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媒介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动与博弈,民间话语,政府话语,媒介生态
中国媒介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陶萌萌[1](2019)在《基于中国媒介生态变迁背景下的民间话语、政府话语互动与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话语、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传播现象。这种现象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媒介的生态变迁而产生的。改革为民间话语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中国媒介的发展同时也为民间话语、政府话语的互动提供了发展平台和传播手段。经过多年的演变,民间话语、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现状是,政府话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民间话语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活力;政府允许民间话语的传播,同时又对其进行监管。通过民间话语、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的研究,还能引申出一系列其它问题,如政府话语公信力问题,民间话语的理性传播问题,双方话语间的沟通问题等。提高政府话语的公信力,拓展民间话语的理性传播空间,加强民间话语和政府话语的的有效沟通,成为改善双方互动与博弈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15期)
陈甜甜,于德山[2](2018)在《我国“体育运动健康理念”的媒介话语建构分析:以《中国体育报》城市马拉松赛事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传媒中"体育运动健康理念"宣传与传播对促进人们体育运动参与和增强健康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体育健康传播与传播社会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中国体育报》马拉松赛事报道中"体育运动健康理念"传播的媒介话语建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报道中"体育运动健康理念"缺失的原因;提出"体育运动健康理念"的媒介话语建构策略:体育新闻报道注重"框架整合";体育新闻报道突出"知识特性"。以期为促进人们树立"体育运动健康理念"和为大众媒体对"体育运动健康理念"话语建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志生[3](2018)在《网络体育解说:体育广播媒介话语建构的空间和向度分析——基于2017年度中国网络媒介体育解说现象的类文本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体育解说形成的类文本彰显出体育传播的新思考:网络体育解说成就了个体分享传统体育赛事资源的能力,也塑造了新媒体的话语权,进而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新思维。本文结合2014~2016年以来网络体育传播中的体育解说群体化现象,分析广播媒体实现媒介话语转型的方向,并由此提出:网络体育解说是网络传播解构广播话语的初期形式。在全媒体时代,个体分享的传播愿望在技术支持下演化为更为突出的发展驱动力量,必将影响传统广播媒体的建设向度;广播体育传播形成的历史性话语,在被网络体育传播的替代进程中,也将为广播体育传播的新话语建构提供思考;传统广播面向受众需求、引导受众形成新的合作分享机制,将有助于广播在体育传播的定向开发中获得新的建构力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期刊2018年06期)
夏玥[4](2018)在《国际话语权视角下的中国媒介化公共外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日益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在全球治理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维护国家利益,更好地实践中国负责任大国理念的合理诉求和客观需要。“西强中弱”的国际话语权格局,使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面临巨大压力。尽管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份额有所增加,但话语权效果差强人意,致使话语的“权力”无法有效行使。针对当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核心问题,研究引入了2008年罗伯特·恩特曼(Robert M.Entman)提出的媒介化公共外交(mediated public diplomacy)概念,即“一国政府首脑及政府外交政策机构试图通过系统化、组织化的努力,影响目标国的媒体框架(media frame),以激活和扩散目标国公众对本国政策正面认知的公共外交行为。”研究认为,通过策略性操作,有针对性地影响目标国媒体报道本国政策立场的媒介化公共外交,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近路。研究采用媒介化公共外交的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媒介化公共外交的概念、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梳理了中国媒介化公共外交的历史演变与实践内容,并对媒介化公共外交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在此基础上,研究结合具体案例,对中国媒介化公共外交的操作策略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其效果进行探讨。基于以上内容,结合中国实际,研究认为中国媒介化公共外交的发展存在文化与价值观隔阂、中国政府与外国关系微妙、媒介偏见等限制因素,并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8-06-12)
段佳会[5](2018)在《媒介话语中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旅游形象是旅游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影响国际旅游目的地选择、评价、重游及推荐意愿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但外国游客比重不断减少、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持续下降、周边替代性旅游目的地国家竞争激烈等问题则对中国塑造具有代表性、吸引力和品牌度的国家旅游形象提出了迫切要求。在中美“旅游贸易”不断失衡的状态下,美国主流媒体塑造了什么样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这种旅游形象是如何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优化机制有何启示?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利用LexisNexis Academic学术数据库,以“China tourism”、“Chinese tourism”、“Chinese tourist”、“China tour”、“Chinese tour”、“China travel”、“Chinese travel”、“China image”、“Chinese image”等为检索词,收集了《纽约时报》报自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1980年01月01日至2018年01月01日期间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新闻报道,建立了约15万词的专用语料库。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考察语料库中的特殊关系结构探究上述问题的答案,即“什么让中国具有什么样的旅游形象”研究发现,美国媒体对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感知主要经历了 3个阶段,分别是快速成长阶段、质变成长阶段以及跨越成长阶段。就旅游属性而言,形象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旅游行业、旅游吸引物、旅游住宿、旅游饮食、旅游交通、旅游类型、天气卫生、语言环境、人民特征及旅游安全等方面。在美国媒介话语中,中国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形象经历了从早期的积极和正面到现阶段消极和负面的转变过程,在文化魅力、身份优越感和旅游特权渐渐消失的基础上,意识形态差异、国际关系处理、公民行为特征、旅游环境安全等问题则进一步加深了美国媒体对中国旅游的负面形象。(本文来源于《天津财经大学》期刊2018-05-01)
蒙象飞[6](2017)在《中国国家形象话语体系建构中的符号媒介考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国的国家形象形成于国家间的社会互动与博弈,是本国自我话语描述和他国话语描述相互博弈的结果。国家形象除了受意识形态、一定文化意义系统的影响制约之外,国家间不同的信息传播能力和话语建构能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国家形象话语体系的建构中,符号媒介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对外传播中,应广泛运用符合中国形象战略传播目标的中国符号媒介,并采取整合传播策略,不断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话语能力。(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李红艳[7](2017)在《中国中产阶级:自在抑或自为?——基于公共事件中社会化媒介的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中产阶级,其隐含的特征,首先是与广告话语中的符号性消费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关联在一起的,其次则与"中产阶级"本身较为模糊的自我建构和社会建构有关。当新的信息技术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生态、并将制度性的壁垒搁置在技术门槛上时,借助媒介技术与社会情绪捍卫个体的自我权利,成为普通民众的一种潜在诉求。随着弱势群体意识在媒介话语中的疲软,以中产阶级名义进行的个体权利维护的媒介实践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网络行为。本文通过对公共事件中媒介对中产阶级报道的分析,指出,中国中产阶级正在形成一种初步的阶级意识,也正在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陈海[8](2017)在《构建中国新媒介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在电子媒介广泛应用的新媒介时代,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源自西方的新媒介理论对媒介和技术的审美维度的思考,为西方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域。但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新媒介理论是否可以用来指导中国的文学实践,如何恰当(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1-16)
刘佳,王燕宁[9](2016)在《基于语料库的媒介批评话语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反腐败举措的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西方六大纸媒为例,致力于研究西方主流媒体对习近平此次反腐败举措的报道及评论,研究涉及英美主流媒体的报道主题、报道风格及基调、语篇特征等。通过建立133,385字语料库,结合语料库语言学及批判性内容分析,旨在分析西方媒体对中国反腐败举措的报道以及在西方社会可能形成的公众认知。研究发现,西方媒体在针对报道中国此次大规模反腐败举措时大多持正面态度,认为此次反腐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中国的长久良性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由于意识形态及报道风格的差异,部分西方媒体对此次反腐持批判性态度,认为其象征意义大于其实际效应,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社会的腐败现象。(本文来源于《知音励志》期刊2016年23期)
徐明华,王中字[10](2016)在《西方媒介话语中中国形象的“变”与“不变”——以《纽约时报》十年涉华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原有权力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同时,在西方世界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等语境也悄然发生转变。中国的国家形象从最初的被边缘化和妖魔化,逐步得到主流媒体的普遍关注和一定程度上的认可,这与西方媒体对中国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是密切相关的。本文关注美国传统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将跨度为十年的两次换届党代会(十六大和十八大)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近年来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媒体的话语建构中发生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研究发现,西方媒体已经认可中国在经济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报道视角从过去的俯视和轻蔑转变为平视和理解,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建构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在长期迥异的意识形态作用下,西方媒体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其报道背后折射的价值取向仍禁锢于既有的对华刻板印象。(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中国媒介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众传媒中"体育运动健康理念"宣传与传播对促进人们体育运动参与和增强健康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体育健康传播与传播社会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中国体育报》马拉松赛事报道中"体育运动健康理念"传播的媒介话语建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报道中"体育运动健康理念"缺失的原因;提出"体育运动健康理念"的媒介话语建构策略:体育新闻报道注重"框架整合";体育新闻报道突出"知识特性"。以期为促进人们树立"体育运动健康理念"和为大众媒体对"体育运动健康理念"话语建构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媒介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陶萌萌.基于中国媒介生态变迁背景下的民间话语、政府话语互动与博弈[J].青年与社会.2019
[2].陈甜甜,于德山.我国“体育运动健康理念”的媒介话语建构分析:以《中国体育报》城市马拉松赛事报道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
[3].陈志生.网络体育解说:体育广播媒介话语建构的空间和向度分析——基于2017年度中国网络媒介体育解说现象的类文本思考[J].中国广播.2018
[4].夏玥.国际话语权视角下的中国媒介化公共外交研究[D].外交学院.2018
[5].段佳会.媒介话语中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演变[D].天津财经大学.2018
[6].蒙象飞.中国国家形象话语体系建构中的符号媒介考量[J].云南社会科学.2017
[7].李红艳.中国中产阶级:自在抑或自为?——基于公共事件中社会化媒介的话语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7
[8].陈海.构建中国新媒介文学批评话语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9].刘佳,王燕宁.基于语料库的媒介批评话语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反腐败举措的报道[J].知音励志.2016
[10].徐明华,王中字.西方媒介话语中中国形象的“变”与“不变”——以《纽约时报》十年涉华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