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性息肉病论文-朱艳

相关性息肉病论文-朱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关性息肉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临床效果,研究

相关性息肉病论文文献综述

朱艳[1](2018)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使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中将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将采取使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将采取使用柳氟磺吡啶肠溶片进行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探究更加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柳氟磺吡啶肠溶片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相对较多。而采取本文中所探讨的使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进行治疗的方案效果显着同时不良反应的情况也有所缓解。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应用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结直肠肛门外科》期刊2018年S2期)

陈朱井,王锦淳,薛飞,陈奇志,程友[2](2018)在《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估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估结果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42例鼻息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手术前后主观指标[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客观指标(Lund-Mackay鼻窦CT评分、Lund-Kennedy评分)评估结果差异。以术后RQLQ评估结果为依据,将42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RQLQ评分≤60分)和预后不良组(RQLQ评分>60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客观指标评估结果差异,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手术后,42例患者RQLQ评分、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结果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术后RQLQ评分≤60分者共26例,均纳入预后良好组;RQLQ评分>60分者共16例,均纳入预后不良组。手术前后,预后良好组患者Lund-Mackay、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Lund-Kennedy评分结果均与术后RQLQ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Lund-Kennedy评估对鼻息肉病患者预后预测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冬梅,王庆苗[3](2018)在《胃息肉“病”“证”“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胃息肉为临床常见病,是公认的癌前疾病,检出率增高、易反复,"病"指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其病理组织学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及腺瘤性息肉,其病理类型与癌变率直接相关;"体"指胃息肉的中医体质类型,分为正常的平和质以及8种偏颇体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证"指胃息肉的中医证型,主要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痰湿中阻证、胃络瘀血证、脾胃虚弱证。检索近些年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基于中医体质学说提出的"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通过探讨其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体质的相关性,为现代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7-13)

刘冬梅,王庆苗[4](2018)在《胃息肉“病”“证”“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胃息肉为临床常见病,是公认的癌前疾病,检出率增高、易反复,"病"指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其病理组织学分为!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及腺瘤性息肉,其病理类型与癌变率直接相关;"体"指胃息肉的中医体质类型,分为正常的平和质以及8种偏颇体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证"指胃息肉的中医证型,主要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痰湿中阻证、胃络瘀血证、脾胃虚弱证。检索近些年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基于中医体质学说提出的"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通过探讨其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体质的相关性,为现代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8年04期)

张玉萍,徐汉桥,王燕珍[5](2016)在《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治疗中美沙拉嗪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患者58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共计29例,双号为观察组,共计29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后其息肉的数量以及大小和病理检查显示的非典型增生程度均有显着的降低,同时患者的黏膜损伤程度评分也有所降低,差异显着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能够显着减少息肉分布密度,同时缩小息肉体积,降低黏膜损伤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6年54期)

董庆志[6](2014)在《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常存在多种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病程长者有癌变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治疗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抑制和延缓炎症-腺瘤-癌的渐变过程,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在向癌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癌变相关性因素,一般来说,息肉的体积越大,非典型增生程度愈高,腺瘤性息肉的比例越大,粘膜损伤的情况愈重,体内COX-2以及TNF-α的含量愈高,那么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癌变的几率也就越大。因此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对以上因素进行干预,将有助于降低溃疡性结肠炎通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发展到结直肠癌的癌变率。方法:本研究将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两方面来探究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治疗作用。实验一:6周龄BALB/c小鼠7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愈溃消息方组、美沙拉嗪组、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组(联合用药组),每组各15只。运用氧化偶氮甲烷(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SS)对模型组、愈溃消息方组、美沙拉嗪组、联合用药组四组小鼠进行造模,空白组不处理。愈溃消息方组、美沙拉嗪组、联合用药组叁组小鼠从造模第一天开始给药,愈溃消息方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给予愈溃消息方颗粒和美沙拉嗪灌胃,联合用药组同时给予愈溃消息方和美沙拉嗪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只小鼠每日灌胃一次,连续灌胃9周。所有小鼠于第9周末全部处死,迅速剖腹,自肛门处向上取肠段至回盲部,观察各组结肠粘膜损伤情况,计数各组息肉生长数目,测量息肉大小,观察各组病理切片息肉非典型增生程度以及腺瘤性息肉生长情况。实验二:实验一中已经制作好的石蜡病理切片为基础,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OM/DSS造模对小鼠体内COX-2以及TNF-α含量的影响,观察各组药物对于模型小鼠体内COX-2以及TNF-α含量的影响,并对美沙拉嗪、愈溃消息方、美沙拉嗪与愈溃消息方联合运用的治疗效果进行客观量化,比较各组药物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40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症治疗组、愈溃消息方组、美沙拉嗪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每组各10例,对症治疗组给予一般对症治疗,愈溃消息方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愈溃消息方口服,每日一剂,美沙拉嗪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1.5g/d,联合用药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以上两种药物口服。治疗时间为两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息肉数目,息肉大小,息肉非典型增生程度,结肠粘膜损伤评分的变化,探究愈溃消息方、美沙拉嗪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息肉的治疗作用,以及二者联合运用的交互作用。结果:愈溃消息方和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减少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产生的数目,缩小息肉体积,降低息肉非典型增生程度,减轻粘膜损伤,降低体内COX-2和TNF-α的含量。愈溃消息方与美沙拉嗪联合应用,二者在疗效上可产生交互作用,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数目、大小、非典型增生程度、粘膜损伤、COX-2和TNF-α的含量的治疗效果,优于愈溃消息方或美沙拉嗪的单独应用。结论:愈溃消息方与美沙拉嗪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二者在疗效上可产生交互作用,二者联用可显着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治疗效果,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癌变率。(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5-01)

邱吉利[7](2014)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由APC基因突变引起。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肠外表现的有无似乎和APC基因突变的位点有关。本文综述了过去20多年来的FAP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方面的大型研究。衰减型FAP (AFAP,<100个结直肠腺瘤)的相关区域主要是APC基因的5’端、3’端以及9号外显子的选择性剪接区域。密集型FAP(>1000个腺瘤)的相关突变区域主要是MCR区及其附近。剩余部分的突变主要表现为CFAP的中间型(100-1000个腺瘤)。基因型划分区域之间互有重迭,界限划分目前尚不能准确到某一个密码子。而肠外表现方面,先天性视网膜色素细胞肥大(CHRPE)主要发生在密码子311-1445号突变的患者,而硬纤维瘤的发生和1260号之后的密码子突变相关性较高。上消化道息肉的患者基因突变目前没有发现明显规律。甲状腺乳头状癌、骨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也有着一定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FAP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对遗传咨询、家系监测、治疗决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5-01)

董庆志,张书信[8](2013)在《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析因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愈溃消息方与美沙拉嗪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交互作用。方法将40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愈溃消息方组、美沙拉嗪组、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组,每组10例。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对症治疗;愈溃消息方组给予愈溃消息方口服,每日1剂;美沙拉嚓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每日1.5 g;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组同时给予2种药物口服,观察时间均为2个月。结果愈溃消息方组、美沙拉嚓组以及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组均有息肉数量减少、体积缩小、非典型增生程度降低作用,均可降低黏膜损伤评分,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组疗效优于愈溃消息方组、美沙拉嗪组。结论愈溃消息方与美沙拉嗪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在疗效上可产生交互作用,二者联用可显着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13年12期)

刘劲睿,赵凤毛,王帅[9](2011)在《脑胶质瘤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联蛋白,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联蛋白(β-catenin)、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PC)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APC蛋白在30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人脑胶质瘤中β-catenin、APC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两者与胶质瘤不同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在脑胶质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是70.0%,而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两者间有显着差异(P<0.01);β-catenin蛋白在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3.3%、93.3%,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中AP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0.0%、100%,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APC蛋白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而高级别胶质瘤中无表达,两者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β-catenin、APC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高,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相关;(2)胶质瘤组织中,AP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度呈负相关;(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β-catenin与APC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1年01期)

毛剑峰[10](2010)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云南省HNPCC家系中和疑似HNPCC家系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SI)阳性率的特点,比较各不同临床诊断标准中MSI阳性与MSI阴性之间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别,分析其临床表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筛检HNPCC家系应用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材料方法1、通过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大理州人民医院以及红河州人民医院2005~2009年间诊治并经手术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患者家系,选取其中完全符合Amsterdam标准的HNPCC家系13个,患者共30例。疑似HNPCC家系18个,患者共30例。选取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来源于自石蜡包埋的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以及新鲜的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其标本均经组织活检或手术后经组织病理学诊断证实为大肠癌。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2、采集遗传性结直肠癌家系中患者手术离体后的组织标本(包括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以及石蜡包埋组织的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标本中提取组织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的方法,对BAT-25、BAT-26、D5S346、D2S123和D17S250微卫星位点进行不稳定性检测。结果1、13个符合Amsterdam标准的HNPCC家系的30例患者中,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44.8岁,而在18个疑似HNPCC家系的30例患者中,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53.2岁。2、13个符合Amsterdam标准的HNPCC家系的30例患者中,MSI的阳性率为93.33%,其中微卫星高表达(MSI-H)的患者23例(76.67%);微卫星低表达(MSI-L)的患者5例(16.67%);微卫星稳定(MSS)患者2例(6.67%)。所选择的微卫星位点中Bat-25和Bat-26这2个位点MSI-H的表达率最为突出,分别为95.65%和100%。肿瘤的发生位置以右半结肠居多。肿瘤分化均较好,以中分化多见。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多见。3、18个疑似的HNPCC家系的30例患者中,MSI的阳性率为26.67%,其中MSI-H患者5例(16.67%);MSI-L患者3例(10.0%);MSS患者22例(73.33%)。所选择的微卫星位点中Bat-25和Bat-26这2个位点MSI-H的表达率也亦为突出,分别为60.0%和80.0%。肿瘤的发生位置多无规律,而本研究组患者中多以直肠癌居多。肿瘤分化一般较低,以低分化多见。病理类型以黏液腺癌多见。4、符合Amsterdam标准(简称AC标准)的HNPCC家系患者组与疑似的HNPCC家系患者组比较结果:在符合Amsterdam标准的HNPCC家系患者组中,23例MSI-H阳性表达患者中共发现多原发癌9例(39.13%),5例MSI-L阳性表达患者未见多原发癌。其中同时发生的肠外相关肿瘤3例,异时发生的肠外相关肿瘤6例。其中胃癌5例、子宫内膜癌4例、卵巢癌2例、膀胱癌1例。患者预后较好。而疑似的HNPCC家系患者组中未见多发癌发生。患者预后较差。结论1.本组资料表明我省大肠癌中有家族背景的遗传性大肠癌发生率较高,发病趋势正逐步年青化,遗传因素可能起一定作用,须提高对青年大肠癌的认识和加强对遗传性大肠癌的早期检测及预防。2.通过微卫星不稳定检测方法检测HNPCC患者和可疑HNPCC患者的MSI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28/30)和26.67%(8/30),表明HNPCC的MSI阳性表达率比可疑HNPCC明显要高。3.实验结果提示部分不符合Amsterdam标准但是临床病理特征相似于HNPCC的疑似家系,需要进行MSI的检测,有助于临床上更好地筛查HNPCC家系,有助于早期判断患者的肿瘤性程度及其预后,减少误诊或漏诊现象,为HNPCC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好地筛查指标。这些都显示了MSI的检测在筛查HNPCC家族的重要作用。4。符合Amsterdam标准13个HNPCC家系患者组的23例MSI-H阳性表达患者中多原发癌发病率高,患者预后较好。而疑似的18个HNPCC家系患者组中未见多发癌发生。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差。提示这部分患者仍需进行MSI检测,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HNPCC高危人群,并通过对这些人群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有助于及时进行早期的诊治和预防,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来源于《昆明医学院》期刊2010-05-01)

相关性息肉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探讨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估结果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42例鼻息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手术前后主观指标[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客观指标(Lund-Mackay鼻窦CT评分、Lund-Kennedy评分)评估结果差异。以术后RQLQ评估结果为依据,将42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RQLQ评分≤60分)和预后不良组(RQLQ评分>60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客观指标评估结果差异,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手术后,42例患者RQLQ评分、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结果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术后RQLQ评分≤60分者共26例,均纳入预后良好组;RQLQ评分>60分者共16例,均纳入预后不良组。手术前后,预后良好组患者Lund-Mackay、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Lund-Kennedy评分结果均与术后RQLQ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Lund-Kennedy评估对鼻息肉病患者预后预测有一定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关性息肉病论文参考文献

[1].朱艳.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效果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

[2].陈朱井,王锦淳,薛飞,陈奇志,程友.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估及相关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3].刘冬梅,王庆苗.胃息肉“病”“证”“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C].第叁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4].刘冬梅,王庆苗.胃息肉“病”“证”“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8

[5].张玉萍,徐汉桥,王燕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6].董庆志.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7].邱吉利.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D].浙江大学.2014

[8].董庆志,张书信.愈溃消息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析因分析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3

[9].刘劲睿,赵凤毛,王帅.脑胶质瘤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联蛋白,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1

[10].毛剑峰.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

标签:;  ;  ;  ;  

相关性息肉病论文-朱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