筹是关键”、“文化是灵魂与核心”、“特色产业是根本”和“要素供给是保障”的研究启示。在此基础上,梳理国内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现状,明晰旅游型特色小镇建设短板和发展困境,总结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为优化传统规划路径、促进旅游型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建立研究基础。其次,以文化传承视角为切入点,分析文化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间的耦合和互动关系,剖析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内涵和建设重点,构建形成“多类整合的资源摸底”、“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复合宜居的空间布局”和“以人为本的设施配套”四位一体的规划设计路径。最后,以黟县西递特色小镇为实证研究对象,概括总结西递特色小镇独特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按照“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以及配套设施”的四位一体的规划路径,在文化传承视角下对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路径进行实践演绎,彰显西递特色小镇世界级文化遗产魅力,凸显西递特色小镇设计思路及规划特色,使之达到人、镇、文的共生共荣共享共振。为其他文化缺失和传承乏力的特色小镇良性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提供新的思路。图[23]表[11]参[62]
孙骜[10](2021)在《高原河谷型城市空间扩张过程及机制 ——以西宁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和“精明增长”理论影响力逐渐扩大的大背景下,面对我国西北部城市需要合理进行空间扩张的诉求,本研究力图理清西宁市空间扩张的过程和机制,为高原河谷型城市的空间扩张路径提供现实的借鉴和参考。基于此,本研究以西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围绕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的过程、机制以及预测三个方面为研究思路,以形式主义、机械主义以及情境主义为认识论,以遥感、景观生态学、四圈一体、领域政治、城市规划、系统模拟为支撑理论,对西宁市建成区变化的空间过程、原因与机制以及未来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进行预测,并构建高原河谷型城市空间扩张的理论框架。本文的结论为:(1)在西宁市空间扩张的过程方面,西宁市空间扩张的规模和强度呈现逐年增加的特点。同时,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在不同时期朝不同方向扩张差异明显,先以填充式扩张为主导,此后边缘式扩张比重逐渐升高。(2)在西宁市空间扩张的机制方面,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主要受到城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人口规模增长、交通需求因素以及政策因素共同驱动。通过构建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机制的解释框架,认为自然地理要素方面的要素是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的原始基底,生计方面的要素是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的物质基础,制度方面的要素是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的辅助力量,意识文化方面的要素是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的引导力量。利用领域视角探索西宁市空间扩张的形成机制,认为推动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领域化的权力主体为行政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西宁市空间扩张的领域政治是西宁空间扩张领域化过程中各权力主体围绕领域进行空间竞争的方式,而西宁市空间扩张的领域政治在不同时间段呈现不同的特征。(3)在西宁市空间扩张的预测方面,以2020年西宁市建成区为基础,从自然增长情境预测和规划引导情境预测西宁城市空间扩张的格局。自然增长情境下,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的进程有所放缓,其建成区土地主要以存量发展为主。规划引导情境下,西宁市空间扩张面积不断扩大。同时,西宁市建成区的扩张边界基于建成区扩张模拟的空间格局生成,具有不同规划情境不同年份形成不同扩张边界的特点。(4)高原河谷型城市空间扩张规律是由多因素共同驱动下,在时序上不断变化的多情境变化框架。该框架探究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高原河谷型城市的演变和特征,表现为不同时序上高原河谷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
二、快速城市化地区公共交通发展策略——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城市化地区公共交通发展策略——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尺度 |
1.2.2 区域经济差异的评价指标 |
1.2.3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 |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综合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广东省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自然环境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空间格局特征 |
3.2.1 总体经济的空间差异分析 |
3.2.2 总体经济的空间聚类分析 |
3.3 基于产业结构分解的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特征 |
3.3.1 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分析 |
3.3.2 产业结构的空间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4.1.1 评价指标选取说明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总体经济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2 基于产业结构分解的县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1.2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1.3 模型建立的基本准则 |
5.2 基于广东省县域总体经济差异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5.2.1 空间回归模型精度对比 |
5.2.2 空间回归模型带宽对比 |
5.2.3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回归系数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基于广东省县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5.3.1 第一产业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 |
5.3.2 第二产业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 |
5.3.3 第三产业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2.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2.4 人口转变理论 |
2.2.5 城市精明收缩理论 |
2.2.6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综合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
3.1 城市收缩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1.1 城市收缩的总体评价思路 |
3.1.2 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与依据 |
3.1.3 城市收缩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权重分析 |
3.2 城市收缩的类别与时空分异特征 |
3.2.1 城市收缩的类别分析 |
3.2.2 城市综合收缩时空特征 |
3.2.3 分要素城市收缩时空特征 |
3.3 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组合分析 |
3.3.1 全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
3.3.2 双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
3.4 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 |
3.4.1 长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
3.4.2 短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
第四章 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
4.1 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
4.1.1 规模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
4.1.2 区域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
4.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2.1 收缩度模型与判定标准 |
4.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3 数据来源 |
4.3 规模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
4.3.1 小城市收缩特征 |
4.3.2 中等城市收缩特征 |
4.3.3 大城市收缩特征 |
4.3.4 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收缩特征 |
4.3.5 不同规模结构城市收缩的横向对比 |
4.4 区域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
4.4.1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
4.4.2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
4.4.3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
4.4.4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
4.4.5 城市间收缩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 |
第五章 中国城市收缩的驱动机理分析 |
5.1 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 |
5.1.1 人口增长的影响 |
5.1.2 产业结构的影响 |
5.1.3 市内交通的影响 |
5.1.4 环境质量的影响 |
5.1.5 科技创新的影响 |
5.1.6 生活水平的影响 |
5.1.7 医疗条件的影响 |
5.2 城市收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
5.2.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3 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
5.2.4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
5.2.5 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 基于城市收缩驱动机理的类型划分 |
5.3.1 中心城市极化型 |
5.3.2 支柱资源枯竭型 |
5.3.3 区划调整收缩型 |
5.3.4 政策引导收缩型 |
5.3.5 其他因素收缩型 |
第六章 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 |
6.1 应对思路和应对原则 |
6.1.1 应对思路 |
6.1.2 应对原则 |
6.2 振兴城镇化战略 |
6.2.1 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 |
6.2.2 营造良好市场投资环境 |
6.2.3 鼓励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
6.3 城市精明收缩战略 |
6.3.1 控制用地规模,进行生态重建 |
6.3.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 |
6.3.3 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
6.4 提升收缩城市韧性水平 |
6.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韧性水平 |
6.4.2 加强合作,实现城市间优势互补 |
6.4.3 吸引人才,适度鼓励生育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
(4)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社会发展背景 |
1.1.3 城市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城市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
1.3.2 社区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区位和微区位的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对象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社区公园 |
1.5.2 微区位 |
1.6 研究内容 |
1.6.1 基于Arc GIS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研究 |
1.6.2 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1.6.3 西安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特征及认知评价研究 |
1.6.4 基于微区位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公平正义理论 |
2.1.2 微区位理论 |
2.1.3 扎根理论 |
2.1.4 有机更新理论 |
2.1.5 环境行为理论 |
2.2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实践案例分析 |
2.2.1 俄罗斯圣彼得堡Jaanila社区公园 |
2.2.2 广东省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分析 |
3.1 新旧版本城市公园绿地分类标准对比 |
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现状概况 |
3.2.1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识别 |
3.2.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数量 |
3.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
3.3.1 研究方法 |
3.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 |
3.3.3 社区公园的空间集聚特征 |
3.3.4 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 |
3.3.5 社区公园的最大服务覆盖范围 |
3.3.6 社区公园的交通可达性 |
3.4 存在问题剖析 |
3.4.1 部分区域内存在建设空白 |
3.4.2 二环外服务供给普遍较低 |
3.4.3 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体系 |
3.4.4 外围社区公园交通可达性不高 |
3.5 本章小结 |
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及评价模型构建 |
4.1 微区位因子筛选及评价流程 |
4.2 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构建 |
4.2.1 基于扎根理论的微区位因子初选 |
4.2.2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体系阐述 |
4.2.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体系的构成 |
4.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解析 |
4.3.1 区位可达性 |
4.3.2 地点实体特征 |
4.3.3 区位可视性 |
4.3.4 地点周边特征 |
4.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评价模型搭建 |
4.4.1 评价方法选择 |
4.4.2 评价方法概述 |
4.4.3 评价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样本分析与评价 |
5.1 样本社区公园的选取及公园概况 |
5.1.1 样本社区公园选取 |
5.1.2 样本社区公园概况及典型性概述 |
5.2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分析 |
5.2.1 区位可达性 |
5.2.2 地点实体特征 |
5.2.3 区位可视性 |
5.2.4 地点周边环境 |
5.3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 |
5.3.1 问卷调研及回收 |
5.3.2 区位可达性 |
5.3.3 地点实体特征 |
5.3.4 区位可视性 |
5.3.5 地点周边环境 |
5.3.6 综合评价分值 |
5.4 存在问题剖析 |
5.4.1 步行可达性较弱 |
5.4.2 内部功能欠丰富 |
5.4.3 开放性有待提升 |
5.4.4 与周边协调欠佳 |
5.5 本章小结 |
6 微区位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布局的优化策略 |
6.1 优化原则 |
6.1.1 区位引导与规避原则 |
6.1.2 供需差异与匹配原则 |
6.1.3 要素响应与配置原则 |
6.2 优化目标 |
6.3 优化策略 |
6.3.1 布局优化 |
6.3.2 微区位优化 |
6.3.3 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5)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的问题 |
1.1.2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 |
1.1.3 续“文脉"”提“气质”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体系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进展 |
2.1 古城文化基因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
2.1.1 文化基因的内涵 |
2.1.2 文化基因的作用和表现 |
2.1.3 古城文化基因传承的研究 |
2.1.4 古城文化基因的特征 |
2.2 旧城更新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古城保护相关研究 |
2.3.1 古城保护理论研究 |
2.3.2 古城保护工作实践研究 |
2.3.3 相关研究总结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研究 |
3.1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调查 |
3.1.1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公众调查问卷 |
3.1.2 古城保护调查结果分析及问题总结 |
3.1.3 古城更新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及问题总结 |
3.2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解析 |
3.2.1 “山水城”城市格局保存完整 |
3.2.2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的城镇格局初步形成 |
3.2.3 历史遗存丰富历史空间全景可读 |
3.2.4 营造技艺天人合一 |
3.2.5 政治因素凸显历史地位重要 |
3.2.6 非遗丰富历史名人众多 |
3.3 古城文化基因的传承模式 |
3.3.1 文化基因传承导向的古城特色空间建构 |
3.3.2 古城文化基因传承与古城保护更新的契合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提取识别 |
4.1 文化基因梳理的原则和流程 |
4.1.1 古城文化基因梳理的原则 |
4.1.2 古城文化基因的分类 |
4.1.3 古城文化基因筛选流程 |
4.2 古城文化基因要素提取 |
4.2.1 文化基因识别与提取研究 |
4.2.2 质性调查获取文化基因要素 |
4.2.3 文化基因的提取 |
4.3 基于文化传承的寿县文化基因评价体系建构 |
4.3.1 建构寿县古城文化基因评价模型 |
4.3.2 文化基因图谱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更新策略 |
5.1 寿县文化基因现状评估 |
5.1.1 显性文化基因 |
5.1.2 隐性文化基因 |
5.1.3 现状问题总结 |
5.2 寿县古城保护更新路径 |
5.2.1 保护更新历程 |
5.2.2 文化基因保护更新路径 |
5.2.3 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目标及定位 |
5.3 寿县古城的显性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策略 |
5.3.1 形态格局控制与延续 |
5.3.2 特色地貌场所再现与植入 |
5.3.3 典型地标雕琢与烘托 |
5.3.4 多层次多手段保护与利用历史遗存 |
5.4 寿县古城的隐性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策略 |
5.4.1 融古通今打造宜居新城 |
5.4.2 挖掘保护全域历史文化资源 |
5.4.3 复兴活化突出自身优势 |
5.4.4 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制度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1.1 文化基因传承实质是保护和延续文化基因 |
6.1.2 文化基因传承是古城特色保护的重要手段 |
6.1.3 文化基因传承需要优化现行规划体系保障 |
6.1.4 文化基因传承需要多方借鉴多种尝试 |
6.2 创新点 |
6.2.1 研究视角创新:引入文化基因概念探讨古城保护更新策略 |
6.2.2 更新模式创新:通过显隐形的文化基因塑造打造特色古城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寿县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认知公众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基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淮北市“城市双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双修”的内涵 |
1.3.2 城市空间品质的内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实践 |
2.1 “城市双修”相关研究综述 |
2.2 城市空间品质相关研究综述 |
2.3 “城市双修”实践案例 |
2.3.1 景德镇“城市双修”实践 |
2.3.2 延安“城市双修”实践 |
第三章 城市空间品质及其评价 |
3.1 城市空间品质的重点构成要素 |
3.1.1 生态品质要素 |
3.1.2 设施品质要素 |
3.1.3 特色品质要素 |
3.1.4 文化品质要素 |
3.2 城市空间品质评价的方法基础 |
3.3 城市空间品质评价的原则 |
3.4 城市空间品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第四章 淮北市中心城区现状空间品质调查与研究 |
4.1 淮北市基本概况 |
4.1.1 基础条件分析 |
4.1.2 淮北城市发展阶段研判 |
4.2 淮北市现状品质评价 |
4.2.1 生态品质评价 |
4.2.2 设施品质评价 |
4.2.3 特色、文化品质评价 |
4.3 现状城市空间品质待改善的问题 |
第五章 淮北市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双修”策略 |
5.1 治水修山,构建山水融城的生态格局 |
5.1.1 水系织补修复 |
5.1.2 山体覆绿及宕口治理 |
5.2 增补设施,强化城市功能的混合程度 |
5.2.1 优化道路与交通 |
5.2.2 提高公用设施配置 |
5.2.3 打造便民舒适的生活空间 |
5.3 挖掘特色,提升城市内在的文化内涵 |
5.3.1 保护开发助力品质效益提升 |
5.3.2 落实市场多元化运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淮北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品质调查问卷 |
附录2:有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一:作者简介 |
二:作者在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 |
1.1.2 城市轨道交通引导商业集聚 |
1.1.3 消费行为偏好促进商业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区域研究进展 |
1.4.2 TOD理论研究进展 |
1.4.3 区位理论及微区位理论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案例经验借鉴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轨道交通 |
2.1.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
2.1.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 |
2.1.4 业态 |
2.1.5 微区位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TOD理论 |
2.2.2 紧凑城市理论 |
2.2.3 圈层结构理论 |
2.2.4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5 微区位与商业微区位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经验借鉴 |
2.3.1 日本东京地铁站 |
2.3.2 上海人民广场站 |
2.3.3 南京新街口站 |
2.3.4 案例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业态分布概况 |
3.1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概况 |
3.1.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概况 |
3.1.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 |
3.2 各类型业态分布概况 |
3.2.1 各类型业态分布及点密度分析 |
3.2.2 中心城区各类型业态的核密度分析 |
3.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业态分布关联性研究 |
3.3.1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分布特征 |
3.3.2 站点分布与业态分布的关联性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 |
4.1 研究样本的选取及分类 |
4.1.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4.1.2 研究样本的分类 |
4.2 业态特性研究 |
4.2.1 业态功能结构 |
4.2.2 业态组织形式 |
4.2.3 业态空间分布 |
4.3 空间特质研究 |
4.3.1 用地功能混合度 |
4.3.2 道路交通可达性 |
4.3.3 公交接驳便利度 |
4.4 行为感知研究 |
4.4.1 消费者社会属性 |
4.4.2 消费者出行偏好 |
4.4.3 消费者消费偏好 |
4.5 消费者体验后评价下的关联度分析 |
4.5.1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 |
4.5.2 消费者消费体验与业态特性的关联度 |
4.5.3 消费者出行体验与空间特质的关联度 |
4.5.4 业态特性、空间特质与行为感知的关联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评价指标体系 |
5.1 构建原则 |
5.2 影响因素 |
5.2.1 业态特性的影响 |
5.2.2 空间特质的影响 |
5.2.3 行为感知的影响 |
5.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指标要素集构建 |
5.3.2 指标要素解析 |
5.3.3 指标要素赋权 |
5.3.4 评价指标体系 |
5.4 实证分析 |
5.4.1 实证研究样本 |
5.4.2 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布局优化策略 |
6.1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布局优化原则 |
6.1.1 行为偏好引导原则 |
6.1.2 紧凑集约高效原则 |
6.1.3 业态多元发展原则 |
6.2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布局优化思路 |
6.3 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布局优化策略 |
6.3.1 精准定位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功能 |
6.3.2 合理丰富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组织 |
6.3.3 合理规划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分布 |
6.4 站点周边区域的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6.4.1 用地功能优化 |
6.4.2 交通组织优化 |
6.5 站点周边区域的活力提升优化策略 |
6.5.1 细分站点周边区域的消费者群体 |
6.5.2 美化开敞空间,促进消费体验升级 |
6.5.3 完善标识引导,提升出行幸福感 |
6.5.4 制定合理的商业营销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2.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7.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8)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美国区划编制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控制性详细规划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需要 |
1.1.2 目前控规对于美国区划借鉴的片面性与不严谨性 |
1.1.3 国内尚缺乏对控规与美国区划编制体系的系统比较研究 |
1.2 论文标题释义 |
1.2.1 控制性详细规划 |
1.2.2 美国区划(Zoning) |
1.2.3 编制体系 |
1.2.4 比较研究 |
1.3 论文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3 总结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控规与美国区划的基础认识 |
2.1 控规与区划的起源与控制目的 |
2.1.1 起源 |
2.1.2 控制目的 |
2.2 控规与区划的发展历程 |
2.2.1 控规的发展历程 |
2.2.2 区划的发展历程 |
2.2.3 总结 |
2.3 控规与区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 |
2.3.1 控规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 |
2.3.2 区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 |
2.3.3 总结 |
2.4 控规与区划的本质差异 |
2.4.1 出发点的差异:“物本”与“人本” |
2.4.2 法律地位的差异:“法定”与“法律” |
2.4.3 控制范围的差异:“局部片区”与“全覆盖” |
2.4.4 约束方式的差异:“判例式”与“通则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土地用途分区体系的比较 |
3.1 控规的土地用途分区体系 |
3.1.1 城市用地分类研究 |
3.1.2 土地使用兼容性 |
3.1.3 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 |
3.1.4 控规土地用途分区体系的矛盾与困境 |
3.2 区划的土地用途分区体系 |
3.2.1 区划土地用途分区体系的演进 |
3.2.2 基本用途分区及其规则 |
3.2.3 特别分区及其规则 |
3.2.4 区划控制单元的划分 |
3.2.5 区划土地用途分区体系的特征 |
3.3 控规与区划土地用途分区体系比较研究 |
3.3.1 地块划分方式比较 |
3.3.2 土地用途类型比较 |
3.3.3 分类标准与逻辑比较 |
3.3.4 用途与强度关系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开发控制指标体系的比较 |
4.1 控规的开发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
4.1.1 控规开发控制指标体系构成 |
4.1.2 控规核心控制指标解析 |
4.1.3 控规控制指标体系现状问题 |
4.2 区划的开发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
4.2.1 传统区划的典型指标体系 |
4.2.2 新的区划控制指标体系 |
4.2.3 区划核心控制指标解析 |
4.3 控规与区划开发控制体系比较研究 |
4.3.1 控制要素比较 |
4.3.2 指标关系比较 |
4.3.3 指标实效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编制成果构成体系的比较 |
5.1 控规的编制成果构成体系 |
5.1.1 控规编制成果体系的主要构成 |
5.1.2 控规成果体系的特点 |
5.2 区划的编制成果构成体系 |
5.2.1 区划编制成果体系的主要构成 |
5.2.2 区划成果体系的特点 |
5.3 控规与区划编制成果构成体系的比较 |
5.3.1 体系构成比较 |
5.3.2 表达方式比较 |
5.3.3 成果内容比较 |
5.3.4 成果展示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控规与区划编制体系比较的启示与借鉴 |
6.1 土地用途分区体系比较的启示与借鉴 |
6.1.1 控规层面土地用途分类的本质探究 |
6.1.2 标准化:适应产权为依据的地块划分方式 |
6.1.3 细分化:将土地细分与强度指标结合 |
6.1.4 灵活化:建立土地用途与建筑用途配合的控制体系 |
6.2 开发控制指标体系比较的启示与借鉴 |
6.2.1 完善我国开发控规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6.2.2 建立以开敞空间率(OSR)为核心的居住地块控制指标体系 |
6.2.3 规则化:从“物”到“人”、从“规划”到“规则”的转变 |
6.2.4 公平化:确立底线思维,化解公私矛盾 |
6.2.5 组合化:关联指标的联动规则 |
6.2.6 差别化:不同分区采用不同的控制指标 |
6.3 编制成果构成体系比较的启示与借鉴 |
6.3.1 文本化:强化文本的普遍约束作用 |
6.3.2 规范化:规划成果的规范化和数据标准化 |
6.3.3 开放化:开放式的成果构成体系 |
6.3.4 立法化:适应立法与便于实施的编制成果 |
6.3.5 一张图:控规纳入“一张图”成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特色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9)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研究 ——以西递遗产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色小镇建设不断推进,产业优势不断呈现 |
1.1.2 文化保护越发重视,文化产业越发突出 |
1.1.3 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旅游形式多种多样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文化传承 |
1.3.2 特色小镇 |
1.3.3 旅游型特色小镇 |
1.4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1.4.1 相关理论基础 |
1.4.2 旅游型特色小镇实践发展研究 |
1.4.3 旅游型特色小镇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类型特征、典型案例及存在问题 |
2.1 旅游型特色小镇类型与特征 |
2.1.1 旅游型特色小镇类型 |
2.1.2 旅游型特色小镇特征 |
2.2 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案例 |
2.3 旅游型特色小镇存在问题 |
2.3.1 地域文化传承缺失,呈现“千镇一面” |
2.3.2 文旅产业发展跟风,内生动力不足 |
2.3.3 重资源开发利用,轻生态环境保护 |
2.3.4 “面子”有余而“里子”不足,设施配套短板突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路径 |
3.1 旅游型特色小镇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
3.1.1 文化传承是彰显小镇特色的“灵魂” |
3.1.2 文化传承是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结构的升级的“助推器” |
3.1.3 传统文化是提升特色小镇建设水平的“动力源泉” |
3.2 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建构思路 |
3.2.1 旅游型特色小镇设计的内在逻辑 |
3.2.2 地域特色的摸底整合 |
3.2.3 城镇产业的文化特质 |
3.2.4 城镇环境的生态宜居 |
3.2.5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
3.3 多类整合的资源摸底 |
3.3.1 详实的现状资源整理 |
3.3.2 地域资源的整合策略 |
3.4 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 |
3.4.1 特色产业的优化培育 |
3.4.2 特色产业链的深化构建 |
3.5 复合宜居的空间布局 |
3.5.1 产业布局塑造空间格局 |
3.5.2 产业业态影响功能分区 |
3.5.3 产城融合塑造宜居环境 |
3.6 以人为本的设施配套 |
3.6.1 联结文旅的交通网络 |
3.6.2 服务文旅的设施供给 |
第四章 黟县西递遗产小镇规划研究 |
4.1 西递遗产小镇资源整合 |
4.1.1 丰富的文化资源 |
4.1.2 良好的生态环境 |
4.2 西递遗产小镇产业发展 |
4.2.1 特色产业遴选 |
4.2.2 产业链构建 |
4.3 西递遗产小镇空间布局 |
4.3.1 富有特色的空间结构 |
4.3.2 产业主导的功能分区 |
4.3.3 凸显文化的风貌景观 |
4.4 西递遗产小镇配套设施 |
4.4.1 多元便捷的交通系统 |
4.4.2 点面结合的公共设施 |
4.4.3 满足需求的基础设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高原河谷型城市空间扩张过程及机制 ——以西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4.1 遥感数据 |
1.4.2 空间数据 |
1.4.3 统计数据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城市空间扩张过程 |
2.1.2 城市空间扩张机制 |
2.1.3 城市空间扩张预测 |
2.2 理论基础 |
2.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2 城市扩张 |
2.2.3 城市蔓延 |
2.2.4 新城建设理论 |
2.2.5 城市扩张模式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状况 |
3.1.3 社会经济 |
3.2 西宁市建成区发展历程 |
3.2.1 西宁市城市发展历程 |
3.2.2 西宁市各类型用地发展历程 |
3.3 西宁市城市空间结构 |
3.3.1 城市功能空间结构 |
3.3.2 城市产业空间结构 |
3.3.3 城市人口空间结构 |
第四章 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演化过程分析 |
4.1 西宁市主城区空间扩张变化分析 |
4.1.1 总体规模变化 |
4.1.2 空间分布变化 |
4.1.3 城市开发强度变化 |
4.1.4 城市景观格局变化 |
4.1.5 建成区扩张方向变化 |
4.1.6 景观扩张指数模式变化 |
4.2 西宁市土地利用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张分析 |
4.2.1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规模变化 |
4.2.2 城市各区建设用地扩张规模变化 |
4.3 西宁市城市扩张模式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影响机制分析 |
5.1 城市扩张驱动因素分析 |
5.1.1 城市经济增长驱动 |
5.1.2 城市产业结构演变驱动 |
5.1.3 城市人口规模增长驱动 |
5.1.4 城市交通需求因素驱动 |
5.1.5 城市政策因素驱动 |
5.1.6 城市极化效应驱动 |
5.1.7 驱动因素关联探讨 |
5.2 城市扩张驱动模型 |
5.2.1 城市化水平 |
5.2.2 城市扩张驱动模型构建 |
5.2.3 城市扩张驱动模型评价结果 |
5.3 城市扩张机制分析 |
5.3.1 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的领域化 |
5.3.2 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的领域政治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预测分析 |
6.1 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张规模预测 |
6.1.1 趋势外推法预测 |
6.1.2 城乡规划对人口规模的预测 |
6.2 西宁市城市空间格局模拟 |
6.2.1 情境设计 |
6.2.2 西宁市城市空间格局模拟结果 |
6.3 西宁市城市扩张边界划定 |
6.4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实现建成区可持续扩张 |
7.2.2 推动城市次中心的建设 |
7.2.3 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城市高效扩张 |
7.2.4 对城市扩张进行长期监测 |
7.3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创新 |
7.3.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快速城市化地区公共交通发展策略——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融合情境下成都半城市化地区发展机制及治理策略研究[D]. 曾小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异质性研究[D]. 吴玮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3]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D]. 张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郭媛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D]. 李琦.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基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淮北市“城市双修”策略研究[D]. 胡腾宇.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7]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阚仁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美国区划编制体系比较研究[D]. 杜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研究 ——以西递遗产小镇为例[D]. 汪方胜.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10]高原河谷型城市空间扩张过程及机制 ——以西宁市为例[D]. 孙骜.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