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付光辉,刘万山[1](2021)在《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生态化水平评价——以江浙两省城市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国情,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的趋势,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生态水平建设的高低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以江浙两省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文明三个角度建立城市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江浙两省各城市生态化水平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江浙两省城市群整体生态化水平稳步上升,但发展不全面,城市间存在差异且不断扩大;空间格局呈现"三点—外围"结构,地域差距显着;经济和环境是影响城市生态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李帅[2](2020)在《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生态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如何科学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提升城市生态竞争力,成为当前思考的重点。首先,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态竞争力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整理与总结,明确了城市生态竞争力的内涵。其次,以城市生态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为基点,同时借鉴国内外指标评价体系与模型,从生态本底现状、生态环境压力、社会协调能力三个方面选取相应的基础指标,并且为了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初建指标体系依次经过德尔菲(Delphi)法、隶属度等分析对基础指标进行筛选和结构优化。从88个基础指标中筛选出了29个指标,并根据国内外城市生态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与指标选取原则,定性与定量化相互结合构建了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生态竞争力指标体系。再次,基于该指标体系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涉及到的27座城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均值法等方法,并借助于MATLAB、SPSS、GIS等手段对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生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上海市的生态竞争力为最强的结论,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下的27座城市的生态竞争力背后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本文将长三角27市的城市生态竞争力及其人均GDP进行比较分析,对区域的自然环境水平和经济社会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和评价,更为完整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态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提升生态竞争力的思路,并从规划、政策、实施保障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生态竞争力的措施。
徐丽婷,姚士谋,陈爽,徐羽[3](2019)在《高质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案例区,运用熵值-TOPSIS模型评价城市生态化水平的变化及差异,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究影响城市生态化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在稳步提升,城市间生态化水平差异显着并呈扩大趋势;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城市生态化水平与城市规模等级成正比,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强市生态化水平要显着优于其他城市;城市在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3个层面指标上的评价得分具有不平衡性,各城市优劣势有所差异,并且经济和社会层面的生态化水平差异大于生态环境层面的差异;对大多数城市而言,经济层面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是主要障碍因子。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应立足城市自身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提升城市生态化水平,建设高质量生态城市。
刘竹雅[4](2019)在《基于技术创新驱动的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中心。城市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食品安全问题等大量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成为了阻碍城市建设的潜在因素,是繁荣经济背后的重大隐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为各大城市进行生态化建设提出了方向。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但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生态难题和困境,在森林城市、田园城市、公园城市的建设中摸索前进,亟待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基于技术创新驱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成都进行生态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对技术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以及技术创新同生态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库里蒂巴、新加坡、伯克利、天津、珠海等典型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分析了技术创新对生态城市的驱动作用。以此为基础,本文研究了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案,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了成都技术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设实践,并从技术创新驱动中成都建设生态城市中的得失归纳了其背后的原因,总结了建设经验。进而,从个人、社会、自然三个层面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中技术创新的价值选择,以此为指导从方案设计、制度规范提出了技术创新驱动成都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牟旭方[5](2019)在《生态导向下的滨水地区城市更新 ——以深圳茅洲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城市建设中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普遍等诸多问题,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问题被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城市的生态化转型迫在眉睫。城市滨水地区作为城市中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成为城市更新中区域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和特色塑造的重点地区。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水生态治理的政策法规,并提出了河长制的创新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河流治理效率,使我国滨水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城市更新仍然停留在以利益平衡为主导的阶段,与滨水地区自然生态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滨水地区的城市更新模式仍需完善。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城市滨水地区建设的现实情况,以生态为导向,探讨滨水地区城市更新的生态化新思路对于推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转型意义重大。本文在对滨水地区及生态城市建设等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从滨水地区的发展历程与功能演变出发,分析了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国外滨水地区城市更新的特征,并对当前我国当前滨水地区城市更新的三种类型及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滨水地区城市更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然后,对茅洲河流域的前期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茅洲河流域前期的发展特征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茅洲河流域以生态为导向进行城市更新的必要性。进而,以茅洲河流域的综合整治工程为契机,详细论述了该项目的概况及规划实施策略,对当前的建设成效进行了评价,为规划策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支持。最后,结合茅洲河流域的城市更新案例及我国国情,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提出了生态导向下的滨水地区城市更新模式。文章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生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城市的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整体趋势。第二,茅洲河流域的城市更新以生态导向理论为支撑,通过“河道+产业+城市”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环境治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在滨水地区的城市更新中进行了新的探索,为我国滨水地区的城市更新提供了生态导向的新思路。第三,从滨水地区来看,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必须采用系统科学论的方法,在治理过程中将目光放长远,分别从时间与空间的不同维度出发,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生态规划、生态修复、城市布局、产业运营等诸多方面,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实现城市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张媛[6](2018)在《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生态美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城市密布的高楼大厦和交错的桥梁给城市整体环境带来了众多问题。在生态文明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伴随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思考,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可以发现,生态美在景观环境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让城市整体空间衍生出更多可能,激发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桥梁景观的发展潜力。现如今桥梁对城市和人民生活而言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最初交通功能的使用范畴,成为营造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城市桥梁景观这一具有典型性的载体进行评价与分析,按照生态美学的审美标准来重新审视桥梁景观,以生态美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桥梁景观空间的利用价值,分析如何处理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桥梁与周围环境景观之间的关系,以期唤起人们对桥梁景观的重视,造就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为城市生态化发展创造条件。首先,本文对城市桥梁景观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归纳城市桥梁景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随后,在明确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美学概念的梳理,分析生态美学的主要观点和原则,并尝试提出基于生态美学的桥梁景观设计理念,以此发挥桥梁景观的生态效益来改善目前桥梁景观的主要问题。其次,通过实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的研究手段,探讨城市空间与桥梁景观的动态关系,将生态美的原则引入城市与桥梁景观整体设计这一特殊环境中,利用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和以自然生态为研究对象的美学体系,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分析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营造方法,让桥梁融入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中,体现城市桥梁景观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选取武汉这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桥梁景观的综合性分析,通过不同桥梁形式的实例研究武汉桥梁景观的现状和问题,评价桥梁景观的生态美和基于生态美学理论的建设要素,探寻桥梁景观和城市生态建设在今后的发展。
童佩珊,施生旭[7](2018)在《城市生态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耦合协调评价分析——以厦门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章评价了2011—2015年厦门市城市生态化与智慧城市耦合协调关系,并对该区域城市生态化与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进行了5年预测分析。结果显示:(1)整体上看,厦门城市生态化与智慧城市两系统耦合协调度良好,且城市生态化水平高于智慧城市建设水平,5年间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度差值日益缩小;(2)相比2011年,2012年厦门市智慧城市与城市生态化建设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别增幅56.6%和58.7%,耦合协调逐步趋于高水平协调;(3)如果2016—2020年厦门市智慧城市与生态化两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延续2011—2015年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比2015年增幅将达到97.5%,未来厦门市智慧城市生态化建设程度会愈发成熟。
薄立明[8](2015)在《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是当代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性话题。当代城乡规划的总体发展趋势要求城市问题研究必须深入思考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化组织规律,这也是当代城乡转型发展赋予城乡规划学科进行生态化问题研究的基本历史使命。本论文研究主要依托当前武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发展诉求,从城市各系统发展的生态化组织机制视角出发,从广义的城市生态要素构成以及武汉城市生态发展的本底资源优势出发,深入解析武汉城市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及发展潜力,运用系统评价模型理论针对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现实格局,设计出具体的绩效评估发展指标体系,对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结构现状进行系统评估,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实问题的凝练,制定出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框架和实施路径模式。最后,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规划实施保障策略角度即城市生态化规划的类型设计、政策保障、协调保障、经济保障等角度为武汉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研究思考,并丰富生态化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具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搭建层面:针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危机重重的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武汉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现实诉求,本研究集中在以更为广义的生态化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层面,开展武汉城市生态化问题研究。按照城市人居环境构建的生态化组织逻辑首先对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解析,界定本论文研究的核心空间范围,以及拟定开展的研究方法,从国内外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典型案例以及发展趋势视角,系统梳理发展的典型经验。从广义多学科交叉视角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当中的典型相关理论进行组织协调架构,并结合本人的研究认识进行适当的创新解读分析,从而系统架构本论文的理论研究逻辑。(2)技术方法层面:多维的城市生态化问题研究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视角来看,城市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交叉联系的方法组群,包含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经济学、自然生态学、人文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组织建构。因此,构建广义的城市生态化系统问题研究必须谋求进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本研究则从“质性化”、“定量化”、“系统化”、“区域化”、“对策化”等多位方法论角度进行分析架构。在系统化层面主要架构城市生态化的系统结构,为系统结构的分析提供基础,并有助于系统阐述城市生态问题的发生、演变机制等;在质性化层面,主要分析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内部逻辑机制问题,不同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定量化层面,主要是架构系统的评价分析模型,针对武汉城市生态化的现实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化的评估;在区域化层面,主要是从武汉区域整体层面进行宏观分析,而不是单单就武汉城市内部系统分析,架构的是一种“城市——区域”的分析研究方法;在对策化层面,主要考虑从不同规划层面的应对以及规划实施保障策略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的规划层面主要反映在区域——总规——控规的应对策略。(3)案例佐证分析层面:首先,针对城市生态化的发展系统进行建构和解构性分析,深入分析城市生态化的子系统、理论模式及系统组织结构模式;其次,针对城市生态化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系统的解构性分析,探究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等级层次、特性及组合性的演化规律;第三,针对影响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状条件,诸如生态资源、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它多维生态性要素进行关键性的问题诊断研究;第四,创新性地架构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针对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实水平以及生态资源格局基础进行系统的潜力评估研究;第五,结合现状问题解析以及指标评价模型的演化实证分析,系统化的提出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框架以及关键性的生态化空间路径模式;第六,总结凝炼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规划技术导则以及创新性提出武汉城市生态化的系统规划框架体系并进行实证。
沈丽娜[9](2013)在《基于物能代谢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研究 ——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人口密度日趋增加,在这样一个人口高度集中,人工建成环境为主导的现代城市中,人们从大自然中摄取的能源和材料越来越多,向自然生态系统中排放的废物远超过其负荷承载能力,致使城市周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城市生态系统代谢失衡。本文试图从城市物能代谢研究入手,通过城市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和机理分析,寻求城市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生态化途径,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依据。本文在国内外城市物质流、能量流的发展动态和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参照欧盟统计局《物质流账户及指标—方法导则》和国际能流图,构建了中观层面的城市物质流、能量流分析框架;提出了城市物质流、能量流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西安为例进行了西安市2001—2010年物质流和2011年能量流分析,绘制了西安市2010年物质流全景和2011年能流图;开展了西安市2001—2010年物质流生态化和2011年能量流生态化评价;最后从城市规划角度探讨了西安市生态化建设的途径和对策。具体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物质流分析。构建了适合城市层面的物质流分析框架以及核算指标。对西安2001~2010年的物质流进行初步分析,绘制了西安市物质流的全景图。并从资源投入量、污染物排放量、物质消耗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物质生产力、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七个方面对西安市物质流进行分析,得出西安市近十年来物质流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西安市近十年来。物质消耗强度不断加快,污染物排放强度稳步增加。(2)城市能量流分析。本文研究了城市能流图的绘制,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市2011年能源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和研究,绘制出西安市2011年能源平衡表和西安市能源流动图,并且通过能流图分析西安市能源利用现状,首先,西安市能源消费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可持续能源利用较少;其次,西安四大能源消费终端(民商和交通47%、工业占31%、交通运输占20%)消耗能源量多,利用效率低;最后从减少工业、民用商用和交通运输能耗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从而为基于能量流动角度建设西安生态城市提出新的可参考方法。(3)城市物质生态化研究。在物质流组成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依据物质流生态化方案提出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群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城市物质流生态化建设指标体系。对西安市2001~2010年物质流生态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物质生态化健康发展;最后,提出了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生物物质、金属矿物、工业矿物、建筑材料、污染物等的生态化途径与方法。(4)城市能量生态化研究。通过西安市能量流动图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城市能源供应、能源加工转换、终端消费部门和终端用能效率为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西安市的能流角度城市生态化建设进行了综合评分,得出结论西安市属于能流角度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后期准备阶段。指出了西安市能量流动中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度低,能源的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城市能源供应体制生态化、供热供电生态化、能源副产品资源化利用、能源利用生态化四个方面的能源生态化途径与方法。(5)结合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城市空间生态化研究。按照输入(资源)和输出(废物)都最小化的原则提出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循环系统。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提出了西安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完善空间景观格局;对城市余气余热的回收利用、中水循环使用:大力发展节能建筑。从物质流动的角度提出了西安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生态化,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能量的浪费;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观念。
姜仁良[10](2012)在《低碳经济视阈下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决定并制约着城市发展的质量及未来趋势。但是,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增长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带来的生态环境成本,有效地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绩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支撑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对污染的治理。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关键要协调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终要靠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本文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视角来探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低碳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具有密切的关联。研究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目的,在于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品位、规范城市环境管理行为、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创新低碳经济制度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提供理论指导,进而对完善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天津市十分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天津城市生态环境仍面临一些不利因素,需要积极寻求对策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系统分析与比较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天津市为例探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现状与治理模式定位;在参考其他相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天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模型,并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结论,指出节能减排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法宝;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低碳经济发展作用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城市走低碳化道路遵循的基本理念和实质内容紧密关联;并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透视,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探讨了天津城市低碳生态化建设实践,最后提出以低碳经济发展带动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的路径选择。
二、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生态化水平评价——以江浙两省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2.1 数据来源 |
1.2.2 研究方法 |
(1)熵权法—层次分析法。 |
(2)物元可拓模型。 |
1.3 指标体系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江浙两省各城市生态水平评价结果 |
(1)城市生态化水平时间变化。 |
(2)城市生态化水平空间格局变化。 |
(3)不同规模城市生态化水平等级变化。 |
(4)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生态化排名。 |
2.2 城市生态化水平障碍因子判断 |
3 主要结论与讨论 |
(2)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生态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1.2.1 城市生态竞争力相关理论 |
1.2.2 城市生态竞争力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生态竞争力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2.1 城市生态竞争力的内涵 |
2.2 城市生态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
2.2.1 生态本底现状 |
2.2.2 生态环境压力 |
2.2.3 社会协调能力 |
2.3 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3.1 构建原则 |
2.3.2 构建依据 |
2.3.3 指标的初选与优化 |
2.3.4 城市生态竞争力指标体系 |
第3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生态竞争力实证及原因机制分析 |
3.1 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生态竞争力实证研究 |
3.1.1 数据来源、处理 |
3.1.2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3.1.3 评价结果 |
3.1.4 结果分析 |
3.2 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生态竞争力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2.1 问题分析 |
3.2.2 原因分析 |
第4章 提升城市生态竞争力的思路及措施 |
4.1 不同类型城市生态竞争力提升思路 |
4.2 提升措施 |
4.2.1 规划层面 |
4.2.2 政策层面 |
4.2.3 实施保障层面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城市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3)高质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1研究区概况 |
1.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评价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评价结果 |
2.2城市生态化水平标准层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2.3城市生态化水平障碍因子诊断 |
3结论与讨论 |
3.1结论 |
3.2讨论 |
(4)基于技术创新驱动的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1 技术创新驱动 |
1.2.2 生态城市 |
1.2.3 技术创新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技术创新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驱动作用 |
2.1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概况 |
2.2 技术创新与城市自然生态建设 |
2.3 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生态建设 |
2.4 技术创新与城市社会生态建设 |
2.5 小结 |
第3章 技术创新驱动成都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与实践 |
3.1 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案 |
3.1.1 森林城市建设 |
3.1.2 田园城市建设 |
3.1.3 公园城市建设 |
3.2 成都市自然生态建设 |
3.2.1 水生态建设 |
3.2.2 空气质量建设 |
3.2.3 城市绿地建设 |
3.3 成都市经济生态建设 |
3.3.1 经济发展情况 |
3.3.2 产业发展情况 |
3.4 成都市社会生态建设 |
3.4.1 城市交通发展 |
3.4.2 智慧城市建设 |
3.4.3 城市文化建设 |
第4章 技术创新驱动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分析 |
4.1 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成果 |
4.1.1 成都市技术创新对城市环境生态的调节 |
4.1.2 成都市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生态的调节 |
4.1.3 成都市技术创新对城市社会生态的调节 |
4.2 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不足之处 |
4.2.1 技术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定位模糊 |
4.2.2 中小企业及公众推动技术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参与度低 |
4.2.3 技术创新驱动的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系统性 |
4.3 成都生态城市建设成败的原因 |
4.3.1 生态城市规划形式 |
4.3.2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
4.3.3 生态城市管理方式 |
第5章 完善技术创新驱动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
5.1 技术创新的价值选择 |
5.1.1 以人为本的生态城市 |
5.1.2 和谐稳定的生态城市 |
5.1.3 绿色发展的生态城市 |
5.2 技术创新的方案设计 |
5.2.1 提升技术创新对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 |
5.2.2 建设技术创新导向的绿色产业体系 |
5.2.3 增加智慧技术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
5.3 技术创新的制度规范 |
5.3.1 制定科学动态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
5.3.2 建立能动高效的生态城市建设体系 |
5.3.3 设立统一协调的生态城市管理系统 |
5.3.4 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资源保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生态导向下的滨水地区城市更新 ——以深圳茅洲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我国城市步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
1.1.2 生态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词 |
1.1.3 滨水地区城市更新是落实城市生态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
1.1.4 深圳开始新时期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探索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领域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生态城市 |
1.4.2 生态规划 |
1.4.3 生态导向 |
1.4.4 滨水地区 |
1.4.5 城市更新 |
1.4.6 滨水地区城市更新 |
1.5 文献综述 |
1.5.1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述 |
1.5.2 国内外滨水地区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1.6 技术路线 |
2 城市滨水地区的功能演变及更新案例总结 |
2.1 城市滨水地区的发展历程与功能演变 |
2.1.1 城市滨水地区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
2.1.2 滨水地区的功能演变 |
2.1.3 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
2.2 国外滨水地区城市更新实践案例研究 |
2.2.1 日本横滨滨河地区更新改造 |
2.2.2 塞纳河滨水地区的整治与利用 |
2.2.3 泰晤士河滨水地区的复兴 |
2.3 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更新探索与实践 |
2.3.1 当前我国滨水地区城市更新的类型 |
2.3.2 当前我国滨水地区城市更新所面临的问题 |
2.4 国内外滨水地区城市更新对茅洲河流域的启示 |
2.4.1 以生态为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 |
2.4.2 树立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2.4.3 建立完善的实施保障体系 |
3 深圳茅洲河流域概况及发展历程 |
3.1 茅洲河流域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水系特征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茅洲河流域的演变历程 |
3.2.1 城市化起步阶段(1979 年-1993 年) |
3.2.2 城市化加速阶段(1993 年-2003 年) |
3.2.3 城市化成熟阶段(2004 年至2009 年) |
3.2.4 城市化终期阶段(2011 年至今) |
3.3 茅洲河流域前期发展特征分析 |
3.3.1 自下而上的粗放发展模式 |
3.3.2 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
3.4 茅洲河流域发展引发的问题总结 |
3.4.1 环境问题 |
3.4.2 交通问题 |
3.4.3 社会问题 |
3.4.4 安全问题 |
3.5 生态导向下进行滨水地区城市更新的必要性总结 |
3.5.1 工程治理的局限性 |
3.5.2 以生态为导向进行城市更新的必要性 |
4 生态导向下的茅洲河流域滨水地区城市更新实践 |
4.1 更新的契机: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 |
4.1.1 综合整治背景 |
4.1.2 以“河长制”为抓手的创新治理模式 |
4.1.3 广东省“万里碧道”建设试点工程 |
4.1.4 治理成效 |
4.2 生态导向下茅洲河流域城市更新的动力机制 |
4.2.1 政府的政策引导作为外在动力 |
4.2.2 区域外部环境的支撑 |
4.2.3 区域内部生态需求的拉动 |
4.2.4 区域内经济技术创新的促进 |
4.3 茅洲河流域滨水地区城市更新的内容和方向 |
4.3.1 环境提升——水城环境共融 |
4.3.2 空间转型——城市空间内涵式提升 |
4.3.3 产业发展——制造业高端化转型 |
4.4 生态导向下的茅洲河流域滨水地区城市更新策略 |
4.4.1 重构生态网络——修复水网绿网,重建生态基底 |
4.4.2 环境整体提升——完善设施网络,优化城市布局 |
4.4.3 增值提效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激活区域活力 |
4.5 茅洲河流域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 |
5 生态导向下的滨水地区城市更新策略与方法探索 |
5.1 生态导向下的城市更新范式变革 |
5.1.1 目标导向的转变: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综合性转变 |
5.1.2 理念视角的转变:由单一的工程学思维向系统可持续转变 |
5.1.3 治理模式的转变:由政府导控向多目标决策转变 |
5.1.4 保障体系的转变:由多部门分管向机构协调转变 |
5.2 发展目标:城市可持续发展 |
5.2.1 生态环境目标 |
5.2.2 经济发展目标 |
5.2.3 社会生活目标 |
5.2.4 历史文化目标 |
5.3 更新原则:生态优先原则 |
5.3.1 遵从自然生态原则 |
5.3.2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
5.3.3 关注社会生活原则 |
5.3.4 保护历史文化原则 |
5.4 生态导向下城市滨水地区的更新策略 |
5.4.1 建立系统科学的更新体系 |
5.4.2 重建滨水地区自然生态系统 |
5.4.3 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布局 |
5.4.4 打造系统滨水开放空间格局 |
5.4.5 构建绿色综合交通网络系统 |
5.4.6 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5.4.7 塑造城市滨水地区文化特色 |
5.5 更新实施保障体系 |
5.5.1 先进的技术支持 |
5.5.2 成熟的组织管理体系 |
5.5.3 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
5.5.4 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城市的生态化转型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整体趋势 |
6.1.2 茅洲河流域的实践为滨水地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思路 |
6.1.3 建立系统科学的更新体系是滨水地区城市更新顺利实施的保障 |
6.2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城市生态建设理论的新探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目录及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生态美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状分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研究 |
2.1 “城市”相关概念 |
2.2 “桥梁景观”相关概念 |
2.3 “生态”相关概念 |
2.4 “生态美”相关概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构成分析 |
3.1 城市桥梁的产生与发展 |
3.1.1 城市桥梁的概念 |
3.1.2 城市桥梁的形态类型 |
3.1.3 城市桥梁的现状及发展 |
3.2 城市桥梁与景观空间的组成关系 |
3.2.1 桥梁本体景观 |
3.2.2 桥梁沿线景观 |
3.2.3 桥梁附属景观 |
3.3 桥梁与景观空间的组成要素分析 |
3.3.1 几何形态要素 |
3.3.2 色彩形态要素 |
3.3.3 空间形态要素 |
3.4 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特性分析 |
3.4.1 桥梁景观空间的多重性与景观的动态性 |
3.4.2 桥梁景观形态的多样性与景观的异质性 |
3.4.3 桥梁景观生态的多变性与景观的可识别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营造原则与方法 |
4.1 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 |
4.1.1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
4.1.2 城市生态规划的意义 |
4.1.3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作用 |
4.2 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营造意义 |
4.2.1 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主要观点 |
4.2.2 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发展方向 |
4.2.3 生态美的城市桥梁景观功能及作用 |
4.3 生态美理念下的城市桥梁景观设计原则 |
4.3.1 以人为本,尊重市民参与性的布置原则 |
4.3.2 合理布局,结合城市发展的创新性原则 |
4.3.3 尊重自然,按自然发展规律进行景观布置的原则 |
4.3.4 可持续性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化原则 |
4.4 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营造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汉桥梁景观生态美的评价与分析 |
5.1 武汉桥梁背景分析 |
5.1.1 武汉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
5.1.2 武汉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 |
5.1.3 武汉桥梁建设背景分析 |
5.2 武汉桥梁类型与调研分析 |
5.2.1 武汉桥梁类型分析 |
5.2.2 武汉城市桥梁景观现状及问卷分析 |
5.3 武汉桥架景观生态美的营造分析 |
5.3.1 武汉长江大桥—人文倡导,尊重城市文脉特色 |
5.3.2 鹦鹉洲长江大桥—注重创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
5.3.3 晴川桥—合理布局,尊重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
5.3.4 沙湖大桥—以人为本,尊重市民参与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于生态美原则的桥梁景观未来发展建议 |
6.1.1 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市民参与性的桥梁景观 |
6.1.2 营造景观的地域生态特色,建立合理的桥梁景观生态结构 |
6.1.3 尊重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桥梁景观 |
6.2 论文研究的成果与创新点 |
6.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A:问卷调查 |
(7)城市生态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耦合协调评价分析——以厦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述评 |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
2.1 基于SOP-PSR的智慧城市及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1 SOP-PSR的概念模型 |
2.1.2 指标体系构建与选取 |
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2.1 无量纲方法的选择 |
2.2.2 熵值法权重的确定 |
2.2.3 综合评价指标确定 |
2.2.4 耦合协调度计算 |
2.2.5 灰色GM (1, 1) 模型 |
3 厦门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
3.1 厦门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 |
3.2 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3.3 基于灰色GM (1, 1) 模型的生态文明与智慧城市建设预测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8)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不可逆转的城镇化 |
1.1.2 日益严重的城市病 |
1.1.3 危机重重的环境问题 |
1.1.4 日益强化的生态意识 |
1.1.5 迈向国际的城市诉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完善城市生态化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需要 |
1.2.2 城市生态功能结构及城市功能完善的需要 |
1.2.3 城市生态规划及方法策略不断完善的需要 |
1.3 相关研究界定 |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的空间范围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4.1 多维的文献收集以及系统化的实地调研 |
1.4.2 城市生态化的系统结构建构与比较分析 |
1.4.3 城市生态化系统的动静结合分析 |
1.4.4 城市生态化的理论组合分析及实证解析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核心技术阐释 |
1.5.3 逻辑技术内容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及典型实践经验借鉴 |
2.1 城市生态安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2 生态城市的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进展 |
2.4 生态城市规划的实践经验借鉴 |
2.4.1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进展 |
2.4.2 典型示范城市的建设经验 |
2.5 总体研究启示 |
2.5.1 总的建设特征 |
2.5.2 总体经验与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城市生态化系统结构的解构分析 |
3.1 生态城市的理论解构 |
3.1.1 生态伦理理论 |
3.1.2 田园城市理论 |
3.1.3 山水城市理论 |
3.1.4 安全城市理论 |
3.1.5 风水堪舆理论 |
3.1.6 规划管理理论 |
3.1.7 人居环境理论 |
3.2 城市生态化的系统结构 |
3.2.1 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 |
3.2.2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 |
3.2.3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性 |
3.3 城市生态化的运行结构 |
3.3.1 链条运行结构 |
3.3.2 网状运行结构 |
3.4 城市问题的生态化机理解构 |
3.4.1 “生态元” |
3.4.2 “生态流” |
3.4.3 “生态网” |
3.4.4 “生态序”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化机理 |
4.1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内涵 |
4.1.1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 |
4.1.2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层次 |
4.2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特征 |
4.2.1 “生存性”特征 |
4.2.2 “领域性”特征 |
4.2.3 “密度性”特征 |
4.2.4 “适应性”特征 |
4.3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化机制 |
4.3.1 自然环境——基础动力因子 |
4.3.2 历史发展——阶段演化机制 |
4.3.3 外部环境——干扰影响机制 |
4.3.4 经济活动——核心动力影响 |
4.3.5 交通勾连——空间可达机制 |
4.3.6 重大项目——牵引催化带动 |
4.4 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基本模式 |
4.4.1 集中型同心圆式扩展模式 |
4.4.2 沿对外交通轴线带状扩展模式 |
4.4.3 跳跃式成组团扩展模式 |
4.4.4 低密度连续蔓延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现状及关键问题诊断 |
5.1 武汉城市生态化资源整体发展格局 |
5.1.1 区位生态格局 |
5.1.2 生态地理格局 |
5.1.3 气候生态资源 |
5.1.4 水文生态资源 |
5.1.5 整体生态构成 |
5.2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
5.2.1 水环境的现状 |
5.2.2 土地生态现状 |
5.2.3 道路交通现状 |
5.2.4 园林绿化现状 |
5.3 武汉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现行相关规划法规和标准 |
5.3.1 相关条例和办法 |
5.3.2 相关建设基础 |
5.3.3 重大发展举措 |
5.4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辨识 |
5.4.1 生态格局问题诊断 |
5.4.2 关键矛盾问题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潜力评价 |
6.1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构建 |
6.1.1 城市生态化发展潜力指标选取的原则 |
6.1.2 城市生态潜力指标选取 |
6.1.3 城市生态化发展潜力分析方法的确定 |
6.1.4 权重的确定 |
6.2 判断矩阵分析 |
6.2.1 分类权重 |
6.2.2 土地生态潜力具体权重 |
6.2.3 水资源生态潜力具体权重 |
6.2.4 交通环境生态潜力具体权重 |
6.2.5 综合生态潜力具体权重 |
6.3 城市生态化发展潜力专项评价 |
6.3.1 生态化潜力的综合分析 |
6.3.2 土地生态化潜力专项分析 |
6.3.3 水资源生态化潜力分析 |
6.3.4 交通环境生态化潜力专项分析 |
6.4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的专项评价 |
6.4.1 专项生态资源的功能评价 |
6.4.2 生态综合功能分区 |
6.5 本章小结 |
7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战略目标及关键路径 |
7.1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背景 |
7.1.1 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轨迹 |
7.1.2 当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
7.1.3 武汉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 |
7.1.4 武汉城市空间的发展诉求 |
7.2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模式思考 |
7.2.1 环城生态带模式 |
7.2.2 楔形生态带模式 |
7.2.3 生态中心核模式 |
7.2.4 轴向生态带模式 |
7.2.5 转型创新的模式 |
7.3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目标导向 |
7.3.1 总体目标 |
7.3.2 具体目标 |
7.3.3 考核指标 |
7.4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路径 |
7.4.1 生态安全城市构建 |
7.4.2 生态底线控制划定 |
7.4.3 生态网络体系架构 |
7.4.4 生态低碳促动发展 |
7.4.5 生态宜居社区营建 |
7.4.6 生态文化空间打造 |
7.4.7 生态交通格局优化 |
7.4.8 生态空间结构整合 |
7.5 本章小结 |
8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规划保障体系构建 |
8.1 传统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困境 |
8.1.1 注重“规模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
8.1.2 多元规划价值观的影响和干扰机制 |
8.1.3 现有生态规划技术框架的不完善 |
8.2 城市规划的生态化范式转型 |
8.2.1 生态规划价值观的塑造 |
8.2.2 生态规划价值观的取向 |
8.3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技术框架 |
8.3.1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基本思路 |
8.3.2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基本策略 |
8.3.3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目标体系 |
8.3.4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空间尺度 |
8.3.5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基本原则 |
8.3.6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技术内容 |
8.4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类型设计 |
8.4.1 区域规划层面 |
8.4.2 总体规划层面 |
8.4.3 控制规划层面 |
8.5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规划导向 |
8.5.1 构建总体生态框架 |
8.5.2 划定生态控制范围 |
8.5.3 生态化的空间管制 |
8.5.4 生态控制立法保障 |
8.5.5 花山生态新城案例 |
8.6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制定 |
8.6.1 政策保障 |
8.6.2 协调保障 |
8.6.3 经济保障 |
8.6.4 战略保障 |
8.7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物能代谢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研究 ——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物质能源消费对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加剧 |
1.1.2 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挑战 |
1.1.3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生态需求 |
1.2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基本概念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2.1 国外城市物能代谢研究进展 |
2.1.1 萌芽阶段 |
2.1.2 发展阶段 |
2.1.3 停滞阶段 |
2.1.4 崛起阶段 |
2.1.5 多元化阶段 |
2.2 国内城市物能代谢研究进展 |
2.2.1 国家层面物质流分析研究 |
2.2.2 国内各省市物质流分析研究 |
2.3 国内外城市能量流研究进展 |
2.3.1 国外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
2.3.2 国内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
2.4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进展 |
2.4.1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进展 |
2.4.2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进展 |
2.4.3 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
2.5 研究方向趋势 |
2.5.1 可持续发展判定指标 |
2.5.2 计量输入城市的温室气体 |
2.5.3 政策分析的动态数学模型 |
2.5.4 设计工具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 |
3.1 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能流原理 |
3.1.1 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
3.1.2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与能量流 |
3.2 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物能流特征 |
3.2.1 城市系统 |
3.2.2 城市生态系统 |
3.2.3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
3.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差异分析 |
3.3.1 以人为主体 |
3.3.2 人工环境 |
3.3.3 生态系统不稳定 |
3.3.4 物质能量流动不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生态系统物质流分析 |
4.1 物质流分析的内涵 |
4.2 城市物质流生态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1 EW-MAF(economy wind-material analysis flow) |
4.2.2 SFA(substance flow analysis) |
4.2.3 UMFA(Urban Material Flow Analysis) |
4.3 西安市物质流分析研究 |
4.3.1 数据来源及计算 |
4.3.2 系统边界的界定 |
4.3.3 数据统计 |
4.3.4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分析 |
5.1 能量流分析的内涵 |
5.2 城市能量流生态分析方法的建立 |
5.2.1 能源流动图分析 |
5.2.2 能量统计国际比较说明 |
5.3 西安市能量流分析研究 |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2 西安市能源供应分析 |
5.3.3 减少能耗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生态系统物质流生态化分析 |
6.1 城市物质流生态化评价概念 |
6.2 城市物质流生态化的评价指标建立 |
6.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6.2.2 指标体系框架 |
6.2.3 单项指标解释 |
6.2.4 单项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6.2.5 单项指标权重的确立 |
6.2.6 单项指标的无量纲化 |
6.3 西安市2001-2010年物质流生态化评价 |
6.3.1 计算方法 |
6.3.2 西安市2001~2010年物质流生态化评价 |
6.3.3 结果分析 |
6.4 城市物质流生态化方式 |
6.4.1 生物物质的生态化 |
6.4.2 金属矿物和工业矿物的生态化 |
6.4.3 建筑材料的生态化 |
6.4.4 能源物质的生态化 |
6.4.5 污染物的生态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生态化分析 |
7.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和步骤 |
7.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
7.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7.2 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
7.3 能量流动角度的城市生态化建设评价方法 |
7.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能流角度城市生态化评价模型 |
7.3.2 能流角度城市生态化建设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
7.3.3 能流角度城市生态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7.4 能量流动角度的城市能源供应生态化研究 |
7.4.1 城市能源供应体制生态化 |
7.4.2 供热供电生态化 |
7.4.3 能源副产品资源化利用 |
7.4.4 能源利用生态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生态化分析 |
8.1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构想 |
8.1.1 西安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 |
8.1.2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
8.1.3 西安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原则 |
8.1.4 城市生态化建设基本框架的构建 |
8.2 能量流动角度的西安市生态化规划 |
8.2.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
8.2.2 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设计 |
8.2.3 生态绿地规划 |
8.2.4 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
8.2.5 建筑建造规划设计 |
8.3 物质流视角下的西安市生态化规划 |
8.3.1 固体废弃物防治规划 |
8.3.2 产业生态规划 |
8.3.3 文化生态规划 |
8.4 生态循环社区规划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
9.1 结论 |
9.1.1 研究方法的建立 |
9.1.2 物质流分析 |
9.1.3 能量流分析 |
9.1.4 物质生态化研究 |
9.1.5 能量生态化研究 |
9.1.6 城市生态化研究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理论创新 |
9.2.2 方法创新 |
9.2.3 实践创新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介绍 |
(10)低碳经济视阈下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及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性研究成果 |
第2章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分析 |
2.1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2.1.1 城市生态环境的内涵 |
2.1.2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
2.1.3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内涵界定及目标 |
2.1.4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及角色定位 |
2.1.5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特征 |
2.2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2.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耦合机理 |
2.4 现代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
2.5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战略意义 |
第3章 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现状与模式选择 |
3.1 天津城市环境污染状况治理比较分析 |
3.2 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3.3 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宏观环境 |
3.4 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有利因素 |
3.5 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压力 |
3.6 加快推进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分析 |
3.7 美国、德国、日本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
3.7.1 美国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 |
3.7.2 德国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 |
3.7.3 日本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 |
3.7.4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启示与借鉴 |
3.8 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与模式选择 |
第4章 碳排放区域比较与天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4.1 天津、上海、北京碳排放的区域比较 |
4.2 天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4.2.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 |
4.2.2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环境治理中的地位 |
4.2.3 天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
4.3 天津碳排放情况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
4.4 低碳视角下天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探索 |
4.5 形成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法宝 |
第5章 低碳经济的发展及作用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内在逻辑 |
5.1 低碳经济的基本内容 |
5.1.1 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 |
5.1.2 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内容和遵循的规律 |
5.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属性分析 |
5.2.1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5.2.2 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属性分析 |
5.3 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
5.3.1 生态足迹理论 |
5.3.2 脱钩发展理论 |
5.3.3 “城市矿山”理论 |
5.4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驱动因素 |
5.4.1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
5.4.2 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 |
5.5 低碳经济发展作用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内在逻辑 |
5.5.1 发展低碳经济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作用分析 |
5.5.2 低碳经济发展作用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一般机理 |
5.6 低碳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化发展关系辨析 |
第6章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及在天津的实践 |
6.1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 |
6.1.1 生态城市的本质和特征 |
6.1.2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 |
6.1.3 生态城市建设的测度 |
6.1.4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化治理目标的有效载体 |
6.2 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内容 |
6.2.1 低碳生态城市的科学界定 |
6.2.2 低碳生态城市的类型 |
6.2.3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现实价值 |
6.3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经济学透视 |
6.3.1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供给需求平衡性分析 |
6.3.2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成本效益分析 |
6.3.3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产品市场研究 |
6.4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与实施步骤 |
6.5 天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
6.5.1 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
6.5.2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确立 |
6.5.3 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主要规划措施与低碳生态化实践 |
第7章 以低碳经济发展带动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的路径研究 |
7.1 以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理念引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是前提 |
7.2 做好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战略规划是先导 |
7.2.1 科学编制城市低碳型产业体系建设规划 |
7.2.2 研究制定城市低碳交通发展建设规划 |
7.2.3 加快制定城市低碳物流系统建设规划 |
7.2.4 积极落实城市低碳能源体系建设规划 |
7.2.5 大力推进城市低碳建筑建设规划 |
7.3 持续推进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支撑 |
7.3.1 低碳技术的内涵和类型 |
7.3.2 开发低碳技术的应用价值 |
7.3.3 推动开发创新低碳技术的主要措施 |
7.4 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 |
7.4.1 建立健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低碳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
7.4.2 构建鼓励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 |
7.4.3 强化以节能减排评价考核为基础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7.4.4 积极构建低碳生态环保长效监管机制 |
7.4.5 健全低碳生态环保投入体系,推行生态补偿制度 |
7.5 以低碳型项目实施为基点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
7.6 倡导城市低碳消费模式是重要内容 |
7.7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强林业碳汇能力是重要载体 |
7.8 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是必要步骤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生态化水平评价——以江浙两省城市群为例[J]. 付光辉,刘万山. 生态经济, 2021(11)
- [2]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城市生态竞争力研究[D]. 李帅.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3]高质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 徐丽婷,姚士谋,陈爽,徐羽. 地理科学, 2019(08)
- [4]基于技术创新驱动的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刘竹雅.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生态导向下的滨水地区城市更新 ——以深圳茅洲河流域为例[D]. 牟旭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6]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生态美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张媛.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7]城市生态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耦合协调评价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 童佩珊,施生旭. 生态经济, 2018(05)
- [8]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薄立明. 武汉大学, 2015(06)
- [9]基于物能代谢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研究 ——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例[D]. 沈丽娜. 西北大学, 2013(02)
- [10]低碳经济视阈下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研究[D]. 姜仁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9)